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地理。pqnml分别是什么江
怒江
澜沧江
珠江
湘江
赣江
❷ 世界四大河、四大江各是哪些
世界四大河流,按照传统的排名,为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河流有三个主要衡量参数:长度,流量,流域面积。另外还有一些次要参数:年均输沙量,三角洲面积,流惊国家个数。而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长度。这里就浅谈一下这四条河流的长度。因为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地理文献中,记载都不一致。
尼罗河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这条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的发源地有着浓厚的兴趣。逆流而上,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分为两支,一支青尼罗河,一支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远比白尼罗河短。所以尼罗河的源头当是白尼罗河。以前人们认为白尼罗河的源头是维多利亚湖,河长就从湖的出口处算起,后来发现发源于布隆迪中部,流入湖西岸的卡盖拉-尼罗河最长,以此计算长度为6671公里。
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由两条主要上源河流,一是马腊尼翁,一是乌卡亚利,以哪一条为正源来量算,长度差异很大。按流向一致性衡量,马腊尼翁是亚马逊河的自然延长部分,按马腊尼翁河计算,亚马逊河的长度为6440公里;而乌卡亚利河南北纵贯,同亚马逊河主干流向几乎为一直角,一般认为这是一条支流,但从“河源唯远”的观点衡量,以较长的乌卡亚利河为河源则比较合理,为7025公里。
以前还有些遗憾,因为亚马逊河的长度不及尼罗河,这下亚马逊河终于可以大翻身了。加上另外两个参数:亚马逊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早已在全球各河稳居翘楚。这样,拥有河流三冠的亚马逊河,当之无愧为世界河流之王!
长江
长江?中国地理书上记载的都是6300千米。但这仅仅是按照自然延伸的沱沱河为源计算的。长江上游通天河有三源:由北向南为楚玛尔河,沱沱河,当曲。楚玛尔河不管从长度,水量,流域面积都是最小的。但当曲比沱沱河还长100公里,水量更是沱沱河的6倍!根据“河源唯远”的观点,当曲应该是正源,那么这样计算,长江总长度就应该是6403千米。
密西西比发源于美国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与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的密苏里河,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汇合后,浩浩荡荡南流入海。但密西西比河的长度,历来都不以它传统上以“密西西比河”命名的主干流的本身的长度计算,而是以它的最大支流密苏里河全长加上圣路易斯到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的长度来计算的,总长为6202公里。
其实,在地理界有一种严谨的河流命名方法,就是从下流起,把河流每段的名称都依次写出,中间用“-”相连。这样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此河的源头所以真正的长度排名,应该是:
1.亚马逊-乌卡亚利河:7025
2.尼罗-白尼罗河-维多利亚湖-卡盖拉河:6673
3.长-金沙江-通天河-当曲:6403
4.密西西比-密苏里河:6202
❸ 地理:章江为什么改名叫赣江
首先,赣江从来就是流经赣州之后才叫赣江的。赣江源流分贡水、章水。两水合于赣州,始称赣江。"赣"字即章、贡二字合并而成,这是赣江名字的由来。赣州也因此得名。当然,也有把下游仍然叫章江的。
一条大江都是由好几条江河汇流而成的,每条江河在汇流前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是很正常的事。有的河流人们在找源头时往往也把最长的那一条支流用下游的名字来称呼,其实很多河在每一段都有自己另外的名字。例如长江源关段叫沱沱河,它与支流当曲汇合后称为通天河,进川后四川宜宾以上就叫金沙江,
四川境内还有川江的称呼。
在汉代就有南昌了,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灌婴大将军率兵南下,进驻南昌;六年(前201)立豫章郡,郡的治所设于南昌县中,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缰”之意,“南昌”之名始此。章江城只是别名之一。
❹ 钱塘江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有大概名称的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 。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4)地理什么江扩展阅读:
钱塘江径流变幅大,来水和来沙季节性变化大,3~6月水量占全年的57%,10月至翌年1月水量仅为全年的15.6%。多年平均流量1468立方米/秒,芦茨端口站实测最大流量29000立方米/秒(1955年6月),最小流量27立方米/秒。全流域年径流总量 4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2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703万吨。
由于杭州湾宽度自口外向口内急剧收缩,潮差沿程递增。湾口南岸镇海的平均潮差为1.69米,湾顶澉浦平均潮差为5.45米,最大潮差8.93米。进出澉浦断面的平均流量为14万立方米/秒,远较流域来水为大。北岸的潮差比南岸大,芦潮港比镇海大1.49米,澉浦以西,河床急剧缩狭抬高,潮波变形剧烈,在尖山附近产生举世闻名的钱江涌潮。
涌潮在盐官(过去称海宁)一带最高,潮头通常为1~2米,实测最高达3米,潮波传播速度8~10米/秒。涌潮破坏力很强。曾实测到涌潮压力达7吨/平方米,安放在丁坝头重达25吨的混凝土块体有时也被冲走。尖山、盐官一带最大垂线平均流速高达4~5米/秒。
盐官以上河段, 涨潮流速比落潮流速约大一倍。潮流中挟带的泥沙量随流速大小发生变化。尖山、盐官一带含沙量最大,实测最大含沙量高达51千克/立方米,澉浦平均含沙量一般为3~4千克/立方米,平均每潮进出的沙量约为1000万吨。
❺ 中国地理中"三江”都代表什么具体指哪三江
三江源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平原的“三江”指的是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最早提出“三江”名称的应是战国时期的《尚书》着作,内有一篇《禹贡》,记述了我国九州的方域、地质、物产、贡赋、交通、政治、民族分布等,对扬州(九州之一,泛指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地理的介绍为“三江即入,震泽(即太湖)厎定。”
这里所指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钱塘江、浦阳江。现代最着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三江有二,一是西南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因“三江源”而蜚声海内外;一是东北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因“三江平原”而世人皆知。
拓展资料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着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K㎡,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在东北平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西邻小兴安岭、东至乌苏里江,行政区域包括佳木斯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和鸡西市等所属的21个县(市)和哈尔滨市所属的依兰县,境内有52个国有农场和8个森工局。总面积约10.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62.5万人,人口密度约为79人/平方公里。
❻ 江南,江北,江东,江西这四个“江”是指同一条江吗如果不是,分别是指什么
1.地理上的“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江北”就是指长江以北。
2.长江在安徽芜湖到江苏南京这一段基本上呈南北走向,隋唐以来,习惯称此段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叫江左。
3.“江西”之江也是指长江,古江西地区(江西大部、湖北东南部)。
❼ 江南是指什么江(河)以南
一、江南(地理区域概念)[jiāng nán]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狭义的江南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广义江南涵盖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今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和湖北的长江以南部分、江西。
在古代,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楚。后来随着中原汉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意为长江之南面。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太湖,西湖流域地区。
二、地理环境
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江南地域广阔,狭义多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岸等地区。其中包括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南部地区,浙江省钱塘江以北的杭州、嘉兴、湖州,以及绍兴、宁波、金华、衢州和上海,皖鄂南部的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荆州、鄂州、黄石、武汉和湘赣的南昌、长沙、岳阳、常德、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北部地区,大至以环太湖、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区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
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长江以南地区。与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少了涉及贵州省的部分。福建北部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面积博大,地貌多样,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这与气象学中的江南范围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楼都处在大江南的范围。该区域囊括了着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黄山钱塘江与太湖、庐山赣江与鄱阳湖、衡山湘江与洞庭湖,这三处山江湖流域分别是吴文化、赣鄱文化、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大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清初时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统称江南(江苏和安徽全境),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江南六府同时也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行政地。明清时期江西省境内的饶州府、九江府、南昌府 和安徽省境内的池州府、太平府、宁国府、徽州府等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江南地区。
❽ 长江和黄河的地理知识
长度:6370千米;源头海拔:4700米;平均流量: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 源头: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注入:东海;中下游分界点:湖口。
主要支流: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赣江等。
干流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V形谷的一种。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易形成峡谷。中国长江三峡,黄河干流的刘家峡、青铜峡等,是修建水库坝址的理想地段。
流域地貌: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5%。
支流湖泊 :中国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较大的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黄河,中国的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
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开创中国文字记载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1]
❾ 中国地理 abcd分别应该是什么江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