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的谚语有哪些呢十

地理的谚语有哪些呢十

发布时间:2022-04-24 18:42:52

① 地理学中的诗词谚语

1.(清.潘际云)的“淮河四月风怒号,卷起白流翻塘坳,老蛟喷沫天吴骄,一堤如线居民逃”中的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秦岭合称秦淮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
2.李白《将进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3.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管归来》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4.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我国长江的:上游地区
5.“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的是气候特征
6.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中准静止锋
7.晋.傅云《歌》中的“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8.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9.李白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园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10.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11.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形象地描绘了我国长江三峡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绕的自然景观
12.陆游《游山西村》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我国的丘陵地形
13.歌谣“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什么地方交通的十分不方便:福建省
14.宋朝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旅游胜地是:江西省庐山
15.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我国四川盆地
16.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我国的南岭一带
17.清.乐钧《一翦梅》中的“日似金丸,月似金盘”形象地反映了:由于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导致日月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
18.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藏自治区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19.民谣“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气候特征
20.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自然旅游风景区:黄山
22.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西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形象地说明了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
24. 地理学家徐霞客,形容景色如“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它描绘的旅游名胜是: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

② 求各种各样的地理对应谚语。

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福建
“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云南昆明 
“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秦岭地区
“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指北方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福建厦门
“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同上
“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广西白州
“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同上
“冬至无雨一冬晴”广东汕头
“吃过端午肉,坝上紧紧筑”浙江杭州
“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上海崇明岛
“东闪西闪(闪:闪电),晒煞泥鳅黄鳝”同上

③ 关于地理的谚语或成语有那些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泥鳅跳,风雨到
东虹日头,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大水无雷,浸崩屋
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④ 地理谚语、谜语

地理谚语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

带大陆性气候。

2、“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

福建交通的困难。

3、“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4、“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

5、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6、乌龟背出汗,出门带雨伞。

7、知了叫个不停,连绵阴雨来临。

8、蚂蚁搬家,将有雨下。

9、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10、动物震前活动谚语:

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鸡飞上树,猪乱拱;

鸽子惊飞不回巢,鱼儿惊慌水面跳,鸭不下水,狗狂叫。

11、“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地理气候谚语

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蚂蚁搬家,长虫(蛇)穿道,大雨滂沱。

鸡早(进笼)睛,鸭早(进笼)雨。

狗食(喝)水,天落(降)雨。

大棘开花好种棉,小棘开花好莳田。

笋壳包蚤(跳蚤)来,芒花扫蚤去。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

老鼠做窝,寒流将到。

热(日指太阳)朗昼,两头溜。

热头(太阳)送山,天光(明天)一般般。

热头射一射,落雨落到夜。

南闪(电)三日,北闪对时。

石柱出汗,大雨滚滚。

缸壁出水,会落在雨。

白蚁绕灯飞,天将发(降)大雨。

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

蜘蛛结网屋檐下,外出要带雨伞或笠麻(斗笠)。

雷公先喝歌,有雨也唔(不)多。

久晴见雾雨,久雨见雾晴。

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乌云在东,有雨也唔凶。

天上云交云,地下雨淋淋。

月光生毛,落雨居多。

⑤ 关于地理方面的俗语有什么

地理谚语
1、“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2、“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福建交通的困难。
3、、“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
4“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6.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 横断山脉地形
7、“一场秋雨,一场寒" 与冷锋有关
8、“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 福建
“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云南昆明
“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指北方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 福建厦门
“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 福建厦门
“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 广西白州
“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 同上
“冬至无雨一冬晴” 广东汕头
“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上海崇明岛

9、、“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四川
10、 、“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1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地理气候
12、“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我国江淮下游地区的自然现象,这一现象出现于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时 节
1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原因是山顶的气温比同时间的山脚下的气温低。
14、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长江特征
1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特征
16、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四顶山特征
17、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地理
18、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
此句形象地描述了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
19、三山夹两盆”
这是新疆地形的特点。“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

⑥ 中国民间自然地理谚语

关于风的谚语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 夜晚东风掀,明日好晴天。(河北沧县)
* 晚间起东风,明朝太阳红彤彤。(江苏无锡)
* 五月东风暴雨繁,大水浸菜园。(广东)
* 夏至东南风,必定收洼坑。(安徽)
* 夏至东南第一风,不种潮田命里穷。(上海)
* 夏至风刮佛爷面,有粮不贱。(湖北武昌)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山东烟台)
*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湖北武昌)
*发东风,淹水起;发西风,淹水止。(广西贵县)
* 东风下雨,西风晴。(广西郁林)
* 不刮东风天不下,不刮西风天不晴。(湖北)
* 西风吹得稳,天气晴得准。(湖北黄梅县)
雨后东南风,三天不落空。(湖北阳新)
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睛。(山西临汾、江苏江阴、河南篙县)
*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刮不晴。(江苏无锡)
东括西扯,有雨不过夜。(广西郁林)
* 东拉西扯,下雨要半月。(湖北武昌)
早西晚东风,晒煞老长工。(浙江萧山)
* 早西晚东风,晒死老虾公。(浙江义乌、江苏常热、上海)
* 朝西晓东风,土干田难种。(江苏无锡)
* 早西南,夜东南,好天。(上海)
西风夜静。(江苏南京、山东临淄、河北)
* 恶风尽日没。(《田家五行》论风)
* 强风怕日落。(江苏无锡)
* 夏至西南,十八天水来冲。(安徽怀远)
* 夏至打西南,高山变龙潭。(湖北黄岩)
* 夏至西南没小桥。(江苏苏州)
* 梅里西南,时里潭潭。(《农政全书》)
* 夏至起西南,时里雨潭潭。(江苏元锡、湖北黄岩)
七月西风祸。(广东)
* 七月西风吹过午,大水浸灶肚。(广东)
* 七月西风入夜雨,八月西风不过三。(广东)
* 六月里北风当时雨。(山东)
* 六月北风当时雨,好似亲娘见闺女。(江苏常熟
* 紧南不过三。(广西贵县)
* 南风不过三,过三必连阴。(江苏太仓)
* 南风若过三,不是下雨就朗天。(河北威县)
* 南风不受北风欺。(河北沧县)
* 南风一冲北风一送。(湖北阳新)
*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湖北)
* 南风吹吹,北风追追。(湖北)
* 南风尾,北风头。(《田家五行》论风)
*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内蒙古呼和浩特)
* 南风不过晌,过晌听风响。(河北井隆)
* 冬南风迎(雨),北风送。(广东)
* 腊月南风半夜雪。(广东)
* 冬天南风三日雪。(江苏无锡、常熟)
*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冬天)。(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 西风不过酉,过酉连夜吼。(江苏常州)
恶风必有恶雨。(江苏常熟)
* 风是雨头。(江苏无锡)
* 秋雨连绵西北风。(安徽)
拍北风,下午日。(广西贵县)

⑦ 关于地理的名言,谚语,

1、唐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白话译文: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白话译文: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3、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白话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5、唐 李白《扶风豪士歌》:“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白话译文: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5、谚语: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这句谚语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6、谚语: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谚语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着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

⑧ 反映地理现象的诗句或谚语有哪些

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此诗句揭示了地dili.chazidian.com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3. “日似金丸,月似金盘”(乐钧《一翦梅》)
该诗句反映了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月球虽然比较小,但由于月球离地球比较近,所以仍“似金盘”。诗中描写的月相应为满月,因为“月似金盘”。查字典地理
4.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此诗句描述了月食的情况。完完,月圆的样子。农历十五,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挡着太阳光,产生月食现象。农历初一,则可能产生日食现象。
5.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赋新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这一组诗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
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月亮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就落到地平线以下,月亮的亮面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将以上各诗描写的月相判定为上蛾眉月的依据分别是“日暮”、“月近人”;“初三夜”、“月似弓”;“初月如弓未上弦”、“蛾眉小”;“凉月如眉”、“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这组描述的都是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分别是中午和半夜,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形。将以上两首诗中的月相判定为上弦月的主要依据分别是:“夜半”而“月落”;“月落正堪眠”(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应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7.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提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白日沦河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其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一组诗描述的都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第一首诗中的“元夜时”点出了日期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满月发生的日期;“黄昏后”月已升上“柳梢头”,正是满月时月亮升起后的情况。第二首诗中“红霞”说明此时日落,日落时“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同样,第三首指明了日落(“白日沦河西”即日落)时月出,正是满月月出的时间。其他三首诗中的“明月”即满月。
8.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
这是一组描写下弦月的诗词。下弦月是农历廿二、三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月亮在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像个反“D”字形。第一首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月出之时。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第二首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
9.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贸《南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
这一组诗描写的是下蛾眉月(残月)。下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 2~3小时内可见,形状像“C”字形。第一首中,由“晓风残月”知,早晨看到残月,即下蛾眉月。第二句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月似钩”是“一弯残月”,表明作者壮志未酬,彻夜难眠,于黎明前看到残月东升,见景生情写下此诗,这与整首诗的基调是一致的。作者坎坷的经历,矛盾的心情以及“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的创作精神等都可以作为是残月的旁证。所以,“月似钩”暗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秋天农历廿六、七的黎明前。“大漠沙如雪”还向我们展示了沙漠景观。
1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
这一组诗写出了月相的月变化情况。诗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在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变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为满月;从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朝东。第二首诗中的“满月”指“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蛾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第三首诗中的“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作者离家已有一、两个月了。
11.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丽、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12. “过了冬,长一葱”
此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白昼就长一点点了,即冬至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
13. “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
14.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指向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15.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徐玑《夏日怀友》)
“月生林欲晓”,即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这是下蛾眉月出的时间。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故“雨过夜如秋”。

⑨ 关于地理的谚语、俗语

1、唐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白话译文: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白话译文: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3、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白话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5、唐 李白《扶风豪士歌》:“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白话译文: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5、谚语: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这句谚语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6、谚语: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谚语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着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

阅读全文

与地理的谚语有哪些呢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8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3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0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8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2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5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4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4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4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7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9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3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4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3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8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7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1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6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2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