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理实验室要怎样装修
对于试验室这种比较重要场所的装修
Ⅱ 中小学实验室设计有哪些一般规定
1.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分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2.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人单侧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600mm。 (2)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 (3)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1250mm。 (4)教师演示桌长不宜小于2400mm,宽不宜小于600mm。 3.实验室的室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排实验桌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2)两实验桌间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 (3)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 (4)实验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550mm。 4.实验室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应根据功能的要求设置给水排水系统、通风管道和各种电源插座。 (2)实验室内应设置黑板、讲台、窗帘杆、银幕挂钩、挂镜线和学习园地栏。 (3)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的地面应设地漏。 5.演示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演示室宜容纳一个班的学生,最多不应超过两个班。 (5)演示室应采用阶梯式楼地面,设计视点应定在教师演示台面中心。每排座位的视线升高值宜为120mm。 (6)演示室宜采用固定桌椅,当座椅后背带有书写板时,其排距不应小于850mm。每个座位宽度宜为500mm。
Ⅲ 小学的功能教室都包括哪些
音乐教室、体育器材保管室、美术教室、卫生室、综合实践(劳技)室、科技活动室。
24个班以下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设置音乐教室1间、体育器材保管室1间、美术教室1间、卫生室1间、综合实践(劳技)室1间、科技活动室1间。24个班以上的初中和小学应根据学校规模按比例增加功能室。
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音乐、美术、劳技、科技等学科器材设备按同一类别标准配备;体育、卫生器材设备根据学校规模按12~24班、12班以下两个类别标准配备。24个班以上的学校应根据学校规模按一定的比例增加器材设备配备。
(3)中学地理功能室需要添置哪些扩展阅读:
小学功能教室设置的相关要求规定:
1、功能室做到数量齐全、符合标准;设施完善,标准配置。功能室按照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器材设备基本配备标准要求进行建设。
2、门牌标示明确,地板清洁干净,桌凳排列整齐,窗帘干净整洁,设备完好无尘。各功能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器材设备,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软件资源。
3、各功能室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求营造相应的学科环境文化氛围,科学调配,合理配置。
Ⅳ 简述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第三条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第四条基本理念是“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Ⅳ 小学合格制建设体育功能室有哪些要求
加强功能室建设 做好迎省督导工作
(一)各类专用教室的数量标准 一、初中(12室):
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理、化、生各1)、准备室(各1)、仪器室(各1)、计算机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多媒体教室、卫生室。
二、小学Ⅰ类标准(11室):
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电化教室。(卫生室可与其他室兼用、各专用教室是按4轨,班容量45人的标准设计的,规模较大或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酌情增减。)。
三、小学Ⅱ类标准(7室):
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4轨以上的小学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二)各专用教室的内部设施及布局标准: 一、初中理、化、生仪器室:
1、仪器橱40个以上,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化学仪器室要有通风排气装置。
2、仪器种类和数量,按照河北省2007年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中的一类配备,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为最低标准。
3、上墙制度有:1.仪器室管理制度。2.仪器借用制度。3.仪器损坏赔偿制度。4.危险品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化学仪器室)
4、教师或学生自制的教具,也要在仪器室内设专门的仪器橱陈列摆放。 二、初中理、化、生准备室:
每室要有实验准备台(至少1个)和仪器橱(至少1个,放常用仪器),其中化学准备室还要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风橱,准备台上要有防腐胶垫。准备室应有足够的维修工具(中学实验室常用工具)。
需要上墙内容:1.实验教师岗位职责。2.实验项目及进度表。 三、初中理、化、生实验室:
每室实验桌凳25套以上,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其中物理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化学实验室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气橱,防护屏,水源到桌,实验桌、讲台上铺设防腐胶垫。生物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有供水池,每桌设局部光源。
需要上墙内容:
1.学生实验守则。2.实验室管理制度。3.张贴科学家名人肖像,与教学有关的挂图、资料或激励学生探究科学的警句
四、小学仪器室(含准备室):
1、Ⅰ类小学:仪器橱12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Ⅱ类小学:仪器橱8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准备室应有足够的维修工具(小学木工、金工、塑料工具箱)。
2、仪器种类和数量,按照河北省2007年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为最低标准。
3、仪器室需要上墙制度有:1.仪器室管理制度。2.仪器借用制度。3.仪器损坏赔偿制度。4.实验教师岗位职责。5.实验项目及进度表。
无论是中学仪器室还是小学仪器室,都要加强管理,仪器摆放要整齐、合理、科学、存取方便,无尘土,仪器分类要明确,要有编号和橱目标签,仪器室内要放有仪器维修工具,要有仪器维修记录。化学仪器要设有危险品专用柜,要设两把锁,双人管理,要有危险品存取记录,化学药品瓶标签有防腐措施。有总帐(后勤),明细帐(仪器室),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五、小学实验室:
Ⅰ类小学:实验桌凳24套以上,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水源到桌,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Ⅱ类小学:实验桌凳12套以上,电源到讲台,有公共水源,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小学实验室需要上墙制度有:1.学生实验守则。2.实验室管理制度。3.张贴科学家名人肖像,与教学有关的挂图、资料或激励学生探究科学的警句。
需要强调:(1)以上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为了教学方便,应互相连通。 (2)实验室要有灭火器、沙袋和排风扇。化学实验室应有防护屏。
(3)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要有记录单,即:要有三单: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3天,分组实验提前1周);实验原始记录单(作实验当天);学生实验报告单(作实验当天)。报告单要有教师批改批语和日期。
(4)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学器材的使用也要有记录,即:两单: 器材使用通知单(提前3天); 器材使用记录单(使用的当天)
(4)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要有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包括演示、分组实验开出率、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各项课外科技小组活动情况)、实验教学考核情况(包括制度、计划、总结、试题、成绩等)档案材料。
以上档案材料都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六、图书室、阅览室
1、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要求,图书室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中学:12个班,181平米;18个班,261平米;24个班,340平米;30个班,420平米。小学:12个班,120平米;18个班,170平米;24个班,220平米;30个班,270平米。
2、图书室、阅览室要进行适当的整修(油漆、粉刷等),体现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思想。形成借阅合一的格局,做到布局合理,装饰美观,环境优雅,方便实用,赏心悦目。
3、阅览室要有足够数量的阅览桌椅。各达标中学学生阅览室座位与人数比为1:10;小学学生阅览室座位与人数比为1:12;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置教师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座位与人数比最低要求1:3。
4、图书室、阅览室有足量的书架、报架、刊架、手推车等。
5、图书室、阅览室五防(防火、防潮、防尘、防盗和防虫)设施齐全。 6、图书室、阅览室要配有消毒柜、空调或排气扇。 7、有条件的学校要上电子阅览室。
8、图书数量初中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40册。
县城小学、中心小学: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25册。 其它小学:按Ⅱ类配备,生均图书20册。
每种图书的复本原则上不超过5册,每年生均图书经费初中生均不少于4元,小学生均不少于2元。 9、图书要优先装备教育部和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图书,要有一定数量的工具书,小学150种以上,初中200种以上。图书质量要符合要求,做到无盗版书,无黄色淫秽和非法出版物。要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新图书。
10、图书的管理,要建有:总帐、总括帐、个别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中小学图书要按《中图法》分类上架,并标有明显的分类标签,每本图书上要贴有书标并正确标出索书号。
11、图书的使用,为了方便师生借阅,中小学图书室要建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目录的形式可使用:卡片式目录、书本式目录或张贴式目录。师生借阅时要有详细的记录。借阅记录,要按学期师生分别装订,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12、图书室需要上墙制度有:(1)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3)图书借阅制度(含学生、教师)。(4)图书损坏赔偿制度。(5)借阅方式及借阅时间。
13、阅览室需要上墙的内容有:(1)阅览室管理制度。(2)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警句。同时,阅览室可考虑放置一些展牌或成果。展牌可介绍阅读方面的小知识、小技巧等,成果可以是学生摘抄的好词佳句,师生读后的所思所想,校报、校刊或学校自编的校本课程等等,能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七、计算机教室
按照河北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计算机教室的科学管理工作,软件容量达到《河北省现代技术教育资源配备标准》的要求。
各校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备课专用机,高中20台以上,初中10台以上,小学6台以上(以上指12个教学班,规模较大的学校相应增加)。
1、做好防火、防水、防盗、防鼠害、防事故、防病毒等工作,确保计算机教室安全运行。每天进行卫生清扫,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卫生。
2、要有学生上机使用记录、计算机设备日运行及设备维修维护记录,这些记录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4、需要上墙内容有:1.计算机教室规章制度。2.现代教育技术图片或激励学生的标语。 八、多媒体教室
按照河北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科学管理工作。
1、按照迎查要求,学校要建有与教学规模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室,初中班室比例达到6:1。小学班室比例达到9:1。
2、配置要求:一般应有主控台、多媒体投影机(注意不是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电动幕、音响、中控系统、录像机、VCD(或DVD)、UPS电源、软件等。
3、多媒体教室一切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要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完好能用。 4、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要填写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表。记录表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5、需要上墙内容:1.多媒体教室学生守则。2.现代教育技术图片或激励学生的标语。 九、劳技、音乐、美术器材室:
1、装备仪器橱、劳技8个以上、音乐2个以上、美术2个以上。
2、按照各类标准配齐教学器材。仪器存放科学、分类明确、编号准确,取用方便。 3、音乐有五线谱黑板、钢琴(或风琴)、合唱台、资料柜等,美术有标准静物台、写生灯、窗帘、画架、画板、展柜等,劳技室要有工作台、劳动工具、器材柜、活动用工具及材料等。
4、各室布置要坚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墙壁可张贴国歌图片,音乐家图片、乐理知识挂图、美
术知识挂图等,也可悬挂一些民族乐器,营造艺术氛围。
5、在室内摆放师生的美术作品、教师的三字一画、手工制作等成果。
6、各种帐目齐全,建立总帐,明细帐及器材目录表,帐目相符、帐物相符做到。有器材借用记录,器材维修记录,器材报废、丢失记录等档案材料,档案材料都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7、上墙内容:工作人员职责,器材借用制度,器材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 十、少先队活动室
1、活动室前面正上方要有“队徽”、有呼号“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有鼓架、号架、旗架。配齐鼓号、大中小队旗等且都要摆放在架上。 3、在醒目位置张贴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少先队队史、入队誓词等。 4、室内悬挂学校少先队组织机构,并入框上墙。 5、上墙内容:
少先队室管理制度、少先队活动原则、大队辅导员工作职责、中队辅导员职责等。宣传挂图、英雄人物画像及思想教育的格言、语录等也要上墙。
十一、体育器材室
1、按标准配齐体育器材
2、有器材存放架及存放台,数量要求满足各种器材存放需要,器材摆放整齐有序,便于使用。器材使用率达到100%。
3、各种帐目齐全,建立总帐,明细帐及器材目录表。有器材借用记录、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项达标情况统计表、教学计划、运动会比赛成绩等档案材料,档案材料都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4、上墙内容:体育器材保管制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教学器材维修保养制度、器材借用制度、器材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可张贴有关体育运动的图片、资料、广播体操挂图等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十二、卫生室:
1.橱柜2个(一个器材柜,一个药品柜),有常用药品、消毒灯器、视力表、污物箱等。 2、办公桌1个,诊床1个。
3、上墙内容:中小学卫生人员职责范围、卫生室操作规程等制度。 4、灯光视力表、卫生挂图等上墙,体现出卫生室的特点。
实验仪器配备要求
小学、初中各科教学仪器设备按河北省2007年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初中和县城小学、中心小学按Ⅰ类标准配备;农村其他小学按Ⅱ类标准配备。各科仪器的到位率不低于95%,完好率99%以上,利用率达95%以上。
1、初中各科每套(按4轨)仪器设备 物理:162种,1445件,教学挂图4套。
化学:164种,3282件,教学挂图6套,药品58种。 生物:236种,2482件,教学挂图7套。 音乐:34种,145件。
体育:16个班及以下必备:60种,860件。 17—23个班必备:60种,1110件。 24个班及以上必备:60种,1156件。 美术:49种,196件。
劳技:按目录根据教学内容选配。 卫生:37种,401件。 电教:37种,476件。
2、小学各科每套(4轨)仪器设备
自然:Ⅰ类标准:142种,1333件,教学挂图3套,药品7种。
Ⅱ类标准:139种,879件,教学挂图2套,药品7种。农村小学教学点,仪器种类不可少,但件数根据需要可适当少一些。
音乐:Ⅰ类:34种,128件。 Ⅱ类:25种,99件。
体育:Ⅰ类:7个班及以下必备:57种,785件。 8—11个班必备:57种,819件。 12个班必备:59种,1048件。 13—23个班必备:59种,1284件。 Ⅱ类:7个班及以下必备:41种,391件。 8—11个班必备:41种,518件。 12个班必备:41种,605件。 13—23个班必备:41种,826件。
美术:Ⅰ类:35种,188件。 Ⅱ类:25种,148件。 劳技:可选配二至三个种类。 卫生:Ⅰ类:37种,40件。 Ⅱ类:25种,28件。 电教:Ⅰ类:17种,294件。 Ⅱ类:11种,135件。 (二)各类专用教室的配备标准
县城初中和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按Ⅰ类标准配备,乡镇初中和农村其他小学按Ⅱ类标准配备。 1、中小学各类专用教室数量要求: ⑴初中Ⅰ类标准(12室):
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理、化、生各1)、准备室(各1)、仪器室(各1)、计算机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电化教室、卫生室。(各专用教室是按4轨,班容量50人的标准设计的,规模较大或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酌情增减。)
⑵初中Ⅱ类标准(9室):
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理、化、生各1)、准备室(各1)、仪器室(各1)、计算机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卫生室(电化教室可与其他室兼用)。6轨以上的初中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⑶小学Ⅰ类标准(11室):
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电化教室(卫生室可与其他室兼用、各专用教室是按4轨,班容量45人的标准设计的,规模较大或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酌情增减。)。
⑷小学Ⅱ类标准(7室):
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4轨以上的小学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2、各专用教室的内部设施(按一套计):
⑴初中理、化、生仪器室:仪器橱合计40个以上,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化学仪器室要有通风排气装置。
理、化、生准备室:每室要有实验准备台(至少1个)和仪器橱(至少1个,放常用仪器),其中化学准备室还要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风橱,准备台上要有防腐胶垫。
理、化、生实验室:每室实验桌凳25套以上,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其中物理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化学实验室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气橱,防护屏,水源到桌,实验桌、讲台上铺设防腐胶垫。生物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有供水池,每桌设局部光源。
其他各专用室按“普九”手册标准配备。 ⑵小学
仪器室(含准备室):
Ⅰ类:仪器橱12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Ⅱ类:仪器橱8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实验室:
Ⅰ类:实验桌凳24套以上,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水源到桌,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Ⅱ类:实验桌凳12套以上,电源到讲台,有公共水源,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其他各专用室按“普九”手册标准配备。 (三)图书配备标准
县城初中: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40册。 其他初中:按Ⅱ类配备,生均图书30册。
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25册。 农村完小和高小:按Ⅱ类配备,生均图书20册。 其他小学:按Ⅲ类配备,生均图书15册。
每种图书的复本原则上不超过5册,每年生均图书经费不少于2元。 二、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 1、健全领导机构
各学校要建立如下领导小组: ⑴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 ⑵教育技术装备领导小组 ⑶信息技术领导小组 ⑷信息技术研究小组 ⑸实验教学领导小组 ⑹实验教学研究小组
各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切实抓好设备和各专用教室的管理和使用,做好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研工作。各小组要装框上墙(教导处)。
2、各种管理制度
各专用教室要张贴如下制度: ⑴仪器室
a、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b、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c、教学仪器赔偿制度 ⑵准备室
a、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b、实验项目及进度表 ⑶实验室
a、实验室管理制度 b、学生实验守则 ⑷校园网中心控制室 a、校园网管理制度 b、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⑸计算机教室
a、微机室管理制度 b、微机室使用规则 ⑹语音室
a、语音室管理制度 b、语音室使用规则 ⑺课件制作室
课件制作室管理制度 ⑻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⑼图书室
a、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 b、图书管理工作制度 c、图书借阅制度 d、图书损坏赔偿制度 ⑽阅览室
阅览室管理制度
各室专职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制度执行,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把各专用教室及设备管理和使用好。 3、专用教室及器材的管理
中小学各室制度齐全并悬挂或张贴上墙,仪器摆放整齐、合理、科学、存取方便,无尘土,分类明确,有编号和橱目标签,有仪器维修工具和维修记录,设有危险品专用库、柜,有危险品存取记录,化学药品瓶标签有防腐措施。有总帐(后勤),明细帐(仪器室),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图书管理工作 图书的管理要建有:
总帐、总括帐、个别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中小学图书要按《中图法》分类上架,并标有明显的分类标签,每本图书上要贴有书标并正确标出索书号。
三、“普九”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 1、教学仪器的使用
中小学教学仪器在使用时必须做到: 各种手续记录齐全: ⑴借用手续有记录。
⑵使用仪器要有三单: 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3天,分组实验提前1周); 实验原始记录单(作实验当天);学生实验报告单(作实验当天)。报告单要有教师批改批语。
2、教学器材的使用 ⑴借用手续有记录。 ⑵课堂教学使用要有:
器材使用通知单(提前3天);器材使用记录单(使用的当天) 3、图书的使用
⑴为了方便师生借阅,中小学图书室要建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 ⑵目录的形式可使用:卡片式目录、书本式目录和张贴式目录。 ⑶师生借阅时要有详细的记录。 ⑷要严格按照图书的各项制度执行。
Ⅵ 新建一个初中物理实验室需要配备哪些仪器和设备!
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种类繁多,市面上相关的配置方案较为纷杂,那么,如何以需求为向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兼顾多元性、科学合理性地为各初中配置物理实验室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简单来说,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按功能可划分为数字化探究实验室设备、常规实验室设备,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是最为齐全的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配置清单——常规实验室设备部分,共计200余种。
一、教师演示类
演示直尺、演示电表、演示电流电压表、演示温度计、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演示滑轮组、液体对器壁压强演示器、演示测力计、惯性演示器、浮力原理演示器、压力和压强演示器、潜水艇浮沉演示器、摩擦力演示器、初中力学演示板、物体浮沉条件演示器、气体浮力演示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演示器、飞机升力原理演示器、声传播演示器、超声应用演示器、内聚力演示器、机械能热能互变演示器、金属线膨胀演示器、固体缩力演示器、热传导演示器、液体对流演示器、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电阻定律演示器、演示电阻箱、演示线路实验板、焦耳定律演示器、保险丝作用演示器、磁感线演示器、直导线磁场演示器、环形电流磁场演示器、通电螺线管磁场演示器、立体磁感线演示器、磁感线演示板、能的转化演示器、磁悬浮演示器、门电路演示器、演示电磁继电器、左右手定则演示器、白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紫外线作用演示器、红外线作用演示器。
刚建成的初中物理实验室
四、其他常规类
直尺、游标卡尺(125mm,0.05mm、125mm,0.02mm)、布卷尺、物理天平、学生天平、托盘天平(200g,0.2g、500g,0.5g)、电子天平、单杠杆天平、案秤、投影检流计、手摇抽气机、旋片式真空泵、两用气筒、密度计(密度>1、密度<1)、湿度计、空盒气压计、透明盛液筒、抽气盘、放大镜、透明水槽(圆形)、物理支架、方座支架、升降台、三脚架、大托盘、小托盘、初中教学电源、初中学生电源、蓄电池、感应圈、热敏温度计、条形盒测力计(1N,分度值0.02N、2.5N)、圆筒测力计(1N,分度值0.02N、5N)、平板测力计、圆盘测力计、拉压测力计、金属钩码、圆柱体组、螺旋弹簧组、帕斯卡球、液压机模型、微小压强计、马德堡半球、离心水泵模型、杠杆、轮轴模型、滑轮组、滚摆、手摇离心转台、轴承模型、水轮机模型、抽水机模型、音叉(256Hz、512Hz)、发音齿轮、单摆组、汽油机模型、柴油机模型、双金属片、碘升华凝华管、音叉组、玻棒、胶棒、感应起电机、小灯座、单刀开关、电阻圈、教学电阻箱、简式电阻箱、单刀双掷开关、电池盒、电子门铃、条形磁铁、蹄形磁铁(U082
D-CG-LU-80型、U085
D-CG-LU-100型)、翼形磁针、菱形小磁针、磁分子模型、蹄形电磁铁、电铃、手摇交直流发电机、阴极射线管、电机模型、电话原理模型、光具盘、凹面镜、凸面镜、玻璃砖、光具座、光具组、三棱镜、照相机、半导体激光光源、酒精喷灯、初中物理教学挂图、初中物理活动挂图、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工作服、护目镜、手套。
注:回答内容为北京威成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列为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标准配置清单,供参考,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个性化定制配置方案。
Ⅶ 建一所公立的小学和中学要哪些配套啊
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自然、音乐、美术、书法、语言、计算机、劳动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九年制学校: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书法、地理、语言、计算机、劳动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初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书法、地理、语言、计算机、劳动技术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完全中学: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书法、地理、语言、计算机、劳动技术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高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书法、地理、语言、计算机、劳动技术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Ⅷ 最新中学校舍建筑标准是什么
山东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试行)
一、总则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新课程实施对校园建设、师资、设施配备等办学条件的要求,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山东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是本省举办普通高级中学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指标,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级中学。新建学校土地规划和校舍建筑应不低于《标准》要求,其他学校应参照《标准》逐步改建和扩建。
本《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原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标准》的实施;各市、县(市、区)政府负责《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学校设置与规划
(一)学校设置
1、普通高级中学设置与布局,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和县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和分布、变化状况,尤其是初中毕业生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设置或调整学校布点,使学校适应现代教学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普通高级中学设置与布局应适度集中,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招生范围较大或生源相对较分散的学校,应根据需要为学校增加必要的学生食宿条件或设置寄宿制学校,方便学生就学。
2、布局不合理或城市市区内办学空间过于狭小的学校,以及农村办学条件简陋、规模偏小、生源不足的学校,可与城市或县镇改造建设相结合,进行调整或改建、扩建。
3、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学校尽量不安排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干道旁,避免城市交通的噪音干扰。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4、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垃圾场、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5、普通高级中学应独立设置。
(二)学校规模
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学校规模(班数规模、在校学生规模、用地及建设规模)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学校适宜办学规模为24至48个班,班额不超过50人。原则上不再设立24个班以下的高级中学和规模过大的学校。
(三)校园规划设计
1、校园规划与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都必须先规划后建设,履行报批手续。
2、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教工住宅应纳入本辖区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应建在校园内,有条件时尽量与校园毗邻。
3、校园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楼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的布置应尽可能减少对其他教学用房的干扰。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
4、校园建筑应合理组合、集中紧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室内布局等要力求体现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统一规划设计,以形成优美、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5、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用房应有合理的间隔,联系便利。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6、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路线要通畅便捷,道路的高差处宜设坡道。路上的地下管线井盖,应与路面标高一致。
7、学校水、电、暖设施在设计中应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安全、节能要求。室外水、电、煤气、热力、弱电系统等地下管线设置,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按防火规范要求在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消防栓供水接口。配变电系统应独立设置,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当留有余量。室外多种管线的敷设应用地下管沟暗设。
8、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设置警示标志。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设置一定规模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
9、旗杆、旗台应设置在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等显要位置。
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
(一)学校建设用地组成
学校建设用地由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和科技活动用地等组成。学校的建设用地,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以及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进行规划配置。
1、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应按相应学校规模,满足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所需用地。学校建筑用地按建筑容积率(学校总建筑面积与学校建筑用地面积之比)0.9计算。
2、体育用地
体育用地应满足相应学校所需田径场、篮(排)球场、乒乓球场、体育器械场地,以及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场地所需用地。
田径场内应设置1至2个沙坑,篮球场和排球场比例宜为2:1,不应在田径场内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游泳池、网球场及其它类别体育场地。田径场及球类场地设置标准见表3-1:
表3-1 普通高中学校田径场及球类场地设置标准
场地类别
学校规模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田径场
(含足球场)
(㎡/片)
≧300米环形、100米直跑道(足球场长60-90宽45-60)10152
≧300米环形、100米直跑道(足球场长60-90宽45-60)10152
400米环形、
100米直跑道(标准足球场)
16089
400米环形、
100米直跑道(标准足球场)
16089
400米环形、
100米直跑道(标准足球场)
16089
篮球场
(片×㎡/片)
4×608
4×608
6×608
8×608
10×608
排球场
(片×㎡/片)
2×286
3×286
3×286
4×286
5×286
室外乒乓球区(台)
8
10
12
16
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3156
13442
20595
22097
23599
3、绿化用地
学校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化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等。普通高级中学校园绿化用地应不低于平均每生4平方米,新建学校必须留足绿化用地,绿化用地率不得低于35%。
(二)学校建设用地面积
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标准见表3-2。
表3-2 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单位:平方米
学校规模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建筑用地
12733
16194
19331
24461
29656
体育用地
13156
13442
20595
22097
23599
绿化用地
4800
6000
7200
9600
12000
用地合计
30689
35636
47126
56158
65255
生均占地
25.57
23.76
26.18
23.40
21.75
说明:1、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校园四周代征土地面积。
2、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选配功能室及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地等建筑占地面积。
四、 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一)校舍建筑组成
学校校舍建筑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
1、教学用房是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等。
专用教室包括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史地教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及辅助用房等。
公共教学用房包括综合电教室、图书馆(室)、网络中心、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体育馆)及辅助用房等。
2、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文印室、档案室、卫生保健室、仓库等。
3、生活用房包括食堂、宿舍、管理员值班室、配电房、车库、浴室、厕所等。
(二)校舍建筑面积
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见表4-1:
表4-1 普通高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 单位:平方米
规模
项目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教学及辅助用房
5455
7115
8564
10827
13157
办公用房
856
970
1104
1372
1616
生活服务用房
565
660
771
1010
1241
校舍总使用面积
6876
8745
10439
13209
16014
生均使用面积
5.73
5.83
5.80
5.50
5.34
校舍总建筑面积
11460
14575
17398
22015
26690
生均建筑面积
9.55
9.72
9.67
9.17
8.90
说明:1、本指标不含选配用房、自行车存放及寄宿生的食堂餐厅、学生宿舍、锅炉房、浴室等建筑面积。
2、平面利用系数K=0.6
(三)校舍用房面积
普通高中各类校舍用房使用面积标准见附件1。
(四)校舍建筑标准
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要严格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及《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 执行,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的要求。
五、装备条件标准
学校教学、办公和生活设备配置应当以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满足学校教学的基本需求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课余活动的实际需要,考虑到教育教学设备的功能、特点及更新周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充分运用和学校建筑设施的特点以及利用效率等因素,本着经济、实用、便利、安全、规范的要求,合理配备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图书资料和学校办公生活设备。
(一)常规通用教学设备
常规通用教学设备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学生使用的通用设备、常规教学设备,其配置要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性常规需要。
课桌椅、多功能橱柜、计算机等学生通用设备的配置,应安全、规范、耐用,能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课桌椅应符合《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标准。
黑板、板书工具、多媒体电教设备、计算机等教师使用的常规教学设备的配置要适应各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和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照明、通风换气、防火、隔音等教学、办公、生活环境与安全设备的配置要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教育条件和环境。
(二)学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各学科专用教学设备,适当考虑学科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合理配置。各学科专用设备配备目录中标明选配或在配备数量上加括号的器材设备为选配器材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
理科实验室的固定设施设备,按《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 要求配备;其他学科专用教室以及公共教学用房中需要的固定设施设备,按《山东省高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鲁教基字〔2006〕14号)要求配备。
1、理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理科教学专用设备,应能适应理科教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操作性等特点,便于学生参与知识产生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以及便于师生互动。应配置能够满足中学进行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课程教学实际需要的,同时能适应正常教学安排的通用仪器、测量仪器、专用仪器、模型、标本、挂图和图片、演示器材、玻璃器皿、实验安全保护用品等设备。
高中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实验仪器、器材,按国家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进行配备。其中选配设备由学校依据所用教材进行配备。
高中探究实验室装备按《山东省普通高中探究试验室配置标准(试行)》(鲁教基字[2007]15号)标准配备。
2、文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文科专用教学设备,应能适应文科教学的人文性、历史性、多样性、感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直观感受以及师生互动。应配置能够满足中学进行思想政治、语文、外语、历史等课程教学实际需要,同时能适应正常教学安排的挂图、模型、卡片、用表、视听资料、教学软件等设备。
高中文科教学专用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2。
3、艺术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艺术科教学专用设备,应能适应音乐、美术的教学特点,便于学生操作、体验与感悟,满足教师多种形式教学和学生多种艺术学习活动的需要。
(1)美术教学器材设备
美术教学器材设备的配置,在满足师生美术教学的需求基础上,学校还应兼顾师生美术活动及特长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特色学校可根据自身要求,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高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参照教育部教体艺〔2002〕17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及时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美术器材。美术教学器材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3。
(2)音乐教学器材设备
音乐教学器材设备的配置,在满足师生音乐教学及音乐活动的需求基础上,学校还应兼顾师生开展舞蹈、戏剧表演等其它艺术活动以及特长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特色学校可根据自身要求,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高级中学音乐舞蹈教学器材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参照国家教育部教体艺〔2002〕17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及时配备能满足所选用现行教材所需的音乐器材。音乐、舞蹈等教学器材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3。
4、体育与健康教学专用设备
配置体育与健康教学专用设备,应本着规范、安全、耐用的原则合理配备,并及时补充。其主要设备包括能满足体操、田径、球类等课程教学所需要的运动器械,测量、计时工具和挂图、教学软件等。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4。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学校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相关器材配备。
配置学生体质测试专用教学设备应依据教育部教体艺厅[2005]7号《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配备具有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台阶试验、立定跳远、跑步(50m、50m×8、800m)测试功能的相应器材。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4。
卫生保健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医务室完成学生发育和健康检查、治疗、卫生保健教育和管理等任务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及辅助材料。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4。
心理咨询室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印机、电视机、影碟机、收录机、小型情绪调节器械、心理图书资料、常用心理测量工具和统计软件、资料柜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心理咨询室中增添心理活动区和阅览区,也可以单独建室。
5、通用技术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通用技术教学设备,应能满足中学开展通用技术教学的需要,便于教师灵活组织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通用技术教学设备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具、实践工具、道具、模型、图表、文献检索软件、图书卡片等。通用技术教学设备按国家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进行配备。其中必修模块所需设备为必配,选配设备由学校依据所用教材和所选模块进行配备。,
(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普通高中应当根据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发展的实际,配置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和其他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满足信息技术课教学、学生网络学习活动、教师研究活动和网络备课,以及学校现代化网络办公的需要。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当包括能满足各类教学需要的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与校园网络和校园广播电视系统等。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应按最大班额每人一台计算机配备,并另配教师用机(服务器)、小型交换机各一台;教师用计算机按专任教师每人一台配备。为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有效利用,学生用网络终端除计算机教室集中设置外,每个普通教室和各学科专用教室都应当设置网络接口。教师办公室应当配有足够的网络终端。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校园随身听系统。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5。
学校校园网建设按教育部(教基司[1999]15号)《初、中等学校校园网建设规范》执行。农村高中应建有覆盖主要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络,并以专线方式与互联网相联。能充分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教师备课、教学及教科研需要,使校园网络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工具。城市(含县城)高中应在上述基础上,实现网络到班到室,初步拥有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满足学生网络学习、教师研究活动和网络备课,以及学校现代化网络办公的需要,采用宽带接入互联网。
(四)图书馆设备
学校图书馆(室)应设藏书室、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宜按借阅合一的方式布置)、教师阅览室。图书馆应以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
学校图书馆(室)装备应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规定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未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室)、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师生阅览室中阅览桌椅的数量按教师数的33%、学生数的10%配置。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电子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音像视听资料的配备,并有计划逐步配备计算机、录音、扫描仪、复印、刻录机、打印机、文献保护等设备,实行计算机管理,与校园网相结合,实现电子图书资源共享。馆藏图书内容应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及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工具书为主。各种馆藏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必须是国家合法出版物。馆藏图书应按规定及时剔旧、更新,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低于藏书标准的l%。图书、报刊资料的配备标准、藏书分类比例标准见附件6。
(五)办公及生活设备
学校应根据学校规模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配备办公设备和生活服务设备。
办公设备包括用于办公的桌椅、资料柜、作业柜、储物柜、计算机、打印机、电话、复印机、传真机、一体化速印机等必要设备。
生活设备包括卫生用具、食堂餐厅设备、学生及单身教职工宿舍设施、锅炉房设备等各种必要的生活服务设备。
办公及生活设备由学校本着安全、规范、耐用,能满足办公、生活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的原则配置。
六、师资配备标准
按国家和省编制标准、教师资格制度和职业(执业)资格制度规定,为学校配备合格专任教师、实验人员和管理及工勤人员,新补充的高中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应占一定比例,且专任教师学科、年龄、职称、性别等结构合理,切实满足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
教师要按规定参加国家和省规定的各种职后培训,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
七、公用经费标准
各地要按国家和省规定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及时足额将公用经费拨付到学校,并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使其尽快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Ⅸ 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校舍设施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条 文 说 明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城市正在加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且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始普及高级中学阶段的教育。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校园、校舍的条件与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建设标准,使学校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这是制定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扩建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要视学校已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绿化等现状和具体情况,参照本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第三条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是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制订的,在校舍各类用房的配置和面积指标上,首先要保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基本需要,配备必要的办公和生活用房,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场地。同时,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校园校舍的条件与环境的更高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创造与完善。
第四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先规划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校园规划设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城市规划的要求、周边环境情况和学校现状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校园规划设计要便于建设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分期实施。
第五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要认真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与相关建筑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 学校建设规模与校舍用房的组成
第六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中小学学制和班额人数的规定、生源、实行最佳规模办学的程度、办学的社会效益及有利于合理确定教职工编制、便于教学管理等原则确定。
第七条 校舍用房组成中各类用房的设置是根据教育日益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以及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考虑的。它是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依据。各地在执行中可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办学的合理需要制订实施细则。有条件的地区以及边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有特殊需要的学校,如示范性学校、民族学校等,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增设本章未列出的用房,并可适当扩大有关用房的面积。
第三章 学校网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
第八条 学校网点布局
一、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网点布局,既要考虑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要考虑使学校形成适当的规模,实行"最佳规模"办学,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应避免规模过小,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新建、扩建、改建城镇居民住宅区时,城市规划、开发等有关部门应会同教育部门,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测算拟建学校的规模,并选择合适地段,按本标准规定的生均校园用地面积和校舍面积指标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二、学校的服务半径,要尽可能避免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穿越高速公路、铁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城市主干道上学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第九条 校址选择。新建、迁建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址一定要选择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地段。
第十条 校园规划设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规模做好总体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应做到: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应协调一致,与校园绿化、美化融为一体,构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以便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休息、活动、交流的环境空间。
为了保证具有安全、安静、卫生的教学与育人环境,学校应避免各种城市噪声的干扰和污水、废水、尘埃的污染。尤其是主要教学用房应与铁路、城市干道、机场及飞机起降航线保持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学校设置独立的变配电系统,有利于管理用电和保证用电。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留有余量,能够满足不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校园内,室外各种管线宜设直埋式敷设或暗设电缆沟,以保证使用安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学和办公用房可设在同一幢楼内,但应注意各功能部位布置合理、联系方便,避免相互干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学校生活用房应逐步实施建设与管理社会化,教职工住宅应纳入城市规划统筹安排,不应建在校园内。校园内的生活用房不应妨碍教学区的建设与使用,并应便于经营管理社会化。
升旗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校园内必须设置旗台、旗杆,如无合适位置,可在主要建筑物上设置附墙旗杆。
为保证师生出入校门的安全,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和设置警示性标志。围墙,要有利于学校安全管理,通透式围墙有利于延伸校园景观和视野。
第四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一条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一、鉴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学校建设可一次完成,也可分期建设。本标准在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中规定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规划指标是根据学校规模和办学需要应配置校舍的面积指标,编制和批准学校建设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总体规划不应低于指标。基本指标是学校分期建设时,首期应建成的校舍面积指标。
二、本标准在核算校舍建筑面积时所涉及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系采用各种用房综合的平面利用系数,即K=0.6。
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总面积和生均面积指标测算,如附表4-1、4-2、4-3、4-4、4-5。
第十二条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包括直接或间接为教学服务的各种用房。
一、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一)普通教室。普通教室是小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活动空间。其面积由额定席位、课桌椅尺寸及平面布置方式等因素决定。小学校学生的课桌按单人课桌平面尺寸600mm×400mm或双人课桌平面尺寸1200mm × 400mm 考虑。在后墙和侧墙上,可设置储物柜,每生一格。平面布置参见附图1、附图2。
表4-1(1)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540
人 18班810人 24班1080人 30班135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531 1977 2444 2890
1、普通教室 61 12 732 18 1098 24 1464 30 1830
2、专用教室 516 516 516 516
自然教室 86 1 86 1 86 1 86 1 86
仪器标本准备室 61 61 61 61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86 — — — —
美术教具室 23 — — — —
书法教室 86 — — — —
语言教室 32 1 32 1 32 1 32 1 32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86 1 86 1 86 1 86 1 8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教室 86 1 86 1 86 1 86 1 86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3、公共教学用房 283 363 464 544
多功能教室 100 130 160 19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使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540
人 18班810人 24班1080人 30班135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图书阅览室 120 170 220 270
科技活动室 — — — —
心理咨询室 — — — —
体育活动室 — — — —
体育器材室 40 40 61 61
二、办公用房 244 314 380 446
教学办公室 80 124 164 204
行政办公室 14 4 56 5 70 6 84 7 98
广播社团办公室 14 20 26 32
会议接待室 — — — —
德育展览室 30 30 30 3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1 14 1 14
总务仓库 28 34 40 46
维修管理室 — — — —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366 519 663 811
教工单身宿舍 58 87 115 144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168 251 334 416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 — — —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92 133 166 203
附表4-1(2)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规 划 指 标 备 注
12班540人 18班810人 24班1080
人 30班1350
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464 2983 3753 4217
1、普通教室 61 12 732 18 1098 24 1464 30 1830
2、专用教室 765 838 1144
附表4-3(1) 城市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918 2559 3199 3840
1、普通教室 67 12 804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2、专用教室 737 856 975 1094
实验室(理、化、生) 96 2 192 3 288 4 384 5 480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4 92 5 115 6 138 7 161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 — — —
美术教具室 23 — — — —
书法教室 96 — — — —
地理教室 96 — — — —
语言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3、公共教学用房 377 497 616 736
合班教室 110 150 190 23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图书阅览室 181 261 340 420
科技活动室 18 — — — —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心理咨询室 18 — — — —
体育活动室 — — — —
体育器材室 63 63 63 63
二、办公用房 414 500 586 692
教学办公室 120 180 240 320
行政办公室 14 7 98 8 112 9 126 10 140
广播社团办公室 22 28 34 40
会议接待室 30 30 30 3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1 14 1 14
总务仓库 34 40 46 52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531 768 998 1231
教工单身宿舍 65 101 130 166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314 470 628 782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 — — —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04 149 192 235
附表4-3(2) 城市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960 3919 5092 5751
1、普通教室 67 12 804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2、专用教室 1048 1167 1501 1620
实验室(理、化、生) 96 2 192 3 288 4 384 5 480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4 92 5 115 6 138 7 161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美术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书法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地理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教室 96 1 96 1 96 2 192 2 192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1 96 2 192 2 192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2 46 2 46
3、公共教学用房 1108 1546 1983
<, /TD> 2121
合班教室 110 150 190 23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图书阅览室 181 261 340 420
科技活动室 18 2 36 3 54 4 72 5 90
心理咨询室 18 1 18 1 18 1 18 1 18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体育活动室 700 1000 1300 1300
体育器材室 40 40 40 40
二、办公用房 424 534 658 788
教学办公室 120 180 240 320
行政办公室 14 7 98 9 126 11 154 13 182
广播社团办公室 22 28 34 40
会议接待室 40 50 60 7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2 28 2 28
总务仓库 34 40 46 52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697 997 1290 1586
教工单身宿舍 65 101 130 166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440 659 880 1097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40 40 40 40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04 149 192 235
附表4-3(3) 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各类用房面积表
单位:m2
名 称 平面利用系 数 12班600
人 18班900
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
人 备
注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基本指标 面积合计 0.6 2863 4772 3827 6379 4783 7972 5763 9605
生均指标 7.9 7.1 6.7 6.4
规划指标 面积合计 0.6 4081 6802 5450 9084 7040 11734 8125 13542
生均指标 11.4 10.1 9.8 9.1
附表4-4(1) 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
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581 3226 3870 4515
1、普通教室 67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36 2412
2、专用教室 856 975 1094 1213
实验室(理、化、生) 96 3 288 4 384 5 480 6 576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5 115 6 138 7 161 8 184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 — — —
美术教具室 23 — — — —
书法教室 96 — — — —
地理教室 96 — — — —
语言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3、公共教学用房 519 643 766 890
合班教室 150 190 230 27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
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图书阅览室 283 367 450 534
科技活动室 18 — — — —
心理咨询室 18 — — — —
体育活动室 — — — —
体育器材室 63 63 63 63
二、办公用房 530 624 718 826
教学办公室 200 268 336 404
行政办公室 14 8 112 9 126 10 140 11 154
广播社团办公室 28 34 40 46
会议接待室 40 40 40 4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1 14 2 28
总务仓库 40 46 52 58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786 1022 1252 1491
教工单身宿舍 108 144 173 209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480 636 794 954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 — — —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50 194 237 280
附表4-4(2) 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3941 5119 5781 6613
1、普通教室 67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36 2412
2、专用教室 1167 1501 1620 1908
实验室(理、化、生) 96 3 288 4 384 5 480 6 576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5 115 6 138 7 161 8 184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美术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书法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地理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教室 96 1 96 2 192 2 192 2 192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2 192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2 192 2 192 2 192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2 46 2 46 2 46
3、公共教学用房 1568 2010 2151 2293
合班教室 150 190 230 27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图书阅览室 283 367 450 534
科技活动室 18 3 54 4 72 5 90 6 108
心理咨询室 18 1 18 1 18 1 18 1 18
体育活动室 1000 1300 1300 1300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体育器材室 40 40 40 40
二、办公用房 568 686 804 936
教学办公室 200 268 336 404
行政办公室 14 9 126 11 154 13 182 15 210
广播社团办公室 28 34 40 46
会议接待室 50 60 70 8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2 28 2 28 2 28 3 42
总务仓库 40 46 52 58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1015 1314 1607 1909
教工单身宿舍 108 144 173 209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669 888 1109 1332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40 40 40 40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50 194 237 280
附表4-4(3) 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面积表
单位:m2
名称 平面利用系数 18班900
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
人 36班1800
人 备注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基本指标 面积合计 0.6 3897 6495 4872 8120 5840 9734 6832 11387
生均指标 7.3 6.8 6.5 6.4
规划指标 面积合计 0.6 5524 9207 7119 11865 8192 13654 9458 15764
生均指标 10.3 9.9 9.1 8.8
Ⅹ 中学实验室各功能室工作量
1.目的:为规范实验室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的行为,保证实验工作有序进行及实验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实验室得到有效管理,特制定本规范。2.适用范围:2.1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实验室人员及进入实验室的其他部门人员;2.2本规范同时适用于进入实验室的非公司人员,包括客户、供应商及其他机构人员。3.规范内容:3.1实验室人员每天上班时,使用燃气泄漏检测仪检测燃气管路,确认燃气管路有无泄漏;3.2每次测试前,实验人员要确认试验管(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自身及设备安全;3.3实验室内禁止吸烟;3.4实验人员需确保测试现场及实验室的整洁,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5实验室人员需按设备维护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点检;3.6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设备及工具要进行日常看管,如有外借,需记录并追踪;3.7上班时间,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包括玩电脑、玩手机、聚众聊天等;3.8测试过程中,不得离岗,必须离开时委托他人看管;3.9上班时间需按公司规定着工作服;3.10公司其他部门人员进入实验室时,需按实验人员指示进行作业,不得私自进行测试,随意摸、碰实验设备;3.11非公司人员如需进入实验室,需有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级别人员陪同方可进入,未经允许不得私自闯入实验室;3.12实验室内禁止拍照。一切拍照需经过实验室负责人或更高级别领导批准方可进行。3.13非实验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3.14测试中注意人身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3.15每天下班时,关闭燃气管路阀门,断水、断电,关好门窗后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