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上的五曜是说的什么
五曜指金、木、水、火、土五星。,源于古代汉族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史记·天官书》中记载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则是在近代望远镜和建立开普勒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以后发现的)合起来称作五纬。纬为织物的横线。这五颗行星在天空上,象纬线一样由东向西穿梭行进,故称作五纬。亦称作五曜。
❷ 什么是地理学中的龙,砂,水口
龙就是山的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所谓祖宗山,就是山脉的出处,群山起源之处,父母山就是山脉的入首处,审气脉即指审祝山脉是否曲伏有致,山脉分脊合脊是否有轮晕,有轮有晕为吉,否则为凶。还有寻龙需分九势,九中龙势中有: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巨龙、针龙、腾龙、领群龙。来龙就要山势曲折婉转,奔驰远赴。
判断山形还有五星说、九星说等。五星就是金、木、水、火、土。九星就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曲武、破军、左辅、右弼。
风水中的砂是什么?
在阴宅风水这门学术当中,有许多专业的用词,比如:龙、砂、穴、水、明堂、近案、远朝等等。这些用词在阴宅风水中都是相当有讲究和安排的。你想知道砂在风水当中是什么意思吗?
在阴宅风水学中,砂是指穴场周围的山峰、岗峦、墩阜、树木、建筑物……等高起物。为什么叫做砂呢?那是因为古代的风水师父,由于交通往返不便,利用砂子教徒弟,作砂盘演练:以砂堆成各种峦头的名称而得名。古人堪舆要拨砂看垣局,所以叫砂,类似现在制作沙盘。
砂指龙穴四周的山。砂本为砂粒,风水师在研究和传授风水术时,常以砂堆成龙穴形势之图,故名。砂所指极为广泛,举凡朝迎护卫之山水,都包含在内。徐善继《人子须知·砂法》云:“夫砂者,穴之前后左右山也。……前朝、后乐、左龙、右虎、罗城、侍卫、水口诸山,与夫官、鬼、禽、曜,皆谓之砂。”
砂随位置、形状而有各种称呼;宋代张子微着的《玉髓真经》、明代徐善继、徐善述着的《人子须知》、徐试可着的《天机会元》(顾陵冈原着)等书内有很多图形可以参考。在穴前,近者为“案”,远者为“朝”;在穴后,为“鬼星”、“乐山”;在穴左,为“龙”;在穴右为“虎”;龙、虎上又生砂,明见者为“官星”(多在穴前),不见者为“曜星”:在穴后行龙身上者为“护”、“从”;在水口旁边及内外者为“捍门”、“华表”、“罗城”、“北辰星”、“罗星”(禽星、落河火星),在穴旁外缠山或穴后左右者为“插耳”(太乙、天乙)。
穴的前后左右二十四方所有可以看到的看到的山统称为砂,是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砂的形状和所在位置与穴的真假吉凶关系甚大。“山管人丁水管财”,砂与人丁的数量与后代的素质均有重要的关联。
穴后之砂叫乐砂,乐山后之砂叫鬼砂,穴近前横拦之砂叫案砂,案后远砂叫朝砂,穴左之砂叫龙砂,穴右之砂叫虎砂。位于水口位置的则叫水口砂。
看砂之要领,与龙相似,凡形状尖、圆、方、正、形如贵器、开面有情、秀丽光彩、有情向穴者为吉砂,肥圆正方者主富,清奇秀丽者主贵;空破、歪斜、倾崩、形体丑陋、形如兇器、背穴而无情者则属凶砂。
吉凶之砂名称甚多,但总体上离不开上述原则。御屏、御伞、锦帐、天马、金炉、金鱼、文笔、金箱、玉印、玉带、殿阁楼台、展旗、顿鼓、卓笏、狮、象、龟......,都是用来形容吉砂的名称。投笄(音ji,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掷仓、破衣、抱肩、献花、揿裙舞袖、探头、裂面、提箩、复勺、断头流尸等都是形容凶砂的名称。
阴宅风水中的砂如何看
风水学的砂是环境学中的一大部分,简言之就是峦头形式的识别,如果把龙比喻一个人,穴就是人的精神面貌,砂就是人的行为表现。砂吉人善,砂凶人恶,砂美人俊,砂陋人丑。故有“收得一宫砂水正,富贵荣华不须疑”的师训。
阴基墓地,砂的作用很大,看砂重在三吉六秀,有情无情,至于娥眉案、玉几砂、文笔峰、天马星千变万化能为我用者则会催管催贵应吉应福,不为我所用者如同画饼不能充饥,画的美女不能成妻一样,形同摆设。
反之,凶砂到堂或探头、掀裙或推胸、擎拳。只看你是否心领神会,慧眼能辨。认的龙穴真砂水,识破天机密,并非是师祖蒙人,而是提醒后代弟子谨慎再谨慎也。
师传:砂者近君子远小人则受其益,远君子近小人则受其损。重在能认的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多远为远,几近为近,没有一双明亮的双眼,没有一颗认大地为母的爱心,即使是做一辈子风水“大师”,其收获最大的是为本人换回一块凶地,并以后代之凶来还在世之债。
祖师传曰:天子地不可点,点了天子瞎双眼,花假穴不可用,害人害己不落空。何也:天王老子多了岂不天下大乱,神灵降罪与斯人,作孽多了鬼神积怨,久必疯狂恶死,心为善恶之门,德为后世之荫。一切尽在缘中,真诀也在其中。
师传:看砂有九诀,请君细道别。
第一长身是高耸,最嫌身臃肿。
第二矮体本来低,亦须与穴齐。
第三肥面容丰满,唯此有福气。
第四瘦貌最清奇,陵角不须疑。
第五聚气是联出,磊落突兀屈。
第六合形凑集成,或者是联名。
第七破相反是相,半面生痕浪。
第八顶相莫嫌斜,砂脚要合遮。
第九变出在人心,巧与心目明。
师又传:看砂有八杀,砂来杀人亦不发。
一为射,一尖直向穴当面冲来,徒配何须说。
二为探,斜山略露头做贼,不知休即是。
三为冲,横来插穴前即是。
四为破,痕浪直透顶,淫乱姿游聘。
五为压,穴前砂屈起,奴仆常欺主是也。
六为反,曲身去向朝,离乡去飘摇。
七为段,脑下生横浪,斩首无人葬。
八为走,斜身顺水飞,游荡不思归是也。
据经验,常见平常人家,地穴甚小,又有犯朝案护砂多不和者,全凭地师移步换形之法,加以趋吉避凶,此为权宜之计,机缘到时,其下代必葬好地。盖普通穴场,只要砂水化为我用向合进神水法也发二三十年,若误将杀气收进堂局发凶不须凝。
什么是风水学中的水口?
所谓水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如州县、小如村落的水流的进出口。缪希雍在《葬经翼•水口篇》中说:“夫水口者,一方众水总出处也。”一般说来,水口包括流入水口和流出水口包括流入水口和流出水口,入口又称天门,出口又名地户。风水家尤重地户。水口范围有大有小,并无拘限,视水流环绕情形而定。《入地眼图说•水口》上说:“自一里至六七十里或二三十余里,而山水有情,朝拱在内,必结大地,若收十余里者,亦为大地,收五六里、七八里者为中地;若收一二里者,不过一山一水人财地耳。”
风水家认为,水流为龙之血脉,是生气的外在形态,又代表财源旺衰。因此,水口之关锁开闭,实即一地风水对生气财源的把握控制。水口之势,宜迁回收束,关拦重重。天门欲其开,源远流长而穷尽,预示生气旺盛,财源广进而不绝,地户欲其闭,有众砂拦阻,屈曲如之字、玄字,层密截留,以聚气藏财。不能斜飞暴射,直窜湍急。否则气散财亡。《葬经》所谓“其来无源,其去无流”者即是。卜则巍在《雪心赋》中说:“水口关拦,不重叠而易成易败……水口爱其紧如葫芦喉。”缪希雍在《葬经翼•水口篇》也说道:“夫水口者………必重重关销,缠护周密,或起捍门相对待峙,或列旌旗,或出禽曜,或为狮象,蹲踞回护于水上,或隔水山来,缠裹大转大折不见水去,方佳。”
参考:网页链接
❸ 风水学中的“曜星”指的是什么
风水学中的“曜星”指的是什么?亦称曜气,指穴场周围众砂上所生的尖利巨石。徐善继《人子须知·砂法》云:“凡龙虎肘外,龙身枝脚,穴前左右之砂,明堂下关水口及龙身随带之间
亦称曜气,指穴场周围众砂上所生的尖利巨石。徐善继《人子须知·砂法》云:“凡龙虎肘外,龙身枝脚,穴前左右之砂,明堂下关水口及龙身随带之间,但有尖利巨石,皆为曜星。”
风水家察形,向以端正清秀为吉,而恶怪石峥嵘,石山为五不葬之地。但风水家同时认为,纯粹土山,是真气不充容的表现。杨筠松《撼龙经》云:“凡是星峰皆有石,若是土山全无力。”纵是势大形好,星峰特秀,亦不显贵,为生气无存之空穴。曜气是龙之贵气旺盛所延及而生,因而亦是寻求吉穴的证佐。有曜星出现主结穴大贵。
❹ 地理风水中后山是文曲星峰,武曲星峰,巨门星峰等星峰形式内容是什么样的
九星风水学
九穴星峰
龙行上应三吉星,儿孙世代产贤哲。
贪狼星峰
其峰形状如出土之笋,四面圆尖,其上平。其变形有十二,以尖圆平直小为上,以欹斜侧岩倒破空为劣。尖,如笋破土而出,上小下大;圆,不偏不歪,四体浑圆;平,指顶平浑圆,直,不斜不畸;小,清秀小巧如文搭笔头。七恶形,指形体育崩塌,裂坼,边有边无,面尖身直,多洞穴挖掘,身形歪斜,山多恶石。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吉凶祸福。杨筠松《撼龙经》云:“贪狼顿起笋生峰,若是斜枝便不同。……贪狼自有十二祥……祸福轻重自不同。”贪狠星峰五行属木,木火相生以廉贞火星作袓山为佳,与廉贞祖山百十里遥相呼应,结地大贵。《撼龙经》云:“贪狼若非廉作祖,为官也不到三公。”贪狠星属吉星,主富禄寿昌,若带有清秀的鬼星、技脚,主出人文秀。若得贪狼磊落群立如笔阵旗枪,定为入阁文官或世代王侯。在阳宅中,以屋脊高耸、垣堵起伏,四檐拱照为贪狼木形,为吉形,主文章魁选,但忌门前凶砂,否则人丁多损。
巨门星峰
其星距祖宗山不远,形状不尖不圆而成方形,面如大门,故名。其势高大方正,少枝脚,少关峡,但周遭护卫甚多。《撼龙经》所谓“方岗之下如驱羊”,如旌如节之山成双成对,其后更有刀剑之峰相护送。每遇星峰跌断处,两旁有圆峰,称衣冠吏。谓真龙从此剥换,更衣换形。巨门星高昂尊贵,随侍不可少,如果形体孤独,则不吉。不宜开坟立宅。《撼龙经》云:“若是独行无护卫,定作神祠佛道宫。”又忌形体欹斜,有失尊体,若顶上多生断裂折痕,形如火焰,则化为廉贞恶形。巨门星为吉星,五行属土,土性淳厚。主出人忠良正直,为明主股肱之臣,如悬钟顿起者,主富贵兼全,诸侯闻达;如牛奔象舞者,主受銊御敌,君王扦城。高大而清秀者,品高德洁,仁风莫誊。肥厚遥长者,子嗣兴旺,发福悠长。但势若短尖,则多亏败。阳宅中以屋宇方正,四檐齐平,墙无缺陷者为巨门形,主财富如流。田园广置,忌门前凶砂,否则多中年夭死。
禄存星峰
其峰上体圆方如鼓,下体肥大如葫芦形。禄存星随下体不同有多种变形,杨筠松《撼龙经》分列九类。第一禄存,形如顿鼓,其下体枝脚,成双成对,齐整平行,如剑芒簱幡,次第排列,与小贪狼、小巨木及辅弼诸星降列于大江之畔,隔水有朝应,主贵龙结穴。第二禄存,形如覆釜,其下枝脚尖如剑戟,罗列周身,主有威权,家至巨富。第三禄存,形如鹤爪,两短中长,龙隐中行,如周围龙虎形好,则结穴,形恶则穴空。第四禄存,形如腰肋,两边凹陷,枝脚如乱丝蓬麻,只合为神伺佛道之宫。第五禄存,如死鹑悬挂,支离破碎,折痕裂坼,技脚自顶而分。此星有穴,须待枝脚回转,结于平地。第六禄存,落于平洋,势如巨浪,开张飞扬,寻穴须看水势朝迎。第七禄存,形如长蛇,无遮栏缠护,只可视为贵龙的随从之龙。第八禄存形如头盔,下有肩披,结贵穴。第九禄存,形如落花,片片段段,多为水口罗星。禄存星峰,天下诸山皆有,五行属土,其或凶或吉,全视其形好形恶而定。其吉峰立穴,亦可为将相公侯,巨富连城,禄存形正,前又有圆润小峰,即禄存星所带官禄之象,其后若横带剑芒,亦主兵权尊重,若与贪、巨、武、辅并行,则结大贵之地。
文曲星峰
星峰形状如蛇鳝,婉曲而长,体势柔顺。风水家认为,九星行龙,皆会间杂文曲星峰而行。文曲星峰是真龙剥换的标志。文曲性柔,五行属水,生于旺方,侧面成峰,如丝如缕,多低平而行,少星峰突起,或有星峰,亦同于左辅右弼,平洋之中,其行蜿蜒,如一弯峨嵋。如果此类星峰接连而生,有情环顾,则大吉,主其家妇女荣贵,可为后妃贵嫔,其男也可因妇而得官。文曲低平行龙,若能生得贪、巨、武、辅等吉星在其间,则更为尊贵,主家男功名科第,女性持家,机巧不输尊翁。但文曲水星行龙,少如蛇蟮之轻灵清秀者,多呈渔翁撒网之形。网脚零散而不连贯,如乱花飘落,三三五五,翩而飞,或如惊蛇出草,鹅头枕流,形呈僵死而情露惶惑,枝脚零乱而不齐整,山水反背而少关拦,其形大恶,因而风水家多视文曲水星为凶星,主淫邪之祸。男人酒色而败家,女人淫乱而致讼。《撼龙经》云:"此地葬之主游荡,男不忠兮女不贤。"阳宅中以屋作无楼,檐披低矮,旁无两厢为文曲形,主女淫,门壁斜歪者更凶。
廉贞星峰
星峰高大耸拔,顶上乱石嵯峨,山色赤黑如烈焰冲天而起。廉贞星形势高大,多作祖山,顶上称为龙楼宝殿,其下生出贪巨武辅等吉星,龙势行来,周遭帐幕重重,真龙如仙带飘飞,穿帐而出,水泉夹迎,吉星缠护,落穴于南方,北面有群山敛衽作朝。廉贞星若无吉星为伴,则多隔水远作朝山。廉贞星峰多大石,五行属火,为真阳之星,远作祖山,显得龙势远大。如果行龙剥换为吉星结穴,则主威权。因而廉贞星又称权星。《撼龙经》云:"红旗气雄威武在,行兵出师骇妖怪,权星威福得自专,纵人文阶亦武威,廉贞一变贪巨武,文武全才登宰相。"因此,廉贞星峰虽多大石,不可以石山弃之。须知山无石则气不显而力薄,山石高大则气势雄伟,行龙高贵,贪、巨、武、辅诸吉星,如果没有耸拔嵯峨的廉贞作祖山,结穴纵吉而不贵。《撼龙经》所谓"贪狼若非廉作祖,为官也不到三公"即是此意。但龙贵剥换,如果廉贞行龙不剥换为吉星,仍是廉贞结穴,则主大凶。因为廉贞本身粗大蠢笨,怪石峥嵘,枝脚如鬼符零乱,草木焦枯,山势峻急,水无以蓄,为大恶之形。扦穴则主官祸凶死,忏逆乱伦,败国亡家,是以风水家视廉贞为凶星。阳宅中以屋脊尖耸、垣墙尖长,披檐露椽为廉贞形,主官司牢狱。如果前有凶砂,火灾痨疾立至。又名红旗星峰。
武曲星峰
星峰形状如大钟覆地,圆中微方,高大端正,上下一体,无欹足枝脚延伸。如贪狼而不尖,如巨门而带圆,似禄存而无足,与左辅形近更高大。武曲星五行属金,为三吉星之一。如楼台林立,高耸人云,屏立千丈者,主兵权尊重,裂土封侯;如方冠峨峨,清秀明丽而三五相连属者,主子嗣聪颖,形貌端秀,文章及第。《撼龙经》云:"武曲之星号一金,卓圭立笏高千寻,定主兵权富韬略,登坛既拜夷狄钦。棱层高耸立屏障,文华秀发称儒林。"阳宅中屋宇光明,墙垣高大方正,四檐相照者,为武曲金形,主富贵荣华。忌门前凶砂,主小房男、女不利。
破军星峰
星峰形状如三角军旗,前头高卓,有诸星峰形状,但后尾低下长拖,两边壁立倾斜。杨筠松《撼龙经》云:"破军星峰如走旗,前头高卓尾后低,两旁失险落坑陷,壁立反裂形倾欹。"破军星为其他星峰变化成穴,有贪狼破军、巨门破军、禄存破军、武曲破军、廉贞破军、辅星破军、弼星破军诸形,以走旗拖尾为其总特点。破军星五行属金,山势猛恶,峰峦突兀,左崎右险,乱石横生,形体不整,如竹杆、如马鞭、如戈戟、如绳索。明堂倾侧,水去无收,龙虎抱卫之山,亦爪脚突怒,是大不吉之凶星。诸尊星吉穴,一沾破军,多犯忌煞,因此辨星点穴,均须识破军之体,否则吉变为凶,灾祸立至。阳宅中以屋高地窄,墙垣败破,檐如筹矢披散者为破军形,主家破人亡。前有凶砂,则更有流配之刑,痨瘵之病。
左辅星峰
左悑正形如古人裹发幞头,前高后低,有两枝脚低平而行。武曲星峰两旁常生辅星,其形与武曲相似,为覆釜形,较低圆。杨筠松《撼龙经》云:“武曲星峰覆钟釜。……钟高釜矮事不同,高即为武矮为辅。”除此口外,左翱旦尚有诸多形状,或如梭、如印,或如月、如笠,或似鲤似龟,或似梳似戟,随所从星峰而有不同形状。总之,以形
状小巧清秀而圆丰者为是。左辅星常生于真龙结穴之处,位于明堂左上方,故名,以延伸生入垣局者为贵。风水家行龙讲究缠绕护卫,缠护愈多,其龙愈贵,辅弼之星,如果能三三五五,牵联而行,如螺卵堆垒,如梨栗拥簇,前导后随,左护右卫,则其龙势必大,结穴必贵。吉星行龙,如无辅弼之星随护,说明龙势末住。以或结穴,亦不显贵。《撼龙经》云:“贪巨 若无辅弼落,高岭如何住得龙。”左辅星五行属金本身无吉凶,随吉星则吉,随凶星则恶。本身形状以清秀或丰润止伏迎拜为佳,以丑陋突怒飞走为恶。阳宅吉凶同。
右弼星峰
没有确切正形,或如梭、如丝、如虫、如鱼、如蛇,与左辅星一样,随其他星峰形状而定。《撼龙经》云:“弼星本来无正形,形随八曜高低生,要识弼星正形处,八星断处隐藏行。”弼星与辅星一起,组护穴星行龙,多生于结穴之处,明堂右方,故名右弼。更多时候,右弼星隐迹藏形,踪影不现。《撼龙经》云:“右弼一星本无形,是以名为隐曜星。”风水家认为,右弼蔵形,说明地脉暗来,诸煞不侵,诸害不作,识者若能精悟妙解,法眼独具,于隐隐微微之中识其形踪,即能寻得结穴。由此看来,右弼一星,本无形可觅,只为上应九星,故增置其名。右弼五行属水,吉凶随他星而生,但多傍吉星,傍凶着少。
唐杨筠松形家风水九星风水学认为,龙脉之行,殊少尊贵全格,多是星峰杂出。天下三山五岳,真龙落穴,亦多为吉星凶星相互参错。只要恶星能剥换出吉星,结穴处有尊星耸起;或吉星多而凶星少,则仍可结成吉穴。因此凶星凶龙,亦多有可裁扦穴之处。如廉贞恶星,若作祖山而剥换出贪巨吉星,则结穴大贵。九星行龙,俱不能少缠护帐幕,前官后鬼。贵龙结穴,必多拥簇,贱龙则多脉行孤独。九星所结穴形部位,各有大致类别。贪狼星多结乳头穴,巨门多结窝形穴,武曲结穴多钗钳形,禄廉多结突穴,文曲多结穴于坪,纵高处亦结为掌心穴,破军结穴于两旁,辅星正穴如燕窝,高处如灯笼,平地如鸡窝,弼星隐于平地。
❺ 象征帝王的星是哪颗叫什么、
帝星俗称紫微星。
紫字是指紫微星垣,代称皇帝。因为天上恒星中的三垣,紫禁垣居中央,太微垣、天市垣陪设两旁。古时候认为天皇应住在天宫里,天宫又叫紫微宫。人间的皇帝自诩为天子。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所以紫微星垣代称皇帝,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内城严禁黎民百姓靠近,所又叫紫禁城。
紫微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称“紫微宫”,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政府机构,天市垣象征街市。在“三垣”外分布着“四象”,也就是二十八宿的合称。 紫微星乃南北斗中天之帝王星。
(5)地理讲火曜星是什么样的图片扩展阅读:
通常人们说的紫微星,指的是公元前1100年的北极星,即帝星(北极二,或被称为小熊座β星)。而21世纪的北极星已经不再是帝星,而是勾陈一(也被称为小熊座α星)。
但是由于中国星官体系早已成型,不可能再进行很大改动,所以紫微星还是通常指代北极二,而不是勾陈一。也就是说,紫微星虽然是北极星,但不随北极星的变化而变化,是已经固定下来的。
❻ 天机、巨门星是什么意思
是紫薇14主心中的两个
星曜:巨门星
斗别:北斗第二星
阴阳五行:阴水(癸)
化气:暗
主导:是非、疑惑
颜色:黄、褐
简介:巨门星五行属阴水,化气为暗,在命数上执掌“是非”,是孤独之宿;代表人物为姜子牙的妻子-马千金。
性质:
1.忠厚中带点傲气,研究心、分析力、联想力都很强,口才、辩才不错。
2.心中多疑虑,多负面思维,常会从灰色面切入,所以,即使不是有意去招惹是非,但是非却可能从天而降。
特点:
1.巨门星之人分析力强,对是非曲直的道理并非不明白,却趋向消极面,所以一般会缺乏豁达度,也因为颇能察觉出人们的黑暗面,所以甚至尚会对人、事、物的“动机”起疑。
2.巨门星遇化禄、化权、化科、化忌时,口才都很好,但却有不同的特质:
化禄:善体人意的感性,会伺时机而发言,能博得好感而人不厌其言。
化权:讲理却语带权威及自信,具煽动性及说服力。
化科:态度客气诚恳,擅分析,条理分明。
化忌:隐晦、猜疑、刻薄,是偃蹇劳伤之人。
形态:1.中等身材,嘴型较大。
2.代表身体部位为眼目、口、皮肤。
地理位置:地下道、阴沟、铁道、工地、坟场、中医院、中药店。
建立观念
巨门星化暗,是一种隐密幽暗的隐寓。巨门星主导着是非、猜疑而擅长研究、分析。巨门星坐命者心胸并不开朗,会有隐晦不明之处,持着怀疑的态度,所以能够沉稳下来作研究分析,也因为剖析能力强,所以常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而所着重点,往往过于偏向负面、消极或灰色面,即使趋向事实,也难为人们所接受,因为其中会有以偏概全的偏颇见解,所以在高论之后,便可能引起反驳、争论,这也是巨门星会引起口舌是非之原因之一。
巨门星因多疑,故善研究、联想、推理、分析、筹划,且充满自信,也善于察言观色,反应极佳,只是言谈不免偏向刻薄,所以常不为人所喜,只因为有点傲气,不满现实,但凡事皆能看得比一般人深入,所以亦有心机深沉之现象,其实,巨门星不失为心地善良之人,只是疑心多,易引起反感!
巨门是颗很有深讨价值的星,譬如行运逢巨门,遇病时,有机会求诊中医或中药;巨门虽是暗曜,但也与法官、律师、讲师、教授等息息相关,那是取巨门星之多心于研究事理而成就事业,所以巨门星的特长则是沉着及专心,因为欲达臻此种受人钦羡的位阶,是须经过好几年的“寒窗苦读”,也须耐得住寂寞。
一般坐命在子、午宫的巨门星被称为“石中隐玉”格,而其条件是科、权、禄三个化曜星之一相伴,此格局之人再如何贵显,却会有难以言喻之心事或苦衷,而那件心事,即可能是其人一生中最大的秘密。巨门在子宫坐命之人优于午宫,但如果天机化忌在巨门对宫,则主困顿,看不到远景,但一般巨门在命者,大多口才不错!
天机星
天机星:天机星代表人物是姜子牙,为智慧之神司掌‘智慧’、‘精神’主思想 ,化气为善,化忌为恶,脸细长身材适中,不高不矮,个性急,谈吐斯文,神经过敏多愁善感,有异性缘。
一、星曜特性
1.形性
(1)形体
斯文,略胖,中等身材。
(2)性情
心思缜密,擅筹算,表面平和心多变,且性急不定,心沉闷。
2.特色
(1)才艺
多才多艺、心慈好奇、博而不精、服务就业、忌商或创业、文职清贵、武职忠良。
(2)智商
1.聪明巧智,但如天机化忌则为恶星,恐钻牛角尖。
2.神经过敏,多愁善感,有异性缘。
3.如与天才同宫,智商极高。
4.天机会羊、陀、火、铃易沦为小聪明。
(3)变动
1.天机主变动,不喜待在家中,会吉星发展有利。
2.运限逢之家庭易有纠争,尤其天机巨门更甚。
3.天机会化忌或天机会天马,有变动。
(4)比较
天机:好动.头 脑.身 体.交 涉 策 划
破军、七杀:人生的波动
贪狼:应 对.进退.演艺(多才多艺 )
文昌、文曲:文艺口才(多才多艺 )
(5)机月同梁
天机、太阴同宫,另三方有天同、天梁来会,谓之。如就业则为主管参谋格局,进财稳定。
二、宫位解释
1.命身
(1)参谋秘书人才,对事务具有多方面兴趣。
(2)天生好酒量,但非嗜酒如狂。
(3)具运动潜能,并有机会接近运动、交通、运输、旅游。
(4)脑神经易衰弱。
2.兄弟(宫主)
(1)兄弟间有人脑筋好,或过房或认义父母者。若逢凶煞,兄弟少且缘薄。
(2)天机化禄兄弟智慧强。天机化权兄弟易起争端。
(3)天机庙旺,天机入庙会巨门,天机太阴,天机天梁,主兄弟有二人。
(4)天机巨门逢陷地,天机逢六煞,主兄弟刑克。
3.夫妻
(1)配偶感情纤细,有文艺才华。
(2)配偶年龄相差较大,略带神经质(化忌带煞尤甚),易失眠、焦虑,神经系统脆弱。
(3)此星浮动、择偶时会不够慎重,简单仪式或小变化(情绪性变化)。如分居会再复合,口舌亦
难免。
Ⅰ.天机巨门:口舌较严重,大限逢之亦是。
Ⅱ.天机太阴:配偶美貌。
Ⅲ.天机如有化忌、左辅、右弼、火、铃同宫时,或大限逢之,会真正变化。
(4)配偶防职业不稳定,不理想或有投机性格。
(5)配偶与家人、亲戚不易相处,易生是非。
4.子女
主子女不多,庙旺有二人,活泼、聪明、好动。
5.财帛
(1)钱财波动
Ⅰ白手成家,劳心劳力在千辛万苦中挣钱,且财易波动,财来财去。
Ⅱ如逢六煞、化忌,应防负债及官司。
(2)职业性质
Ⅰ不定:一生中难以一种固定职业进财,或屡换工作或兼差。
Ⅱ投机:喜以具有投机性、冒险性的行业进财。
Ⅲ种类:擅运用技巧赚钱,尤其如代理、中介、贸易,并适合短期投资的现金生意。
(3)大限变化
Ⅰ见六吉、化禄、禄存则能增加收入机会。
Ⅱ见化忌、六煞,则财源终止或减少收入,故不宜经商。
6.疾厄
(1)阴木为肝胆之疾,肝火旺则性躁惊恐,胸口堵塞,肝旺过久则血气衰、头昏、眼花、齿落、
骨易酸。
(2)天机会文曲、化忌,主四肢肌肉易小伤或萎缩。
(3)易得时疾,独坐时幼小多灾,陷地时头面破相。
(4)天机巨门主血气疾。天机天梁腹下有疾。
天机太阴有疮炎。天机四煞防目疾及麻痹。
7.迁移
主动、宜外出谋职,往远地发展,愈远愈活跃。
8.交友
交往的朋友大都为学有专长者,彼此会较无法信任,流动性也高,公司中部属流动性高,
否则自己会常换老板。
9.事业
适合技术性之人员,靠脑力、动手脚的工作都很适合,如艺术、出版、设计、筹划、参谋、木器、装潢皆可。
10.田宅
(1)不依祖业,自行创置,宜住圆环旁、马路边。
(2)会常搬家或摆设常变,天机化忌家中常有吵闹。
11.福德
喜思考、求知欲高、好奇心重,追求精神层次发展。
12.父母
父母思想高,管教子女严格,庙旺无刑克。
三、命理逻辑
1.动静:优点为心慈擅策划谋略,好学好动,处事有条理,冷静有魄力。缺点在善忘善变,喜攀逢迎,有精神紧张倾向。
2.机深:机深祸更深,天机落陷,常处心积虑者,一旦机关算尽,人算不如天算,太过精明者,往往波折重重,因而常患了勇于为己谋,忽视他人权益的毛病。古有察渊鱼者不祥之寓,凡事无法躬亲,如能采取双赢策略,保持大事精明,小事胡涂,何必恩仇抵死分,君子一笑泯恩仇,小人一剑泯恩仇,学术数要有高悟性,开阔胸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必能更有成就。
3.慧根:术数虽是江湖技俩,但要提升为学院派,其治学态度必需严谨,也应要有慧根,有哲理慧根的星曜,包括:天机、天梁、贪狼、紫微等,但学习的主观不得太强,才不会沦为固陋及偏激。
❼ 曜生在什么地方,地理上的一种说法。有官鬼禽门曜的曜。
《幽城幻剑录》的“天轨仪刻”场景中就有如下解释:
“日曜”也者,又名“太阳”,乃“罗睺”对星,掌明界诸光阳气,为七曜之首。
“月曜”也者,又名“太阴”,乃“计都”对星,掌明界诸幽阴气,为日曜伴宿。
“水曜”也者,又名“辰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诸水凛冽之气。
“金曜”也者,又名“太白”,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刚厉破杀之气。
“火曜”也者,又名“荧惑”,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奋烈灼炎之气。
“木曜”也者,又名“岁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茁长孕育之气。
“土曜”也者,又名“镇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沉定凝敛之气。
❽ 怎么查自己是甚么星的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发长长期雄居世界首位,很多成就今天仍倍受瞩目.其中,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及成果,可以说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体系严谨、细致,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很多古天文学中的称谓依然令人神往,由于其可能略显文言化,所以大多数可说是蒙有神秘的面纱,这份”神秘”,常常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于是,一些游戏、动漫就借助人们这样的心理,在谜题、器物、情节等方面引用中国古天文学的一些词汇,营造出良好的气氛,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现在就在这里,对其中一些比较集中的词汇进行简单的解释,希望能对大家的进一步了解有些微薄之助。
很多游戏中曾有过类似于召唤术的魔法设定,其中,对于“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的召唤技颇多,例如《风色幻想》还有现金的中多网游。其实“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灵兽合称为“四象”、“四灵”或“四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划分使用的是“星官”系统,这里的“星官”类似于西方的“星座”。中国古代“星官”系统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史记·天官书》中,其中“二十八宿”又分为四大星区,分别用动物命名,即是上面所说的“四象”了。可以说,“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就是四个大规模的“星座”。
说到“三垣二十八宿”及中国古天文学的一些关键词,“曜”、“垣”、“宿”是一定不可遗漏的,就让我们来粗略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
曜
“曜”,本义为日光,后称日、月、星为“曜”,可理解为明亮的天体。“曜”这个字在很多动漫、游戏中曾有涉及,其中《幽城幻剑录》的“天轨仪刻”场景中就有如下解释:
“日曜”也者,又名“太阳”,乃“罗睺”对星,掌明界诸光阳气,为七曜之首。
“月曜”也者,又名“太阴”,乃“计都”对星,掌明界诸幽阴气,为日曜伴宿。
“水曜”也者,又名“辰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诸水凛冽之气。
“金曜”也者,又名“太白”,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刚厉破杀之气。
“火曜”也者,又名“荧惑”,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奋烈灼炎之气。
“木曜”也者,又名“岁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茁长孕育之气。
“土曜”也者,又名“镇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沉定凝敛之气。
关于“曜”一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称,下面对其一一作简略说明。
五曜
提到“五曜”,就要谈到“五纬”。“五纬”亦称“五星”,即太阳系里的水、金、火、木、土(此处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下同)五大行星的合称。中国“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这五大行星古称分别为“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后来这些渐渐成为古人对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称。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相应的名称来历: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
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淡蓝色的“天狼星”还要耀眼。《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先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后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长庚”了。“金星”有厚重的大气层,“金表”(如果可以这样叫的话)温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点的金属。
火星,古名“荧惑”。由于“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为红色,所以其反射光为淡淡的火红色,类似于荧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颗地外行星,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其在地球上自视的运动方向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所以古人称其为“荧惑”。“火星”是“类地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最近,“火星”曾达到距离地球相当近的距离,给对其的观测提供了良机。
木星,古名“岁星”。因其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个“星次”(即岁行一“次”)而得名。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那么“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上面所谓的“岁行一‘次’”。这里的“十二次”分别为: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我国汉代以后发展形成的“干支纪年法”,其实就源于之前的“岁星纪年法”。“木星”为目前已知的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红斑”曾经是天文界一项着名的谜题。
土星,古名“镇星”。“土星”古人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所以称“土星”为“镇星”。另外,也称“土星”为“填星”,其中“填”同“镇”,应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惊异的,就是它的“环”,从地球上观测,似乎长了两个“耳朵”一样。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着五颗星相配,即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为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过,类似于纬线,所以古合称“五纬”。“五纬”、“五星”也就称作“五曜”。
七曜
“七曜”,古代也称“七政”。是我国古代对“太阳”、“太阴”、“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体的合称。同时,由于上面曾经说到的原因,“七政”又称“七纬”。其实,古人根据观测认为同时在天空中运动且不同于其它恒星,于是将太阳、月亮同五大行星相提并论,称“七曜”、“七政”、“七纬”,是古人错把太阳、月亮也当成了行星;从今天的天文体系来看,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恒星天体,众行星围绕其作公转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与其它行星的卫星的地位相同,可以这么说,太阳的等级高于水、金、火、木、土五星,而月亮则低于这五行星。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此合称,也比较广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大猎赋并序》中就有写道:“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晋书·卷十一·志第一》中为:“然则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簿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在国外,“七曜”也是相当出名的,很多地域以“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称“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称“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称“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称“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称“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称“土曜日”;太阳神主管星期日,即称“日曜日”。“七曜日”分别代表一周七天的叫法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伦出现了一个星期分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为一个月。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七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个神。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所以,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开始计算的,同中国以星期一开始的习惯不同。“七曜日”的称法目前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着,相信很多玩过日本游戏,看过日本动漫的人都有所发现吧。
九曜
很多人最早接触“九曜”这个词,可能是CLAMP的《圣传》中的占星师“九曜”,这里是当人名来使用的。而在我国古天文学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罗睺”、“计都”两“隐曜”,是为“九曜”。
“罗睺”及“计都”均为梵语的音译,传说“罗睺”本为统领众魔的龙,曾与天神们联合对抗恶魔,但在高奏凯歌之际,他却趁大家不备,偷喝了圣液,不料其罪行被太阳和月亮看见,就向众神告发,于是天神赶去奋力将“罗睺”的头切下,然而此时圣液已在“罗睺”的体内发生作用,令其得以如同星体般永恒不灭,自此“罗睺”的头以及他的身体——“计都”,即成为日、月两曜永不妥协的敌人,只要环境许可,他们即试图吞噬太阳和月亮,造成日、月食的现象,而计都的尾巴有时亦会以彗星的行貌出现在世人之前。
另一个传说为:“罗睺”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恶魔,相传为“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称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护神;他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好为非作歹。“天神”与“阿修罗”搅乳海之时,“罗睺”乔装改扮,混在天神队伍里偷喝甘露,结果被“日神”和“月神”发现,向“毗湿奴”打了小报告,“毗湿奴”当即用神盘砍下了“罗睺”的头和手臂。但因为“罗睺”已经喝了甘露,所以他的头长生不死,为了报仇,就经常吞噬太阳和月亮,从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为日、月食的由来。“罗睺”星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体则化为“计都”星,皆为不祥之星。这就是古印度的概念:在夜空中突然出现威胁着每个人的星称为“计都”;抢夺太阳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食的星称为“罗睺”。《幽城幻剑录》里的“罗睺神”的设定与传说极为相似。另外,《幽城幻剑录》的“天轨仪刻”中所写:“日曜”也者,又名“太阳”,乃“罗睺”对星……“月曜”也者,又名“太阴”,乃“计都”对星……即可能由上述传说所来。
西天竺的《七曜攘灾决》,是在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译传入中国的,此书中具体介绍了“罗睺”、“计都”两隐曜为:“罗睺,遏罗师者,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则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计都,遏逻师,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
在中国,“罗睺”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译的《九执历》中,所谓“九执”即是指“九曜”。“罗睺”、“计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时已渐为我国天文学家所重视。
那“罗睺”、“计都”为何称为“隐曜”?具体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又指代为何呢?
所谓“隐曜”,就是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恒星的目视可见不同,实质上,“隐曜”是古天文学上的轨道术语,“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描述“隐曜”相当准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天文中的“隐曜”,大多数与日、月所被观测的运动有关,要提到“罗睺”、“计都”在天文学上的指代,就要先简单谈谈天文学上所说的“黄道”与“白道”。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相对的,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就会在天球上进行移动。移动的轨迹就称为“黄道”,《宋书·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黄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和“白道”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来讲,在中国“罗睺”和“计都”知道的是“黄道”和“白道”的交点。
此外,另有一以“罗睺”为白道升交点。“计都”为月球远地点的说法,此说法曾传入日本,现今日本尚存有两幅早期以“九曜”位置占算星命的天宫图,我猜测《圣传》取材可能曾以此为参考。另外《通灵王》中描写标志着“通灵王大战”开始的五百年重临地球一次的破灭之星“罗睺”以及“计都”其原形,也可能源于此处。
十曜
这里提及“十曜”破有些外传的性质,因为“十曜”一般是相对少见的,不过,既然《幽城幻剑录》中曾有“时轮宫”和“时轮尊者”的出现,那么,在这里简单的写一写“十曜”还是有必要的。“时轮历”中在“七曜”之外,还有两个假想的天体,即“罗睺”、“劫火”(“罗睺尾”,此处未得详细考证,不过笔者猜测为“计都”),再加“长尾彗星”,合称为“十曜”。
十一曜
在“罗睺”、“计都”之上复加“月孛”、“紫气”两“隐曜”,合称“四余”,再与“七政”一起,称“七政四余”。“七政”及“四余”中的“罗睺”、“计都”之外,“月孛”及“紫气”两曜,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晚一些。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指出,“四余”应出自于《都赖聿斯经》,此书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又合称为“十一曜”。
根据传说,即使普通公认“四余”是肉眼不可见的星曜,即“隐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却仍然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天体一样能够进行观测。例如“罗睺”、“计都”掩住日、月的光线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发生食相时就可以测得。古人认为当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气”也可看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阴历月未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十一曜”,即“七政四余”中的“四余”星曜“罗睺”、“计都”、“月孛”、“紫气”在我国天文上同时提及的话,有说法认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黄道南过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再由黄道北过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运行至近地点时称为“紫气”。“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相关。《幽城幻剑录》的“天轨仪刻”场景中的“罗睺天轨”、“计都天轨”的说法,就与上述部分相符合。
二十八正曜
中国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这里的“主星”也称“正曜”,即为“二十八正曜”,具体各“正曜”为: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杀、破军、禄存、天马、左辅、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钺、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天空、地劫。
有一说法称其中“太阳”、“太阴”为“中天主星”,而“天空”、“地劫”即称为“中天助星”。
星官
在介绍中国古天文的“星官”之前,请大家先简单浏览以下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天文成就,可以发现,各文明古国的天文研究中,也不乏跟中国的“星官”相似的星区概念。
古埃及,从出土的星图可以发现,古埃及人认识的星有北极、天狼(古埃及称其为“天狗”)、白羊、天蝎等。古埃及恩的星区系统是将赤道附近的星分为三十六组,每组星数不等,涵盖十天,称为“旬星”。
古巴比伦,在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两河流域”一带,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开始到公元前后,始终使用楔形文字。他们取得的天文学成就中,关于星区的概念就有将黄道带的恒星划分为12个星座,即演变成今天的“黄道十二宫”。
古印度,古印度人划分黄道的方法不同于古巴比伦,而是分成二十七部分,每部分均称“纳沙特拉”,翻译过来就是“月站”的意思,这也称“二十七宿”。据记载“二十七宿”的全名最早出现在《鹧鸪氏梵书》里,第一宿为“昴宿”。另外,在《摩诃婆罗多》里则是以“牛郎星”为第一宿,即现在通称的“天鹰星α星”,中国古称“河鼓二”。后来又换以“白羊座β星”即中国古称“娄宿一”为第一宿。印度“二十七宿”上按等分划分的,但由于客观因素,各宿的起点不一定正好有较亮的星,于是他们就选择该宿范围内最高亮度的一颗星为各个宿命名。印度也有跟中国古天文中“二十八宿”同名的划分星区的方法,即增加了“麦粒”宿,位于“人马座α星”即中国古称“天渊三”和“天鹰座α星”间,名为“阿皮季德”,翻译过来就是“麦粒”。
最后是古代中国,中国的古天文辨别星区的方法可总结成一个“星官”(就相当于星座)体系,最系统的划分方法是将星空中的一千四百六十四颗星分为“二百八十三官”,“二百八十三官”中就含“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
“三垣”,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这里的“垣”指的是星的区域。此“三垣”又可简称为上、中、下“三垣”,“紫微”为“中垣”,“太微”为“上垣”,“天市”为“下垣”。
“紫微垣”,位于“北斗七星”的东北放,包含十五颗星,沿东西方向排列。《鬼眼狂刀》中的五把村正中猿飞佐助所获得的名为“紫微垣”的兵刃,其名就源于“三垣”之一的“紫微垣”。
“太微垣”,位于“北斗”的南方,包含十颗星。《三家注史记》中有注为:“太微宫垣十星”。
“天市垣”,位于“房宿”和“心宿”的东北方,包含二十二颗星。
二十八宿
《不思议游戏》(又名《魔幻游戏》)中所提到的“二十八宿”,正是对中国古天文设定的引用,本文最前面曾经提及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象”在该作中也有提及。另外,《轩辕剑》系列,《幻想三国志》以及众多网络游戏中,引用“四象”命名的不胜枚举,估计一般玩家都能对“四象”耳熟能详了。
对于“四象”,《史记·天官书》中解释为:“东宫苍龙……南宫朱鸟……西宫……参为白虎……北宫玄武……”,这里,“苍龙”也称“青龙”,“朱鸟”就是“朱雀”。“青龙”涵: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朱雀”涵: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白虎”涵:奎、娄、胃、觜、毕、昴、参七宿;“玄武”涵: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另外,“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二十八舍住十二州”,其是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了。“二十八宿”均分布在黄道和赤道带上,日、月的相对运动会划过这二十八个“星官”,其实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这二十八个“星官”就相当于太阳和月亮的“宿舍”一样,另外,似乎有“镇星”——“土星”也要和日、月分一杯羹的状况。
星官
除了上面介绍过的“曜”、“垣”、“宿”之外,我国古天文中仍有一些比较着名的“星”和“星官”,例如“天狼”、“北落师门”、“天狗”、“北极”、“北斗”等等。
“天狼”,大犬座α星,是全天最亮的恒星,光色淡蓝。实际上“天狼”有一颗伴星,形成一个目视双星系统,不过伴星比较暗,肉眼无法观测。《史记·天官书》有:“其东有大星曰狼。”这里的“狼”就是指天狼。
“北落师门”,南鱼座α星,是秋季南方星空中唯一的亮星。
“天狗”,有星七颗,位于罗盘座。《晋书·志第一·天文上》中有“狼一星……北七星曰天狗”。其实“天狗”并不是非常有名,但为什么这里要把它和“天狼”、“北落师门”相提并论呢?前面曾经提及《鬼眼狂刀》中的“紫微垣”,而该作中其它几把真村正中就包括“天狼”、“北落师门”及“天狗光”,其估计也源于中国的天文称谓。
“北极”,又名“勾陈一”,小熊座α星。因为它距离北天极只差一度左右,且为较亮星,所以称其为“北极”。《尔雅·释天》中有:“北极谓之北辰”,所以“北极”又称为“北辰”。“北极”其实也是双星。
“北斗”函“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η星。其实确切的说应该是“北斗”八星,因为“开阳”星也是双星,但由于“北斗”自古称七星,所以今天仍然沿用原来的叫法而已。《诗经·小雅·古风之什·大东》中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这里的“斗”就是指“北斗”七星。
另外,还有一些亮星、星官。如“南极老人”、“轩辕十四”等;看看下面这几个:“天河”、“天江”、“天船”、“天津”,刚好水、船、渡都全了;再有就是以“亲属关系”命名的,如“丈人”、“子”、“孙”;以动物命名的,如“狗”、“鹤”:还有官衔、身份、器物等等等等,总之,中国古天文的星官系统除了严谨外,用“华丽”“博大精深”等词来形容也毫不觉得夸张。对其了解越多,就越发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