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旅游地理高考考哪些

旅游地理高考考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23 13:10:09

① 高中高考地理是要考几本书

高中高考地理是要考8本书。

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② 吉林省高考地理选修《旅游》部分、都考什么样的类型的题啊各位前辈、帮帮我呗

一般是评价,主要从游览价值,如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客源地;市场距离;交通;基础设施;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力等方面来回答。
再有就是比较零散的东西,分析一下两地差异,设计旅游主题什么的,很活的!!

③ 高考地理考点(越全越好)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选考内容
选考一 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着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选考三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④ 中国地理及旅游知识都有什么

如果是考导游的话,试题有类似旅游线路的设计什么的,具体要查考纲。如果高考的话,旅游地理是选修内容,全国卷是一道三选一的选做题,一问,10分,答题有固定模式。中国地理在旅游方面,考察公路铁路线路,人文自然名胜风景区,还会联系到环境保护的问题。

⑤ 高考地理考哪几本书

必修三本书:

1、必修1自然地理。

2、必修2人文地理。

3、必修3区域地理。

选修六本书:

1、选修1宇宙与地球。

2、选修2海洋地理。

3、选修3旅游地理。

4、选修4城乡规划。

5、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6、选修6环境保护 。


(5)旅游地理高考考哪些扩展阅读:

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

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②口诀记忆法。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⑥ 旅游地理学是哪个专业的考试科目

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英语(满分100分);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满分为300分. 1.综合能力: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非常紧张.试卷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占75分,逻辑占60分,写作占65分。 ⑴ 数学为25题单项选择题。数学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其中问题求解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数学对大家的解题技巧和速度要求比较高. ⑵ 逻辑为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⑶ 写作要求写两篇文章,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600字,30分; 论说文要求700字,35分,语文写作合计65分,形式从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中选一种。 2.英语二题型分布为: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要求掌握大纲词汇5500个单词。 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 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 每题2分共50分; 翻译一题:英语翻译成中文,15分; 英语写作2题: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合计25分。

⑦ 高考旅游地理答题有什么技巧

选修试题中,旅游地理试题相对难度小,但是对地理术语要求高,因此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用旅游地理教材中的专用地理术语和关键词回答问题是重中之重。

旅游地理专题总结
⑴ 欣赏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夏季,最佳天气是雨过天晴。
⑵ 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在游览时,应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⑶ 庐山黄山比较: ① 游览价值:黄山大,庐山小; ② 市场距离:黄山较短,庐山较长;③ 地区接待能力:黄山较小,庐山较大; ④ 交通通达性:黄山道路较少,交通不便;庐山有京九铁路和长江航线,通达度较好 ;⑤ 环境承载量:黄山缺少较大平台,环境承载量较小 庐山有较大平台,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承载量大。
⑷ 在规划黄山旅游规模时应注意的问题是:旅游活动的规模与黄山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⑸ 黄山与庐山较好协调了旅游活动的规模与黄山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均获“世界人类和自然遗产”殊荣,成为着名旅游区。
⑹ 制约黄山夏季旅游游客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承载量。
⑺ 黄山与庐山两地开发条件不同,主要原因是:环境承载量,地区接待能力。
⑻ 如何才能体会到“黄山天下奇”:以情观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以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知求真。
⑼ 到黄山旅游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查阅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
①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②了解景观形成原理,以及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变式: 到苏州旅游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查阅资料,了解园林的构景手法和景观特点。
⑽ 对黄山开发为旅游区的影响作出评价:
利:① 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弊:① 带来环境污染 ② 对动植物的破坏 ③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④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⑤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⑾ 对黄山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价:①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②市场距离(长度、经济发达程度);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④地区接待能力;⑤环境承载量。
①“黄山天下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质量较高;② 集群状况优良;③ 附近没有雷同景点,具有较好的地域组合状况。
⑿ 西欧旅游业发达的原因:① 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景观丰富;② 历史文化灿烂,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③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⑧ 高中,旅游地理,主要考的什么内容

买提纲啊 我高中那时候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你买类似的就可以

⑨ 高中选修 旅游地理 考哪些内容

互帮互助,某老师总结的,希望对你有用吧: 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二部分是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第三部分是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第四部分旅游与区域发展。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一要注意理解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二要注意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区域的旅游资源加以分析;三要注意旅游安全防范措施及。四要注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高考重点:(1)从内容上,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2008年广东地理以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实施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对旅游业的影响。山东文综、海南地理考查了我国着名的旅游资源及相关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主要结合热点及我国着名旅游地考查旅游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题目难度一般不大。(2)从形式上,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基本知识做出解答。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 (3)侧重考查信息的提取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的分析、论证能力。命题趋向: (1)以我国着名的旅游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作为切入点,考查旅游相关知识及相关所在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2)以图文材料为信息,分析比较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环境保护问题。【回归教材】 回归书本,夯实基础! 测试要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2)我国的世界遗产: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分布及其重要价值测试要点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观赏: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旅漩区的景观特点及成因(2)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测试要点三: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2)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信息的收集;旅游点的确定;旅游路线的选择(3)旅游安全:地形、气候、水文等与旅游安全防范措施测试要点四: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环境: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思路清晰,提升能力!1.旅游资源的欣赏我们在旅游活动中,对景观的观赏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观赏位置:峰峦叠障、江河水景——远眺,亭、榭、廊、台——近看,渡江风光、一线天——置身其中(2)把握观赏时机:北方山水、泰山日出、黄山日落、青海湖鸟岛(3)抓住景观特点:主配、层次、框景、借景(4)领悟自然与人的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风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5)以情观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登山涉水,求真求实。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2)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交通便捷,来往耗时较少游客多,反之就少。(4)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关系到服务质量高低和盈利水平。(5)旅游区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3.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1)满足人的需求 (2)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的出,带动交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3)文化的交流:(4)污染环境,对景区动植物资源及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社会秩序的冲击。4.中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万里长城 北京故宫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安徽黄山 杭州西湖 广西桂林山水 陕西西安兵马俑 江苏苏州园林 长江三峡 台湾日月潭

阅读全文

与旅游地理高考考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