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孙权具有地理和什么优势

孙权具有地理和什么优势

发布时间:2022-05-10 15:19:06

❶ 因能守成故而令其嗣位的孙权,展现出了哪些政治军事才能

孙策弥留的时候,还有个儿子叫孙绍。不仅如此,孙策那时候,有三个弟弟,孙权也不是三个弟弟中最得孙策青睐的。那时的孙策必须从三个弟弟之中选择一人继承孙策之位。孙匡年龄太小,又与曹氏结亲,显然不适合做江东之主。孙翊骁悍果烈,有兄孙策之风采,看来是最佳的继承人选。而且孙策本人也对孙翊这个弟弟格外青睐,寄予厚望。孙权也不错,很早就随兄长左右,性格比较温和,也颇得孙策欣赏。另外,孙权的优势是年龄在兄弟之中最长,相对最成熟。按照传统,庶生子孙朗是不参与继承的。

那为什么会选孙权呢?孙策临终时,遗令孙权继承他,“呼权佩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因命张昭等人,好好辅助孙权。孙权此前曾经担迁过阳羡(江苏宜兴)长、奉义校尉等职,又普随孙策进攻刘勋、黄祖。策既死,权继立。

由此看来,孙策选择二弟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孙策之所以选择成熟稳健的二弟孙权接班,主要是看重孙权的个性与父亲和自己有明显不同。孙策认为,惟有孙权才能避免孙氏家族悲剧重演。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是难以改变的。孙坚、孙策父子英年早逝的悲剧,都与其个性密切相关。当年,因为勇猛而轻躁,孙坚在荆州与刘表的战事中陷入埋伏,身死岘山。孙权个性沉稳,再加上年龄的优势,就使其成为驾驭江东的最佳人选。

孙权何以能迅速稳定局面?

这时虽有江东六郡之地,但深险之处,多为山越所占,末尽从命。部下也各怀彼此,去就未定,这正如《三国志·孙权传》所说:“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像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孙权

吴黄龙元年、魏太和三年(229年),孙权称帝,以建业为都城,改元黄龙。就在这一年,孙吴与蜀汉订立盟约,中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司州则以函谷关为界对分之。《三国志·孙权传》并载盟约内容,略引如下:“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

由于孙吴既已全据长江中下游之险,形势稳定,故又联蜀拒魏,并且正式称帝改元。三国当中,孙吴称帝最晚,但从割据江东起计算,却是历时最久的。

孙权在位时,还有一件重要措施,即进一步加强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台湾当时称为夷洲,汉代时就和会稽郡人有来往,三国时也常有人“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得夷洲数人还”,据沈莹《临海水土志》所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地无霜雪,土地肥沃,既产五谷,又多鱼肉。可见大陆和台湾互机了解情况,来往甚密,孙权进兵台湾后,关系就更密切了。

孙权死后,儿子孙亮、孙休,仅能保据江东。传至孙子孙皓,暴虐无道,社会矛盾激化。晋太康元年(280年),被西晋所灭。从孙权黄武元年起算孙吴共经五十九年。

❷ 孙权得天下靠什么

孙权其实什么背景也没有,他是靠继承遗产得的王位,与其他两个统治者相比,他最为寒酸,因为曹操曾经是朝廷里的高官;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大汉皇叔.这两个人都比孙权有来头,而且王位传到孙权的手里其实已经是第三传位了说起来孙权应该叫曹操和刘备叔叔,因为他爸爸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逃离了袁绍讨伐董卓的队伍,自立为王,不过从历史上看还不是,但是我们已经可以认为孙坚已经称王了.后来孙坚被乱箭射死,孙权的哥哥孙策继位,绰号小霸王,他基本平定了长江以南的一部分地区,基本上就是后来吴国占领的地区.再后来,孙策又死了,王位这才传到孙权手上,我记得那一回回名的后半句叫"碧眼儿坐领东江"
然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东吴从来不缺大将,不像蜀国似的,到最后就剩下一个姜维.东吴就不同了,从四个大都督就可以看出来,且不说周瑜和鲁肃,后面的吕蒙就杀了关羽,陆逊还火烧七百里连营.我们用蜀国来比较,一开始刘备、关羽、张飞在虎牢关之后开辟了自己的地盘,诸葛亮到蜀国后蜀国又一度强大,后来诸葛亮死后蜀国立刻衰败了,蜀国的发展使这样的:中——强——弱——衰,而吴国却是这样:中——中上——强(时间较短)——中(时间较长)——衰(西晋时期,公元280年)虽然没有蜀国的大起大落,但是它一直保持在平稳水平上,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吴国不缺大将,而且这些大将是一代比一代有作为。

❸ 孙权的战争优势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根基稳固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一书,对吴主孙权形象的描绘比起曹操和刘备来着墨少了很多,但仍然可以看出来,孙权是一个慎重、果断、明于决策、知人善任的英明之主。

体恤将士换来忠心效命

孙权对部下关怀备至。据史记载,有部下患病时,孙权经常勤加抚慰,使将士们深为感激。如吕蒙病重时,他亲自监护;朱然生病时,他送医送药。

对于将领的过失,他也能宽容,因其如此恤下,将士也愿意舍命相报。濡须之战,孙权被曹操军重重围困,情势相当危急。周泰得知,当即挺身杀入寻见孙权,几乎冒着敌人弓弩,左右遮护孙权,身受数十处伤,箭透重铠,终于救回孙权。

孙权专门设宴款待周泰,待其以骨肉之恩,委以重任,还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为了让其将士心服口服,孙权在宴会上亲自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并让周泰解衣给众将细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孙权手指其痕,一一问之。周泰具言战斗被伤之状。一处伤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

由于孙权体恤将士,将士尽忠报主,君臣得以休戚与共。终孙权之世,东吴安如磐石。

外交才能远胜蜀主刘备

在三国之间的斗争中,孙权显示了他独特的外交才能,在这方面,他比刘备强得多。

孙权对外斗争的策略,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的,有利则与之联合,有害则与之绝。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斗争发展到白热化就将诉诸战争。而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时,采取政治手段却可能如愿以偿。孙权懂得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进行战争,往往是政治、军事双管齐下。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下,“一击二”是被动的、极其不利的,如能联二击一,自己就可处于优势。不然,使一中立,以一击一,也不致使自己置于孤立的境地。孙权正是这一位善于“以二击一”的明主,在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上,可以说从未犯过错误。如赤壁之战联刘护曹,荆州之战与曹魏联合击关羽,夷陵之战中争取曹魏中立以拒蜀,因而都取得大胜。

与之相反,关羽死后,刘备在这个极不恰当的时机发动一场错误的战争,使得蜀汉从此一蹶不振,白白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❹ 处于劣势的孙权,为何能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

处于劣势的孙权,为何能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发生的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长江流域发生的大规模河流作战,一举建立了三种政治格局。 曹操、孙权、刘备三者在赤壁战场的战略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全面展示,三十六计的战略战略,可以说是活用于战争各个阶段,加入了四大名着之一。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为什么能打败曹操?

曹操有西凉之患。 换句话说,孙权和刘备,是他最后应该对付的人。 不是一开始就面对的,只有在解决马腾和西凉势力之后,曹操才能把所有兵力都放在孙权和刘备身上。

曹操拥有的兵马。 基本上投降了,但他自己以前夺回的冀州兵和黄巾精锐一个也没带走。 看来他把这几十万精锐留在了后方以防西凉军的袭击。

❺ 孙权成就东吴霸业依靠他自身的优势有哪些

首先,父兄创下的基业稳固,虎踞江东,占了地利,其次,东吴贤臣良将极多,孙权也是一个求才若渴的人,东吴本身有才能的人就多,名声在外的人他都用了。另外他有自己的眼光,有野心,赤壁之战没有投降曹操就是例子,孙权也是有胆识的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对他的评价,最后三分天下这些就成了他的优势

❻ 相比曹操和刘备,孙权是否只是一个守成之主

相比于曹操和刘备而言,孙权并不能称之为守成之主,这是因为孙权之所以没有频繁的进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制于东吴的氏族影响。在三国鼎立的时期,孙权所占据的江东位置是拥有非常良好的地理优势。但是在东吴的历史当中,进攻基本上没有成功过,但是守城却基本上没有失败过。孙权曾经多次进攻曹魏重镇合肥,并且以优势兵力碾压了合肥的守军都没能够拿下这一座城池,这也是后人对于孙权的指挥能力诟病的一大原因。不过东吴之所以能够在如此多的防守战役当中打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吴氏族对于战争的动力是不一样的。

不过无可否认,东吴在孙权时期仍然是非常强盛的,能够和其他国家相抗衡。

❼ 曹丕为统一南方而三征孙权,为何都失败了

曹丕为统一南方而三征孙权,但是都失败了,归结三次的原因,除了第一次是由于兵败后受到疾病的影响外,其他两次都是因为东吴的孙权所处地理位置比较有优势。

曹丕在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可谓是雄心勃勃,大展身手,他选拔良才据为己用。面对领土的扩张,他想完成统一,灭掉与自己相抗衡的两个国家,其中就包括吴国。

第三次是因为他帅重病攻打吴国时,走到长江时,发现吴国不但有重兵看守,而且当时天气严寒,河流都结了冰,船只不能开行,曹丕面对这个也无可奈何,所以又退兵。

回去后不久,曹丕就去世了,所以曹丕三次攻打孙权失败,主要是孙权占有先天的地理优势,且善于利用地理优势布兵。

❽ 三国时期孙权的优势,孙权是否有能力做三国霸主

霸主。春秋的五霸都算霸主的话,孙权就必须是。

从底盘上来说,孙权占据中国四分之一地域,大约七分之一人口,外联日本海域(当时没有民族仇恨,当然了,日本女皇当时是像曹操进贡的,2不相帮吧),出海能贸易夷州(现在的台湾),外能定边疆,内能清理强盗(参考黄盖传等列传),御下能除旧恨(凌统&甘宁)。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年纪轻轻射虎亲为代表其人有勇气,赤壁挑战曹操代表其人有野心,任用周瑜、鲁肃(周瑜介绍)、吕蒙(孙权自己从军中相中,周瑜带起来成的名将)、陆逊(阚泽推荐)证明其人会用人,都督领军时自己领军坐镇后方证明其人信用人,与诸葛亮联盟后亲自领军出战合肥证明其人外交方面对友的“义气”,与曹丕暂时结盟以夺荆州证明其人有君子能屈能伸的度量。

孙权,能安邦,能凝聚手下的实力,个人有勇气,野心,会用人,能信人,善外交,有度量。能不算霸主么?

回复:嗜血战殇
晚年的孙权的确猜忌他人(坑杀陆逊,启用大庸才顾雍为相是权力自保而已),刘邦、毛泽东也是如此,地位高了,但是兵权不到,三国往前的时代将相倒戈不在少数,君权杀功臣都不是少数,这个不能说这个领袖只相信他自己而不相信其他人。以上,不能说孙权没有当霸主的实力,我反而觉得这是霸主的通病

❾ 《隆中对》

曹操占天时,兵多将广
孙权占地利,长江天险
刘备占人和,名正言顺

❿ 活的最久的孙权为何没有统一三国

一、经济上,三国时期南方开发程度较差,无论是经济、所管辖的百姓数以及城池的密集程度都不及北方。这就导致地图上孙权占了一大堆地盘,真实实力还是比较差的。

综上所述:吴国一无人才;二无实力;三无地理位置优势;四孙权自身昏庸,自然无法一统天下。

阅读全文

与孙权具有地理和什么优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