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中怎样分辨山脊(谷)和陡坡(缓坡)那是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❷ 初一地理怎样分辨地形类型如山脊、山谷、鞍部、山峰等...
山脊、山谷、鞍部等是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地理范围比较小。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有: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山地、盆地、陡崖、鞍部等八种。
如果是大范围的地形图则属于世界五大地形:山地、盆地、高原、平原、丘陵。
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判读:——结合插图理解吧
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
等高线之间的疏密可以表示坡
度的陡缓,稀疏处坡度缓(水平距离大),上山、开地、建筑易,河流缓;密集处坡度大(水平距离小),上山、建筑、开地难河流急。如图中甲线路坡度缓,上山顶容易;乙线路坡度陡,上山顶难。
2.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这两种地形的等高线都成
闭合的不规则的圈,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洼地)。
3.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
4.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
5.等高线与陡崖:2条或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图中b处就是陡崖。
陡崖高度(一般是相对高度)的计算:
陡崖高度=(重叠的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
注:有“以下”“不高于”字样的是算陡崖最高高度则+;有“以上”“不低于”字样的是算陡崖最低高度则-。最高高度>陡崖高度≥最低高度
6.等高线地形图顺口溜:闭合山顶或盆地,低脊高谷鞍部通,陡崖等高线重叠,河流只在山谷中,线稀坡缓上山易,密集坡陡攀山难。地形剖面最直观,分层设色一目了然。
二.五大地形的特征
(1)高原:海拔1000米上,幅员辽阔,地面坦荡(但不如平原平坦),或起伏较大,边缘陡峭。
(2)平原:海拔200米下,幅员辽阔,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一望无际。
(3)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相对高度大,坡度陡峭,形成座座山头,延绵的山峰形成的带状山脉。
(4)丘陵:海拔500米以下,有座座山头,相对高度不大,坡度较缓,山间多有平坝河谷相间。
(5)盆地:四周有高山或高原环绕,中间低。
❸ 地理:怎样分清楚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是地表五种基本形态的一种,是陆地表面具有较大高度和坡度的隆起的地形区,高度在海拔500米以上。它由山顶、山坡、山麓三个要素组成。它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
山区: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海拔 相对高度 顶部形状 坡度山地 较高>500米 较大 尖锐 陡
丘陵 较低 较小<100米 浑圆 缓
❹ 地理:地形形态的种类(如山脊、山顶……)
五大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上的主要地形种类:山脊、山顶、盆地、洼地、山谷、鞍部、缓坡、陡坡、陡崖、峡谷等。
❺ 初一地理知识
1.山丘和洼地 (盆地)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说明中间高,四周低,为山丘。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说明四周高,中间低,故为洼地。
2.山脊和山谷
山脊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山脊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位于两山脊之间。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脊线为分界线,分别流向山脊的两侧,因此,山脊又称分水线。而在山谷中,雨水必然由两侧山坡流向谷底,向山谷线汇集,因此,山谷线又称集水线。
3.鞍部
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鞍部往往是山区道路通过的地方,也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鞍部等高线的特点是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
4.陡崖和悬崖
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悬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崖,这种地貌的等高线出现相交。俯视时隐蔽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❻ 地理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的高度怎么划分
平原:200米以下
高原:500米以上
丘陵:500米以下
山地:500米以上
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较完整的大片高地.
盆地是低于周围山地相对凹下的地表形态.
山地海拔高度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和缓,称之为丘陵.
平原是地势低平坦荡、面积辽阔广大的陆地.根据平原的高度,把海拔0-200米的称为低平原,平原是地势低平坦荡、面积辽阔广大的陆地.根据平原的高度,把海拔0-200米的称为低平原,海拔200-500米(或600米)的平原称为高平原
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险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这样的山地就是山脉.因此山脉是有一定延伸方向的,其延伸方向即走向.
希望可以帮到你!
❼ 洼地 低地 高地 山谷 河谷 沼泽的具体解释
洼地
指近似封闭的比周围地面低洼的地形。有两种情况:(1)指陆地上的局部低洼部分。洼地因排水不良,中心部分常积水成湖泊、沼泽或盐沼。(2)指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内陆盆地。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54米,整个盆地有4050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洼地之一。这种洼地一般位于新生代的拗陷带上,因处于内陆地区,因此干燥剥蚀作用很强
低地
指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就是着名的低地
一、高地有两个定义:
1、地理上的定义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带(丘陵、山地等)均可统称为高地,判别条件只有海拔高度。
2、军事上的定义是指一块比周围地势高的地带,也就是突起的一块,这时,高地并不是以其相对于周围地带的突起高度命名,而是以其海拔高度(以海平面为准)命名,例如朝鲜半岛上甘岭地区东西两个高地海拔597.9米和537.7米,故分别称为597.9高地和537.7高地,黄继光烈士就是在进攻597.9高地的战斗中牺牲的。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河谷
river valley
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河谷内包 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水流的侧蚀使谷坡剥蚀后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蚀、沟蚀、块体崩落;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3类侵蚀方式经常同时进行,只是不同时间、地段各有所不同。河谷的发育受到气候与构造的影响。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侵蚀轮回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沼泽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生长着沼泽植物、并有泥炭形成和堆积的地区。沼泽物质中,水占85%~95%,干物质?穴主要指泥炭?雪占5%~10%。全球沼泽面积约有11220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0.8%。
沼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状况和地貌。其中,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因为过湿的地表才能引起喜湿植物的侵入,从而导致土壤通气状况的变化,并在生物作用下产生泥炭的堆积。沼泽的形成可以分为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在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挟带着大量泥沙流入湖泊。在湖边或河口地区,由于水面突然变宽,水流速度突然减慢,泥沙在湖边沉积下来,形成浅滩,一部分细小的物质随着水流漂到湖泊开阔的地方,沉淀到湖底。这样年深日久,就使湖泊变得越来越浅。随着湖水深浅的不同,各种水生植物逐渐繁殖起来。这些植物不断生长、死亡,大量腐烂植物的残体不断在湖底堆积,逐渐形成泥炭。随着湖底的逐渐淤浅,又有新的植物出现,并从四周向湖心发展,使湖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浅。当湖泊中的沉淀物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原来水面宽广的湖泊就变成浅水汪汪、水草丛生的沼泽了。这是水体沼泽化。
有些高原、高山地区,由于冬季地面积雪,到次年春夏季节冰雪融水,地面积水,短草和苔藓植物杂生,也可形成沼泽。
❽ 初中地理如何区分5种地形类型
1、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2、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3、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注意区分2和3)
4、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5、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
❾ 什么是洼地,怎样判断它(高中地理)
应该说的是在等高线图上的判断吧。
所谓洼地,顾名思义,就是地势较低的地方。在等高线图上,曲线闭合,中部等高线数值小(中部低),四周等高线数值大(四周高)的地方,中部即为洼地。但是洼地有有别于盆地(盆地也是中部低四周高),洼地中部与四周的海拔差距一般小于20m,盆地则可以大得多。
❿ 请问一下几个地理题,关于等高线的问题,能帮我把,怎么分辨山脊山谷,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再请看下面
平原:等高线非常稀疏或几乎没有,无闭合区或闭合区极少,一般海拔200米以下,地形图上一般用成片的深绿色或浅绿色表示。 (华北平原额。)
丘陵:等高线散布众多,闭合区内圈数层级少,一般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地形图上一般用黄绿色、淡绿色、绿色间杂表示。(江南丘陵)
山地:等高线多而密集,闭合区内圈数层级多,一般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地形图上一般用黄色、棕黄色、深黄色等多层次间杂表示,也可以有浅绿色、绿色等狭长的河谷盆地间杂。(横断山脉)
高原:等高线稀疏,但与平原或山地相交的边缘十分密集,一般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地形图上一般用成片的黄色或棕黄色表示。 (黄土高原)
适合攀岩的 肯定是 陡崖
河流 一般是 山谷 等高线 向 高出凸 流下去。
修公路一般是 等高线 比较疏散 (坡度小 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