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世界之最有哪些
1、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6、世界最着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纳木错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西藏。
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
23. 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
24.字数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25.最早的报纸是西汉的《邸报》
26.最早的传记文学是西汉的《史记》
27.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春秋的《诗经》
28.记载时间最长的历史巨着是孔子的《春秋》
29.世界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30.最高的宫殿是布达拉宫
31.最长的石窟画廊是敦煌莫高窟
32.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33.最早的立体地图是宋代沈括绘制的《使契丹图》
34.最大的广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
35.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
36.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37.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8.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39.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40.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21个)
41.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42.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43.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喀顺湖
44.世界樟脑产量最高的地区:台湾
45.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46.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
47.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藏高原湖区
2. 地理中国的关键词与主题 急需
主要应改是这段时间的天气、自然灾害,比如北方洪涝,南方干旱、高温等
3. 让孩子着迷的中国地理的主要内容
让孩子着迷的中国地理
讲讲江西现在有名的东西吧。你看江西地图,最显眼的是个大湖。
江西的这个大湖,是中国第二大湖,第一大湖是哪个还记得不?对,青海湖。青海湖是咸的,江西的鄱阳湖是淡水湖,所以,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跟长江通着,长江水少的时候,鄱阳湖的水往长江流;长江水多的时候呢,长江的水就往鄱阳湖流。
鄱阳湖原来不大,是从三千多年前开始变成大湖的。想想看,鄱阳湖变成大湖,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对,长江。湖南湖北的那块大湿地,被人占了种田以后,长江的水没地方去,流鄱阳湖来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鄱阳湖慢慢变成大湖了。
鄱阳湖好,这地方鸟最喜欢。每年冬天的时候,有300多种鸟来鄱阳湖过冬。光天鹅就有几十万只,一大群天鹅飞起来,铺天盖地,壮观着呢。
有一种鸟,白鹤,也叫仙鹤,特别好看,全世界只有几千只,到冬天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要来鄱阳湖。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也是最适合观鸟的地方。现在鄱阳湖建了国家湿地公园,周围不设工厂,不许围湖造田,就是要保护这个好地方。
鄱阳湖的北边,有江西最出名的山,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叫什么名字?《望庐山瀑布》,就是这个庐山。
庐山这地儿,雨多、水多、雾多,风景好,夏天还特凉快,很多人喜欢来。一些大文人来了,就忍不住写首诗啊什么的,这诗写得好,出名了,庐山也跟着出名了。
除了李白这首,还有一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朝苏轼写的,名气也很大,以后你们语文课上会教。
4. 《地理中国》观后感 5篇
4.自然传奇观后感
今天看了《自然传奇》这个节目,虽然讲的都是动物的事,却也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我深有感触。其中有一项诱饵与等待。
海底有一种鱼,它的头部前边有一个小鱼似的诱饵。它每天都伏在沙子下面,不断地动前面的诱饵,使它看起来像一条虫子或一条小鱼。
终于有一条鱼上钩了,它一心想吃这条“小虫子”,可是没发现沙子下面的危险,它被吃了。
还有一种鱼,它每天伏在沙子下,听上面的动静,直到听到动静很大时才立马张开大嘴把上面的鱼给吃掉,它每次都十分的有耐心的等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能抵制住诱惑,有时诱惑下可能藏着十分大的危险,要能正确地认清诱惑,避免危险的发生,这样才会取得大利益,同时也不要为了小利益面让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
有时候我们需要为了成就一件事必须要等待,你一定要有耐心,只要这条路对,那完成可以等待,十年磨一剑,有时候最有耐心的人才会成功。
人生同样是这样的。人生不能没有等待,也许正是等待赋予了人生别样的魅力,在等待中,我们体味艰辛,咀嚼痛苦,感受无奈,沐浴忧伤,正是这漫长的等待,博大了我们的人生底蕴,丰富着我们的人生内涵;正是等待,删减了了一种简单,淡去了一种平庸,使我们觉得盼来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是经过漫长的等待,使我们更加珍惜因等待而来的结果,因而更加珍爱生活,珍爱生命。
等待足可以培养我们心性,能在等待中平静下来,心若止水,这已不是一种坚定,一种毅力,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超脱,一种升华,这表明你已从急功近中走了出来,正操着一颗平常心,在平静中看红尘飞舞,品世事沉浮。
5.看“自然传奇”有感
在动物世界里有很多东西,从一个单胞到一个庞然大物,都会有一个过程。为什么恐龙灭绝后还会有动物生存,就是因为自然界生物有多样性,一种动物灭绝了它会进化成另一种动物,能适应当时气候的物种才能生存。一点一点进化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动物。金刚鹦鹉是一种十分美丽的鸟,它吃鼠,但是也经常去土坝上啃食泥土。因为泥土富含矿物质,可以中和,缓解鼠肉的毒素。它最喜欢土坝了,因为那样不会成为猎食者的靶子,也可以提防天敌的偷袭。
现在人类猎杀动物,到以后地球上只有人类,人类也会像恐龙一样灭绝的。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造成生态严重不平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珍惜我们的家园—地球。正如“自然传奇”中所说:“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每年的2月2日是“国际湿地日”。今年是国际湿地公约40周年,因此我们这样一个湿地大国会开展很多纪念活动。
结合今年湿地与森林生态的主题,恰逢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科教频道2月1日《自然传奇》栏目特别为观众展现新疆的马鹿和胡杨林、江苏的麋鹿、湖北湖北的江豚,它们都是我国及世界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同时我们也向观众传递对这些珍稀动物的关爱,让它们与我们一起和谐地生活。
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湿地主要分:海域、河口、河流、湖泊、人工湿地。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沼泽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一些植物的生长,却不是哺乳动物种群的理想家园,只是鸟类能在这里获得特殊的享受。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鹤、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燕鸥、苇莺掠鸟等约200种。 湿地还是孕育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在与湿地相互依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湿地以其特有的美学、教育、文化、精神等功能,产生了宗教、民俗、音乐等独特文化。许多湖泊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圣湖”和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中国四大名楼都位于湿地或其周边地区,成就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
湿地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一定得尽全力保护它!
栏目自然传奇 标题动物遭遇战之亡命尼罗鄂
这次的自然传奇主要讲了在南非的奥列凡茨河流中生存这上万只尼罗鄂,本来它们可以在这片乐土上世代生存下去,但是因为发洪水了,更糟糕的是,这些水遇到了下游的一个大坝,那个大坝供应了附近居民的用水。水遇到大坝,就自然返回去了。但是,这些水位慢慢上升,淹没了河滩,尼罗鄂是冷血动物,需要靠晒太阳来时自己体温加热。它不能晒到太阳,红细胞就不能收缩,不能提供氧气这样就会导致它们体力衰弱,可能会影响整个族群的诞息生亡。后来看见那个团队在尼罗鄂身上装的仪器得知(那个仪器跟跟踪器差不多的功效),它们都向上游迁移了,还有一只远离奥列凡茨河流22公里,我才松了一口气。人那,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动物,如果没有那个大坝,它们也许就不会……
8月20日11时 栏目自然传奇 标题动物探秘,动物遭遇战之蟒口逃生
我最怕蛇了。第一次博士并没有真正捉蛇,他去了动物园里测量了那条世界上最长的蛇的,网斑蟒,七米多长有一个碗口那么粗,九十多颗毒牙,博士差点被咬到。这种蛇即使没有毒液,也足够把人咬的粉身碎骨了。光是第一次,我的心就剧烈的跳动了一下。但是要捕捉网斑蟒,谈何容易。后来博士先后捉到了3条大蛇,第二次进另一个动的时候,博士被一条长365厘米的蛇咬了两口,大腿上和手臂上,伤口居然有两三厘米上,1厘米左右深,那该多痛啊,当场就吓了我好几跳。一个月后,博士恢复的差不多了,又去抓了一条,量一下达336厘米。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哦天哪,连我自己都吓了好几跳。
因为字数有限制,只写第4第5 两篇篇这里,其他3篇我把文档放在附件,希望能够帮到你!如果帮到您了,希望能采纳!谢谢!!!
—————————————————————————————————————
认真回答网友的提问!积极解决网友的回答!共同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为网友贡献出最大力量!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
如果帮到您了,请采纳。谢谢!!!
5. 央视《地理中国》有关地理知识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中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悠久历史.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东经135度2分30秒)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3度52分)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40分)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33分)
6. 《地理中国》每集知识点有哪些
地理中国知识点: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疆域和邻国
1、概况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2、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航线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3、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四、中国的地形
地形概况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着名的“鱼米之乡”。
7. 关于中国的基础地理知识有哪些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 ,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2.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着的国度。
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8. 地理中国观后感
《地理·中国》观后感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
二、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头顶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蓝了,脚下也再不是一方净土了.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自然妈妈她太慷慨了!我们习惯了索取,一旦这位慷慨的妈妈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的资源,或者我们的行为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灭亡!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的生存须要依赖自然,我们是否该给她多一点关心,爱护呢?我们和自然必须平等对待,必须和自然结成一体! 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有人说“人类创造和发现科学,最终毁于科学”!这句话说的也不无道理,想一想,我们天天想者要怎么来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来做实验,这样是生活的好了,那~咱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就得和身边的朋友打好关系,以前欠别人的,要赶紧还一还.而这种事情光靠一人是绝对不够的,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还是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吧: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O(∩_∩)O~,长了点,自己可以进行删减。
9. 中国地理概况有哪些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陆面海,海陆兼备。中国幅员辽阔,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0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00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0多),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0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
国土面积中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势的最高台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山峻岭,号称“世界屋脊”。最高台阶边缘是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越过边缘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级台阶,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组成。越过中级台阶的东缘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级台阶,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闽粤丘陵组成。低级台阶的东南边缘多属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国地形格局多以山脉为基线,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脉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②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混营的西北干旱地貌区;③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区。
疆界与四邻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中国陆上疆界长2万多公里,东有朝鲜,东北有俄罗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有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环绕大陆边缘的海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岛屿与海峡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沿海海域中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岛西南部的先岛群岛,南至巴士海峡。这片海区划分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从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完整齐备。
中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领海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12海里的线。
中国的毗连海域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12海里。毗连海域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24海里的线。
中国大地的地势象四级阶梯,自西向东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最高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许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
第二级阶梯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岸,地势下降到海拔500~1000米以下。这里自北而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第四级阶梯就是再向东的中国大陆架浅海区。这里水深大都不超过200米,堆积着河流入海带来的大量泥沙。
中国河流的总长度约22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500多条。全国径流总量达27115亿立方米,几乎与欧洲的径流总量相等。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的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地上地下有着许许多多的古迹文物。
中国还有一条着名的人工河,那就是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最早开凿于公元前五世纪的秦代,后来经过多次开凿疏通,成为历朝历代的漕运要道。在古代,南方的物资经由这条河被运往北方。而生活在北方的皇帝,也是通过这条河去美丽的江南游览。现在南方河段仍可通航。
中国有众多的湖泊,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江南的鄱阳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最大的咸水湖是西部的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10. 央视10台12月8日地理中国的内容有哪些
12月8日,央视10套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播出的是:自然奇景·神湖探系列节目的第7集,主要内容是:考察队进入到广阔的东部平原湖区,依次考察江西新余市的仙女湖,探寻“蛇患”背后的原因;前往有着“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破解“沉船之谜”;跨过京杭大运河,在洪泽湖岸边感受海市蜃楼带来的震撼;最终到达山东荣成,观赏湖畔冬日里的天鹅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