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京市的地形和地势各有什么特点
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至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1)南京是什么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的地区。林木覆盖率29.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有“绿都”之称。
常见麻栎、栓皮栎、枫香、化香树、糯米椴等落叶阔叶林以及青冈、苦槠、冬青等常绿阔叶树种近50种;菰、何首乌等野生药用植物4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河鹿、江豚、鸳鸯、长耳鹗、短耳鹗等。
② 南京到底是属于苏南还是苏北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就是省城,属于苏南。
江苏有13个省辖市,总体可以划分为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
1、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拥有广袤的太湖平原,水网密集,长江东西横贯境内;常住人口3300万人(2012年)。
2、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按照现在江苏通行的行政区域划分,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截止2016年,苏北共有5个地级市(辖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
苏南苏北区分:江苏省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地区属于苏南,江长江以北属于苏北。
3、苏中是江苏省中部地区简称,地处江苏省地理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长江下游北岸、黄海之滨,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双重辐射区,江淮平原南端。东抵黄海,南接长江,与上海、苏南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隔岸相望,北与苏北地区(淮安、盐城)接壤。
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及高邮、仪征、靖江、兴化、如皋、海门、海安、启东、泰兴9个县级市,如东、宝应2个县,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港闸区、通州区、崇川区9个市辖区。
土地面积2.09万平方公里,2017年苏中地区常住人口1646.07万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江苏省的20%、20.6%。
(2)南京是什么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大经济分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1、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2、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3、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4、西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四大地理分区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
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影响因素
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
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降水)。
界线C: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即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③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它究竟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
说起南京,相信大家都会想到秦淮河沿岸的无限风光和风情,满街都是“江南”的浪漫气息。事实上,很多游客去南京旅游后,发现真正的南京似乎与他们想象中的“江南”大不相同。南京作为传统的“江南”城市,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似乎都不那么“江南”,反而有着北方城市的气质。南京属于南方。中国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接南方,北接北方。南京属于长江以南的南方。虽然属于南方,但南京是南方的北疆,北方的南疆。
再者就是南京的城市建设风格。南京虽然地处江南,但其建筑风格与江南传统水乡不同。比如苏州和嘉兴是江南粉墙瓦建筑的代表,而南京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所以它的建筑透露出一种帝王精神,有点像北方的皇家建筑。最后,虽然属于长江以南,但南北交汇处的南京人,性格与苏州、上海、浙江完全不同。南京人直爽,没有吴语区的人细心,接近北方人的脾气。南京人素有“大萝卜”之称,是因为他们有诚实、正直、温和、守旧的共同特点。其实这意味着南京人普遍“老实”,就像“大萝卜”一样。其实这不是贬义词。甚至很多南京人都会自称“大萝卜”。
④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⑤ 南京的地理环境
区位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 总面积6597km²(不含水域),截至2012年建成区面积752.83km²。 地貌 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点缀其中,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湖泊,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气候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着,四季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有为南京摘去“火炉”帽子的说法。 资源 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种类最繁多的地区。又以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繁多,其动物种类,足以代表长江下游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繁衍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河鹿、江豚、鸳鸯、长耳鹗、短耳鹗等。
南京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54种矿藏。铁、铜、铝、锌、金、银、锶等15种矿储量江苏第一,4种进入中国前6位。其中,铁硫储量占全省40%左右,锶矿品位高、储量大,为东南亚之首。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温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热资源,着名的有汤山温泉、汤泉温泉、珍珠泉温泉等。
⑥ 南京的地理,概貌
南京市(英语:Nanjing 汉语拼音:Nánjīng Shì)。简称宁。英文旧译Nanking。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它位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省份
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
辖区
13个。南京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街道
全市共有74个街道办事处。
乡镇
51个镇、857个社区居委会、832个村委会。
建置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建邺:公元211年
江宁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应天府):公元1368年
南京府:公元1912年
南京特别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辖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苏省直辖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副省级市):公元1995年
政府
"山,水,林"一体的城市:南京南京市政府位于玄武区。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蒋宏坤。
面积
全市面积6598 k㎡,其中市区面积4844 k㎡,建成区面积513 k㎡。
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617.2万人,常住人口741.3万人,市区户籍人口534.4万人。江南八区在绕城公路以内的户籍人口260万人(居住范围为长江以南绕城公路合围的250平方公里的下关、鼓楼、建邺、白下、秦淮、玄武、栖霞、雨花台八区,超过南京市户籍总人口的40%)。
民族
南京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少数民族以白下区的止马营、朝天宫两街道的回族为最多。
宗教
全市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五个宗教,信教群众近30万人,宗教教职人员300多人,经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有289处。
方言
南京官话、江淮官话(洪巢片)、吴语(宣州片)
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
210000-211800
电话区号
025(+86)
汽车牌照
苏A
国内生产总值
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377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883元。
市花 :梅花
市树 :雪松
市标:貔貅
别称:冶城 越城 石头城 秣陵 金陵 建业 扬州 建邺 建康 秦淮 升州 蒋州 上元 白下 集庆 应天 江宁 天京 龙盘虎踞 六朝古都 十朝都会 钟山风雨帝王城
电影:《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杀》
南京概况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东接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西邻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巢湖市(和县)、马鞍山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安徽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江苏省溧阳市,北连江苏省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南京市区东接江苏省仪征市、镇江市、句容市,西连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巢湖市和县,马鞍山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安徽省天长市。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被国家9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 “四十优”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南京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排名第4,位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综合实力城市”第7名,在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中排名第2,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和2008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前不久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又刚刚在“2009年春节黄金周全国人气城市排行榜”中被评为“出行人气最旺的十大城市”第6位和“到达人气最旺的十大城市”第7位。
⑦ “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地 ”是说什么地方
这句话说的是南京。
这是诸葛亮受刘备派遣来南京察看,目睹石头城险要形势所发出的感慨。
盘,亦作蟠,曲折环绕;踞,蹲或坐。像龙盘曲,像虎独坐,形容地势险要,又特指南京。
传说三国时蜀国军师诸葛亮曾出使东吴,与当时驻在京口(镇江)的孙权共商抵抗曹操的大计,在南京(当时称秣陵)石头山(今清凉山)的驻马坡,诸葛亮远眺群山,但见钟山如蛟龙蜿蜒蟠伏于东南,石头山似猛虎雄踞于西部江滨,不禁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并力劝孙权迁治于此。
(7)南京是什么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南京,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江苏省西南部,古称金陵,已有近2500年历史,从战国时代楚国置金陵邑,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及后来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辛亥革命时均建都于此,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南京是我国着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又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中国四大都。自1952年以来一直是江苏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国际性大商端口,也是中国华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之一。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榜上有名。
南京地理环境优越,北濒长江,南拥群山,山环水抱,形胜天然。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南京境内,然后急转向东,奔腾而去,形成了广阔富遮的大平原——长江三角洲,西接华中腹地广袤的江汉平原,北靠黄淮下游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南京自古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津。
同时,浩荡的长江犹如城北的一道天然屏障,阻挡着北方中原王朝的军事进入,使南京数度成为南方王朝的都城,南京也成为我国南方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久的着名古都。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3℃,7月份平均湿度26.1℃,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为梅雨季节。以往夏季的南京有“火炉”之称,白天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
南京既有自然山水之胜,又有历史文物之雅,是兼具古今文明的园林化城市,有夫子庙、明孝陵、南京长江大桥、秦淮河、中华门、中山陵、紫霞湖、雨花台、钟山、清凉山、玄武湖等着名景点。
⑧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南京位于北纬31°14'-32°36',东经118°22'-119 °14',地处我国东南部的长江下游, 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南京四周低山盘曲,山环水绕,自然风貌独特。气势磅礴的长江自西向东横穿市区,辖内有秦淮河、滁河、玄武湖、莫愁湖、石臼湖、固城湖等流域水网纵横交织,水面占全市面积11.4%,水资源极为丰富。 岗峦起伏的宁镇山地由东向西形成三个分支切近城市边缘楔入城区,溧水县境内有茅山山脉,江浦县境内有老山山脉。低山丘陵占全市面积64.5%,是华东低山丘陵集中的主要区域之一。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106毫米。这一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历代的绿化努力,使南京享有“ 绿城”之誉。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 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⑨ 南京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特点
概况: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位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东连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西靠皖南丘陵,南接太湖水网,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距人海口380公里,“黄金水道”长江穿越境域,江宽水深,万吨海轮可终年畅通,是一个天然的河海良港。
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年平均温度16℃。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8℃;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8℃。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无霜期长,年平均239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
南京市现辖13个区、县,其中城区6个、郊区5个、县2个,分别为: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
南京市花为梅花,市树为雪松。
历史:
南京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早在35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6000年前,现代人已在这里耕作生息。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以“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置“金陵邑”,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于9月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以东吴旧都为中心,建立东晋政权,称作建康。此后,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称作南京,是南京建称之始。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首都。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同年4月1日。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至此,共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称“十朝都城”。
南京名称之多,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各国古都中也属罕见。据史载,仅历代县以上建置的名称就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邺、建康、江宁、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个。
1949年,毛泽东同志指挥“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南京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特别市。1953年1月1日,南京市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1990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南京计划单列因此被取消。1994年2月,经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经济: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被国家9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0佳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74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1318亿元,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37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0.9%。200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0:49.5:47.5.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4.8%,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40.1%。
名人:
南京人杰地灵,自古就是名家文士聚集之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于康熙50年(1771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今南京市内);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王昌龄生于南京;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祖籍临沂(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南京乌衣巷王氏的高门大族;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巨匠祖冲之(生于南京)最长于数学和天文学。他对园周率的研究,比欧洲科学家的推算早了一千年。现代则有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两院院士吴良镛等诸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名胜:
六朝古都南京既有十里秦淮河的繁华热闹,也有夫子庙的儒雅静谧;既有雄伟的长江大桥,也有灵秀的钟山美景;既见证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也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作为一个在古代和近现代历史上都具有重要位置的城市,南京城的每一块石头背后都有一长串的故事。
体育:
南京涌现过一大批享誉世界体坛的选手。栾菊杰在1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花剑个人冠军,成为1896年以来第一个载入奥运会击剑史册上的亚洲人;杨阳在1987-1989年,获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羽毛球赛、第15届汤姆斯杯羽毛球团体冠军,被誉为当时世界羽坛四大天王之一。女排国手赵蕊蕊、体操世界冠军肖钦、羽毛球奥运冠军葛菲、世界冠军孙俊夫妇等均在各自项目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传统节俗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又是十代都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
春节
以前称元旦,俗称过年。南京人过年要洒扫庭除,张灯结彩,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
南京人过年大门上贴春联或门神,还有文人雅士在大门贴一幅画鸡,取“鸡日相长”之意。这是他处所没有的。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宁府,在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俗始于南朝,千百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而且形成一套规制: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上午起,亲友至拜新年。在客人到来时,双手合揖,并以茶点相待。还献二枚元宝蛋,称“进元宝”。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元宵灯会
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夜,夜与宵同义,便称元宵。元宵节最初由祭祀而起,渐演为隆重热烈异彩纷呈的娱乐节庆。古时为一日,唐代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节一下延长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灯。食品也由食豆粥,改为品尝元宵(汤圆),南京有“上灯元宵,落灯面”之俗。
明清两代,南京元宵灯会,有玩龙灯和挂纱灯之俗。玩龙灯不但老百姓玩,军人也玩,长度也为他处所不及,短的十余丈,长的百余节,玩起来多则上百人。纱灯有楮练纱帛,而且有名人在上面作画,愈是高手价值愈高。商家届时也在店前举办猜灯谜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猜中者即奖所售物品。有一种由南京人首创的“走马灯”,外罩灯笼,内点蜡烛,利用空气热胀上升的原理,带动灯面转动,灯面上画着各种姿势的骏马疾驰,宛如万马奔腾。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古代人的一项发明。龙灯气势磅礴,纱灯精美绝伦,五光十色,万象争辉,引得长居逗客倾城出,欢歌笑语动地来,“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近几十年来,夫子庙元宵灯会越办越红火,利用新工艺、新材料,声光电控,五花八门,维妙维肖,斑斓夺目。灯会自春节起,为期一月。期间,每天吸引四方游客达二三十万人之多。
清明踏青
清明节自古以来由于注入扫墓祭祖的习俗,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重视。民间届时上坟祭扫、祭洒、烧纸、挖盖坟帽、插柳以表达慎修追远的情思。并带茶点到看坟地者门上看望,看坟者亦留食茶饭,互称“坟亲家”。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男女借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携酒游山,谓之踏青”。有谚云“春牛首”。
近年牛首山又经修葺增设景点,并与附近新开发的将军山联成一线,成为游人观赏郊野自然风光的绝佳之处。此外,城南雨花台、东郊梅花山也是游人常到之处。近十多年来,梅花山造万亩梅园,还举办国际梅花节。每到春晖融融,万花争放,云蒸霞蔚,暗香浮动,男女毗肩接踵,陶醉在香雪海之中而留连忘返。
端午节游秦淮
夏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称端阳。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绿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苋菜和雄黄豆,饮雄黄菖蒲酒,以求免灾。用经过曝晒的水洗眼,谓之“破火眼”,说可免一年眼疾。还用菖蒲、艾叶醮水洒地而后插门楣,用以“禳灾”。悬挂钟馗图像及方士刻印的五毒(蟾蜍、毒蛇、蝎子、蜈蚣、壁虎)形图,“驱鬼避邪”。儿童颈项挂五色丝络,络中装咸鸭蛋;臂系五色丝挽成的丝绦,叫“长命缕”,穿虎头鞋,背虎头披,用雄黄酒在额上画王字。妇女鬓也插五彩老虎花。
午饭后,全家人去夫子庙观看秦淮河龙舟竞渡。金陵龙舟向有“三帮”,有河帮、江帮、木帮,龙舟之多,规模之大,别处也不多见。各船均饰以彩筝;有少儿扮戏中人物在上作种种游戏。当舟过之时,河岸人家掷银角、铜钱或放鹅鸭,为龙舟竞取之以为乐,谓之“夺标”。岸边男女蚁集,罗绮如云,金鼓齐鸣,欢声雷动。富庶人家还事先订租游船,泛舟览胜。秦淮游船自唐朝兴起,明清直至民国前期为盛。画船箫鼓,桨声灯影是秦淮河上一道斑斓夺目的亮丽风光。这在顾起元《客座赘语》、孔尚任《桃花扇》和余怀《板桥杂记》中均有生动记述。近20多年来,秦淮河又进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换水,增添画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两岸万家灯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游人置身游船中,船在景中过,人在画中行,自有别样情趣。
中秋圆月摸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此夜,天上月圆,人间圆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赶回家团聚。南京人喜合家赏月,叫“庆团圆”,团坐聚饮称“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皆为游人赏月之所,而以游玩月桥为最盛。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为旧院所在地。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是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遂渐衰落,后人有诗云:“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玩月桥。
清以下,赏月之风仍盛,人们祭月,陈列鲜果、月饼,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纸斗,叫斗香),讲《嫦娥奔月》故事,然后分食月饼。月饼以瓜端口“赖月”,民国时期以“金陵套饼”为上乘。
此夜,南京女子有摸秋之俗,到茉莉园“摸”(以摸“偷”瓜果取乐)得瓜豆者宜男,此游戏盛传颇久。近20年来,人们又重视中秋节,登台城赏月,或去玄武湖、夫子庙秦淮河划船赏月。自购或单位赠发月饼颇为盛行,圆月之夜情意融融。
重阳登高会
夏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为阳数,故称重阳。历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会”。此俗源于一个古怪离奇的避邪传说,南朝梁人吴均写的《续齐谐记》中有详述。从魏晋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阳风俗犹盛。当时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极阁,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为最着。此山汉时建有一亭,晋元帝渡江传说“马化为龙”,遂命此亭为“化龙亭”;山侧有梁达摩古洞,游者甚众,形成“幕府登高”之俗。清嘉庆十年(1805),由胡兰川太守(江宁知府)等府县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有制军、抚军主其事在山上建“望江楼”,长夜明灯,既为导航灯塔,又可观览胜景,被远近百姓誉为善事。
重阳节,南京人喜食重阳糕,“或粉或面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称骆驼蹄”,饮菊酒,赏菊花,制重阳旗赏给儿女,如此日嫁女必送旗及时鲜盒,谓“重阳节盒”。
如今人们逢重阳也欣然登高,但不为避邪,而是欣赏祖国壮丽河山及建设新貌,惬意之感油然而生。
当今四季旅游节
春 ·南京国际梅花节梅花,是南京市花。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自六朝至今不衰。而今,南京的 珍珠泉 、傅家边、古林公园等处均有梅观,尤以梅花山为最佳。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举办国际梅花节,参加梅花山主会场活动的多达40万人次。
夏 ·江心洲葡萄节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长江中的一个岛,风光旖旎,景色优美。每逢7月至8月,岛内千亩葡萄园硕果累累,游人登洲观大江风貌,享天然氧吧,尽情体验采摘葡萄的野趣。
秋 ·南京雨花石艺术节雨花石,南京标志物之一。金秋九月,都要在雨花台风景区举办“天降雨花”表演、雨花石精品展、研讨会、采石游等系列活动。雨花石产地的六合县同时开展分会场活动。
冬 ·迎新年听钟声活动迎新年听钟声活动通常在栖霞寺钟楼举行。由寺院法师念经祈祷和平,祝愿民安,再由主持于宾客代表共同撞响铜钟108次,全场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
灵谷桂花节
位于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灵谷桂园,是一个占地1700亩、种植桂树近2万株的全国最大的桂花专类园。每年九月丹桂飘香时,繁盛的花事,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灵谷寺品秋赏桂。
高淳螃蟹节每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到高淳,品螃蟹,看大佛,逛老街”已成为南京人的习俗。在高淳老街、游子山、迎湖桃源三大景区还将举办戏曲、马灯、武术、龙舟表演和万人品螃蟹、篝火晚会等活动,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浦口生态旅游节
素有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里银杏美誉的浦口生态旅游节,是集欣赏、参与、游玩为一体的旅游节庆活动。人们通过泼水节、民俗文化节、登山烧烤节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山、水、绿色、空气”的自然生态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