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区时如何计算
地理区时计算方法如下:
1.一个原理:
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
2.二种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⑵ 怎么查询自己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区
手机下一个网络地图(或其它地图、导航),打开GPS与数据网络,就能知道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了
⑶ 求地理区时具体要点和方法计算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
(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
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
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⑷ 如何计算地理时区时间
时区的计算:用经度数÷15,如果除不尽,小数点后第一位四舍五入。如果是东经度,计算结果就是东时区。如果是西经度,计算结果就是西时区。
例如计算东经123°所在的时区。
123÷158.2≈8,东经123°属于东八区。
相邻的两个时区,它们之间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如果两个地点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的区时相差几个小时。并且东时区比西时区时间早。
⑸ 地理怎么算时区
相差一个时区(经度15度)时间相差一小时.
简单计算口诀:
1.同一个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减法,
2.不同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加法.
3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是8点,问东1区几点.根据上面口诀1,算:8-1=7,相差7个小时.再用口诀三,东一是在东八西边,减法.那就是8点-7=1点.
例如二,东八区是20点,求西6区时间:根据上面口诀2,算:8+6=14,那说明时间相差14个小时.再根据口诀三:20点-14=6点.
⑹ 求地理时区的计算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用加法,在西侧用减法)
时差计算则是:同在东时区(西时区),则时差等于区号相减;若为一东一西则区号相减。
举例:已知东八区区时为9:00,求东11区、西3区区时?
东11区:9+(11-8)=11时
西3区:9-(8+3)=(-2),时间没有负数,所以-2+24表示前一天22:00
⑺ 谁能告诉我地理上那个时区是怎么分的怎么算的谢谢!
定义: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每区各占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向东、西各分12区,东、西12区都是半时区,共同使用180°经线的地方时。
算法:用该地的经度除以15度,当余数小于7.5度时,商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当余数大于7.5度时,商数加1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
例子:如已知某地位于145度E,用145/15,商数为9,余数为10>7.5,商数加1即为该地的时区数,所以该地位于东10区。
⑻ 地理怎么求出时区跟区时
你是文科的吧?自然地理时区&区时 ⒈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8.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9.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10.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11.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等高线条数.13.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14.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⑼ 求地理时区的计算公式
(1)已知某地经度求其所在时区:经度数÷15算到一位小数,得数四舍五入取整数,该整数即为时区数,是东经为东时区,是西经为西时区.
(2)求某地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时区差是指你要求的某地所在时区数与已知区时的某地所在的时区数之差,如果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相减;如果两地一个是东时区一个是西时区,则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相加)
⑽ 地理时区怎么算
请问你要的是时区的计算方法?时区和区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求区时就是先求出所在地的时区(东十二区或者西十二区的任意区域),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例如东京是东九区,北京市是东八区,纽约是西五区。当北京时间是6月6日9:00时,东京时间6月6日10:00, 纽约时间是6月5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