❶ 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怎么看的~经线和纬线~
地理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
纬度:
春、秋分(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0°);
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
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
这也是在俯视图和侧视图里判读节气的依据.
纬度:
视具体题目而定,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点,是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依据这两点加上题目或图中给的经线度数的提示应该能得出来.
❷ 高一地理晨昏线图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
确定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就是白色的中间的那条线。那条线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如果找不到白色中间的那条线,可以找黑色中间的那条线,然后与它正向对的那条线就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纬度可以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得出。
❸ 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
如何正确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
答:
1、判断特殊的纬度位置:在日照图上,若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则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若晨昏圈与经线圈斜交,且北极圈全位于昼半球,则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全位于夜半球,则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当然有的需要依据别人已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通过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计算来判定出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经度位置的判定:找12:00所在的经线,就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3、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就是直射点的位置
❹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怎么算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求法:
第一步,先求纬度,在二分时期太阳直射点在0°,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3°26′N,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3°26′S
第二步:求经度,太阳直射的时候即时间为12点所在的经线
❺ 如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如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1.先计算纬度:纬度只与日期有关
3月21直射北回归线 6月22直射赤道 9月23直射南回归线 12月24直射赤道
2.计算经度:经度只与时间点有关
比如北京(东八区)时间 正午(12点)太阳一定直射东八区
❻ 如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纬度的判断方法有三种:
1根据日期判断 2根据晨昏线和经线的夹角判断 3根据极昼极夜范围判断
经度的计算其实只有一种,找到12点所在的经线的经度即可。
我自己网络空间曾经比较详细的介绍过,可以参考
❼ 给定一幅图,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和其地理位置
你是指正午太阳高度角吧?
H=90°-两地纬度差。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H=90°-│α+/-β│
α是当地地理纬度
β是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
太阳视位置指从地面上看到的太阳的位置,用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两个角度作为坐标表示。太阳高度角指从太阳中心直射到当地的光线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其值在0°到90°之间变化,日出日落时为零,太阳在正天顶上为90°(本万年历中显示的高度角均已进行了蒙气差的订正,蒙气差值取自天文年历)。太阳方位角即太阳所在的方位,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可近似地看作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直线在阳光下的阴影与正南方的夹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为零,由南向东向北为负,由南向西向北为正,如太阳在正东方,方位角为-90°,在正东北方时,方位为-135°,在正西方时方位角为90°,在正北方时为±180°。
实际上太阳并不总是东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两天,太阳是从正东方升,正西方落。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阳从东偏北的方向升(方位角为-90°到-180°之间),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为90°到180°之间);而从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阳从东偏南的方向升(方位角为-90°到0°之间),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为0°到90°之间)。
太阳高度角与地面的太阳光强弱密切相关。早晚与中午的光强有很大的差异,原因就在于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在晴天条件下,太阳光的强弱与太阳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因此了解太阳高度角对分析地面的太阳光强、紫外线的强弱有重要的意义。
正午时(指当地真太阳时的正午。不是北京时间的中午12点,也不是地方平时的12点,而是太阳中心正好在子午线上的时间,也即太阳方位角由负值变为正值的瞬间)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极地部分地区外),夏季这个值较大,冬季较小,夏至时最大,冬至时最小。
太阳方位角决定了阳光的入射方向,决定了各个方向的山坡或不同朝向建筑物的采光状况。当太阳高度角很大(比如大于80°)时,太阳基本上位于天顶附近,这时太阳方位角的影响较小。
日梭万年历所显示的日落太阳方位角,指当地观测者所见的太阳中心正好下落到地平线时太阳的方位。其中已对大气的折射作用所产生的蒙气差(约为34’)作了订正,故日落时实际的太阳中心在地平线以下34’。因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关于正南方对称的,故日出时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与日落时的方位角反号(如日落时为120°,则日出时约为-120°)。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为判断方向的一个可靠依据。
❽ 高一地理晨昏线图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
第一幅图
首先可以看出,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所以这个图是南半球。
在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是白天,即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白昼,为冬至。
冬至日太阳直射23.5°S。由于图中没有给出经度,所以直射点经度无法判断。
右上角图
首先可以看出,晨昏线与经线圈是重合的,所以可知此时是春分或者秋分。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由于经度未给出,直射点经度也无法判断。
左下角图
在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白昼,故为夏至。
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
右下角图
此图与左下角图相反,北极圈及其以内为黑夜,故此时为冬至。与第一幅图的情况相同,只不过截图的范围和角度不同。
❾ 给定一幅图,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和其地理位置 如题,越详细越好,最好有公式什么的
你是指正午太阳高度角吧?
H=90°-两地纬度差.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H=90°-│α+/-β│ α是当地地理纬度 β是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 太阳视位置指从地面上看到的太阳的位置,用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两个角度作为坐标表示.太阳高度角指从太阳中心直射到当地的光线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其值在0°到90°之间变化,日出日落时为零,太阳在正天顶上为90°(本万年历中显示的高度角均已进行了蒙气差的订正,蒙气差值取自天文年历).太阳方位角即太阳所在的方位,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可近似地看作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直线在阳光下的阴影与正南方的夹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为零,由南向东向北为负,由南向西向北为正,如太阳在正东方,方位角为-90°,在正东北方时,方位为-135°,在正西方时方位角为90°,在正北方时为±180°. 实际上太阳并不总是东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两天,太阳是从正东方升,正西方落.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阳从东偏北的方向升(方位角为-90°到-180°之间),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为90°到180°之间);而从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阳从东偏南的方向升(方位角为-90°到0°之间),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为0°到90°之间). 太阳高度角与地面的太阳光强弱密切相关.早晚与中午的光强有很大的差异,原因就在于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在晴天条件下,太阳光的强弱与太阳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因此了解太阳高度角对分析地面的太阳光强、紫外线的强弱有重要的意义. 正午时(指当地真太阳时的正午.不是北京时间的中午12点,也不是地方平时的12点,而是太阳中心正好在子午线上的时间,也即太阳方位角由负值变为正值的瞬间)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极地部分地区外),夏季这个值较大,冬季较小,夏至时最大,冬至时最小. 太阳方位角决定了阳光的入射方向,决定了各个方向的山坡或不同朝向建筑物的采光状况.当太阳高度角很大(比如大于80°)时,太阳基本上位于天顶附近,这时太阳方位角的影响较小. 日梭万年历所显示的日落太阳方位角,指当地观测者所见的太阳中心正好下落到地平线时太阳的方位.其中已对大气的折射作用所产生的蒙气差(约为34’)作了订正,故日落时实际的太阳中心在地平线以下34’.因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关于正南方对称的,故日出时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与日落时的方位角反号(如日落时为120°,则日出时约为-120°).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为判断方向的一个可靠依据.
❿ 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和其地理位置如题
如图所示,M点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值为∠1;P点为该半球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或者说晨昏线与0时经线交点,该点纬度为极昼的最低纬度),纬度值为∠3。从空间上看,太阳直射点(M点)位于昼半球的几何中心。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具体位置(M点的纬度和经度)可以从纬度上和经度上两个方面分析:
纬度:根据几何换算关系得知:①∠1=∠2;②∠1+∠3=90°。即如果我们知道赤道上晨昏线与该地经线的夹角值(∠2),则该值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值;或者我们知道此时极昼的范围(P点纬度至对应极点),则极昼最低纬度(P点纬度,∠3),则太阳直射点纬度值为90°-∠3。
经度:太阳直射点位于12时经线上,即12时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经度。通常出现在试题中的情况是给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间接求出太阳直射点经度,如北京时间8:00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E+60°=180°经线。
综上,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纬度,经度)可大体归纳为(晨昏线与6时、18时经线夹角值,12时经线)(90°-极昼最低纬度,12时经线)、(90°-晨昏线与0时经线交点纬度,12时经线)。二分二至属常见情况需重点掌握:二分日(0°,12时经线)、夏至日(23°26′N,12时经线)、冬至日(23°26′S,12时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