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山是指什么地方
大巴山脉(Ta-pa Mountains亦作Ta-pa Shan或Daba Shan)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1]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2]大巴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河谷以东,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境。[3]
大巴山脉由米仓山、大巴山(狭义)、大神农架、武当山、荆山等组成。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北临汉水,南近长江、东介汉水与大洪山相望,西介嘉陵江与摩天岭相对,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相接。东西长约56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山脊海拔一般2000米左右。山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岭谷高差800~1200米。[1]
主峰“无名峰”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海拔3053米。大巴山的林、矿资源很丰富。有红桦、红杉、冷杉等茂密原始林。林中有白熊、白獐、金丝猴等珍贵动物。[4]
中文名
大巴山脉
外文名
Ta-pa Mountains亦作Ta-pa Shan或Daba Shan
位置
中国西部
重要性
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气候
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
快速
导航
气候特点
水系情况
自然资源
人文历史
旅游信息
地理情况
地貌
大巴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山、南宫山等,海拔2000—2500米,有古冰川的遗迹。由坚硬的结晶灰岩构成高山峻岭,咯斯特地貌发育。山体长期受河流强烈的切割后,多峡谷,谷坡陡峭。[3]
大巴山
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湖北省边境山地的总称,长1000千米。为四川盆地、汉中盆地的界山。属褶皱山。东端与神农架、巫山相连;西与摩天岭相接;北以汉江谷地为界。西北-东南走向。山峰大部分海拔2000米以上,因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有峰丛、地下河、槽谷等,还有古冰川遗迹。河谷深切,山谷高差800~1200 米,只有重庆城口、四川万源等少数小型山间盆地。[3] [6] [7]
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经河谷地以东,渝、川、陕、鄂四省(市)边境,为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海拔1300~2000米。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富林、矿资源。[3]
大巴山脉一共分三段:东段大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端,主峰神农顶海拔3053米,为华中第一峰。其分支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隅,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荆山在武当山东南,主峰聚龙山海拔1852米。中段大巴山(狭义)的太平山和化龙山,海拔分别为2797米和2917米。西段米仓山横亘于陕西、四川接壤地带,为汉水与嘉陵江分水岭,海拔1300~2000米,[8] 主峰光雾山海拔2507米。[1]
地质
大巴山地层古老,以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砂岩为主,局部有花岗岩分布。前二者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着名者有广元龙洞、旺苍黄洋洞、通江中峰洞等。山脊由坚硬的结晶灰岩组成,经上升剥蚀后浑厚雄伟。[2]
大巴山地质上属复背斜结构。轴部多为结晶石灰岩所构成的高山峻岭,两翼石灰岩面积广大,喀斯特地貌发育,有许多大型的溶蚀洼地、溶洞、漏斗及岩溶泉等,多沿结构线发育。由于构造褶皱紧密,断层发育,加之谷坡陡峻,崩塌、滑坡等重力地貌现象较为突出。河流切割强烈,多峡谷,山谷高差达800~1200米,山体整容凌乱,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常需在峭壁上凿隧道而行,自古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着称。[9]
2. 大巴山脉的地理特点是什么
大巴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包括摩天岭、米仑山和武当山等,海拔2000—2500米,有古冰川的遗迹。
由坚硬的结晶灰岩构成高山峻岭,咯斯特地貌发育。山体长期受河流强烈的切割后,多峡谷,谷坡陡峭。
东端与神农架、巫山相连;西与摩天岭相接;北以汉江谷地为界。
西北-东南走向。山峰大部分海拔2000米以上,因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有峰丛、地下河、槽谷等。还有古冰川遗迹。
河谷深切,山谷高差800~1200 米,只有重庆城口、四川万源等少数小型山间盆地。 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经河谷地以东,渝、川、陕、鄂四省(市)边境,为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海拔1300~2000米。
3. 初中地理作业我国的主要山脉有哪些
朋友您好
我国的主要山脉有:长白山脉、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横断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巴彦克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南岭、大巴山脉、武夷山脉、六盘山脉、贺兰山脉、阴山山脉、台湾山脉。
4. 初中地理:图中山脉的走向是什么,并说明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
我国的山脉分布——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着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着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重要意义:
中国成千上万的山脉构成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和中国地势的骨架, 有许多山脉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
秦岭——淮河,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中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 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是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构成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巴颜喀拉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武夷山是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
南岭是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界线,热带季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界线,积温 7500℃经过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
怒山是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界线,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怒江、澜沧江分水岭。
大巴山是江汉谷地与四川盆地界线 四川省与陕西省界线 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5. 高考地理卷中常常出现哪些山脉
中国:大兴安岭 巫山 祁连山 南岭 横断山脉 天山 喜马拉雅山 秦岭
世界:阿尔卑斯山 大分水岭 科迪勒拉山系
6. 巴尔虎山的地理位置
巴尔虎山风情园是康平县和法库县的界山,法库在南坡,又称大罗卜山,康平县在北麓,当地称大黑山。
这里天然次生森林植被风彩多姿。地貌山高谷深,溪水淙淙,幽邃静溢,所以历代山中多有佛道香火。蒙古族风情园体现塞外蒙古族风情特色,并使游人参与蒙古族系列娱乐活动。
修建蒙古包宾馆、赛马场、山门、演兵场和娱乐设施;在原有古建筑遗址上修复三清宫、成吉思汗庙、观音阁、道坍房等景点;修通往景区的5公里公路。
7. 初中地理讲世界各地都有什么山吗
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乞力马扎罗山、富士山、阿尔卑斯山、长白山、太白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8. 人教2013年版8年级上册地理书中的巴颜喀拉山为什么是东西走向山脉
严格地说,巴颜喀拉山是西北-东南走向的。但说是东-西走向的也不能算错。因为巴颜喀拉山脉虽然有一点南北偏向,但基本上就是东西走向的。
巴颜喀拉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为昆仑山东延部分,是青海省境内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
9. 巴尔鲁克山的地理环境
提及新疆,无论是四季旖旎的喀那斯美景,还是如梦如幻的伊犁那拉提风情,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但说起巴尔鲁克山,或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那首在中华大地传唱了20多年的军旅歌曲《小白杨》,却几乎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而高高耸立在中哈边境巴尔鲁克山上的小白杨哨所,就是这首歌曲的诞生地。巴尔鲁克山,就像其名字的寓意:美丽,富饶。她不仅浓缩了天山和阿尔泰山的精华,有着如诗如画般的丘陵草原和浓缩的高山、峡谷、森林、草甸,还有着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壮美故事,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户外爱好者。巴尔鲁克山位于裕民县中南部,横贯东西的巴尔鲁克山脉,是裕民县的标志性山脉。如果把中国的版图喻为雄鸡,它就是鸡顶端向下弯曲的一片漂亮的羽翎。巴尔鲁克山整个山脉呈中高山型,由于山体多次上升,构成明显的垂直分带。最高峰是塔普汗峰,海拔3252米。巴尔鲁克山北坡山峦起伏明显,降水丰富,灌木、草原型植被生长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低山带的坡度平缓,宽谷和丘状山连绵起伏,土质松软肥沃,降水较丰富,草木繁茂,呈山地草原景观,绝大部分是优美的天然牧场。裕民县大大小小共有16条河流,均发源于巴尔鲁克山区。
地势概况
巴尔鲁克山体并不高大,其主峰孔塔坎普峰海拔仅3252米,但山势陡俊,相对海拔并不低。山脚下的塔斯特河和布尔干河,分别从两个方向流向西方,流出国界。布尔干河谷因为高山环抱,人迹罕至,以神秘着称,被当地人称为“英雄谷”。
10. 大巴山脉的地理情况
大巴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包括摩天岭、米仑山和武当山等,海拔2000—2500米,有古冰川的遗迹。由坚硬的结晶灰岩构成高山峻岭,咯斯特地貌发育。山体长期受河流强烈的切割后,多峡谷,谷坡陡峭。
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湖北省边境山地的总称,长1000千米。为四川盆地、汉中盆地的界山。属褶皱山。东端与神农架、巫山相连;西与摩天岭相接;北以汉江谷地为界。西北-东南走向。山峰大部分海拔2000米以上,因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有峰丛、地下河、槽谷等。还有古冰川遗迹。河谷深切,山谷高差800~1200 米,只有重庆城口、四川万源等少数小型山间盆地。
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经河谷地以东,渝、川、陕、鄂四省(市)边境,为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海拔1300~2000米。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富林、矿资源。
大巴山脉一共分三段:东段大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端,主峰神农顶海拔3053米,为华中第一峰。其分支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隅,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荆山在武当山东南,主峰聚龙山海拔1852米。中段大巴山(狭义)的太平山和化龙山,海拔分别为2797米和2917米。西段米仓山横亘于陕西、四川接壤地带,为汉水与嘉陵江分水岭,海拔1300~2000米, 主峰光雾山海拔2507米。 大巴山地层古老,以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砂岩为主,局部有花岗岩分布。前二者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着名者有广元龙洞、旺苍黄洋洞、通江中峰洞等。山脊由坚硬的结晶灰岩组成,经上升剥蚀后浑厚雄伟。
大巴山地质上属复背斜结构。轴部多为结晶石灰岩所构成的高山峻岭,两翼石灰岩面积广大,喀斯特地貌发育,有许多大型的溶蚀洼地、溶洞、漏斗及岩溶泉等,多沿结构线发育。由于构造褶皱紧密,断层发育,加之谷坡陡峻,崩塌、滑坡等重力地貌现象较为突出。河流切割强烈,多峡谷,山谷高差达800~1200米,山体整容凌乱,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常需在峭壁上凿隧道而行,自古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