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安徽地理状况如何

安徽地理状况如何

发布时间:2022-04-30 03:21:55

Ⅰ 安徽的地理环境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平原面积占安徽省面积的45%以上。丘陵区占全省总面积55%。安徽有天目—白际、黄山和九华山,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山间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盆地为最大。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
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全年无霜期200~250天,10℃活动积温在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17℃,1月平均气温零下1~4℃,7月平均气温28~29℃。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安徽水文既带有强烈的季风气候特征,又受地貌形态的严格制约。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8月或6~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55%~70%以上,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的比值差达14~22倍。径流量的地区差异与降水量地区差异相一致,在皖西和皖南丘陵山区平均年径流深600~1000毫米,淮北仅200毫米左右。
安徽省河流除南部新安江水系属钱塘江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淮河流域。长江自江西省湖口进入安徽省境内至和县乌江后流入江苏省境内,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在省境内416公里,属长江下游,流域面积6.6万平方公里。
安徽省共有湖泊500余个,总面积为1750平方公里,其大型12个、中型37个,湖泊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积为1250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72.1%。主要有龙感湖、黄湖、泊湖、陈瑶湖、菜子湖、白荡湖、破罡湖、石塘湖、武昌湖、升金湖、巢湖、南漪湖和石臼湖等。其中巢湖面积390平方公里,为全省最大的湖泊,全国第五大淡水湖。
安徽省地下水在淮河平原和沿江平原最为丰沛,占全省地下水总储量的78%,尤其淮河平原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26.6%,而地下水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55%,即73.89亿吨/年。而皖西、皖南两个丘陵山区和江淮之间台地丘陵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5%,但地下水储量仅占22%。

Ⅱ 安徽省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形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着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气 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矿产资源: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49种,保有储量居全国10位的矿产有38种。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1.92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等11种矿产保有储量和潜在价格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 安徽属东亚显着季风气候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气候年际变动较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种多样.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安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等特点.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秋旱等。 中文名称:安徽外文名称:Anhui Province别名:皖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下辖地区: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政府驻地:合肥地理位置:华东腹地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人口:6740.8万(2008年末)方言:北方官话、吴语、徽语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着名景点: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凤阳明皇陵,太极洞省树:黄山松(迎客松)省花:黄山杜鹃省鸟:灰喜鹊着名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Ⅲ 安徽省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450千米,南北长570千米,安徽位于低海拔地区,平均海拔119.3米。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形成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长江流经安徽境内400千米,淮河流经省内430千米,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千米。

安徽省共有湖泊580多个,总面积为1750平方千米,其大型12个、中型37个,湖泊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积为1250平方千米,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72.1%。淮河流域有八里河、城西湖、城东湖、焦岗湖、瓦端口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沂湖、洋湖等11个湖泊,长江流域有巢湖、南漪湖、华阳河湖泊群、武昌湖、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升金湖、黄陂湖、石臼湖等10个湖泊。其中巢湖面积770平方千米,为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全国第五大淡水湖。

Ⅳ 安徽的地理特征

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全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

Ⅳ 安徽在中国算不算穷的

安徽其实不穷,相对大部分省份来说还比较富裕。因为安徽地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地理位置和水资源都非常好,自然环境山清水秀,全国三十多个省份比安徽穷的有很多。本人来自安徽安庆,对安徽是非常的了解,安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总量都在全国前十,还有安徽广出商人和学者,在任何行业安徽都有最顶级的人才、传统的安徽大部分地区是不可能穷的。
从综合角度来看,安徽省不是穷省,而是相对富裕的省份。根据2019年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安徽省GDP排名全国11位,人均GDP全国第14位左右,属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的省份。
拓展资料
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2019年,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37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8%,第三产业增长7.7%。 2020年,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386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2%,第二产业增长5.2%,第三产业增长2.8%。
根据今日网络的排名,江西荣获中国第一穷省的称号。但是大多数江西人对比并不认可,因为江西随便有环江西经济带的称号,比不上周边省份,但江西山清水秀,没有地震也没有干旱,基本上都是风调雨顺,谈不上富裕,倒也是小康之乡。 而安徽则是中国第二穷省,这估计是某些人在办公室里排出来的。安徽自从加入了长三角,经济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GDP即将迈入全国前十,如果安徽都算穷省,那中西部就没有几个不是穷省了。
甘肃则在中国十大穷省中垫底,排在了云南黑龙江的后面。甘肃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绝对是妥妥的倒数五名,云南还有旅游业做支撑,黑龙江有石油和木材,甘肃一点像样的产业都没有,还缺水,怎么可能排第十。

Ⅵ 安徽省地形

安徽省的地形分布特征:(自北往南)
淮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的南部)
江淮丘陵和大别山区
苏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皖南山地(黄山和齐云山都属于该山地)
由于安徽地处北纬34度附近,即秦岭淮河一线,导致省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和农业地域类型有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
淮河一线与1月平均气温0度线大致重合,使淮河以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更为显着,以南则受丘陵和山地阻挡,冬季风势力削弱。冬季风的强弱导致南北地区积温差异,从而导致安徽省北部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南部为“一年两熟”;(我们一般认为积温大于4500小于3400的地区为暖温带,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积温大于4500小于8000为亚热带,耕作制度为一年两到三熟);
2.
淮河一线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线大致重合,使安徽省南北干湿差异显着,淮河以北为半湿润区,以南为湿润区,从而导致淮河以北耕作类型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经济作物为“花生”“枣”“玉米”,淮河以南耕作类型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油菜”“甘蔗”“柑橘”;(我们一般认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为半湿润区,800毫米以上为湿润区);
3.
从地形分布上讲,安徽北部多平原和矮小丘陵,地势起伏较小,有利于旱作农业的大面积、机械化经营,而南部多山地,地势起伏较大,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农业多种经营;
4.
从区域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上看,皖北地区要注意防范洪涝、次生沙化和盐碱,作物类型应以较为耐旱、耐盐,并要注意种植农田防护林,指定适宜的措施调节“水盐运动”,完善水利技术,提高灌溉水平,在积极面对区域资源性缺水的同时,做足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皖中、皖南地区要注意防范洪涝、石漠化和水土流失,要种植护坡植物,保持好坡面水土,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
淮北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仿效“鱼塘-台田模式“,发展混合农业,促进产业多样化,推进区域脱贫致富。
淮南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仿效“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立体农业,利用好水土条件,从山麓到山顶多种经营。

Ⅶ 安徽地理位置怎么样

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淮河中游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境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稻香鱼肥、江河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横卧江淮中部,素为长江下游、淮河两岸的“鱼米之乡”。安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流经安徽段俗称“八百里皖江”,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地形呈现多样性,全省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以及皖南山区。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境内全长240公里。

Ⅷ 安徽属于北方还是南方

大部分属于北方。

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无论算长江还是算淮河都在安徽境内穿境而过。淮河以南的安徽地区为南方,淮河以北的安徽地区为北方。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安徽地区为江南,长江以北的安徽地区江淮,黄淮地区。

安徽北部地区(包括:淮北、阜阳、亳州、宿州、蚌端口滁州的凤阳县。)属于北方地区的华北南部,黄淮和江淮地区。

南北方分界线,秦岭到淮河一线,这个线以北属于北方,以南属于南方,安徽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淮河以北划到了北方。

安徽南北方差异巨大,长江以南是绝对的南方风格,包括饮食风格和文化语言方面都是南方的。安徽北面是绝对的北方风格,吃的也是面食,说的是徐州官话。可以说绝对属于北方。内部差异是非常的大。

(8)安徽地理状况如何扩展阅读

安徽省的历史

安徽省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由江南省分治而建,安徽省名由明清时期的安庆府、徽州府两个府的首字合成。简称“皖”,以古皖国为名。

在原始社会末期,安徽省境内的淮北、江淮地区为淮夷方国及南下部落所建方国的领地,江南地区则为吴越文化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众多的方国、封国为北方大国和南方的吴、越、楚等北上的大国所兼并。

Ⅸ 安徽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安徽是个好地方,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淮河中游

阅读全文

与安徽地理状况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