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有趣的地理现象
1、海平面不是平的
随着现代卫星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其实海洋和陆地一样,有着一定的起伏。最大落差居然有112米。据卫星调查显示,世界大洋的海面有三个较大的隆起区,分别位于澳大利亚东北的太平洋、北大西洋和非洲东南的印度洋。
还发现三个较大的凹陷区,其中凹陷最深的是印度半岛之南的印度洋,其次是加勒比海,还有一个是美国加利福尼亚以西的太平洋。这个主要和各个洋域的潮汐,海底地形,海水密度,洋流等因素有关。
Ⅱ 世界上最奇异的现象有那些
漫长的征服外部世界与自身、创造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遭遇到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神秘现象:行踪诡秘的幽灵岛、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女尸、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神出鬼没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影像……
前言
在漫长的征服外部世界与自身、创造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遭遇到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神秘现象:行踪诡秘的幽灵岛、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女尸、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神出鬼没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影像……每一个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的神秘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人类发展的种种契机。而人类天生具有探索征服新奇、不可知事物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通过对神秘现象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人类一步步从未知到已知,从混沌走向文明;人类智慧因此得到提升,人类潜能亦由此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与开发。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种神奇的泉水—间歇泉。间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喷发之后,随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直径2米以上、高达20米左右的水柱,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冲蓝天。它的喷发周期是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之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才再次喷发。间歇泉即是因它喷喷停停、停停喷喷而得名。
除了中国的间歇泉外,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还有一眼举世闻名的间歇泉—“盖策”泉。这个泉在间歇时是一个直径20米、被热水灌得满满的圆池,热水缓缓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滚暴怒,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呼噜声,随之有一条水柱冲天而起,在蔚蓝色的天幕上飘洒着滚热的细雨,这条水柱最高竟可达70米!
科学家经过考察指出,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间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还要有一些特殊的条件:首先,间歇泉必须具有能源,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区的炽热的岩浆活动是间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于地表稍浅的地区。其次,要形成间歇性的喷发,它还要有一套复杂的供水系统来连接一条深泉水通道。在通道最下部,地下水被炽热的岩浆烤热,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压水柱的压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滚沸腾。同时,由于通道狭窄,泉水也不能进行随意的上下对流。这样,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断地加热中积蓄能量,当水道上部水压的压力小于水柱底部的蒸汽压力时,通道中的水被地下高压、高温的热气和热水顶出地表,造成强大的喷发。喷发后,压力减低,水温下降,喷发因而暂停,为下一次新的喷发积蓄能量。
科学家虽已揭开了间歇泉的神秘面纱,但人们仍为它雄伟而瑰丽的喷发景观所倾倒。
神奇的尼亚加拉瀑布
您看过杂技表演艺术家布朗亭在尼亚加拉瀑布的奔腾激流上方160英尺高处架起长达1000英尺的钢索,成功地空着双手走了过去吗?您看过他蒙上双眼、头套口袋,也同样成功地走过这1000英尺的钢索吗?您看过同样的一个人踩着独轮小车过去,踩着高跷过去,背上背着人过去,坐在钢索上烹调了一个煎蛋饼还将它吃了吗?是什么使勇敢而伟大的布朗亭有如此的力量呢?那就是尼亚加拉瀑布,是它给予了布朗亭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尼亚加拉瀑布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为神奇的地方之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视尼亚加拉瀑布的传说之谜吧。
构成了部分加拿大与美国的边境线,将纽约州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分开的尼亚加拉河从伊利湖向北流向安大略湖,全长将近30英里。它位于北面,面积为25万平方英里,并成为这些湖的通畅出口。它的最大水流量达到每秒25万立方英尺,十分令人敬畏。这条河被草莓岛和格兰德岛劈开分成3段,头5英里只有一条河道。向东的美国河道有15英里~16英里长;向西的加拿大河道则较短,只有2英里~3英里长。在格兰德岛后两个河道又合并到一起,再流过3英里就到了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这条大河最终可到达安大略湖,先后途经7英里的峡谷、一片开阔的湖区平原和7英里~8英里的陆地。尼亚加拉瀑布本身也被哥特岛分成两个部分。马蹄形瀑布高度接近160英尺,顶部宽度将近3300英尺。比加拿大部分的还要高上大约10英尺,但是宽度只有990英尺的瀑布则位于美国一侧。
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英尺~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激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里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
令人望而却步的昆仑山“地狱之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们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却宁愿因没有肥草吃使牛羊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
这个谷地即是死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渲染着一种阴森吓人的死亡气息。下面是一个真实的、由新疆地矿局某地质队亲眼所见的故事: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而马群却出现了。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让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的伤痕或被袭击的痕迹。
这起惨祸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那是1983年7月,外面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吼伴随着暴风雪突如其来,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丧失了意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异常极为明显,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和谷地的磁场作用,导致电荷放电,使这里成为多雷区,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动物作为袭击的对象。这种推测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
有行星轨道数据的美洲“黄泉大道”
在美洲的着名古城特奥蒂瓦坎,有一条被称为“黄泉大道”的纵贯南北的宽阔大道。在公元10世纪时,最早来到这里的阿兹台克人,沿着这条大道来到这座古城时,发现全城没有一个人,他们认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所以就给它起了这个奇怪的名字。
1974年,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顿的人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美洲人大会上声称,他在特奥蒂瓦坎找到一个适合它所有街道和建筑的测量单位。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这个单位长度为1.059米。例如特奥蒂瓦坎的羽蛇庙、月亮金字塔和太阳金字塔的高度分别是21、42、63个“单位”,其比例为1∶2∶3。
哈列斯顿测量“黄泉大道”两边的神庙和金字塔遗址时,发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情况:“黄泉大道”上那些遗址的距离,恰好表示着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数据。在“城堡”周围的神庙废墟里,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为96个“单位”,金星为72,水星为36,火星为144。“城堡”后面有一条运河,它离“城堡”的中轴线为288个“单位”,刚好是木星和火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离中轴线520个“单位”处是一座无名神庙的废墟,这相当于从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再过945个“单位”,又是一座神庙遗址,这是太阳到土星的距离。再走1845个“单位”,就到了月亮金字塔的中心,这刚好是天王星的轨道数据。假如再把“黄泉大道”的直线延长,就到了塞罗戈多山上的两处遗址。其距离分别为2880个和3780个“单位”,刚好是冥王星和海王星轨道的距离。
“黄泉大道”很明显是根据太阳系模型建造的,特奥蒂瓦坎的设计者们肯定早已了解整个太阳系的行星运行的情况,并了解了太阳和各个行星之间的轨道数据。但是,人类在1781年才发现天王星,1845年才发现海王星,1930年才发现冥王星。那么在混沌初开的史前时代,又是哪一只看不见的手,给建筑特奥蒂瓦坎的人们指点出了这一切呢?
能“报时”的澳大利亚怪石
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确实有一块能“报时”的奇石。屹立在沙漠中的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
这块怪石通过每天很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早晨,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时候,它为棕色;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它为灰蓝色;傍晚,夕阳西沉的时候,它为红色。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怪石除了随太阳光强度不同而改变颜色外,还会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幻形象:时而像一条巨大的、悠然漫游于大海之中的鲨鱼的背鳍;时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面上乌黑发亮的潜艇;时而像一位穿着青衣、斜卧在洁白软床上的巨人……
怪石为何具有“报时”的功能?
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科学家试图这样解释怪石产生的“怪现象”:怪石之所以会变色是由于怪石处在平坦的沙漠,天空终日无云,空气稀薄,而怪石的表面比较光滑,在这种情况下,怪石表面有镜子的作用,能较强反射太阳光,因而从清晨到傍晚天空中颜色的变化能相应地在怪石上得到呈现。
怪石变幻其形象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活动而产生反射、折射的数量及角度的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即成为怪石幻形。
科学家对怪石“报时”的说法虽不能完全解释怪石现象产生的原因,但也为世人稍微解开了一丝谜团。
蒙着神秘面纱的中国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中国长江与汉水间的川鄂蛟界地带,有“华中屋脊”之称,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处达3105米,有多种气候类型。
提起神农架,人们不能不想到“野人”。从古至今,大量的关于野人的记载和野人的传说让人难辨真伪。1977~1980年,有关部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考,搜集到大量关于野人存在的证据,如野人毛发、脚印、粪便等,还发现野人住过的竹窝。考察结果似乎向人们昭示:神农架的确存在一种不为人们所知的奇异动物。
其实,神农架不仅仅是野人令人称奇,还有更多的神秘现象。
在一个叫阴峪河的地方,栖息着大量的白色动物。这里终年少有阳光透射,适宜白金丝猴、白熊、白麂、白蛇等动物栖息,此外还有白乌鸦、白猫头鹰、白龟等等。据说,那里的白蛇通体洁白无瑕,盘踞时犹如一尊玉雕,挺立时就像一根银棍,贴地而行,速度奇快。世界原来只在北极地区才发现有白色动物,这么多动物在神农架变白,成了科学上的待解之谜,因为这绝不仅仅是气候因素能决定的。
1986年,当地农民在深水潭中发现了3只巨型水怪,它们全身呈灰白色,头部与大蟾蜍相似,两只圆眼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时有1米多长,两前肢生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喷出的水柱高达数丈。
不仅如此,与水怪传闻相呼应的还有关于棺材兽、独角兽、驴头狼的传闻。据说,最早发现棺材兽的地点是神农架东南坡,这是一种长方形怪兽,长着很大的头、脖子短粗,全身为麻灰色毛,跑起来的惯力可以撞断树枝。独角兽体态像大型苏门羚羊,后腿略长,头像马,前额正中生着一只牛角一样的黑色弯角,约40厘米长,从前额弯处呈半圆弧弯向后脑。驴头狼好像是一头大灰狼被截去狼头换上了驴头,是个体型远大于狼的灰毛家伙。
除了奇怪的动物耐人寻味外,神农架还有许多地质奇观更是蔚为壮观。在红花乡境内有一条潮水河,让人迷惑不解的是河水一日早、中、晚各涨潮一次,更神奇的是潮水的颜色会因季节而有所不同,梅雨之季水色碧清,干旱之季水色混浊。
宋洛乡有一处冰洞,洞内温度与洞外气候大相径庭。当洞外自然温度高于28℃时,洞内就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十余米长的冰帘,晶莹剔透,美不胜收,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顶端如蘑茹状的冰柱,而且为空心。洞外天气转冷时,洞内的冰就开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反而高于洞外。
与宋洛冰洞相应成为另一奇洞的是木鱼镇的冷热洞,洞中时而冷风习习,时而热浪滚滚,目前还没有一个最合理的说法来解释这一冷热忽变的现象。还有官封乡的鱼洞,洞里水色伴着春雷产生变化,春雷过后,水色由清变浊,等水色完全浑浊后,成群的鱼在洞里游来游去,这些鱼如筷子般长短,无鳞无甲、洁白如银,场面蔚为壮观。
神农架这块神奇之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好奇的人,不知道谁何时才能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冷热颠倒”的中国地温异常带
每当数九寒冬和酷热的盛夏来临之际,爱幻想的人们总渴望能有一个冬暖夏凉的地方。虽然春夏秋冬的变换是一种规律,但世界如此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运的人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这就是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被人们称为“地温异常带”的地方。这条“地温异常带”一头开始于浑江左岸满族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处的船营沟里,另一端结束于浑江右岸宽甸县境内的牛蹄山麓。整个“地温异常带”长约15千米,面积约10.6万平方米。
夏天到来时,“地温异常带”的地下温度开始逐渐下降。在气温高达30℃的盛夏,这里地下一米深处,温度竟为零下12℃,达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后,这里的气温开始逐渐上升。在隆冬降临、朔风凛冽的时候,“地温异常带”却是热气腾腾。人们在任家山后的山冈可以看到,虽然大地已经封冻,但是种在这里的角瓜却依然是蔓叶壮肥,周围的小草也还是绿色的。任家在这个地方平整了一块地,在上面盖上塑料棚,在棚里种上大葱、大蒜,蒜苗已割了两茬,大葱长得翠绿。经过测定,发现在这个棚里的气温可保持17℃,地温保持15℃。在这小冈上整个冬春始终存不住雪。
还有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一个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这里,阳春三月开始结冰,冰期长达5个月;寒冬腊月,却又热浪滚滚,从乱石下溢出的泉水温暖宜人,小溪两岸奇花异草,鲜艳嫩绿。
人们知道,自然界的气温变化取决于太阳的光热,随着地球的公转,当它和太阳距离缩短时,太阳辐射给地球的热能就会增加,使地球变热、变暖。反过来,地球就变凉、变冷。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这些奇异的土地却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出现了神奇的现象,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这里的地下有寒热两条储气带同时释放气流,遇寒则出热气,遇热则出冷气。他们还认为,在这种冷热异常的地带,它的地下可能有庞大的储气结构和特殊的保温层,在这特殊的地质构造之中产生的大气对流导致了这奇异的现象。还有人认为,这个地下庞大的储气带的上面带有一特殊的阀门,冬春自动开闭,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但这些分析只是推论而已,这地温异常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的地质结构有什么与众不同?还需要科学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考证。
诡秘幽灵岛
西方人酷爱航海,而历来航海史上怪事多多。在斯匹次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1707年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发现了陆地,但这块陆地始终无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这块陆地不是光学错觉,于是他便将“陆地”标在海图上。200年后,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考察的海军上将玛卡洛夫与他的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一片陆地,而且正是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那块陆地。航海家沃尔斯列依在1925年经过该地区时,也发现过这个岛屿的轮廓。但科学家们在1928年前去考察时,在此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
Ⅲ 世界最奇妙地理现象
最佳答案1.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6.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
关于阿艾石窟的千年猜想
来源: 网易论坛
人们目睹这些文明的碎片,总会升起种种疑团,是谁,在什么时候,在如此险峻的地方开凿这个洞窟呢?
被称为天山大峡谷的库车北部的克孜利亚峡谷有着地质构造学上的奇观。它曲折幽深、怪石嶙峋,最宽处有几十米,狭窄处仅可容一个人通过。春、夏季,山洪会注满河谷;秋、冬季,峡谷内断断续续渗出的细流慢慢融入沟口处的铜厂河。铜厂河是史书中所说的“东川水”,它以恒久的姿势流淌着,不仅滋润和丰饶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且孕育和发展了人类文化,至今保留的诸多遗址如阿艾古城,苏巴士佛教遗址及炼铜冶铁遗址都在这条河边。滚滚不息的河水承载和见证着历史、现在、还有将来。
迂回的山崖峭壁一次次地阻隔着人们的视线,使得许多不解之谜经过千年的封存保留到了今天。
1999年4月的一天,库车县北部天山河谷中的阿格乡牧民阿布来提同往常一样挎上采药背包和用具在崎岖的山道间跋涉跳跃,矫健得如同羚羊。他寻找着,采撷着。在离谷底三十多米处的绝壁间他发现了一丛绿色。他没有犹豫,他在抓住绿色藤蔓的同时,一脚踏进了尘封一千多年的石窟。
http://tech.163.com/06/0710/13/2LM4922R00091N9G.html
Ⅳ 请你和大家分享你知道的一些十分神奇的地理现象,请将这个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
鄱阳湖魔鬼三角
长期以来,表面上看起来恬静、优美的鄱阳湖却成为“死亡之湖”,那里屡屡发生沉船事件。近日,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来自“奇秀甲天下”庐山频发的大风是数百起船毁人亡事件的“罪魁祸首”。
打捞专家亲历奇境
“几天内,我和3个伙伴在水下几公里的水域搜寻‘神户丸’号,但没有发现一点踪影,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呢?”
“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搜寻时,我忽然觉得眼前一亮,透过防水镜,发现前面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地向我射来。”
“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身边呼啸如雷的巨声滚滚而来,一股强大的引力将我紧紧吸住。我感到头昏眼花、神志麻木,身体无奈地随着吸力昏昏向前。”
“这时,有一样东西重重地捶击了我的腰部,我忙用手抓住它,原来是一只大箱子。剧烈的疼痛使我的神志变得清醒起来,拼命与吸引力抗衡。”
“白光肆虐地在鄱阳湖底翻滚,我的同伴随着白光而去,就此下落不明……”
20世纪80年代,美国着名的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在《联合国环境报》上发表的回忆文章,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亲历的这一奇境。
死里逃生的经历,使爱德华·波尔终生难忘。他眼中的鄱阳湖是“‘魔鬼三角’,湖面恬静、优美,湖底神奇、恐怖,是一生中遇到的最危险、最可怕、最令人心惊的死亡之湖。”
事情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末期。
1945年4月16日,2000吨级的日本“神户丸”号运输船装满了从中国各地掠夺而来的金银财宝,从鄱阳湖畔起锚,准备出长江回日本。但运输船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沉入湖底,船上200多人无一生还。
消息传出后,驻九江的日军大为震惊,派出一支优秀的潜水队伍,到事发地搜寻。然而,令人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在30多米深的水域内,除了山下提昭一人外,其余的潜水员均一去不复返。而山下提昭上岸后,也是神色异常、恐惧万分,说不出话来,不久便精神失常了。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自然不会放弃“神户丸”号上的财宝,于是专门请来了以美国着名的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为首的潜水队。
打捞从1946年夏季开始,耗资数万、费时数月,但不仅没有找到“神户丸”,潜水队中也有几名成员不幸失踪。
更为奇怪的是,所有生还者对打捞过程均三缄其口,真相不得而知。
潜水员终遭不测
鄱阳湖的奇异现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
1990年,江西省政府组织了一支专家考察队到鄱阳湖水域考察,海军方面还派去了几名优秀潜水员协助。然而,当他们潜入水域后,发现方圆几十里不见沉船踪影,千百年来在此沉没的大小船只竟都不翼而飞了。
一位名叫申大海的潜水员心有不甘,与助手小王一起私自决定入水取样。谁知3个小时后,申大海也不见返回,小王遂鸣枪报警,全体潜水员下水搜寻,终不见申大海踪影。直到次日下午,当地农民在老爷庙后15公里的昌芭山湖发现了申大海的尸体。
奇怪的是,昌芭山湖不仅高出鄱阳湖12米,而且与鄱阳湖互不相通,申大海的尸体怎么会在此出现了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据说从1970年夏季开始,人们便发现湖内有一神奇的怪物在此兴风作浪。而且,目击者说法不一,有的说“湖怪”像几十丈长的“大扫帚”,有的说似一条“白龙”,也有的说像个张开的大降落伞,浑身长满眼睛,还闪着“金光”。
不仅如此,一旦“湖怪”出现,鄱阳湖上空必定是风雨雷电同来、啸声震耳欲聋,而鄱阳湖内也如翻江倒海一般。黑夜里,湖面上会闪烁出巨大的荧光圈,附近老百姓的井里也会发出奇怪声响……考察队设立的3个气象观测站,经过风力测试以及地势、水域勘察,得出4项结论:其一,沉船事故是由于突然出现的狂涛巨浪引起的;其二,风浪持续时间极短,仅仅几分钟;其三,风浪来时,黑雾弥漫、怪啸不断,能见度极差;其四,沉船事件多发生在春夏之交。
令人惊讶的是,老爷庙正处在北纬30度线上。
北纬30度是许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奇闻和奇谜汇集的焦点地区。沿地球北纬30度线前行,眼前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着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所在地。比如,恰好建在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达西里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以及让无数个世纪的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汇聚于此,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蹊跷和惊奇。
北纬30度线也常常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所以人们把这个区域称为“死亡旋涡区”。
庐山的“杰作”
科学是不能穿凿附会的,先后来到老爷庙水域考察、研究的50多位科研人员,根据所得数据,终于揭开了沉船之谜。
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少有的大风区,这一水域大风频发历史上早已有记载,科学研究证实正是大风造成了沉
Ⅳ 神奇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丹霞地貌
卡斯特地貌
大峡谷
大裂谷
大瀑布
珊瑚礁
.
Ⅵ 世界上有哪些有趣的地理现象
一、濒临海洋的荒漠地区
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区,浮游生物的滋长和繁殖特别迅速,鱼类饵料丰。
(参考资料:新浪网)
Ⅶ 地球之上有哪些奇妙的地理现象
墨西哥巨型地下水晶洞。一次在电视纪律片里看到的。由于长期的地质衍变形成的天然地下水晶洞。来自网络:墨西哥巨型水晶洞,位于地下290米深处。洞内到处都是壮观的发光巨型石柱,直径4英尺,长度达到50英尺。洞内的巨型石膏晶体在数十万年时间里一直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生长着。含矿物成分的高温水冷却过程中因石膏饱和而结晶析出。水晶洞内温度很高,(一般在55%左右)其周围有温泉。据研究,从水晶洞再往下五公里左右就是炽热的熔岩岩浆。正是奈卡地区非常独特的条件造就了这些巨形晶体,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发现类似水晶洞的可能性极低。简介:这个巨大的水晶洞穴就埋藏在奇瓦瓦沙漠奈加山脉下1000英尺的深处。在2000年,一家名为Peoles工业公司的两名矿工在挖掘一条地下隧道时发现了这个奇特的洞穴,里面含有许多巨大的水晶柱。这个洞穴中含有许多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水晶。这些半透明的巨型水晶长度达11米,重达55吨。西班牙格拉那达大学的加西亚-鲁伊斯说:“这真是自然奇观啊!”
研究:为了弄清楚这些水晶是如何长到这么大尺寸的,加西亚-鲁伊斯对水晶当中含有的小量水体进行了研究。他说,这些水晶长的很快,因为它们被淹没在矿物质丰富的水当中,而且这些水的温度稳定,大致保持在58℃左右。在这个温度下,无水石膏这种矿物质在大量的水当中就会被分解成为石膏,石膏是一种柔软的矿物质,它可以形成洞穴当中的水晶。这项新发现将被发表在《地质学》杂志的4月刊上。
奈加矿十分复杂,其中蕴藏着大量的铅、锌和银等金属。在1910年,矿工们曾在奈加山脉的下面发现过另一个特殊的洞穴。在洞穴的墙壁上插满了巨大的剑状水晶,人们将其称之为“剑之洞”。它要更接近地表一些,大约在400英尺的深处。而就在这个剑之洞的上面也有很多水晶,但它们都很小,大约只有1米长。2000年发现的这个巨型水晶洞是一个宽10米长30米的马蹄形石灰岩溶洞。巨大的水晶柱从洞穴的上面和四周突出来。加西亚-鲁伊斯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矿物世界能有如此的漂亮了。”奈加山脉形成于260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其中充满了高温的无水石膏,一种水分含量很少的石膏。无水石膏在58℃以上温度时是稳定的,但如果低于这个温度时就会分解变成石膏。当奈加山下面的岩浆冷却下来的时候,温度就开始下降到58℃以下,这时无水石膏就开始分解,水中硫酸盐和钙的含量也逐渐的增加,在洞穴之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沉淀后,最终形成了巨大的半透明石膏水晶。加西亚-鲁伊斯说:“水晶的大小不会受到限制。”但是,他说,要形成奈加洞穴中这样巨大的水晶,那里的温度就必须保持在接近58℃上百万年,如果温度下降的过快,形成的水晶又会很小。加西亚-鲁伊斯估计在奈加山脉的其他地方可能还有这种巨型水晶存在。他说:“洞穴里面要含有巨型水晶,它就必须坐落在一个温度能够保持在接近58℃但又不高于这个温度的深度的地方。”
Ⅷ 盘点世界十大奇异景观 全球最奇特地理环境有哪些
1.大蓝洞(Great Blue Hole in Belize),伯利兹城
在伯利兹海面上有很多蓝洞,但是邻近灯塔礁(Lighthouse Reef)的大蓝洞是最着名的一个,也是最适合潜水的地方。大蓝洞直径约1000英尺(304米),深约400英尺(122米),在伯利兹以东50英里(90km)处。
2.波涛谷(The Wave),亚利桑那州
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走进了一个棕黄色的大桶里面,梦幻般的漩涡,像一块要溶化的岩石巧克力。波涛谷就像一个巨大的奥运会的游泳池,墙面是让人眩晕的波形,由煅黄土和粉色、棕色、浅绿色的材料组成。波涛谷的纹路大部分都是水平走向,有些地方会呈“Z”字形。
3.索科特拉岛(Socotra Island),也门
索科特拉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这里有很多稀有的动植物,如龙血树、沙漠玫瑰等。由于其稀有生物品种多,因此被认为是“印度洋的厄瓜多爾尔尔”。索科特拉岛是索科特拉岛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成了很多只有在该岛才存在的动植物。在索科特拉岛825种植物中,有37%是地方特有的;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蜗牛也是岛上独有的。
4.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etty),犹他州
大地艺术螺旋形防波堤,位于布里格姆(Brigham)以西30英里处,在大盐湖的北部。这个特殊的雕塑由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于1970年用玄武岩和泥土创造而成。螺旋长1500英尺(450米),一直延伸到湖深处。之后,由于湖面上升,这个螺旋形防波堤沉于水下,1999年又重出湖面。
5.下羚羊峡谷(Lower Antelope Canyon),亚利桑那州
位于亚利桑那州南部鲍威尔湖边上的下羚羊峡谷是由风沙和湖水雕琢沙岩而形成的一种很抽象的形状。从上面看,峡谷和亚利桑那其他峡谷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从底部看,你会觉得自己深处一件很精美的艺术品中。峡谷的有些地方很狭窄,只允许一人通过。
6.挂在树上的餐厅(Yellow Treehouse restaurant),新西兰
这个不寻常的餐厅理念起初是给新西兰某公司做广告,餐厅所用的原材料都来源于该公司。餐厅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北部沃克沃思的一棵红杉树上,离地面30英尺(9米)。
7.尖角海滩(Zlatni Rat),克罗地亚
那些认为海滩都是千篇一律,只要水、沙子和波浪的人可能需要改变一下观点了。尖角海滩的一端伸入海中,并且会随着风向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这是一个多变的海滩 。
8.葡萄酒桶酒店(Hotel de Vrouwe van Stavoren),瑞士
该酒店一大特点是每个房间都有14500升由瑞士运来的酒桶。从酒店可以看到风景优美的海港和绿油油的梯田,在这里你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小吃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烹饪特色。
9.鲨鱼湾,澳大利亚
鲨鱼湾位于澳大利亚西部,以多样化的自然美而闻名于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草床、大量当地特色的动物、五种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和澳大利亚1/3的鸟类品种。鲨鱼湾最大的特点是由蓝绿色海藻形成的叠层岩和形似岩石的结构。
10.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土耳其
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西亚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奇特的岩石构造、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令人神往。这里起初是基督教徒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处,公元4世纪,一群僧侣建立了卡帕多西亚的主要部分。
http://j.news.163.com/docs/99/2014091214/A5UV720300364MNT.html
Ⅸ 世界上的地理奇特现象
世界地理上的地理的奇特现象,其实在世界地理上的确是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方说在北纬30度的地方就有很多奇异的事情,以及一些伟大的建筑比方说埃及的金字塔啊,中国的长城,泰姬陵等等一些比较有名的建筑以及远古遗迹,都是在这个纬度出现。
百慕大三角都是在这个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