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实体分类编码有什么属性

地理实体分类编码有什么属性

发布时间:2022-04-29 10:30:34

1. 地理数据库的数据分类

地理数据包括观测数据、分析测定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调查数据。按内容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两类数据。图形数据经过数字化后,在计算机内将各要素数据按一定的数据结构建立地理数据库,包括两种基本数据类型:①描述地理实体属性的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河流名称、道路宽度和质量等;②描述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数据。如实体位置(X,Y坐标集合)、实体间相邻关系等。这两类数据的管理方式不同。对地理属性数据可采用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而对地理空间数据则需采用专门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在两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结。地理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主要的数据基础,应用于地理过程、地理环境分析评价与制图。

2. 地理编码的详细

又称地址匹配。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集合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储存设备上。
MapInfo中的地理编码
其概念有别于一般的编码定义,它不是用数字或字母来代表某一对象,而是把点状目标分配给属性数据记录的一行,记录中的字段数据被用来和图形数据库中的相应字段匹配,从而决定该记录点应该在地图上什么位置。
也就是说,根据各数据点的地理坐标或空间地址(如省市、街区、楼层、房间等),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其在地图上相对应的图形元素一一对应。即给每个数据赋予X、Y值,从而确定该数据标在图上的位置的过程。被插入点状目标的表称为目标表,而点的地理坐标来源于一个有地图的源表。
SuperMap地址匹配模块
超图(SuperMap)最新的SuperMap GIS系列软件中的基础开发平台SuperMap Objects中即含有地址匹配模块(AddressMatching Mole),可以提供中文地址模糊匹配搜索的功能。该功能基于一个地址词典,可以对地图中的多个图层进行地址匹配。

3. GIS发论文

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本文阐述了基于组件式GIS来开发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优越性,以及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基础地形要素的编码方案。文中还结合SuperMap Survey的开发过程,介绍了如何设计与实现基于GIS内核的专业数字化成图系统。
It’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Digital Mapping System(DMS) specially for GIS to solve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data conversion between DMS and GIS.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ment DMS for GIS based on Components GIS(ComGIS)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In addition,the goals for DMS for GIS are listed and how to encode GIS entities is also explained.Specially,SuperMap Survey is used to discuss the details for develop DMS for GIS.

[关键词]

数字化成图系统 以GIS为核心 组件式GIS 设计目标 SuperMap Survey
Digital Mapping System,for GIS,Component GIS,Goals,SuperMap Survey

1. 引言

数字化成图技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成图技术之一,数字化成图系统所提供的电子数据也是GIS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来源。数字化成图系统所提供的电子数据与GIS数据之间的无缝联接问题也是当前GIS发展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虽然当前国内外市场上数字化成图系统很多,但到目前为止,都未能很好地解决现有的问题。数字化成图系统所提交的电子数据进入GIS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损失。由于传统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大多是基于CAD内核来开发的,它偏重于对空间几何信息的描述;而GIS则要求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联合存储与管理,这就导致了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不仅空间信息会有损失,属性信息损失的情况会更严重。

(2) 数据转入后往往不能直接满足GIS的要求,仍需要大量的后期编辑工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延长了系统的建设周期。

(3) GIS基础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的难度较大。由于在维护与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GIS与数字化成图系统之间进行频繁的数据转换,往往不能直接对基础数据库进行操作,造成了基础数据维护与更新的不便。

(4) 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除了信息损失外,还往往伴随着数据膨胀。数据膨胀的结果有时会导致GIS无法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管理。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数据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主要表现为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对同一空间对象在不同成图系统中描述与表达的不一致性。
(2) 对GIS理解的不同。不同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开发人员对GIS理解的不同,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统一标准作为参照,这就导致了数据在表达上的差异性。
(3) 由于受到基础开发平台及开发力量的限制,数字化成图系统往往不能很好地兼顾到GIS对数据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开发商都不是GIS基础平台的开发商,这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数字化成图系统与GIS之间的沟通。
目前,市场上数字化成图系统较多,按其开发方式来分,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1)以CAD系统为二次开发平台。这些系统很好地利用了CAD系统灵活的编辑和强大的制图功能,但由于CAD系统与GIS在数据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其数据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2)独立平台的数字化成图系统。这样的系统在开发上虽然不必拘泥于二次开发开台的限制,在开发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开发这样的系统,需要完全从底层做起,开发难度高,周期长,投资大。 组件式GIS(Components GIS,ComGIS)技术的出现,为开发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开发手段和开发思路。

2. ComGIS技术及其作为数字化成图系统开发平台的优越性

2.1 什么是组件式GIS技术

组件式软件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软件技术的潮流之一。基于组件开发(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简称CBD)是软件开发的一次革命。与诸如面向对象和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等新趋势不同,基于组件开发不只是一种分布计算的新花样,而是一种广泛的体系结构,支持包括设计、开发和部署在内的整个生命周期计算的理念。

由于基于组件开发具有高度的重用性和互用性,所以它将影响应用程序构成的各个方面,包括所有类型的客户机,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将对应用程序开发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基于组件开发的两个重要规范分别是MicroSoft的COM/DCOM和OMG的CORBA。目前Microsoft的COM/DCOM占市场领导地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业界事实上的标准。基于COM/DCOM,MicroSoft推出了ActiveX技术,ActiveX控件是当今可视化程序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组件。

所谓组件式GIS,是指基于组件对象平台,以一组具有某种标准通信接口的、允许跨语言应用的组件提供的GIS。这种组件称为GIS组件,GIS组件之间以及GIS组件与其他组件之间可以通过标准的通信接口实现交互,这种交互甚至可以跨计算机实现。

目前,国内外GIS厂商对组件式GIS平台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GIS产品。如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组件式GIS平台SuperMap2000、北京图原公司开发的MapEngineer、ESRI的MapObjects、MapInfo的MapX等。值得欣慰的是,国产的组件式GIS平台在功能上已经完全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在许多方面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这使得开发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2.2 使用组件式GIS开发数字化成图系统的优越性

组件式GIS的出现为开发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开发手段,与传统的开发手段相比较,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 组件式GIS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GIS,其数据模型与GIS的数据模型完全一致。基于此进行开发,可以保证数字化成图系统与GIS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2) 组件式GIS具有灵活的开发手段。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熟悉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开发(如VB,VC,Delphi,C Builder等),而不必专门学习二次开发语言。组件式GIS提供两种不同层次上的开发,一是基于ActiveX控件进行开发;二是直接基于组件式GIS的底层类库(SDK)进行开发。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
(3) 由于组件式GIS完全封装了GIS的功能,这使是开发人员可以完全专注于专业功能的实现,这就使得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大大降低。
(4) 基于组件式GIS开发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组件式GIS可以与包括数字化成图系统在内的其他系统无缝集成,开发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已经写好的程序代码;组件式GIS平台往往由多个组件组成,开发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随时选用新的组件对系统进行升级;在组件平台功能增强的情况下,开发人员甚至不用重新编译整个程序就可直接使用增强的底层功能,这就大大降低了系统维护和升级的难度。

表1 使用ComGIS的开发手段与传统的开发手段的比较

比较内容\开发手段 基于ComGIS平台 基于CAD平台 完全由底层开发
与GIS的兼容性 完全兼容 差 一般
是否以GIS为核心 是 否 很难做到
对空间数据库的支持 好 很差 差
开发难度 低 低 高
开发周期 短 短 长
开发投资 小 小 大
可扩展性 好 一般 较好
开发语言的选择 很多 少 很多
是否支持可视化开发 是 否 是
是否自主版权 是 否 是

3 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的设计目标

传统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但是,GIS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数字化成图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omGIS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向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转变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开发手段。与传统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相相比较,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在设计上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 以GIS为核心,面向GIS。这就要求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GIS对数据的要求,解决当前成图系统数据进入GIS所存在的问题。以GIS为核心是整个系统设计的灵魂和精华所在。

(2) 兼顾制图与GIS的双重需求。在满足GIS需要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制图对于数据表达的要求,其核心是实体的符号化表达。
(3) 开放性设计。不同地区、不同的GIS对数据的要求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数字化成图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以不变应万变。可定制性的内容应包括实体代码、实体属性、实体分层等。
(4) 对空间数据库的支持。近几年来,基于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SQL Sever等)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在GIS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直接基于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维护与更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5) 多源数据集成。当前,数字化成图系统的电子数据格式和GIS的数据格式很多,数字化成图系统如果以对这些数据格式有着良好的支持,这会大大降低数据入库的难度,解决GIS工程建设中的数据瓶颈问题。
(6) 操作简便,符合作业人员的作业习惯。面向GIS进行数字化成图系统,工作量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必须提供高效简便的操作方式,以提高作业效率。
(7) 标准化与规范化。
3.2基础地形数据编码的设计

地形数据编码是在GIS中唯一标识某一地物的关键字。基础地形数据编码的设计也是在GIS中进行制图的需要,也是实现基础空间信息共享的基础。基础地形数据的编码是开发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基础,是系统成败的关键之一。在进行基础地形数据编码设计时,必须遵循几个原则:(1)遵从国家和行业标准。(2)方便应用。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层和按专题要素提取基础地形要素信息,随意定制专题显示及输出。(3)系统实现便利。在实际进行设计时,可在《国家基础地形要素编码》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以满足系统的实际需要。

在实际系统的开发中,我们采用了基于实体特征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在地理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加入构成地理要素的实体的分类与特征属性,能够较好地满足GIS制图与分析的应用需求。有关该编码的详细内容可参考《基于实体特征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方案》(梁军,金文华)一文,本文不再赘述。

下面是一个地形要素的编码示例
编码 = 地形要素分类码(4位) 地形要素特征码

如: 1 1 1 0 2 0 (三角点点状符号的编码)

3.3 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功能设计上,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必须兼顾制图与GIS的双重需求。按其工作流程,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 数据输入模块。在此模块中,应支持目前常见的几种数据采集手段。包括:野外数字化测图(测绘)、扫描图矢量化、其他格式的电子数据(GIS数据和CAD数据)转入。在数据输入模块中,还需支持空间数据库作为其数据源。
(2) 编辑模块。这是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核心模块。在编辑模块中,所有GIS实体的创建过程都必须是由系统完全封装而且是自动完成的。
(3) 查询、统计与分析。基于现有系统,可以直接完成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查询、统计与分析功能。
(4) 输出模块。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制图输出、报表输出、其他格式的GIS数据输出、数据直接存入空间数据库。

4.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SuperMap Survey的实现

4.1 组件式GIS平台的选择

SuperMap Survey是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完全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在组件式GIS平台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全组件式GIS平台---SuperMap2000作为SuperMap Survey的开发平台。SuperMap2000是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组件式GIS平台,与其他的ComGIS平台相比较,SuperMap2000更加适合作为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开发的基础平台,这主要是因为:

u SuperMap提供了两种层次的开发手段:ActiveX控件和SDK。特别是提供SDK的开发手段,特别适合开发这样的系统。
u 多组件组成。SuperMap2000由SuperMap核心控件、SuperWorkspace、SuperLegend、SuperTopo、Super3D、SuperLayout等多个组件,在组件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得整个系统的扩充性大大增强。
u 开放的线型和符号制作功能。SuperMap 2000 内置功能强大的线型编辑器和符号编辑器,允许用户根据专业需要设计新的线型和符号。
u 强大的制图、编辑和捕捉功能。SuperMap2000提供了可与CAD相媲美的编辑和捕捉功能,缩小了GIS和CAD系统在这方面的差距。
u 独特的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SIMS)。SuperMap 2000 的数据转换功能可以方便地共享其他GIS软件平台的地理数据,提供了转换多种数据格式的能力。
u 空间数据库支持。通过SuperMap的空间数据库引擎,可以直接支持基于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等)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

4.2 SuperMap Survey的实现

在开发SuperMap Survey的时候,我们采用了SuperMap的底层SDK,编程语言采用了Visual C 6.0。在SuperMap SDK的支持下,我们针对数字化成图系统的需要进行了功能的扩充。在数据的存储结构上,我们采用了SuperMap2000所提供的SDB格式的数据存储结构,它是最大优点是采用双文件结构,而不是常见的一层一组文件的存储方式,这样就有利于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在编辑制图方面,我们对SuperMap底层所提供的编辑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扩充,增加了适合数字化成图所需要的编辑功能。系统对于空间数据库的支持和其他格式GIS数据的支持,是基于SuperMap2000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和SIMS技术来实现的。

经过紧张的开发,我们基于SuperMap2000的SDK,现已初步完成了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开发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在SuperMap Survey中,我们实现了以下功能:

(1) 支持常用的测绘手段进行野外数字化测图。包括测记法(包括电子手簿),内外业一体化数据采集(电子平板)。利用SuperMap Survey可进行常规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2) 扫描图矢量化。SuperMap Survey支持常见图像格式的图像调入、配准、切边、配准和屏幕矢量化。
(3) 支持基于SQL Server和Oracle等的空间数据库操作。可直接编辑数据库中的数据。
(4) 支持多种格式的GIS数据和CAD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5) 适合数字化成图系统的编辑和捕捉功能。完全自动化的GIS实体创建。专为地籍测量定制的地籍测量模块。
(6) 提供最为常用的GIS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
(7) 基于模板的标准图件输出。
(8) 开放性设计。使用SuperMap Survey所提供的参数管理程序可方便地定制各种参数。

图1 基于SuperMap2000开发的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

五 结论

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开发,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数字化成图系统所提供的电子数据进入GIS所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以ComGIS作为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开发平台,与传统的开发技术相比较,开发难度适中,开发周期短,开发投资小,与GIS的兼容性好,是开发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陈述彭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1
[2]杨德麟等,《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2
[3]宋关福、钟耳顺,”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图像图形学报》,Vol.3 No.4 ,1998.4
[4]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杭州市土地信息系统基础地形信息编码与分层方案》,2000.2
[5]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理解SuperMap GIS》,2000.9

图片不知道怎么发上来
请自己去参考资料查看

4. 属性数据编码的原则、内容与方法是什么(15分)

属性数据编码一般包括部分、部分和部分三方面的内容。其编码一般应考虑高、好和方属便三个原则。

方法通常有缩写码、助记码、特征码、层次码。

通过编码可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计算机识别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的数据编码是服务于空间信息分析的地理编码。即为识别图形点、线、面或格网位置及属性而建立的编码方法,包括拓扑编码和坐标编码。

(4)地理实体分类编码有什么属性扩展阅读:

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信息量,因为数据影响处理效率和精度,效率低主要是由于大量字符用于名称或描述,许多时间用于报告、录入、辨认及理解。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足够空间存放那些字符及数字。这种低效率对手工操作及计算机处理都有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要提高计算机处理精度,必须实现数据项定义标准化。设计好的编码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一个三位数编码000-999,唯一并简洁标识1000个不同条目,明显比每一条用语言描述占用空间少。

5. 什么是地理编码作用是什么

地理编码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集合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储存设备上。

作用:

1、提供了坐标定位引擎,帮助用户通过地面某个地物的坐标值来反向查询得到该地物所在的行政区划、所处街道、以及最匹配的标准地址信息。通过丰富的标准地址库中的数据,可帮助用户在进行移动端查询、商业分析、规划分析等领域创造无限价值。

2、提供的专业和多样化的引擎以及丰富的数据库数据使得服务应用非常广泛,在资产管理、规划分析、供应物流管理和移动端输入等方面为用户创造无限的商业价值。

(5)地理实体分类编码有什么属性扩展阅读:

相关地理定位服务:

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成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常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地理数据采集子系统、地理数据管理子系统、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地理数据可视化表达与输出子系统等。

这些子系统的构成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硬件的配置,功能与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等。

GPS: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的测量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RS: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种形式-电磁波,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人们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各种卫星通过不同的遥感技术实现不同的用途,如气象卫星是用于气象的观测预报;海洋水色卫星用于海洋观测;陆地资源卫星用于陆地上所有土地、森林、河流、矿产、环境资源等的调查。

雷达卫星是以全天候(不管阴天、云雾)、全天时(不管黑天、白天)以及能穿透一些地物(如水体、植被及土地等)为特点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

6. 什么是地理数据编码,它有什么作用

地理编码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集合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储存设备上。

正向地理编码提供的专业和多样化的引擎以及丰富的数据库数据使得服务应用非常广泛,在资产管理、规划分析、供应物流管理和移动端输入等方面为用户创造无限的商业价值。

(6)地理实体分类编码有什么属性扩展阅读:

正向服务:

1、反向地理编码服务

反向地理编码服务实现了将地球表面的地址坐标转换为标准地址的过程,反向地理编码提供了坐标定位引擎,帮助用户通过地面某个地物的坐标值来反向查询得到该地物所在的行政区划、所处街道、以及最匹配的标准地址信息。通过丰富的标准地址库中的数据,可帮助用户在进行移动端查询、商业分析、规划分析等领域创造无限价值。

2、向量式地理编码

向量式地理编码(vector geocoding)指使用坐标参考系统去定义点、线、面特征的位置。 向量化(vectorization):指将网格式资料转换为向量形式的过程。

3、网格式地理编码

网格式地理编码(raster geocoding)指使用建立于矩阵或方格的座标系统来标定位置,这样的位置资料包含栏与列,称为图元(pixel)。 栅格化(rasterization)指将向量式资料转换为网格形式的过程。

7. 地理属性数据有哪五种类型

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即非空间数据,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地理变量或地理意义。属性数据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8. 什么是地理编码

地理编码指的是将统计资料或是地址信息建立空间坐标关系的过程。
地理编码非同一般意义上的数字编码,不是用数字或字母来代表某一对象,而是跟据各数据点的地理坐标或空间地址(如省市、街区、楼层、房间等),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其在地图上相对应的图形元素一一对应。即给每个数据赋予X、Y值,从而确定该数据标在图上的位置的过程。
地理编码又称地址匹配。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集合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储存设备上。

地理编码有正向地理编码、反向地理编码、向量式地理编码、网格式地理编码四种服务类型。

1、正向地理编码,是将地址或地名描述转换为地球表面上相应位置的过程。正向地理编码提供地址定位引擎、行政区划引擎、街道引擎。

2、反向地理编码,是将地球表面的地址坐标转换为标准地址的过程,反向地理编码提供了坐标定位引擎,通过地面某个地物的坐标值来反向查询得到该地物所在的行政区划、所处街道、以及最匹配的标准地址信息。
3、向量式地理编码,是指使用坐标参考系统去定义点、线、面特征的位置。 向量化:指将网格式资料转换为向量形式的过程。
4、网格式地理编码(也叫栅格化地理编码),是指使用建立于矩阵或方格的座标系统来标定位置,这样的位置资料包含栏与列,称为图元。 栅格化:指将向量式资料转换为网格形式的过程。

9. 如何用矢量结构记录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

借助专业软件对底图进行矢量化(ArcGIS、MapGIS、MapInfo、SuperMap等),链接属性数据。

  1. 地理数据分类:属性数据和非属性数据。

  2. 非属性数据又可以称几何数据,非属性数据的数据结构分为两种,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

  3. 数据结构的性质:矢量数据结构属性隐含定位明显,栅格数据结构属性明显定位隐含。

10. 举例说明地理数据是如何分类和编码的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B/T 25529-2010)》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0)提出并归口。起草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全文

与地理实体分类编码有什么属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