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人教版和粤教版哪个难
我觉得粤教版难,因为人教版学习的内容少,文章内容多,基本都是靠记忆的,而粤教版很多都是靠理解的或自己补充的,而且涉及知识面广。
❷ 八年级下册粤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初二人教版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中国的疆域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人;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领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岸濒临台湾海峡。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湾岛,海南岛等5000多个岛屿。渤海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见第三册P9、10的表。
我国的人口2005年1月6日为止,我国人口为1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中国的民族 由56个民族组成。在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1.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除了壮族外,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地形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全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我国的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
内蒙古高原 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 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当地人称为“坝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内陆,分居天山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内。
东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也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之称。除了三大平原以外,还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1月南北气温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
0摄氏度等温线(经秦岭—淮河),此线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别?
秦岭—淮河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我国7月最热和1月最冷的两个地方,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认识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及其重要性
认识四个干湿区以及它们的界线,这些界线与各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
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
❸ 如何巧记初中地理知识
地理课要记的知识点非常多,识记的方法也很多。
1、画地理知识树:系统化、发散性联想记忆
3、自编顺口溜识记:顺口溜既可拿来主义,更以自编为宜。如根据长江概况顺口溜,对应自编黄河概况顺口溜。在自编过程中加强记忆和理解。
4、以图释文: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使之更直观。
❹ 高中地理中中国哪些矿产及产地需要识记
河北的迁安,辽宁的本溪和鞍山,湖北的大冶,安徽的马鞍山(此五处均为铁矿),四川的攀枝花(铁矿伴生钛矿),海南的石碌(我国唯一富铁矿)。湖南水口山--铅矿、锌矿,甘肃金昌--镍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广西平果--铝矿,江西大余--钨矿,贵州铜仁--汞矿,湖南锡矿山--锑矿,山东招远--金矿,江西德兴--铜矿,云南个旧--锡矿
以上就是高中地理中需要重点记忆的矿产及产地,基本上这些是平时做题中会用到的,同时要注意将这些与我国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产地一同记忆
❺ 怎样识记地理知识
主要是兴趣,有兴趣了自然就好了。
地里知识主要有自然、人文等,自然的一般变动的频率低,例如:陆地、江海湖泊、山川、矿藏等。人文的一般会经常变动,例如:人口、经济、军事、教育、旅游、交通、工业、农业、商业等,但这种变动也是循序的,有个逐步的过程。
识记本身有抓住特点联系起来识记。
比如:日本,首先知道是个岛屿国家,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个岛屿是其主要部分,另外还有面积广大数量众多的其他岛屿。日本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汽车、机械、化工、电子、电器、造船等工业发达。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岛屿上,尤其是本州、九州,其中东京区、阪神(大阪和神户附近)区、九州区(北九州和福冈附近)是工业最集中的地方,仅大东京区(东京和横滨附近)就集中了全国人口的10%以上、工业产值的30%以上、高等教育资源的40以上。但日本的原材料匮乏,主要靠进口,其产品出口量也很大。这样就对日本的一些情况有了大体了解。
再例如:世界上的石油储存和生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东、北非、北海、东亚、东南亚、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北部等地。出口量大的地区是:中东、俄罗斯、北海、南美洲北部等,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中东。石油进口量大的地区是:北美、欧洲、中国、日本、印度等。这样对石油的全球生产消费就有清晰地脉络。
这样抓住特点联系起来识记效果会好很多。
❻ 高中的地理要怎样学,要怎样识图,具体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交流一下学习经验,不知道合不合适你
高中时期地理学习的一大难点之一就是识记世界地图,我那个时候用个很多方法记忆,最后发现,找一张面积不是很大,但比较清晰具体的世界地图贴在课桌上面,这样课下无聊的时候或者不想学习的时候就是看着它发呆无意中也是一种学习,潜意识会多多少少记下来一些,这样日积月累不用刻意记忆效果也是不错,不要小看人的潜意识
... ...还有就是识别一些地形图什么的,这种我一般采用缩记法或是谐音记忆法,比如说,我记忆看等高线判断是山顶还是山谷,我就记,小大顶,大小谷,也就是按从外到内数字变化的顺序缩记,这样的方法对我学习地理挺有帮助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就是对地理挺感兴趣的,嘿嘿,我自己的一些笨办法,大家交流交流,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