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球地质共有多少层最表面一层是什么
地球地质一共有3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最表层是地壳。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也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地壳实际上是由多组断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块体组成的,它的外部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形态,因而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
地幔,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地核,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
(1)地理什么层扩展阅读:
划分依据
1、根据各圈层密度和地震波速度与地表岩石或矿物的有关性质对比进行推测。
2、根据各圈层的压力、温度,通过高温高压模拟实验进行推测。
3、根据来自地下深部的物质进行推断。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有时能把地下深部(如上地幔)的物质带到地表,为我们认识深部物质提供了依据。
4、与陨石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
‘贰’ 地理问题:什么叫含水层,承压层,潜水层要通俗解释
1、含水层:凡透水性能好空隙大的岩石以及卵石、粗沙、疏松的沉积物、富有裂隙的岩石,岩溶发育的岩石均可为含水层。
2、潜水层: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潜水层有自由水面。潜水层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降水和地表水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潜水层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较浅,分布较广,开采方便。
3、承压层: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它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典型的承压含水层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及排泄区三部分。
‘叁’ 地理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1大气平流层(大气圈)
2地壳(硅铝层和硅镁层——岩石圈)
3软流层(上地幔)
4外核
5内核
‘肆’ 蕨类在地理被称为什么层
蕨类植物生活的空间在地理上被称草本层。
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草本层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有蕨类植物生长的地方表示土壤比较肥沃。蕨类植物具有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性,一般是陆生,少数为水生。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有维管束结构,担负着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输送。蕨类植物的外形与种子植物相似,但它不产生种子,而是以孢子繁殖。
‘伍’ 地理问题:地球外面一层是什么
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主的对流运动,叫做“对流层”。它的厚度不一, 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大气中的水气几乎都集中于此,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
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这一大气层叫做“平流层”,又称“同温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气,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高能粒子的袭击。
‘陆’ 高一地理问题:有大气对流运动的是对流层和什么层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中从地面到 2 千米的一层受地面起伏、干湿、冷暖的影响很大,称为摩擦层(或大气边界层).摩擦层以上受地面状况影响较小,称为自由大气.对流层与其上的平流层之间存在一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厚度约几百米到2千米 .对流层顶附近气温随高度升高变 化的幅度发生突变,或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幅度变小,或随高度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或随高度增加温度略有增高.对垂直运动有很强的阻挡作用
‘柒’ 高中地理大气层分3部分。有对流层,平流层,还有一个是什么
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捌’ 高一地理,,DE是什么层,,密度那个较大
D叫硅铝层,E叫硅镁层,E的密度较大。
‘玖’ 地理表层的概念
你说的是地球表层吧
地球表层系统(the
earth
surface
system),地质学专业术语,是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地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与周围的地球圈层其他部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次级巨系统。
地球表层系统是相对于地球内圈而言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人类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而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拾’ 地理知识:平流层,对流层,高空层分别离地球多远
对流层从地表到空中10千米高度;
平流层从10千米到50千米高度;
超过50千米为高空层,高空层又分为电离层、散逸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