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高考地理哪个专题比较难

高考地理哪个专题比较难

发布时间:2022-05-08 07:16:49

⑴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有什么技巧

1、认真审题,画出要点

(1)仔细阅读材料,充分挖掘解题信息。材料长的题,可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材料。显性条件要认定,隐性条件要挖掘,多重条件要兼顾,关联条件要转换,模糊条件要辨析

(2)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关键性的字词、数据、时间等。如:前提、有利、突出、主导、最、直接、正确、错误、不属于等等。

(3)分析选项内容,结合材料,甄别正误。

(4)注意题组中各题之间的关系:题组中的各题有一定的联系,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读这一题组。

2、选择恰当的方法

(1)直选法:直选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考查识记性知识的试题而言的,这类高考地理试题往往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题时根据自身对知识的记忆情况,高考地理选择出正确选项即可。

(2)排除法:所谓排除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高考地理解题时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开始,然后把比较有把握的选项排除,直至最后剩下唯一的选项。找准解题的关键点,根据这个关键点进行排除,不仅可以正确解题,也可大大节约宝贵的考试时间。

应试技巧注意

1、做到“三审”:一审材料(加以引申、延展),把很专业的术语转化为自己的话;二审题干设问(画出关键词、限定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设问有关的选项)。

2、选择题看到平时从未遇见过的陌生表达语的选项,要慎选,可能是正确答案。

3、慎用宏观的知识点去解释和推理微观或小区域的题(高考题喜欢考矛盾,考特例)。做大区域的题时,勿钻牛角,做小区域题找与材料有关的选项,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

⑵ 新高考选科,地理和生物的区别,哪个更难背

生物和地理的区别和分析:

1、地理属于文科中的理科,要求逻辑思维严密,生物属于理科中的文科,需要理解和背诵。这个要看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难度因人而异。

2、在理解上,地理的确比生物难,不过两门课都挺有趣的,如果你愿意只要背背,少点理解的,选生物吧;如果对地理有兴趣,并且自己理解能力比较强,就选地理吧。很多人都说,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所以,生物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需要你勤奋去记忆。

新高考选择生物和地理可以报的专业:

生物:生物工程类、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等)、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

地理:气象类专业、地图测绘类(卫星遥感、GIS专业)、水利水电类、城市规划类、酒店管理类、旅游类、地质勘探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

⑶ 高考做地理选择题时,有什么诀窍吗

高考地理 选择题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是文综三科当中难度最高的。最好的解答地理题的方法有图解法、因果联系法、排除法、代入法和优选法。

⑷ 生物地理高考哪个难

高中生物和地理哪个好学

生物:我认为生物如同数学是说一就是一的科目,只要找对了方向和方法,计算过关,应该可以的;但同时填空题如果不会做,那可能就要分全扣光了。这要求逻辑思维比较强,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智商都差不多,快速反应完全可以依靠题海战术(我很信任题海)熟能生巧达到。但是如果你想成为尖子生,恐怕一点点的天赋还是需要的。

地理:有人认为地理难的原因是背的太多,试问哪一门课不需记忆的,只要你真心想学好,这种单纯的记忆问题就不应该成为进步的绊脚石,告诉你,为什么你不会忘记你的名字,因为你念你的名字早已超过了100遍,任何知识点,100遍终身不忘。记忆地图上的东西最简单不过的了,最后你要达到什么境界,合上书,脑海中出现一幅图,你可以清晰的看到经纬线,重要的地理位置也要呈现出来。地理较难拿分的是主观题,是我表述不清,那份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拿全有难度,采分点可能很多,这时候就是考验你心思缜密程度的时候了,看你考虑考虑是否周全。

总的来说,生物做题的时候多,地理看书的时候多,而男生往往沉不住气去看书,如果你是男生的话,建议你还是生物吧。

还有别认为文科简单,谬误。

高中地理和生物的学习方法

一、会考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一般老师在组织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之后随着习题的增多和复习内容综合性的加强,对于被动建构的知识网络、每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一些同学可能会重新模糊起来,这时再次梳理知识就非常必要。要尽可能清晰地知道各块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求,还应该把做过的或者老师曾经在学校考过的试卷再认真浏览一遍, 不管题目以前做对了还是做错了都要看一下。这样可以把主干知识通过试卷串联起来,这是冲刺复习的方法之一。

二、反复研究错题本 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会考中重现。在研读改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

三、加强记忆 对于生物和地理的学习来说,仅有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够的,大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复习的最后阶段,大家一定要注意记牢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如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等,这些结论往往就是答题的落脚点。

另外,通过记牢课本上相关的图解来理解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也同样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 四、真题演练 反复做近几年的会考题,以便进一步明确会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一定要仔细分析考试中失分的原因。一般来说,有的失分显示出复习有遗漏,表现在考生对某知识的理解含糊不清;有的失分显示出学习习惯不好,浮躁不踏实,表现在没看清题意等所谓的粗心而做错;有的失分显示出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不强,表现在答非所问或应用性问题失分;有的失分显示出基本能力较弱,表现在简答题出错;有的失分显示出解综合题能力不强,表现在解题不完整或思路混乱或不正确等等。只有仔细地分析失分原因,才能相应地制订本阶段复习策略。

最后,学好生物和地理的常规要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上课认真听讲,思维要跟着老师走;详细做好笔记,笔记是学习的生命;还要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千万不能应付了事;课后要多记多背,认真落实完成地理生物每天的背诵任务。

⑸ 地理和生物高考哪个难

地理难点。生物相对简单,都说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确实比较难。

⑹ 高考地理难不难

高考地理难不难,难度都是相对的,不好随便说难不难,对于我难,对于你可能很简单。地理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高中地理按内容可以分为两类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⑺ 高中地理最难的部分 如何学习高中地理

地理其实是偏理科的,但是文科生学好也不难。我是文科生,地理是我最好的一门课。我学习得力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多看地图,我可以闭着眼睛不世界地图画出来,还有要了解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方,了解各地的气候,地形,但是要注意的是,记住原理。高一的地理是最难学的,给你一点资料把。地球运动和日照图专题一、知识结构:二、考点梳理(一)自转运动:1、方向、周期、速度:(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2πcosΦR(周长)/24小时(时间)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E、算时区:经度数/150(四舍五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和零时经线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730E——1350E)(3)产生偏向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二)地球公转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2)公转轨道与速度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春秋分日------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随季节变化规律: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计算公式推导略: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δ-θ|,δ表示所求点纬度,θ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分时段分析: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秋分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二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4)引起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传统四季:四立划分(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4.*补充(1)根据经度数值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①两点如在同一经度区内有两种可能:一是同在东经度地区,那么经度数大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二是同在西经度区内,那么经度数小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②两点若处不同经度区内:两地经度数之和,若小于180°,则处东经度区的点在东方,西经度区的点在西方;若大于180°,处西经度区的点在东方,东经度的点在西方;若等于180°,既可说是东方也可说是西方。(2)物体的影子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除北极点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除南极点朝北)影子朝向与太阳入射方向相反。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长,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最长请说说下图中各点此时日影的朝向和正午日影的朝向:(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4)太阳升落方向:一年中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5)太阳的周日视运动①对任一地而言:太阳轨迹是平行的;当地地理纬度:北回归线以北(原因)读下左图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向、白昼长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②读右上图描述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作法③下图为四个地点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读图思考四地可能所在半球和节气。三、重难点剖析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的日照图有两种,一种是球面日照图,另一种是平面日照图。球面日照图又可分为侧视日照图和极视日照图。日照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成为考试中必选的题目,因而很有必要对日照图中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总结,寻求解题窍门,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答对率。教学中通过反复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考点范围(常考查的知识点)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4.判断日期、节气(季节)。5.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7.判断晨线和昏线。8.考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9.判断相对方向。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1.计算区时(地方时)。12.计算昼夜长短。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二、考点解析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4.日期、节气(季节)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o,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就教材的要求而言,主要考查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8.日出、日落(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9.判断相对方向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11.计算区时、地方时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12.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气压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气压带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例1:读“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5),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OE和OF为日期分界线,完成下列要求:(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北京时间为月日时。解题思路: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BC为晨昏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NE和NF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NF平分晨昏线可知:NF应该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粗线NE就是180°经线。隐性信息被挖掘出来后,后面的解答就比较容易了: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正好与0时所在经线NF组成经线圈。因为NE为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经度分布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135°W,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为:23°26′N和135°W。最后由135°W地方时为12时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6月23日5时。例2:图6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6完成1~2题。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解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日期分界线的基本特征——通过南北极点的经线,首先确定出通过南北极点的那条虚线为日期分界线,再结合题干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北极地区为极昼),推知该虚线应该是180°经线(昼半球不可能出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再进一步推出另一条虚线为晨线。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思路解题:甲的经度为150°E,晨线与赤道在120°E处相交,则120°E的地方时为6时,甲地地方时应为8时。因为180°经线西侧日期总是早一天,日期应该为8日,即8日8时。当北京时间为6时时,通过计算就可以推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例3.读图3回答1—4题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A.19日19时B.20日5时C.19日21时D.20日21时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A.2070千米B.2270千米C.2570千米D.2670千米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A.白昼时间长B.自转速度慢C.自转周期长D.正午太阳高度大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A.湄公河B.莱茵河C.亚马孙河D.赞比西河解题思路:1题,根据经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相差12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1月20日19时,长城站的区时为19日21时。2题,读图可知中山站的纬度比较接近700S,与南极点的纬度差为200,地球表面纬度相差10其实际距离约为111KM,通过计算并与备选项比较,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3题,长城站的纬度比中山站低,其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中山站大,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夏半年其白昼时间总比长城站长。4题,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南半球是夏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赞比西为汛期,湄公河为枯水期,莱茵河与亚马孙河分别流经温带海洋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答案】1.C2.B3.D4.A四、命题意向1、近年高考文综试题中本专题考情分析年份及试题考察内容题型分值2006北京文综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选择题4天津文综日出日落方位8全国卷(2)昼夜长短12重庆文综正午影长的季节变化42005北京文综自转速度与昼夜长短选择题4天津文综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方向122004全国文综昼夜长短及变化选择题4北京春季文综地球公转速度4天津文综昼夜长短及变化122、规律总结:(1)从考核内容上看,重点考察晨昏线、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学科基础知识。2006年新增加考查了日出日落方位的确定,如天津文综第1、2题。从命题趋势来看,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核有强化趋势。(2)从考查形式上看,第一,多以选择题方式出现,文综卷中尤其如此;第二,试题多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的方式呈现,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3)能力上,注重考查读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试题具有综合性、分析性和实用性。你们现在应该用的上的

⑻ 2021年新高考湖南地理的难度如何

2021年新高考地理难度不很大,但重基础知识,用运学过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1年湖南高考地理的新概念题占的比例比较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考取力度比较大。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难度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给学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进一步提升试卷的答题感受度和获得感。

试题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着力提升高考命题质量,采取了更为稳妥、细致的设计策略,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作用。

试卷变化:

地理试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在充分考乍得、智的基础上,立足学科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加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

强调基础性并不是对单一、简单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

⑼ 新高考政治和地理哪个难

新高考的政治和地理的话,每个人我觉得他说的话,只要你自己觉得那个男的话都是男的,像郑智来说的话,又可能难受的话,他们会觉得很难,但有些人会觉得弟弟难一些,那些偏科的,那说的话,说相对就是这样来的

⑽ 高中地理哪部分最难

最难的首推时间计算,也就是地球运动这一块~狂汗~把我们班女生们都做哭了!而且这一块又年年必考……
空间定位,如果对地图不感兴趣的话,很难判断出来的……嗯~本人太懒,不去背,按经纬度都不能判断,只能看轮廓……
还有就是一些小考点,比如气候类型全球分布的特例、里海沿岸的气候类型、南极洲板块北界等……
其他的,注意专题的归类,稍微背背,特别是人文地理,很简单的啦~~

阅读全文

与高考地理哪个专题比较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