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在地理有些什么

在地理有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08 14:42:08

‘壹’ 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呢

大家知道,美国和日本是当之无愧的发达国家,但全世界陆地总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以及面积排名全球第三的我国却并在发达国家之列,这就足以说明某个区域的发达程度和地理上的面积大小没有绝对关系。中国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的出处其实就源自历史上黄河的多次改道,曾经位于黄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变成了黄河西岸,意指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和兴衰更替,正如曾经举世瞩目的四大文明古国。

客观来说,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都有其优缺点,比如日本最大的地理优势之一,便是其四面临海,不存在邻国纷扰。而我国未来海陆皆可的运输选择,则很可能在之后的发展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尽管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和地理优势不能直接划等号,但却可以对该区域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正如地处多个断裂带的岛国日本,火山喷发和破坏性地震无疑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环境因素,而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则对美国的地势低洼地区已经带来明显的影响。

‘贰’ 中国在地理上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地球上主要的几种地形,中国均有分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可不要小瞧了这些地形,不同的地形塑造出不同的环境,继而塑造出适合各种作物生长的环境。只要是地球上有的作物,在中国几乎都可以找的合适的光热条件进行种植培育。这是欧洲那些小国和只有中心干旱平原的美国所不能比拟的。

‘叁’ 在地理方面,有没有一些技巧

地理比较枯燥,所以兴趣很重要,其实地理就在身边,要善于发现,这样才能激发兴趣。
初一,最重要的是基础。地图是第一关,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这个可以通过做题来检验。依据我的经验,结合生活,这是加快记忆和理解的最好办法。当你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和地理结合起来,就会有收获,也有了更多动力,学习也有了乐趣。
还有就是看地图,从最简单的政区图,到地形图,再到复杂的地理关系图,循序渐进,当然,这个也是由兴趣决定。看图时不要盯着图死背,必须在看图时联系其他地图或基础知识,尝试着说图。 最好从熟悉的国家地区开始看,这样不至于无法入手。

‘肆’ 在地理学习方面有什么窍门

呵呵,你好,我自认为地理学习还算不错。窍门就是记图,地理中有很多图,每节的重点一般都会在图中显示出来。而且根据图形记忆更清晰。再有就是每节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先把本节内容读一遍,有个基本了解,再把重点跳出来(上课只要稍微留心一点,其实每节重点也很好看出来的),进行一下特殊记忆,很多图很多知识点可以对比着来记,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交叉性错误。希望可以帮上你,祝你学习进步啊!

‘伍’ 浙江在地理位置上有哪些优势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30多公里。

‘陆’ 在地理课上我们会学到什么

除了地理还可以学到天文
可以学到太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的活动基本上依据太阳的运动轨迹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改变.
可以学到什么季节下什么样的雨,知道看天气预报里的卫星图.
学到全球不同的气候及其形成
学到大洋洋流的运动
学到地球的构造,构成和变迁
学到岩石的种类和转换
学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互相作用
学到各种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迁移
学到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学到全国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状况
学到台湾,钓鱼岛是中国的
学到全国的区域划分,包括行政区域和自然区域
学到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
学到很多国家的概况和人文
学到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比如怎么从地震中尽可能保全自己,怎么逃避泥石流
学到风水先生玩的是骗人的把戏,你自己把地理学好了也可以胜任.
学到一些基本的土地利用和改良知识
了解到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们有多么渺小
学到很多很多^^^^^

但前提是你要认真,努力学……

‘柒’ 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什么优势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土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位的大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优势呢?

军事优势

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虽然现代化战争已经可以忽略传统意义上的地形、环境等因素了,但单从传统战争角度考虑,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完全可以纳为易守难攻的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还在青海盆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区种植树木和芦荟,又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地区种草放牧,将这些被视为不可利用的土地合理利用。所以,随着长期不断的开发,将来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一定会越来越多。

凭借着这些上天赋予我们的地理优势,外加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我国在短时间内已经实现了经济腾飞。

‘捌’ 在地理中有哪些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年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干湿分明 夏雨型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旱雨分明 夏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少雨型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夏:炎热干燥 冬:温暖湿润 冬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高温多雨 冬:低温少雨 夏雨型
温带季风气候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夏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少雨夏热冬冷 少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湿润冬暖夏凉 年雨型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长而冷夏短而暖 少雨型
苔原气候 全年严寒 少雨型
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 少雨型
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低,日照强,风力大 迎风坡(山腰)多雨背风坡少

‘玖’ 地理在高中三年分别学什么内容

总共五本书
必修有三本,必修一(自然地理)是高一上期学,必修二(人文地理)是高一下期学,必修三(区域整治与开发)是高二上期学。高二下期开始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以及选修教材。选修一般选两本,四川选的的是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6(环境保护),各个省选修内容不一。之后就是高三的三轮复习。
自然地理主要是指自然方面:地球、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自然环境的整体与差异性。人文地理主要是指人文方面: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对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分析,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内容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资源、农业、工业、人口、交通、劳动力、政策、宗教等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拾’ 地理上都有些什么效应

一、温室效应
指各种温室气体(如CO2、N2O、CH4等)对地面长波辐射强烈吸收或散射回地面,从而使大气和地面增温的现象。温室效应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各种温室气体中,以CO2的温室效应最为显着。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工农业的发展,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不断增加;同时因人类对森林等绿色植物破坏日趋严重,使植物吸收、固定的CO2迅速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明显上升。
模拟结果表明,当大气中CO2浓度加倍时,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会上升1.5℃~4.5℃。其中极地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幅度更可达5℃以上。
二、热岛效应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消耗大量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加之CO2的温室效应,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得城市宛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热岛效应”。当大范围的大气环流运动微弱时,会形成城市热岛环流。研究这种现象对城市规划建设卫星城和工业用地布局具有指导意义,一般会考虑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三、绿岛效应
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气温的日较差比较大,降水稀少。而沙漠中的绿洲地带,由于土壤湿度大、蒸发和植物蒸腾到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相应增多;由于含水较多土壤的热容量比较大,加上蒸发、蒸腾作用对热量的调节,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气温的日较差明显变小。林地和草地的这种可以降低近地面温差、提高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通过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而产生的影响就叫绿岛效应,又称绿洲效应。
四、沙漠化效应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沙漠化。。由于地表植被层和由沙石组成的裸露地面二者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相差很大(前者为15%~20%,后者为35%~40%)。当地表植被被破坏时,地面反射率明显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少。尽管沙石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强烈,但因空气中云量极少,大气逆辐射微弱,地面散失的热量很多。在缺少平流热量输入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热量平衡,空气盛行下沉运动,以压缩增温。由于下沉的气流十分干燥,缺乏降水,使得气候进一步变干,从而导致地表植被的进一步减少,形成沙漠化效应。
五、湖泊效应
在湖泊及其周围,由于湖泊与周围地区地面存在热容量差异,导致局地性大气环流和小气候的产生。当太阳照射时,由于湖面升温较之周围地面缓慢,大气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大气将湖面蒸发的水汽输送到周围地区形成降水,因而湖泊周围地区空气湿度较大,降水较多。
六、封冻效应
大洋表面因低温结冰而产生的种种环境效应叫做封冻效应。从理论上讲,大洋表面出现封冰现象将产生的效应包括:①阻断了洋流,影响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导致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冷;②增大了大洋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得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冷;③缓解了大洋水汽的蒸发,气候变得干燥;④隔断了水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变换,海水含氧量减少,海洋生物生产率大大降低。
七、焚风效应
沿水平方向运行的气流遇到地形阻挡后,在山地迎风坡绝热爬升,大气中水汽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凝结成云,此后,大气按湿绝热递减率降温,逐渐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越过山顶后,在背风坡气流顺坡而下,大气按干绝热递减率下沉压缩升温,水汽难以凝结,降水稀少,形成雨影区。由于背风坡大气比较干燥,干绝热温度变化率比湿绝热温度变化率大,气温声速上升,形成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既干且热的风,往往容易导致可燃物发生燃烧现象,叫做焚风效应。一般会引起山地背风坡森林发生火灾,对山地植被类型的形成及生态特征、土壤类型和形成都有一定影响。这种现象在我国西南峡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八、狭管效应
大气运行经过山间峡谷地带时,因风速加快、风力加大而引起的一系列地理环境效应,称为狭管效应。如冬季北方冷气流沿着西伯利亚山间南北纵列的谷地吹袭,风力加急形成烈风,加剧了严寒程度,使得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的“寒极”。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由于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加上近十年来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强冷空气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强冷空气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在这一区域引起狭管效应,使该地区成为目前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策源地。

阅读全文

与在地理有些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