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辽西,辽东,辽南,辽中各指的都是哪
辽西: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四地区+盘山县;
辽东:抚顺,本溪,丹东三地区;
辽南:大连,鞍山市区,营口两地区+海城市,台安县,大洼县+岫岩满族自治县;
辽北:原铁岭地区;
辽中:沈阳(除北二县),辽阳地区。
(1)辽左最接近下面哪个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辽宁省辖14个地级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省会城市为沈阳。总面积14.8万平方千米。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368.9万人。
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在辽宁省陆地总面积中,山地为8.8万平方公里,占59.5%;平地为4.8万平方公里,占32.4%;水域和其他为1.2万平方公里,占8.1%。
作为东三省之一的辽宁省,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航母即是以辽宁省命名的。
㈡ 辽东和辽西的分界是什么最好有个地图看看.
辽东,辽西两省以浑江新河道为界1949年设辽东省,由东北人民政府领导。省人民政府驻安东市。直辖安东、营口、西安、通化、辽阳5市及辽阳、海城、盖平、复县、庄河、新金、岫岩、营口、安东、凤城、宽甸、本溪、抚顺、桓仁、新宾、清原等16县。设通化专区,专署驻通化市,辖通化、柳河、东丰、西丰、西安(原北丰县改称)、海龙、辉南、靖宇(原濛江县改称,以纪念抗日英雄杨靖宇而命名)、抚松、临江、长白、辑安等12县。
1952年辽东省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原西安市改称辽源市。撤销通化专区,原通化专区所属各县改由省直辖。撤销本溪、抚顺2县,将本溪县并入本溪市;抚顺县并入抚顺市。辖5市、26县。
1954年辽东省建制撤销,原辽东省所属安东、营口、辽阳3市及安东、庄河、新金、复县、岫岩、盖平、营口、海城、凤城、辽阳、宽甸、桓仁、新宾、清原、西丰等15县并入辽宁省;通化、辽源2市及东丰、西安、海龙、通化、柳河、辉南、靖宇、抚松、长白、临江、辑安等11县划入吉林省。
1949年设辽西省,由东北人民政府领导。省人民政府驻锦州市。辖锦州、四平、阜新、山海关4市及锦县、新民、黑山、梨树、铁岭、辽中、昌图、开原、锦西、绥中、阜新、义县、北镇、法库、兴城、盘山、台安、彰武、昌北(解放后由昌图县析置)、康平、双辽(原双山、辽源合成,驻辽源县城)等21县。
1952年辽西省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将山海关市划归河北省。原阜新县改称阜新县土默特旗。辖3市、20县、1旗。
1954年辽西省建制撤销,原辽西省大部分县、市划归辽宁省,四平市及梨树、双辽2县划归吉林省。
㈢ 燕国辽东是现在的什么地理位置
燕国辽东是现在的辽河流域。
燕昭王二十八至三十三年(约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燕派大将秦开奔袭东胡,使“东胡却千余里”,又进击箕氏朝鲜,“取地二千里”,然后在辽河流域设置辽东郡,同时置襄平县,郡、县治地均在襄平城(今辽阳市老城区)。
㈣ 明朝的辽东是现在的哪里
大体是现在的辽宁、吉林一带,
具体地理位置为西至山海关,东到鸭绿江
北到今吉林省吉林市一带。
注意,不包含现在的黑龙江省
㈤ 明代辽东在哪里
辽东,指辽河以东地区,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定辽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阳市)。辖区相当今辽宁大部。自正统后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自天启元年(1621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
㈥ 古代的辽东指的是现在的哪里
辽东指今辽宁省辽阳市以南及辽河以东之地,广义上包括今辽宁全部,吉林一部分,河北东北部,还有朝鲜北部一部分。
㈦ 辽东半岛位于什么地方
辽东半岛位于渤海海峡北侧,半岛上多丘陵山地,向西环抱渤海,向东控制着黄海北部,是京津门户的左翼。半岛南部沿岸为良好的港湾锚地,其中旅顺港位于半岛南端,形势险要,历来为重要军港。大连港港阔水深,驻泊、补给条件良好,是我国着名大港。沿岸还有不少的港湾可供舰艇驻泊和待机,因此,辽东半岛是守卫渤海海峡北侧的主要支撑点。历史上大连港和旅顺港曾被日本、俄国占领过。
㈧ "今辽左唯有辽西"中“辽左”接近下列哪个地理位 A辽西 B辽东半岛 C辽河两岸 D东北
"今辽左唯有辽西"中“辽左”接近下列哪个地理位:B辽东半岛
A辽西 B辽东半岛 C辽河两岸 D东北
中国古代方位是左东右西,所以辽东又称辽左,所以选B辽东半岛。
㈨ 明朝的辽东是现在的哪里
辽东地区包括丹东、大连、营口。具体介绍如下:
1、丹东
丹东,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2′至125°42′ ,北纬39°43′至41°09′之间。
2、大连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位于北纬38°43′~40°12′,东经120°58′~123°31′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倚辽阔的东北平原,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
全市土地总面积12573.8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2414.96平方千米,所辖县(市)10158.89平方千米(含普兰店区)。
3、营口
营口市位于辽东半岛中枢,辽河入海口左岸。西临渤海辽东湾,与葫芦岛隔海相望;北与盘锦市、鞍山市为邻;东与鞍山市接壤;南与大连市相连。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21°56′至123°02′之间,北纬39°55′至40°56′之间。市域南北最长处111.8公里,东西最宽处50.7公里。
辽东坞堡时代
司马懿灭公孙渊燕过后,西晋初年(277年—283年),辽东郡改为辽东国,西晋末“初,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北依王浚,浚不能存抚,又政法不立,士民往往复去之。段氏兄弟专尚武勇,不礼士大夫。唯慕容廆政事修明,爱重人物,故士民多归之。”
十六国时期,因慕容鲜卑采取胡汉分治,辽东汉人反抗慕容鲜卑失败后投奔高句丽,高句丽逐渐强盛,部分地入高句丽。山东渤海高氏通过宗亲血缘构建了环渤海的跨多国宗族网络,并逐渐崛起成山东豪族。北燕时侨置辽东郡,在今辽宁西部。北齐废郡,由高宝宁镇守。隋朝后派邓暠镇守。
隋朝置辽东郡。又作襄平郡,《资治通鉴》有提到襄平太守邓暠。唐废,并入东夷都护府(原辽西郡),并在辽东郡故地置安东都护府。朝鲜半岛与“辽东”的关系燕辽东郡东界达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地区,由郡名演化的地域名辽东,最初即包括大同江以北。
魏晋至唐,辽东作为地域名内涵在逐渐扩大,包括整个大同江流域和汉江流域,甚至是高句丽政权的所有辖区。高句丽人也称自己的国家所在地为辽东。唐代高句丽被灭后全部高句丽人被遣返中原,融于汉民族之中。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辽东
㈩ 辽宁省的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 万平方公里。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其中计划单列市1个(大连),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57个市辖区、5个开放先导区(均在大连)、17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1]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 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地形地貌该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地貌划分为三大区。 1.东部的山地丘陵区。此为长白山脉向西南之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东北部低山区,此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钢山位于抚顺市东部与吉林省交界处,海拔1347米,为本省最高点。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公里,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2.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9%。 3.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 气候特点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其中朝阳地区最多为2861小时,丹东地区最少为212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极端最高可达40℃以上,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其中,最高为大连,最低为西丰。年平均无霜期130-- 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 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水文状况河流:境内有大小河流390多条,总长约16万公里。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该省的主要水系。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渤海;鸭绿江、大洋河、英那河、庄河、碧流河等注入黄海。 海洋: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东侧临黄海,西侧环渤海,是中国水温最低,纬度最高的海域。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6.8万公顷。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