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高考全国卷选做题要选哪一道得分更多。谢谢!
3-5近几年出题比3-3简单一些,所以大多数学校都选择了3-5 。3-4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而且很碎,但是对逻辑思维要求不太高,如果本身就是语文英语远好于理科就做3-4,理科较好就做3-5。至于3-3,出的题大多数人根本毫无头绪,如果不是真会尽量别选
Ⅱ 弱弱问下,高考地理选修做哪个好做啊 自然灾害还是环境保护
鉴于今年的形式建议你选环境保护。因为这几个月都在热议这个环境中的PM2.5这个话题。今年高考可能会涉及。而且题也好做。得分率高。记得当时高考就做的这个。希望对你有帮助。
Ⅲ 高考全国卷哪几科有选做题
我去年考过理科,数学最后一题是从平面几何,参数方程极坐标,不等式三题任选一道,语文是大阅读二选一,英语没有。物理化学均是三选一,生物二选一。
Ⅳ 地理选做哪个最简单,为什么
自然灾害,老师讲,跟必修一内容贴近,环境保护也可以,在必修二和必修三里都有体现
Ⅳ 高考地理选修哪个容易得分
其实万变不离气宗,你把自然地理和世界地理环境学好了,这两题都是手到擒来。做题只不过是增加解题经验而已
Ⅵ 高中地理有那种高考题型
看你是在哪个省高考,不同的地区题型不同。就高考全国卷而言:题题型有两类:选择题11道;综合体2题,一题36分,主要以区域为载体,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及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题是和政治,历史的合题。20分
Ⅶ 作高中地理选择题有什么答题技巧吗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B、交通便利C、知识技术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B、寒流C、冷锋活动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南半球,向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B 点拨:可以用下图帮助理解选择。
6、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例如:(2005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答案:C 点拨: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
(五)选择题类型:
1、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2、最佳选择题: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3、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
4、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6、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1)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2)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Ⅷ 高考做地理选择题时,有什么诀窍吗
高考地理 选择题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是文综三科当中难度最高的。最好的解答地理题的方法有图解法、因果联系法、排除法、代入法和优选法。
Ⅸ 高考地理选做题哪题简单
旅游地理,个人感觉比较简单,只要记住答题要点就行了,就那么几点,老师肯定会说的,
Ⅹ 高考地理
你好,我和你是同一阶段学生,也是文科生,文综成绩230左右(最高257),上次联考地理87分,我对地理解答题的看法是这样的。不知道你所在的省份是什么,我在江西,高考地理是两道必答题+一道选做题。 解答题其实是有套路的,要考的无非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一般考题就是给定一个区域询问当地情况。回答自然地理无非是 气候(气温+降水)地形(地势+分布+地貌) 土壤(是否肥沃) 水源(河流、湖泊、冰雪) 植被(覆盖情况、特殊植被,人文地理则是 市场(腹地是否广,经济发展程度) 劳动力(充足与否、廉价与否、素质高低) 技术(是否临近大专院校、科技水平高低) 资金(依然是经济发展程度) 政策(是否有相关政策扶持,如深圳) 集聚(同类企业集聚,共同分享基础设施,形成规模效应) 个人(华侨归乡建设等), 你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结合当地情况回答,脱离不了这个模式,再看一遍必修和区域地理,做几套模拟卷,认真修订,地理会快速提高的,关键要一直相信自己! 希望我的答案能给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