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知识中的内力作用指什么

地理知识中的内力作用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9:56

‘壹’ 地球内力作用是指什么地球外力作用又指什么

地球的内力作用
(一)力的来源 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等。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地球的内力作用。大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大洋底部海岭、海盆、海沟等地形的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起着主导作用。
(二)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1.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大地构造运动,是指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物质变位的一种运动。例如,海侵、海退、隆起和拗陷,等等。根据地壳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地壳物质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即沿着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进行运动,叫水平运动。它主要是由于地球水平方向作用力引起的,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力和引张力,产生褶皱和断裂构造。我国的昆仑山、祁连山等以及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通过挤压褶皱而形成的。所以,有人将水平运动称造山运动。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缓慢的升降运动称垂直运动。升降运动通常表现为大规模隆起和相邻地区拗陷,引起地势起伏或海陆变迁,故有人将垂直运动称造陆运动。水平和垂直运动虽有区别,但实际在时空上常有联系。
2.岩浆活动 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可能表现为岩浆活动。地球内部热能累积到一定程度,变为灼热的岩浆产生巨大压力,它冲破地壳薄弱常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气体、熔岩、火山灰等,通过火山口喷出,其中大部分火山物质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成火山锥。如长白山顶部天池即为火山口积水而成,周围16座山峰都是火山岩堆积而成。大洋底部同样有火山喷发,有的火山物质堆积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如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
3.地震 地壳自然快速颤动叫地震,它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地下发生地震处称震源,它在地面下的深度即震源深度。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一点叫震中。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称地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称纵波,在地壳内波速约5—6公里/秒;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称横波,在地壳内的波速约3—4公里/秒。由于地震波波形不同,波速不等,地震时纵波速最快,故人们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而后横波到达,人们才感到左右摇晃。地震强度以震级和烈度来表示。震级是地震能量等级和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地震在一定地点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破坏程度的度量。
地球的外力作用
(一)力的来源 地球的外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外力通过大气、水等所引起的作用,发生于地球的表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地球表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二)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按性质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类:(1)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受热膨胀、冷却收缩,使岩石产生破裂,天长日久,岩石由大块变为小块,小块变成细粒;(2)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产生氧化和分解,例如长石经过风化后形成高岭土,成为良好的陶瓷原料;(3)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指植物根系对岩石产生机械破碎、微生物对岩石的生物化学作用。这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同时同地进行。不
过,在干旱地区因温度变化很大,物理风化比较明显,湿热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比较突出。风化作用结果使岩石产生破坏,不仅块体变小,而且还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与原来岩石有很大差别的风化壳,产生疏松的碎屑物质,从而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塑造地表各种形态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土壤的发生成为可能。
2.侵蚀作用 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产生的破坏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湿润地区,流水的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水流速度愈快、水量愈大,侵蚀作用愈强。沟谷、峡谷就是水
流夹带石块对地表进行强烈下切侵蚀作用造成的;流水的旁蚀作用,使谷底与河床加宽;在石灰岩地区,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冲刷和溶蚀作用下,形成奇特的溶洞、峰林和溶蚀洼地及盆地;黄土高原上的沟谷与塬、梁、峁地形,也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冰雪作用成为塑造地表的主要营力。冰川以其巨大机械压力,以夹带的石块为工具对地表或原有谷地进行刨蚀,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冰川谷等地形。干旱地区,风沙作用显着,含沙气流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地表岩石通过风沙长期吹蚀,可以形成造型独特的风蚀磨菇、风蚀柱等地形。波浪对石质海岸冲击,产生巨大压力,对海岸起破坏作用,形成海岸悬崖、海蚀岩洞等海蚀地形。
3.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产物,通过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将物质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实验证明,流水推动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河床坡度愈大、水流速度愈快,搬运能力愈强。所以山区河流上游河床上常常堆积着巨大石块。一定流速搬运一定重量物质,故流水搬运物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冰川以自己巨大机械压力进行搬运,大小石块一起被带走,没有选择性。风的搬运与风速大小有关,而风速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干旱区风吹沙子时起时落,有时贴近地面滚动,有时跳跃前进。
4.沉积作用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经流水等外力搬运途中,因流速、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等等因素的影
响,使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一般说来,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形成的沉积物有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现象,称为沉积物的分选性。这种情况以河流沉积最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要待冰川融化时才沉积,所以冰碛物大小不分地混杂在一起;山洪爆发,因水流速度大,泥沙石块俱下,河流一出山口,流速很快降低,所以沉积的物质也是大小混杂在一起的。
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到了中下游因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扇形冲积平原,称为三角洲平原。例如,长江、黄河等大河河口都有宽广的三角洲平原。这里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是富饶的农业区。
干旱地区,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前进方向遇有障碍物时,沙子便会降落沉积下来,形成沙漠和各种形态的沙丘。沙丘上如果没有植物生长,在盛行风的吹袭下导致沙丘移动,形成流动性沙丘;如果有植物生长,沙子受到植物保护就不再移动或很少移动,形成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流动性沙丘危害很大,它能毁坏草地、掩没农田、破坏村舍和交通。例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漠,最近250年来至少南侵60公里,不少居民点被迫一再南迁。所以防风固沙是一项改造自然的艰巨任务。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作用结果,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化、侵蚀产物又为搬运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沉积作用则是搬运作用的结果。由侵蚀到沉积,以搬运作为纽带,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5.固结成岩作用 地壳中的岩石,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过程和改造,通过侵蚀、搬运又在一定环境下沉积,再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岩石,这一过程叫固结成岩作用。例如,沉积岩中的砂岩、页岩和砾岩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外力作用结果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它们各自以自己的作用力对地表进行塑造、修饰、加工和重建。改造原来的地表形态,重建新的地表形态,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趋向缓和。

‘贰’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些

力地质作用(endogeneous geological process)简称为内力作用,是由地球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热能等所引起,主要是在地壳或地幔中进行。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

‘叁’ 地球的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是什么意思

【地球的外力作用】地球的外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外力通过大气、水等所引起的作用,发生于地球的表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地球表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1、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2、侵蚀作用: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产生的破坏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产物,通过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将物质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经流水等外力搬运途中,因流速、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使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
5、固结成岩作用:地壳中的岩石,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过程和改造,通过侵蚀、搬运又在一定环境下沉积,再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岩石,这一过程叫固结成岩作用。
【地球的内力作用】力的来源: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等。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地球的内力作用。大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大洋底部海岭、海盆、海沟等地形的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起着主导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大地构造运动,是指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物质变位的一种运动。
2、岩浆活动: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可能表现为岩浆活动。地球内部热能累积到一定程度,变为灼热的岩浆产生巨大压力,它冲破地壳薄弱常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
3、地震:地壳自然快速颤动叫地震,它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肆’ 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都有什么

外力作用是来自地表以外的作用,主要有流水,冰川,海浪,潮汐,生物,风力等等形式。其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但是地球重力作用下的地质作用也属于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是来自地表以内的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板块运动,变质作用等等形式。其能源主要是地球内能,地球内能的积累和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衰变有关。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总体的效果是使之更平坦,而内力作用的总体效果是使地表更加不平坦。目前以地质作用主要以内力作用为主。

(4)地理知识中的内力作用指什么扩展阅读:

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

速度是影响外力表现形式的主要因素。速度较快时,流水、风力、海浪都以侵蚀作用为主;速度降低到不足以搬运物质时,则表现为沉积作用。

地壳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联系:

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

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伍’ 什么叫内力作用,什么叫外力作用举例说明。要详解。

内力作用就是地球内部的能量来改变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这些都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就是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不是地球内部发动的作用。

‘陆’ 地理中外力作用会导致什么内力作用会导致什么

内力和外力都是地球在长久的环境下对大自然地貌的一种重组。其中内力作用是指,地震、火山的地质运动,会使地面变得更加崎岖,通常来的很迅速。而外力是指像风化作用、流水等等一些持续的活动,会使地面趋于平坦,不过这类运动较为缓慢,平均要几千或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至于下面的还要有待查证……

‘柒’ 什么叫内力作用,什么叫外力作用举例说明.要详解. 我指的是在地质构造中

内力作用就是地球内部的能量来改变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这些都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就是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不是地球内部发动的作用.

‘捌’ 地理上的内力作用指的是什么

内力作用是指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玖’ 地理 什么是内力

内力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力。

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成为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对地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也是形成地形的基本力量。

‘拾’ 地理的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怎么区分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例如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例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阅读全文

与地理知识中的内力作用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