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着名考古遗址有哪些
五十年来,考古研究所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开展过田野考古工作。考古研究所单独进行或与其他单位共同进行的一系列重点发掘项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史前时期的小南海洞穴遗址、下川遗址、裴李岗遗址、北首岭遗址、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柳湾遗址、屈家岭遗址、青龙泉遗址、兴隆洼遗址、王因遗址、西朱封遗址、三里河遗址、北阳平遗址、顶狮山遗址等;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和夏文化问题有重要意义的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等;商周时期的偃师商城、安阳殷墟、丰镐遗址、周原遗址、琉璃河遗址、洛阳东周城遗址和铜绿山遗址、大甸子遗址、前掌大墓地等;汉唐及其以后时期的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曹魏北朝邺城遗址、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扬州城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以及汉杜陵陵园遗址、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大葆台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城遗址、磁县北朝大墓、明定陵和龙泉窑遗址、南宋官窑遗址、灵武窑遗址、福建建窑遗址等。历年来田野工作取得的丰硕收获,为繁荣中国考古学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琮、璧,说明墓主人生前大量占有他人的劳动,也正说明了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的分化,是国家形成的前奏,预示着东方文明曙光的升起。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的象征——玉琮 中华民族尚玉之风源远流长,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许多美好、珍贵、高尚事物的代称,美物、美名、美德、美人,都可用玉指称。玉为美石,也是一种矿物。从矿物学角度看,玉可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阳起石、透闪石)两类。
有的研究者认为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璧很可能是财富的标志物。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及雕刻最精的玉器。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杭州市余杭县雉山村南侧的反山墓地,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11座,出土了一件最大的玉琮,高8.8厘米,孔径4.9 厘米,外径17.6厘米,重6.5千克,是迄今发现的“玉琮之王”。玉琮嫩白略带浅黄色,矮方柱体,孔小壁厚,俯视如璧形。
红山文化是由距今五、六千年前活动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迄今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在辽宁西部地区的几近千处。
位于辽宁省凌源县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其中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成就。专家们由此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4000年前提早到5000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女神庙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室。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谨而又有所变化。这种建筑格局,作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可追溯到此。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被你采纳,谢谢。
‘贰’ 中国考古有哪些新发现
中国考古新发现主要有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遗迹、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湖北随州市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青海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陕西汉中市疥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义乌市桥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化德县四麻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山东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地、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汉墓、吉林图们市磨盘村山城遗址、重庆市江津区石佛寺遗址。
成就分析
作为中国考古“走出去”成果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孟加拉国欧提亚·欧耐斯恩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古城纳提什瓦遗址考古项目,则获选为国内考古新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始创于2002年,是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重大考古发现的展示舞台和考古新进展的学术讲台,旨在促进考古学术交流,主要是推动新世纪中国考古事业繁荣与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6项目入选
‘叁’ 中国哪里最适合考古最好人少一些的地方。
你好!我是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田野考古的发掘地点遍布全国各地,不存在适不适合这一说。哪里有遗迹、墓葬,哪里就需要考古发掘。考古发掘的地点通常在比较偏僻的乡村,但并不代表城市就没有可供发掘的地方。不在城市搞发掘主要是因为很多开发商在搞基建的时候,即便发现有遗迹,也不愿意上报给文物部门,通常会就地掩埋,继续施工。所以在城市搞考古发掘比较少。
‘肆’ 中国的考古文化,年代、地域列表
呵呵,有些高深
‘伍’ 中国考古第一个在哪
中国考古第一个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该文化与华夏族(汉族前身)有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五千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陕西省为最多,达2040处,占总量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其它依次是甘肃1040处,山西1000处,河南1000处。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河南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已发掘出近百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较同一的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
‘陆’ 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是哪里哪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柒’ 中国的哪个地理位置考古工作最多
不光文物修复保护的人才缺乏,一线考古人员同样紧缺。省内一位知名考古专家说,近些年,山东重大考古发现不断,成果丰硕。目前已经连续4年获得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两次获得“全国考古六大发现”,高青县陈庄西周古城遗址、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考古发掘获得全国野外考古二等奖。但是,我省考古力量很弱,全省考古力量甚至赶不上河南郑州一个市,赶不上洛阳一个工作队。2012年,山东省文物考古所勘探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实际考古发掘约5万平方米,而全所有编制的在职工作人员仅30多人,均摊到每个人头上工作强度非常大。
“目前文物保护最大的难题就是人才不足。”省文物局副局长孙世勤在会上提出,为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呼吁已经离退休的文博工作老专家、老技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发挥余热,培养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尽快成长。省外有资质的机构可在我省进行考古发掘。
‘捌’ 中国考古文明圣地在什么地方
城子崖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龙山镇龙山村东北,巨野河东岸、胶济铁路的北侧。因1930年首先在这里发现了着名的龙山文化,发掘工作对中国史前考古与古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享有中国考古圣地之誉,闻名遐迩。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考古学正处于草创期。1921年秋,瑞典人安特生在豫西渑池县仰韶村进行发掘,首先在中国发现了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标志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在1928年以前,中国的考古工作基本上是由外国人进行或者是由外国人倡导的。当时也没有国家学术机构和国家考古机构。1928年6月,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院长是蔡元培,中国有了最高学术机构。同年10月,历史语言研究所经过大半年的筹备也宣告成立,傅斯年任所长。史语所初设历史、语言、考古三个组,分别由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任主任。1934年又增设第四组——人类学组。史语所的成立,有了国家考古机构。并立即在河南安阳殷墟建立长期发掘的基地。从1928年10月开始,到1937年抗战爆发止,史语所在殷墟共进行了315次发掘。就在史语所成立前夕,吴金鼎发现了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吴金鼎,山东安丘人,1901年出生,齐鲁大学毕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927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习,师从李济。1928年4月,吴金鼎作为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研究生,来山东调查平陵故城,住在济南齐鲁大学。他先抵龙山镇,在自龙山镇东去平陵城途中,发现了城子崖遗址。翌年7月至10月,吴金鼎对城子崖及周围地区共进行了四次调查,先后在城子崖采集到陶片、骨笄和磨光石斧,陶片中有磨光黑陶片,他称作“油光黑陶片”,以前没有见过,他认为是处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殷墟的发掘无法进行,发掘工作就转向了山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先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发掘。
1930年秋,中研院和山东国民政府共同组成山东古迹研究会,由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任主任委员,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李济任田野工作主任,省方委员王献唐任秘书。同年11月进行了发掘,翌年10月再次发掘,历时共51天,共开探沟约90条,合计发掘面积1900余平方米。中间梁思永由美国回国,参加了1931年的发掘,在发掘中初步运用了考古地层学原理,在中国考古学上最早绘制了地层图。
求仁得仁,城子崖发掘果然发现了和彩陶文化截然不同的黑陶文化,不久即以其所在地龙山镇命名为龙山文化。一些迹象表明,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体系,有些器物如卜骨、版筑夯土等,可以和殷墟文化作比较。这使他们感到,在东方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地区,发展着构成中国最早期历史文化的“最要紧的成分”。他们认为,如果能查明城子崖黑陶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范围,“中国黎明期的历史就可解决一半了”。至今来看这些说法,竟也未离大谱。
城子崖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中国考古学者首次对史前遗址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大规模发掘,也是中国考古学最早的比较科学的发掘,发掘后期运用了考古地层学原理,区分了不同的土色土质,绘制了地层图;把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区分为黑陶文化和灰陶文化两期;发现了黑陶文化期和灰陶文化期两座城址;发现了黑陶文化和灰陶文化的卜骨;1934年出版了中国考古学的第一部田野考古专刊《城子崖——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新石器时代遗址》。总之,城子崖发掘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的基石,动摇了中国文化西来说,城子崖遗址因此获得“中国考古圣地”的殊荣。
城子崖考古的新突破
但是,城子崖发掘毕竟是在中国考古学幼年时期的一次发掘,这次发掘距考古学的诞生只有10年,当时的考古学水平尤其是田野考古学水平还很低,认“土”、识别遗迹、分析释读地层现象的技能还很薄弱。而作为考古发掘基础的方法论考古地层学,仅仅在这次发掘的后段开始对其原理有所运用,远未成熟,城子崖发掘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人们怀疑城子崖黑陶文化城未必是龙山文化城,谨慎的考古学者都避而不谈,成为考古学的一大悬案。
1980年春,我主持山东省博物馆考古部工作,馆长任迪善提出举办城子崖发掘50周年纪念活动,但当时没有筹备。1989年,城子崖发掘即将迎来60周年,将满一甲子,这时我已担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多年,深感有责任在我们民族传统上的吉祥日期召开一次学术讨论会,以纪念城子崖发掘和龙山文化发现60周年。也正是我们对城子崖进行的再次发掘,解释了考古学界一直避而不谈的疑问。
1991年,城子崖考古新成果荣获1990年度和“七五”双十大考古发现。1994年,城子崖探掘获国家文物局首届优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1991年金秋,我们在泉城济南召开了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宿白、石兴邦、徐萃芳、严文明、黄景略、黄盛璋、管东贵、秋山进午等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的着名考古学家和专家学者70余人欢聚一堂,缅怀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艰苦创业和功绩,回顾总结龙山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成就,考察了城子崖遗址、考古现场、考古标本及临淄考古中心与齐故城遗址,围绕城子崖考古新成果、山东史前考古、全国龙山时代与中国文明起源等课题,各抒己见,热烈争鸣,收到了交流学术、促进学术研究的良好效果。这是山东文物考古界的首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也是全国考古界的一次盛会。纪念会后出版的文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龙山文化发现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作进展的广度、深度,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达到的研究水平。
东夷古国的中心与古济南
以章丘市中西部为中心的地区,是目前所知山东最早的稳定的古文化中心,自距今8500年以来,西河类型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时代文化连绵不绝,有一部漫长的古文化、古城、古国发展史,是山东新石器时代中期(约开始于距今9000年)以来历史的缩影。这里在经历了母系、父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后,在跨入距今6200年开始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进入部落社会,生息着一个大汶口文化部落。目前已发现这个部落的十四五处遗址(聚落),部落的中心是焦家聚落,面积达四五十万平方米,位于城子崖以北5公里。
目前还不知道焦家遗址是否是座大汶口文化城,有点线索,但没有证实。中国城的产生是相当早的,有些大汶口文化的中心聚落应当存在城。目前也不知道焦家部落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是否已发展成国家。
但是,到了龙山文化时期这里肯定已是个国家。这时期,这里的龙山文化遗址(聚落)猛增至40余处,分布范围约达1000平方公里,是个中等偏大的龙山文化聚落群,群内聚落规模已经分化成不同层级。龙山文化是东夷族团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城子崖龙山文化古国自然是个东夷古国。因为城子崖龙山城可能直接发展为岳石文化城,岳石文化是晚于龙山文化阶段的东夷文化,城子崖龙山文化古国很可能延续到岳石文化时期。这地区的岳石文化大约从夏代早期延到商代中期。
济南地区有一部近5000年的文明史
周代这里有个谭国。谭国不是周王新封的国家,可能由商代延续下来。《诗经》的名篇《大东》就是谭国大夫所作,发泄对中央王朝横征暴取、不劳而获的不满,春秋中期为齐桓公所灭。城子崖上层的春秋城是否曾是谭国都城,目前还不能确切回答。周代的谭国和城子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东夷古国有无直接或者间接联系,同样还不能明确回答。但提出了山东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值得深思。目前大体上可以说自龙山文化以来,济南东部地区的国家连绵不断,济南地区有一部近5000年的文明史。
通过前面的介绍,也说明了先秦时期的济南地区,历史发展的重心始终稳定在东部章丘市的中西部地区。朝代更替,秦汉继兴,济南地区的历史重心却在原地延续,没有变迁,平陵城仍是济南地区最突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济南一名也由此开始。东汉末年,曹操曾任济南国相,因以青州兵而发家。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济南郡冶西迁历城县,据认为就在今济南老城,直至明清。济南地区的主要中心,历经沧桑,演变轨迹清晰,所以不仅城子崖龙山、岳石文化城是4500年到3000多年前的古济南,就是焦家中心聚落也可以说是5000年前后的古济南。这都是从一个地区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变迁过程的角度来说的,自然不应当说是危言耸听,欺世之谈。
‘玖’ 着名的考古地殷虚位于哪里
河南省安阳市。
安阳,古称殷、邺、相州、彰德府,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西倚太行山,东连濮阳,北扼邯郸,南依鹤壁、新乡。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十大最古老城市, 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七朝在此建都,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殷墟是中国目前为止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安阳是甲骨文发现地,周易发源地,有殷墟和中国大运河(永济渠)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拾’ 你知道哪些轰动世界的中国考古发现呢
世界上十大考古发现:
丛林深处的神话——玛雅文明
死亡之丘——摩亨佐·达罗
“迷宫”惊世再现——克诺索斯王宫
穿越时空的诅咒——图坦卡蒙陵墓
追寻遥远的荷马时代——特洛伊古城
被吞噬的繁华——庞贝古城
石像守护的惊天秘密——复活节岛
千年的微笑——吴哥古迹
太阳圣女的空中城市——马丘比丘
海底永恒沉睡宫殿——亚特兰蒂斯
分别简介如下:
1、玛雅文明——丛林深处的神话;
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2、摩亨佐·达罗——死亡之丘;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拉尔卡纳县,靠近印度河右岸。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区最早的文明,是在肥沃的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到约公元前2500年时,这里已出现规模较大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摩亨佐·达罗。
3、克诺索斯王宫——“迷宫”惊世再现;
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新王宫时期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
4、图坦卡蒙陵墓——穿越时空的诅咒;
撩开图坦卡蒙陵墓的面纱,使人们大开眼界。它不仅使人们看到了3200 年前新王国时期法老的葬制、礼仪以及法老本人的形貌、服饰、日常生活用品、珍贵的艺术品、车马武器等,还真实地反映了3200 年前新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宗教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情况。一些考古学家激动地把图坦卡蒙的陵墓称誉为“埃及新王国社会的缩影”,应该是毫无夸张之嫌的。
5、特洛伊古城——追寻到遥远的罗马时代;
特洛伊也称“伊利昂”。古希腊殖民城市。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后由古希腊人所建。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二世纪,颇为繁荣。公元前十二世纪初,迈锡尼联合希腊各城邦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战争延续十年之久,史称“特洛伊战争”特洛伊也因此闻名。城市在战争中成为废墟。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即叙述此次战争事迹。据传说,特洛伊城最后由希腊人用“木马计”攻破。十九世纪考古发掘,获得大批古物珍品。
6、庞贝古城——被吞噬的繁华;
庞贝(Pompeii)古罗马城市。庞贝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距风光绮丽的那不勒斯湾约20公里,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胜地,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庞贝在当时属于中小城镇,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7、复活节岛——石像守护的惊天秘密;
现岛上居民约2000人,都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在西方人未到这个岛上之前,这里还处于人类的石器时代,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岛上的土着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这个岛的首先发现者,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当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
8、吴哥古迹——千年的微笑
吴哥古迹,又名吴哥考古园,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吴哥(Angkor)是高棉语“城市”的意思。古迹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国从9世纪到15世纪历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吴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将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9、马丘比丘——太阳圣女的空中城市;
马丘比丘在奇楚亚语Quechua“古老的山”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绝佳的地理位置使马丘比丘成为了理想的军事要塞,它的位置也因此曾经是军事机密。
10、亚特兰蒂斯——海底永恒沉睡宫殿。
现代科学发现,在大洪灾之前,地球上或许真地存在过一片大陆,这片大陆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这片大陆沉没在大西洋中。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遗迹,似乎在印证着这个假说。在民间的说法中,人们把这片陆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着史前文明的那个国度叫做“大西国”。其实,科学界早就给这片神秘消失的大陆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图提出的名字:亚特兰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