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籍是什么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海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http://..com/question/50925815.html?si=4
‘贰’ 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是什么
早在2000多年的战国时代,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中就有“岷山导江”之说。其后西汉、三国、北魏的古人也一直把嘉陵江或岷江当成长江的正源,汉代还有把金沙江当成长江之源的说法。到了唐代,人们了解到金沙江的上游还有一条通天河,文成公主进藏时就途经了通天河。后来的明清两代政府,虽多次派人到青藏地区考察、测量,但终因条件所限,都没能考察出长江准确的源头。
‘叁’ 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还是《禹贡》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着作,因而以《禹贡》命名。《禹贡》撰着者根据理想中的政治区划,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在全书1193字中,该书以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禹贡》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着作痒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不但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
‘肆’ 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籍是哪一部
《海国图志》是清朝魏源写的,《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写的,《徐霞客游记》是名明朝徐霞客写的。唯有《山海经》是战国时人写的,《山海经》应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籍。
‘伍’ 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着作是什么,作者是谁
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共五篇
,约占全书二分之三以上;内容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间中叙写到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山海经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多人写集成的一部古书,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陆’ 最早的地理学着作什么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
最早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水利等诸多方面内容的地理学着作是《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地理学着作,全书不到三万二千字,却包罗万汇,记载了包括中国古代神话、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6)我国最早的地理典籍是什么扩展阅读: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着作。
‘柒’ 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是
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着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
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的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
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从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山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
‘捌’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中我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意义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着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玖’ 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还是《水经注》
山海经 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而《山经》是中国地理着作最古的开山之作
《禹贡》的体裁属于地志。是篇迟于《山经》,早于《汉书·地理志》,是先秦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记载。有人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此不无道理。它和《山经》有些地方相像,诸如题材也是托古于夏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其分区标准,打破当时邦国割据、诸侯林立的局限,而以大一统思想着眼(这自与先秦其它古籍如《春秋》、《左传》、《国语》以及《诗经》、《国风》等,迥然不同),以名山大川为界等等。不同的是,《禹贡》利用了战国时期发达的地理学知识,超脱了《山经》极原始的地理概念,扬弃了神话成分而专就人类力所可及的平治水土方面来讲;摆脱了《山经》确认四方为沟说,而已知惟东方是海,超过了《山经》东西南北中“五方”的极原始朴素的区划,代之以实际得多的“九州”的区划。因此,我们可以说,产生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山经》,是中国地理着作最古的开山之作;产生于战国中期的《禹贡》,运用战国时期迅速发展的地理学知识,则突破原始的幻想阶段,以征实为目的,尚实地考察,比《山经》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说,《山经》作者在中国地理学史上率先开了结集的一派,《禹贡》作者则“青出于兰”开了征实的一派。《禹贡》对后世地理学发展的影响,甚深且巨,以至清代学者李振裕说它“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数百家, 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
‘拾’ 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还是《
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是《禹贡》。
《禹贡》是假托大禹之名,写作于春秋战国之际(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一部古老地理作品,它系统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区域地理的认识。《禹贡》文字精练,叙事概括,全文仅1000多字,记述了全国的山川、物产、田赋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部内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以区域对比的方法记述九州的情况。《禹贡》以荆、衡、岱、太华四山,河、济、淮、黑四条河流和海为分界标志,划分全国为九州,即:冀(今山西、河北,辽宁辽河以西)、青(山东东部)、兖〔yan演〕(今山东西部)、徐(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扬(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江西北部)、豫(今河南)、雍(今陕西、甘肃)、荆(今湖南、湖北)、梁(今陕西西南、四川)。分州叙述各州内山川、湖泊、土壤、物产以及田赋等级、贡品名目和水陆运输线,在一些州里还提到少数民族。
《山海经》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非常着名的古老着作,很多人都把它当作记述奇异古怪的神话作品来读。其实这部书中包含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之一——《山经》(又称《五藏山经》)。
《山经》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不仅是《山海经》各部分中时代最早的作品,而且地理意义也最大。它共分五卷26篇,实际上是以晋西南和豫西为中心,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配合区划,记述中国境内的五大区26列山岳。五大区以方位分别称“中山经”、“西山经”、“东山经”、“南山经”、“北山经”。每区内又按顺序分若干列,每列从头到尾有山的方位、相互间距离,以及每列末的山岳数、总长度的总结记述。计“中山经”有十二列193山,“西山经”四列77山,“东山经”四列46山,“北山经”三列88山,“南山经”三列29山。《山经》的记述内容是以这些山列为纲,然后在每一山岳下附记河流、地形、动物、植物、神话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