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高考的“7选3”怎么选
按照新高考政策规定,高考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七门学科中选考三门学科。很多高考生都不知道该怎么选好,其实在七选三的时候,高考生首先要考虑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其次,要考虑大学专业和招生的要求。
最后,还要考虑一下这个科目的竞争度大不大。经过综合考虑后,选择的科目,才是就自身而言最有优势,也是最合理的。
新高考七选三选择的重要性
新高考七选三如果选得不好,就会影响高考生的成绩,影响考生的大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的人生。
所以,选择一定要慎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七选三怎么选,都要以兴趣为第一标准。高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很关注的学科。
㈡ 高中选 物理地理生物 大学专业可以选哪些
高中选物理、地理、生物可选的大学专业:
物理——航天航空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医学专业、机械专业、计算机专业、物理专业、数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电气专业等。
生物——生物工程专业、海洋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医药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园艺生态专业、食品学专业等。
地理——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建筑专业、地质专业、师范专业、测绘专业、采矿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等。
(2)七选三选物理地理技术可读哪些大学扩展阅读:
大学理工科参考专业:
0701 数学类、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0702 物理学类
070201 物理学、070202 应用物理学、070203 核物理、0705 地理科学类
070501 地理科学、07050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0706 大气科学类、070601 大气科学、070602 应用气象学
0707 海洋科学类、070701 海洋科学、070702 海洋技术、0708 地球物理学类
070801 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科学与技术、0709 地质学类、070901 地质学
070902 地球化学、0710 生物科学类、071001 生物科学、071002 生物技术
071003 生物信息学、071004 生态学
㈢ 选择物理技术地理可以读哪些大学
如果说你要选择物理技术地理,可以选读哪些大学中国在搞地理学方面的最好的应该是。清华大学应该是中国地质大学。应该是中国旅游大学也就是这个天津工商学院大学好学校呀。
㈣ 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的可以报哪些专业
高中选物理化学地理这三科的同学,理性思维一定很好,会偏理科一些,那么选专业时最好也选一些理工科类的专业,不仅能学好,而且也会很适合。
1物理化学地理能学的专业
高中选物理化学地理三科,大学可报的专业范围高达99.4%,仅次于物理化学历史组合,也就是绝大部分大学专业都是可以报考的,所以选择余地非常大。物化史组合99.9%的专业都能选,可以说几乎所有专业都没有限制,而物化地限制也不多。
高中学了物理化学这两科,基本上所有的理工科类专业都能报考了,即使是部分大学专业有限制,也只是极个别情况,不会限制过多,所以理科好的同学可以尽情的报考工程类、建筑类、通信类、计算机、技术类、化学类、医学类、航天类、机械类等等各类专业。
高中学了地理这科,那么报考气象类专业、地质类专业、勘测类专业、环境类专业都不会受限制。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因为全国本科专科学校太多,具体要以各高校选考科目要求为准。
2选考物理化学地理可以吗
选考物理化学地理不但可以,而且是一种非常有优势的选择。大家之所以会选物化地三科,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来自超强的偏理科思维,因为选科时不想学文科,首先排除的就是政治和历史这两科。有很多同学惯性思维会选择考物化生三科,因为它是传统意义上的理科但这种选择没有太大优势,而地理虽属文科,但需要计算的题目非常多,而且选择地理与物理化学组合特别好,甚至比选生物强很多,所以是不二之选。
选物理化学地理对同学们很有好处,可以把自己擅长的科目学到最好。但是同样也会有一定压力,毕竟选这三科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同学,所以要想考试等级高,还得在平时多下功夫把它学透了,否则与一线学霸拼物理很难,与其他优秀学生拼化学和地理也未必就能胜出。
㈤ 物理生物地理可以报考的大学及专业有哪些
高校中大量与物理相关的热门工科专业是“物生地”的主要报考对象,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除此之外,与地理相关的专业也基本都可以报考。
但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生物相关学科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因此像大部分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就并不适合选考“物生地”;只有像“护理学”这样个别对招生要求不高的专业,才适合“物生地”报考。
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理科学、风景园林、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遥感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护理学等。
高考自主选课的主要目的是不再分开文理科,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训学生的兴趣。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因为选得科目与将来学习的专业直接挂钩,因此假如学生能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进行选科,相信对未来的选择的职业方向有更大的帮助,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同时,自主选科也是为了适应高校的选拔计划。现在很多高校都会特别注重对某个专业的培养,打造专业品牌。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更有利于学生在选择填报志愿时,选择对应专业更有口碑的院校。
㈥ 新高考(物理,政治,地理)能报考什么大学跟专业
从单科来看,如果选物理这科,可以报考很多专业,一些理工科类专业都可以报考,比如医学类、计算机类、工程类、技术类等。如果选生物这科,那么可以报考生物制药类专业,可以考环境工程类专业,还可以考一些医学类相关专业。
如果学政治这科,除了可以报政治相关专业外,还能考语言文学类专业、法学类专业、传播学专业、治安学等。
总之,学物理生物政治这三科,能报考大学90%以上的专业,但是每个大学限报专业不同,需要参考选科要求去看,不能一概而论。
(6)七选三选物理地理技术可读哪些大学扩展阅读:
每个大学对所选科目都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很少有学校要求物理、生物和政治。大多数学校只限制一到两门课程。
虽然高中的课程没有好坏之分,但如果你选择物理、生物、政治,你在选择专业上有很大的空间,因为这样的选择属于文理结合。
此外,如果你选择物理,你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你可以申请重点大学。这种选择具有优势,并且从具体的专业角度来看,如果有一个目标院校,有目的性的选择大学专业,可能会匹配更高的学位。
如果大学想学医,最好选择三个学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为化学和生物必修科目学习医学,物理也是必修科目在许多关键的学校,所以这种组合是最好的,虽然它不是最可用的专业的结合。因此,高中学科的选择要看很多因素,要有目的性的选择,才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
㈦ 学物理和地理的可以选什么专业什么大学
全国重点学科
理学
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础数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计算数学:北京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南大学
应用数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新疆大学 四川大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理论物理: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兰州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中山大学
声学:南京大学
光学:北京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山西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无线电物理: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无机化学: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兰州大学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天体物理: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南京大学
自然地理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兰州大学
人文地理学: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气象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气象学院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北京大学
物理海洋学: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厦门大学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学:厦门大学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地质:同济大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北京大学
空间物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中国地质大学 西北大学
构造地质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西北大学
植物学: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动物学:北京大学 内蒙古大学 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
生理学:北京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水生生物学:暨南大学
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遗传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中南大学
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
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生物物理学: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态学: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系统理论:北京师范大学
(七)工学
光学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固体力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流体力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力学: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燕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车辆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精密仪器及机械: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天津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南昌大学
材料学: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冶金物理化学:北京科技大学
钢铁冶金: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上海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东北大学 中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工程热物理: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热能工程: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机械及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江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制冷及低温工程: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化工工程机械:浙江大学
电机与电器:清华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国矿业大学 浙江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清华大学 重庆大学
物理电子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路与系统:清华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复旦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
通信与信息系统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清华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东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系统工程: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岩土工程:同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
结构工程: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湖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市政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清华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河海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水工结构工程:清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武汉大学
摄影测量与遥感:武汉大学
化学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化工大学 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工艺:太原理工大学 石油大学
生物化工: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工业催化:天津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石油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吉林大学 中南大学
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采矿工程: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中国矿业大学 西安科技学院
油气井工程:西南石油学院 石油大学
油气田开发工程:大庆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石油大学
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大学 后勤工程学院
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 东华大学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东华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东华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制糖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发酵工程:江南大学
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北方交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北方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大连海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水声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
飞行器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西北工业大学
人机与环境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南京理工大学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清华大学
核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农业机械化工程:中国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农业水土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中国农业大学
森林工程:东北林业大学
木材科学与技术: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环境工程: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江南大学 南昌大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中国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青岛海洋大学
㈧ 选物理地理有什么大学可以上,什么专业呢
我是江苏09的考生,当时我也选择了物理地理。现在在学习IT。
其实选科和最后上大学什么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的,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专业。不过你没有选化学,化工方面的专业最好不要选,要不然很难跟上的。
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㈨ 浙江高考7选3选了技术在大学能选什么专业
1、设计与工程类: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丝绸设计与工程、纺织类。
该类型专业要求考生在物理、化学、技术中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2、建筑类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
该类型专业要求考生在物理,历史,技术中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3、法学类专业: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该类型专业要求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技术中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4、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
该类型专业要求考生在物理,化学,技术中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5、交通运输专业。
该类型专业要求考生在物理,化学,技术中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新高考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