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季节如何判断

地理季节如何判断

发布时间:2022-04-27 15:33:46

1. 天文四季和地理四季怎么划分,详细

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春、夏、秋、冬四季,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划分依据不同,四季的长短、起止时间也不一样。四季大致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天文四季
这是以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为依据划分的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2、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 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为四季之首。这种四季,符合天文条件,即当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3个月是夏季;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3个月是冬季;太阳高度、白昼适中的6个月为春季和秋季。但这样划分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如2月初立春时,并没有多少春意,特别在我国北方,人们还在“北风吹,雪花飘”的严寒中欢度新春佳节。8月已经立秋了,但仍然夏日炎炎。
3、西方国家的四季
在西方国家习惯上以“两分”、“两至”(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之首,它在时间上比我国传统四季推迟约一个半月。这种四季在一些地区与实际气候基本一致。例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分时节已经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人们才真正感到春天的来临。
4、气候统计学的四季
按阳历的月份,把3月~5月定为春季;6月~8月定为夏季;9月~11月定为秋季;12月~2月定为冬季。这种四季,比较接近西方国家的四季。
5、候温四季
为了使春夏秋冬四季与“桃花开,蝉始鸣,雁南飞,冰霜凝”等物候现象一致,气象部门就以实际气温作为四季划分的依据。
我国古代有五天为一候的规定。“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全年72候。现代气象学规定,每候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称为“候温”,候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低于10℃时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则为春季、秋季。这种四季特点是反映草木荣枯,花开果熟,鸟兽繁衍,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2. 如何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1.根据洋流判断

由于有些洋流特别是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由于定向风的季节变化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根据渔汛判断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其渔汛也冬夏不同。夏季墨鱼汛,冬季带鱼汛。

3.根据植物景观判断

有些自然带特别是萨瓦纳带植物景观季节变化很明显。夏季雨量充沛,花草茂盛,充满生机;冬季干燥,草木枯黄。

4.根据动物迁徙判断

随着植被的季节变化,有些动物也相应发生迁徙,以寻找食物或相适应的生存环境。如热带稀树草原中的斑马、长颈鹿、角马等,都季节性迁移。

5.根据风向判断

有些风向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无论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还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季节性都很强。

东亚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

南亚季风:夏季——西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

澳大利亚北部季风也很明显。夏季(1月),西北季风;冬季(7月),东南季风。

6.根据气压中心判断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些气压带被切断,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高被热低压切断,副高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使之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

7.根据雪线高低判断

气温的季节不同,引起高山永久雪线高低的变化。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升高;冬季,气温低,冰雪消融量小,雪线低。这样,可用雪线的高低来测定季节的变化。

8.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

在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弯,说明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是冬季。大陆等温线向北(高纬)弯曲,说明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为夏季。海洋上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反。

9.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判断

随地球公转,北斗七星(大熊座)绕着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斗柄的指向也就随季节发生变化。根据斗柄指向可判断季节。我国古代就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之说。

季节变化是半球现象。南北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则为秋季,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3. 地理上四季是怎么划分的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种分类法: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第二种分类法:
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第三种分类法: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第四种分类法:
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4. 高中地理中怎么根据气压图判断冬夏

一般地讲,同一个陆地,冬夏季节的判断,要根据陆地的热力性质。如果气压较低,则解释为当地夏季;气压较高,则为冬季。
此外,盛行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地区,也可以根据盛行风向判断其季节: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两种方法可以灵活运用,不必拘泥某一种。“老师说气压图只是一个短时间的状态”,值得商榷,我们的气压图,名称往往使“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或者“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这里的一月或七月,就代表了季节。“短时间”的表达比较模糊。

5. 地理,半球图怎么判断季节

你好,先判断南北半球,地球自转逆时针是北半球,顺时针是南半球。
如果是北半球,北极圈内极昼是6月22日,极夜是12月22日;
如果是南半球,南极圈内极昼是12月22日,极夜是6月22日。

6. 怎样判断地理图示中什么是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

1、看太阳直射的纬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夏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冬至日。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往后直到6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至北回归线23.26‘N,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9月23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然后南移,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后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

2、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昼夜一样长,就是春/秋分日,南半球昼长夜短,是冬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至日。

3、看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时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时是冬至日。

7. 怎么判断季节

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1.根据洋流判断

由于有些洋流特别是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由于定向风的季节变化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根据渔汛判断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其渔汛也冬夏不同。夏季墨鱼汛,冬季带鱼汛。 3.根据植物景观判断

有些自然带特别是萨瓦纳带植物景观季节变化很明显。夏季雨量充沛,花草茂盛,充满生机;冬季干燥,草木枯黄。 4.根据动物迁徙判断

随着植被的季节变化,有些动物也相应发生迁徙,以寻找食物或相适应的生存环境。如热带稀树草原中的斑马、长颈鹿、角马等,都季节性迁移。 5.根据风向判断

有些风向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无论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还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季节性都很强。 东亚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 南亚季风:夏季——西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 澳大利亚北部季风也很明显。夏季(1月),西北季风;冬季(7月),东南季风。 6.根据气压中心判断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些气压带被切断,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高被热低压切断,副高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使之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 7.根据雪线高低判断

气温的季节不同,引起高山永久雪线高低的变化。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升高;冬季,气温低,冰雪消融量小,雪线低。这样,可用雪线的高低来测定季节的变化。 8.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

在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弯,说明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是冬季。大陆等温线向北(高纬)弯曲,说明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为夏季。海洋上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反。 9.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判断

随地球公转,北斗七星(大熊座)绕着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斗柄的指向也就随季节发生变化。根据斗柄指向可判断季节。我国古代就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之说。 季节变化是半球现象。南北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则为秋季,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8. 季节是怎样划分的啊

1.气候统计法:

春季,为3,4,5月;

夏季,为6,7,8月;

秋季,为9,10,11月;

冬季,为12,1,2月。

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2.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南北跨度大,所以各地区气候也不能简单地用二十四节气或月份来判断四季划分。如随州市,跨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按冷热分配,个人认为,随州的四季应为:

春季:3、4月

夏季:5、6、7、8月

秋季:9、10月

冬季:11、12、1、2月

拓展资料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入春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高于10摄氏度;入夏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高于22摄氏度;入秋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低于22摄氏度;入冬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低于10摄氏度。

9. 高中地理如何判断季节

LZ您好
答案是无需判定此时是夏还是冬!!

注意乙地纬度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属热带雨林或者热带草原气候,2个凉爽的选项直接踢掉
该地此时明显处于低气压控制之下,这个低压中心其实镶嵌在赤道的低压槽之内,当然理应多雨

所以直接勾选高温多雨完事了

10. 高中地理中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气候方面四季的划分:3-5月是春季,6-8月是夏季,9-11月是秋季,12-2月是冬季。

阅读全文

与地理季节如何判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