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有哪些不同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有哪些不同

发布时间:2022-04-27 12:09:20

‘壹’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地理大发现的不同影响

15世纪在地球的东西两端中国人和欧洲人几乎同时开始了对未知海域的大规模探险。郑和七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先后到达西亚乃至东非海岸,总计航程约15000英里,每次随行船只260余只,27000余人,其规模和航海技术远远超过了半个多世纪后的西欧探险队。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探险队规模不大、每次最多也不过20余只船,可是其对世界影响之深远却是远远超过了郑和的航行,以至最终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秩序。

那么为何郑和下西洋不过是与西亚各国建立了联系并且随着明成祖朱棣、郑和的逝世即嘎然而止,而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只要了解一下东西方航行的不同动机及其所揭示的社会背景就不难理解这个所谓世界历史之谜。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有种种说法,有说是为了寻访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有说是为了满足其“弘扬国威、万国来朝”的虚荣心。而我以为这两个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先说寻访朱允炆,为了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实力空有皇帝之名的亡君有何必要动用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坚持长达28年之久?至于满足其虚荣心就更是荒唐了,要知道六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国内也是经常遭到群臣反对,而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这虚无缥缈的虚荣心,就算朱棣荒唐无比一次两次也够他炫耀了吧,有何必要连续七次?而且郑和航海后不久所有有关档案即遭销毁,我以为这背后必定还有什么隐秘。

(说些题外话,郑和率领浩大船队七下西洋,途径三十余国必定会有许多传奇经历,尤其是最后一次有数个分遣队有去无回,而郑和也在归途中神秘逝世,这实在是有太多可供发挥想象之处,如有哪位高人据此写成小说或影视剧本,必定风靡)

不过不管郑和下西洋出于何种目的,但绝对不是经济动机,郑和船队的一些贸易也是附带性的,纯属朝贡贸易,多是出大于入。而西欧的哥伦布、达伽马等人则纯粹是出于经济动机。

15世纪欧洲的商业资本主义萌芽,整个欧洲陷入对黄金货币的强烈渴求,在先期几个探险队在海外获得大量黄金、奇玩异物之后立即在西欧引起了狂热的探险潮流,不计其数的探险者开始了海外发财之旅。而当时的几个沿海国家的政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从海外掠夺中看到了巨大的财政收入,纷纷与探险者签订协议资助其航海活动,抢占海外殖民地,为其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并建立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最终使整个世界都卷入了殖民贸易体系。

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地理大发现的不同结果实际上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超越,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自然农业的超越。

‘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根本性区别

1、起因不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因为路上交通被阻隔,君主为了通往梦幻的东方派遣哥伦布寻找新航路,郑和下西洋起因是永乐皇帝的安排授意。

2、意义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西洋各国的友好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则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这一伟大科学语言。

3、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营造不朽功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只是为了殖民掠夺,完成国家和个人的财富积累。

(2)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有哪些不同扩展阅读:

在公元1405~1433年这段短暂的时间,总兵太监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

在这30年中,外国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输入中国;相对地,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

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

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100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权。

‘叁’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地理大发现分别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都是在人类航海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大事。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以就是15世纪初的时候,郑和受明成祖朱棣的命令率船队自江苏刘家巷出发,下西洋。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是由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的等人在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启的。由于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发现的规模、以及出发的目的不同,所以两件事情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然而他们的出发的目的与郑和下西洋不同,他们被称为殖民主义者,他们所到之处便强行掠夺别国的土地,抢夺他人的财产,对人民进行奴役、贩卖,他们就是一群疯狂的强盗,给亚、非、拉美等广大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肆’ 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有什么不同点

地理大发现是资本家为了财富,为了掠夺资源而开发的,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

‘伍’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不同目的,方式,影响

目的 郑和下西洋为了炫耀国威,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寻找黄金。
方式:郑和下西洋友好往来。新航路开辟是殖民侵略。
影响: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状态,使世界连为一体。开辟了一条殖民掠夺的道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

‘陆’ 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有什么不同点

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中华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关系,宣扬我中华的地大物博,悠久文明,扩大中华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还有一说是明成祖为了寻找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才派郑和下西洋的
而西方地理大发现则是因为当时欧洲各国都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他们当时的贸易来路都被奥斯曼帝国所阻断,为了开拓新的贸易航路才开始西方地理大发现的。

‘柒’ 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地理大发现有何不同

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中华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关系,宣扬我中华的地大物博,悠久文明,扩大中华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还有一说是明成祖为了寻找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才派郑和下西洋的
而西方地理大发现则是因为当时欧洲各国都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他们当时的贸易来路都被奥斯曼帝国所阻断,为了开拓新的贸易航路才开始西方地理大发现的

‘捌’ 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的不同

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是为了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目的是进行殖民侵略,掠夺财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扩大海外政治影响力,使各国使者来朝贡,也有发展朝贡贸易的意图。

‘玖’ 说几点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的不同影响。

(一)从航海动因和目的方面比较

1、郑和下西洋的动因及目的主要是政治性的

正如不少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郑和下西洋的动因及目的主要是政治性的,而非经济性的,这是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动因和目的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明成祖之所以组织庞大的船队,派遣郑和远航西洋,主要是为了确保南洋海道的畅通,以重新确立海外册封制度,恢复洪武初年诸客朝贡的盛况,遂赏封建帝王“君主天下”、“御临万方”的虚荣心。虽然也有顺便解决安南的归顺问题和制服盘踞三佛齐(旧港)的中国海盗及顺访建文帝的下落等动因,但航海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以满足其建立天朝大国的欲望。 当然,郑和下西洋也进行了大量的贸易活动,因而也带有一定程度的经济上的动因和目的,但我们应当看到:

第一,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动因和目的与政治上的动因和目的相比微不足道的;

第二,这种贸易活动是在“厚往薄来”和“赉予之物宜厚”的方针下进行的,伴随的是对各国来华王公使臣和明朝船队人员优厚的赏赐,实际是“摆阔主义”的赔钱买卖。难怪当时的朝野人土就尖锐指出:“收货所出常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且钱出外国自惜有禁,今乃竭天下所有以与之,可谓失其宜矣。”罗荣渠先生将郑和时代的海外贸易称之为“明天朝大国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令人夺目的实例”。

第三,这种朝贡贸易具有独特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对海外奉行开放政策,允许皇家的海船队下西洋进行官方贸易,也准许西洋海船到中国来进行由国家独占市舶之利的贸易;另一方面却对本国商人出海厉行封禁政策,明令禁止沿海居民私自出海,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后来又明令禁止市舶司,严厉打击走私贸易。

由此可见,郑和航海及其他明朝航海活动主要是为满足政治性需要,正如李隆庆先生所说,“这种暂时性的政治因素所造成的原因,决定了它必然是临时性的措施”,但随着“明王朝凌驾万邦之上的政治欲望得到了满足”,“推动郑和出使的原因归于消失”,“他的远洋航海也就达到了最后的终点。这正是郑和七下西洋以后,明帝国官方大规模航海活动遽然中断的根本原因。”[1]郑和航海活动难以为继,自然就不能像西欧地理大发现那样带动整个外贸及经济的发展。

2、“地理大发现”航海活动的主要动因和目的是经济上的

与郑和下西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航海活动的主要动因和目的是经济上的,而非政治上的。他们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绕过东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势力,开辟到印度、东南亚、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直接与他们做生意”[2],获得黄金和香料。而支持他们的国王们也期望从航海活动中获得巨额财富。从1492年哥伦布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定的五条协议和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查里一世订立的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我们就可以看到航海突出的经济目的。

1492年哥伦布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定的五条协议内容包括:

任命哥伦布为他所发现或取得的所有岛屿和大陆的元帅,他和他的继承人永远享有这个职衔及相应的一切权利和特权;任命哥伦布为这些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和省长,他可以对每个下属官职提出三个候选人,以便西班牙国王选任其一;哥伦布保有这些领地所出产、交换而得和开采出来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他财物的十分之一,完全免税;凡涉及到这些财物或出产品的任何诉讼,由哥伦布或他的代表以元帅身份掌握审判权;哥伦布有权向开到这些“新领地”去联系经商的任何船只投资八分之一,取得利润的八分之一。[3]

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查里一世订立的协定主要内容有:

特责成你们在属于朕(朕是统治者,在朕的分界线内)的海洋里发现丰富的香料以及朕最需要而且使我国获利的其他东西,……考虑到由于你们的效力,使朕获得很多福利以及扩大我们卡斯提王室的版图,为补偿你们的劳绩和面临着的危险,朕愿下令赐给你们,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损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你们的子孙与合法的继承人”。[4]

事实上,哥伦布自己也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5]。

正是由于具有强烈的经济目的,“被一种内在的经济力量所推动”,西方航海活动才持久不断,也才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李隆庆先生认为,“西方航海之所以持续不绝,历两百余年而未衰,关键在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是其最根本的推动力。其最终目标,在于寻求新的财源,从满足国库和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为新兴资产阶级事业开辟广阔的活动场所。……西方航海的最初成就,尚未产生显着的经济效应,仅只为国库收入的增加和资本原始积累拉开了序幕。奢侈没落的封建主、欲壑难境的大商人和雄心勃勃的资产者,对于物质财富有着贪婪无厌的追求,决不会沾沾自喜于几箱黄金、数船香料。随后而来的殖民征服、海盗劫掠、商业战争、欺诈贸易和奴隶贩卖以及对殖民地的开发等等,旷日持久,尚待后举。随着西方航海殖民事业的发展,其动力不仅未消失,而且受到既得利益之刺激,愈益显示出其威力。所以,西方航海最初的‘发现’,不仅不是其终点,恰恰相反,而是它的新起点。这正是西欧航海事业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6]

阅读全文

与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有哪些不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