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贵州岑巩县怎么样
岑巩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位于东经108°20′~109°03′、北纬27°09′~27°32′之间,东接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南连黔东南州镇远县,西邻铜仁市石阡县,北抵铜仁市江口县、铜仁市。至黔东南州府凯里市154千米,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35千米。面积1486.5平方千米,辖7镇4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新兴经济开发区。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总人口22.79万人(2012年)。
岑巩盛产优质大米、水果、花生、油菜籽、茶叶、中药材、猪、牛、羊、鱼等农牧产品,其中地方名优特产思州绿茶、思州水晶米、思州文旦柚、思州桐油最负盛名。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8.73亿元。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1] 2020年3月3日,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 [2]
中文名称岑巩县外文名称Cengong County别 名思州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地区1街道、6镇、5乡政府驻地㵲水街道电话区号0855邮政区码557800地理位置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面 积1486.5平方千米人 口22.79万人(2012年)方 言苗族方言气候条件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区着名景点龙鳌河景区、万佛长廊溶洞奇观、陈圆圆墓等火车站羊坪站、三穗站、铜仁南站车牌代码贵H少数民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18个民族行政代码522626
截至2019年8月,岑巩县辖1街道、6镇、4乡、1个民族乡
1街道:㵲水街道
6镇:思旸镇、水尾镇、天马镇、龙田镇、凯本镇、大有镇
4乡:注溪乡、天星乡、平庄乡、客楼乡
1民族乡:羊桥土家族乡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8.73亿元
血豆腐
血豆腐是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后伴以食盐等各种佐料制成的一种菜肴,具有味美色鲜、香醇可口的特点,是岑巩人民过春节常制的一种美食,其制作过程是将新鲜的猪肉和豆腐混合后,抖以食盐,然后将被鲜猪血染透的豆腐团捏成苹果大小的小团,放入垫有稻草的竹筛内(只放一层,不能重叠,以防变形),置于火炕上熏烤(通常与腊肉、香肠一起熏烤),至血豆腐表层呈黑色变硬时即可。制成的血豆腐外呈黑色,内呈淡红色,带有很多小孔,是血豆腐中的水份蒸发后形成的。食用时,洗净其表面污物,置于沸水中与腊肉同煮到腊肉熟时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Ⅱ 岑巩县属于哪个自治区
岑巩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总面积1486.5平方千米。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22.08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侗族、土家族。
县人民政府驻思旸镇,邮编:557800。代码:522626。区号:0855。拼音:Cengong Xian岑巩,古名思州,历史悠久,思州始名于唐,开府于明,距离省会贵阳有300多公里。在元代领府、州、县及蛮夷长官司六十八个,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先发地之一,史家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民国二年(1913)更名思县,十九年(1930)改名岑巩县至今。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大门,地外湘黔交界结合部,自古为楚、黔、滇交通要衢,唐代曾设置夜郎县、峨山县,从隋代后思州田氏土官统治800余年,元明清人都坪峨异溪,都素、黄道溪、施溪4个长官土司官”土流并治400多年,境内先后出土恐龙化石,战国甬钟,省级保护单位中木召古城遗址相传为西汉夜郎国都,征集有汉砖砚,石雕牛头,还有西晋时传入的宫廷傩戏傩技流传至今,并有在唐代就产销于市的思诈石砚,有仡佬族棺葬、石棺葬,元明清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刘贵墓、陈圆圆墓,苏元春骨葬,将军墓,军屯遗址及思州田氏从隋唐以来世居之地的衙院土家族自然寨,大树林苗寨,丁家湾侗寨,都分布在省级风景区龙鳌河周边不到15公里的地方,又有200处寺庙遗址等等,被誉为“思州文物群落”古府雄基之地:建国后,县境也是华东,华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交通要道,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正在建设的65号高速公路、舞阳河均沿新县城区而过,铜仁大兴飞机场距县城100千米(高等级公路约1小时),上海至瑞丽高等级公路也将通过县城,从县至乡镇开通了光纤通信,还有无线寻呼,数字移动通信等现代化立体信息通道服务。
岑巩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过渡的低中山丘陵地带。浓郁的民族风情,传奇的历史文化和“古、美、奇、特”的自然风光,正如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其庸教授在岑巩考察旅游资源时所题“龙鳌河风光,人间天上”。
Ⅲ 贵州省芩巩县是哪个市
贵州省芩巩县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下辖县。
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东北角,辖9镇2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486.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侗、仡佬、土家等18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思州石砚文化艺术之乡”,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县,国家卫生县城。
岑巩古称思州,文明早孕,始名于唐,置府于明,民国二年(1913年)改思州府为思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为岑巩县,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古思州为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首先从这里传播于黔境,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
(3)岑巩县地理位置最高乡是哪个扩展阅读:
岑巩县建制沿革
岑巩古名思州,春秋时期属楚,隶属黔中郡。
汉属武陵郡。
晋永嘉元年(307年),思州脱离中央王朝统治。
南北朝为“五溪蛮”地。北周保定四年(564年),蛮师田思鹤以地内附,因置奉州。建德三年(574年),改为黔州。
隋开皇五年(585年),置清江郡清江县。十九年(599年),置巴东郡务川县。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番部长田恭内附,置思州郡,后改为务川城。
明初沿袭元代建制,洪武元年(1368年),分置思州、思南二宣慰司,辖24个长官司(县)。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两宣慰司,分置思州、黎平、新化、石阡、思南、镇远、铜仁、乌罗等8府,建立贵州布政司统辖。
清代仍设思州府。
1949年11月9日,岑巩县解放,隶属中共铜仁地委。12月25日,改隶属中共镇远地委。
1956年,以31个小乡,分设31个管理工区。
1958年8月,岑巩县试办人民公社,遵照“政社合一”体制,宣布成立10个人民公社。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镇远、三穗、岑巩合并为镇远县,将全县10个人民公社,改为4个区级人民公社:岑巩人民公社、驾鳌人民公社、天马人民公社、龙田人民公社。
1961年8月18日,恢复岑巩县建制。开展整风整社,全县共4个区14个人民公社。
1963年2月21日,将14个人民公社调整为31个乡级人民公社,仍设4个区。分置黄河公社。
1968年,撤销思旸区、驾鳌区、天马区、龙田镇,将驾鳌公社、黄河公社并入水尾公社。全县置11个人民公社。
1984年7月,分置思旸区和思旸镇及思旸乡、水尾区及水尾镇、天马区和天马镇及白岩坪乡、龙田区及龙田镇。
1988年4月,撤销思旸乡、白岩坪乡,撤区设思旸镇、水尾镇、天马镇、龙田镇。
2001年2月24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岑巩县城从思旸镇龙江村搬迁到新兴村。
2012年,辖6个乡1个民族乡,共11个乡镇和1个新兴开发区。下设6个居委会、3个社区、129个村,下辖1686个村民小组。
2013年,撤销岑巩县大有乡,设置大有镇,镇人民政府驻大有村。同意撤销岑巩县凯本乡,设置凯本镇,镇人民政府驻大寨村。
Ⅳ 岑巩县属于哪个市
岑巩县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东接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南连黔东南州镇远县,西邻铜仁市石阡县,北抵铜仁市江口县、铜仁市。至黔东南州府凯里市154千米,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35千米。
一、简介
岑巩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位于东经108°20′~109°03′、北纬27°09′~27°32′之间,面积1486.5平方千米,辖7镇4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新兴经济开发区。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总人口22.79万人。
二、特产
岑巩盛产优质大米、水果、花生、油菜籽、茶叶、中药材、猪、牛、羊、鱼等农牧产品,其中地方名优特产思州绿茶、思州水晶米、思州文旦柚、思州桐油最负盛名。
Ⅳ 宋朝时期的岑巩叫什么地名
宋朝时期的岑巩叫思州郡,后改为务川城。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番部长田恭内附,置思州郡,后改为务川城。
岑巩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位于东经108°20′~109°03′、北纬27°09′~27°32′之间,东接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南连黔东南州镇远县,西邻铜仁市石阡县,北抵铜仁市江口县、铜仁市。至黔东南州府凯里市154千米,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35千米。面积1486.5平方千米,辖7镇4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新兴经济开发区。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总人口22.79万人(2012年)。
岑巩盛产优质大米、水果、花生、油菜籽、茶叶、中药材、猪、牛、羊、鱼等农牧产品,其中地方名优特产思州绿茶、思州水晶米、思州文旦柚、思州桐油最负盛名。
着名景点有龙鳌河景区、马家寨景区。
Ⅵ 岑巩县大有镇服务半径有多少千米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5
Ⅶ 岑巩县的地理环境
岑巩县属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5.7~17.1℃,1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0.8℃(1977年1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6.5℃,极端最高气温39.5℃(2003年8月3日)。最低月均气温零下3.1℃(2008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4.8℃(1981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30.7℃,最大日较差25.1℃(1969年4月9日)。
生长期年平均196天,无霜期年平均355天,最长达361天,最短为34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994小时,年总辐射89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0(一般为12月25日~次年1月8日)。
年平均降雨量在1142.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6天,最多达203天(1997年),最少为148天(198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毫米1403.5(199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毫米1005.6(2001年),降雨量集中在每年5月~6月,6月最多。 岑巩县境内河道属龙江河流域、车坝河流域、舞阳河流域,其中龙江河流域面积1709平方千米,占61.71%。车坝河流域面积1060平方千米,占38.28%。舞阳河流域面积0.38平方千米,占0.01%。
主要河道有一级河舞阳河1条,总长度3.8千米。二级河道有龙江河、车坝河2条,总长度103.7千米。河流总长度107.5千米,河网密度0.31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8.19亿立方米,年排涝量26.86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36.27亿立方米。
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龙江河,从镇远县都坪镇进入龙田镇,流经境内注溪乡、思旸镇、大有乡至异溪村注入舞阳河,长64千米,流域面积106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8.2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地连河、龙马河、朱四寨河、新安河、异溪河等。 岑巩县土壤共分六个土类,其中地带性土壤有黄壤和红壤两种,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类土、紫色土、潮土及水稻土。
Ⅷ 岑巩县有多少个乡镇啊分别是哪些
截至2019年3月,岑巩县辖9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486.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侗、仡佬、土家等18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
镇:思旸镇、注溪镇、龙田镇、客楼镇、天马镇、凯本镇、平庄镇、大有镇、水尾镇。
乡:天星乡、羊桥乡。
开发区:新兴经济开发区。
(8)岑巩县地理位置最高乡是哪个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9日岑巩县解放,隶属中共铜仁地委。
1949年12月25日,改隶属中共镇远地委。
1958年8月,岑巩县试办人民公社,遵照“政社合一”体制,以原思旸、大有、注溪、驾鳌、羊桥、天马、凯本、平庄、客楼、龙田10个基层片区为单位,宣布成立10个人民公社,每个公社冠以革命名称。
1958年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镇远、三穗、岑巩合并为镇远县,将全县10个人民公社,以原区置的规模,改为4个区级人民公社:岑巩人民公社、驾鳌人民公社、天马人民公社、龙田人民公社。
1961年8月18日,恢复岑巩县建制。思旸、马坡、瓦厂、马院4个管理工区,合并设思旸人民公社,大有、河坪、统口3个管理工区,合并设大有人民公社。
1984年7月,分置思旸区和思旸镇及思旸乡、水尾区及水尾镇、天马区和天马镇及白岩坪乡、龙田区及龙田镇。
1988年4月,撤销思旸乡、白岩坪乡,撤区设思旸镇、水尾镇、天马镇、龙田镇。2001年2月24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岑巩县城从思旸镇龙江村搬迁到新兴村。
2012年末。辖思旸、水尾、天马、龙田4个镇,注溪、大有、天星、凯本、平庄、客楼6个乡、羊桥土家族1个民族乡,共11个乡镇和1个新兴开发区;下设6个居委会、3个社区委员会、129个村民委员会,下辖 1686个村民小组。
Ⅸ 岑巩县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岑巩县辖6镇5乡(其中1个民族乡)1个开发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辖思旸镇、水尾镇、天马镇、龙田镇、凯本镇、大有镇、注溪乡、天星乡、羊桥土家族乡、平庄乡、客楼乡、新兴经济开发区。
Ⅹ 贵州岑巩县哪个乡镇最大
你好,贵州岑巩县有四镇,七乡,一区,其中经济开发区新兴区在人文面积人均收入都是比较靠前,所以应该是新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