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古代地理怎么分的

古代地理怎么分的

发布时间:2022-05-12 06:48:41

1. 古代地理区域划分名称

古汉中地区 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古中原地区 今大致河南 一带
古燕赵地区 今大致河北一带
古荆楚地区 今大致湖北一带
古巴蜀地区 今大致四川一带
古河套地区 今大致宁夏及内蒙一带
古吴越地区(又称江南)今大致江浙,南京一带
古齐鲁地区 今大致山东一带
古晋地 今大致山西一带
古关中地区 今大致陕西一带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2. 中国古代的地理分区

东北叫白山黑水,意为长白山和黑龙江,或叫肃慎之地,商、周时分而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
北京叫燕云,指明代京都地区,燕指燕州,云指云州,或叫范阳,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

南粤叫百越之地又作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着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着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3. 古代地理方位

地理方位表示方法,现在一般人们是利用东、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词作为基本方位,另外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中间方位方位名词表示,其实在古代表示地理方位就比较复杂,除了用东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譬如以阴阳表示、以五行表示、以五色表示等,大致有以下十种方法。

1.以阴阳表示

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山水一般逞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毂梁传·僖公廿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许慎《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进一步指出:“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带有“阴”或“阳”的地名,正是体现其地理方位,如:“华阴”在华山之北,“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淮阴”在淮水之南,“汉阳”在汉水之北“洛阳”在洛水之北……2.以五行表示

五行通常被认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到了汉代,五行与地理方位组成了配合关系。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3.以四兽表示

古人以苍龙(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兽”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即“四方四神”。班固《白虎通义》云:“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苍龙或青龙,以一条腾龙为图案。朱雀,以一只飞鸟为图案;白虎,以一只跃虎为图案;玄武,以一条蛇缠着一只乌龟为图案。我国古代宫城的四方城门以及桥梁、湖泊等也常用四神兽来命名,如青龙镇位于东海之滨。长安、金陵等,其北门称玄武门,南门称朱雀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南京朱雀桥,东晋咸康时所建,为横跨秦淮河的浮桥,又称南航。南京的玄武湖位于钟山之北,东晋初年曾被称为北湖

4. 有关一些古代地理的分界线

【河东】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
河流域。
【燕赵之地】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 “燕赵”之
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
【河西】又称西河,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
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
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淮左】淮水东面。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东洋】东洋或东瀛在汉字文化圈间表示日本,可做日本一词的别称。
【西洋】西洋是古代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地理概念。
明朝时期的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郑和下洋”、“西洋
镜”中的西洋就是此义。广义西洋还包括欧洲等地。
晚清用西洋一词特指欧美国家,相当于今天“西方世界(不含日本)”这个含义。
【南洋与北洋】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
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
清朝时期也指自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南洋”(江苏以北沿海称北洋)。清末设
“南洋大臣”管理诸项事务。(南洋水师的“南洋”是相对于北洋水师的“北洋”而言。
北洋水师主要活动于长江口以北的渤海、黄海、东海一带,南洋水师活动于长江口以南
的东海、南海。)
河南与河北是现代的叫法,在古代,河南叫中原地区,河北叫燕赵地区。

5. 古代地理常识

地理山川

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

6、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茺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官名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纪年

纪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季节,一季三个月顺次称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称呼,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昼夜分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称呼,每时辰两小时。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两小时。此外,鸡鸣指早上三、四点,日出时叫旦、晨、朝;黄昏,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夕、暮、黄错,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
2、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6. 古代地域是怎么划分的 比如州 府 县 郡 是怎么排的 越详细越好 写的越多越好

州: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时期,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府: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 州=郡>府>县

7. 古代地理划分阴阳,其中山河的阴是指什么

古代地理划分阴阳,其中山河的阴是指山北水南。
山南水北叫做阳,山北水南叫做阴,此言之城池建筑方位也。我国许多地名也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阳、华阴等。山是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东升西落的太阳光能照射到山的南面,但不能到达山的北部。因此,山的南面是太阳,山的北面是阴。受科里奥利加速度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转,这也适用于流体运动。当河流流动时,它会转向右岸,而中国的大部分河流是由东向西流动的。因此,河流南岸易受河水的冲击和侵蚀,形成南湿北干的局面。

8. 请问古代地理区域划分的道,郡,府,州,区,城等如何从大到小的排列都相当于中国的什么行政区域

郡:中国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始见于战国时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后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县之间。隋朝废郡,以县直隶于州。唐朝武则天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
县:行政区划单位。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今为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道:“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汉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汉书》地理志解释为“有蛮夷曰道”或者“县主蛮夷曰道”。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之后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云年间)。但节度使制掌握地方实权后,“道”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辖区的称呼,和初唐、盛唐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宋代地方监察区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义相通。而辽朝因循唐朝旧制仍使用“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元朝建立后,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区划单位。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如“福建省台厦道”或“台湾道”,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州: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前106)创部刺史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辅(京兆、右扶风、左冯翔)、三河(河内、河南、河东)、弘农7个郡设司隶校尉部,与州同级,由中央直辖,主管京师附近地区,与13州合称14部州。东汉时,州已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全国仍为13州。魏晋南北朝时沿用。隋炀帝时为郡县二级制。唐高祖又改郡为州。以后中国历朝不再设郡。唐代的大州称为府,仍为州级。自从在边境设立节度使后,节度使发展成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从此全国诸州直辖于中央,州的长官称知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诸州有节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别置节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隶属于路,分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3类,以节度使、防御使、刺史为长官。元代的州有的属于路,有的则属于省,即直隶州。
明代的州有直隶州和属州之分。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视府;属州上隶于府,地位视县。州的长官也称知州。清承明制,直属于布政使司的州称直隶州。直隶州有属县,是相当于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隶属于府的州,称散州、属州,是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直隶州和州的长官都称为知州。
省: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宫禁。唐有三省六部,“尚书省”为其一。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路(各行政区)设“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的机关),简称“行省”,最后简称为“省”。现在的“省”由此发展而来。

9. 求中国古代的地理名称,如:郡,州,城,等。都等于现在的什么

答:中国古代的地理名称如郡、州、城、都,与现在的县、市、乡、镇相当,特别以泉州府城〈古称温陵〉为例,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而州比县大。

一、地名或因改朝换代、时空环境变迁、城池建制大小不同、国防军队驻守布署、地理位置升格,社会经济繁荣,故政府施政范围经常采因地制宜、交通便利、地方建设需要、或地图制定丈量、区域设置规划等等原因,概因省、道、路、州、郡、县、都、镇、乡、村、里名称相同,或因称呼相类似,容易令人混淆不清造成史料、志传、府志、县志、乡镇志、村里志、家谱之撰写困难模棱两可,导致后代子孙无所适从,形成争议纷扰得不偿失。

二、古时福建是个后开发区,相对于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政局稳定,偏安一隅,而泉南一带更为安定。“南疆安定”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历史事实,因而梁天监中析晋安郡地置南安郡时,即以“南安”名之。而靠近南安郡治(今丰州镇)的江流即以郡名名之。

先秦及秦汉时南安历史沿革
夏商两代地理区划属古扬州之域,西周时为七闽属地;春秋末期为越国属地;战国中期为楚国属地;秦朝时属闽中郡地;西汉时属闽越国地;东汉时属南部都尉的侯官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南安历史沿革
三国孙吴永安三年(二六○年),析侯官县地置东安县;晋武帝太康三年(二八二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隶属晋安郡;南朝刘宗改晋安郡、晋安县为晋平郡、晋平县;萧齐复称晋安郡、晋安县;南朝梁初(五○二~五一九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晋安等三县。

唐朝武德五年(六二二年),在南安县分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镇,并析南安县置莆田县。丰州下辖莆田、南安尤溪三县。贞观元年(六二七年),丰州撤销,所辖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设今福州)。

唐朝嗣圣初年(六八四年),析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地设武荣州,州治设在今南安丰州镇。不久,武荣州废,三县复属泉州。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七○○年),又于南安县置武荣州,州治迁往县东南十五里处(今鲤城),下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流四县。唐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泉州改为闽州(治设今福州),武荣州改称泉州(治设今福州)。晋江、同安、永春、安溪、长泰等五地脱离南安而设置。

唐朝开元六年(七一八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贞元十九年(八○三年),析南安西南四乡置大同场。长庆二年(八二二年),析南安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咸通五年(八六四年),析南安西二乡置小溪场。干符三年(八七六年)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后改武胜场、武安场)。上述四场为立县之雏形,仍属南安县管辖。后唐长兴四年(九三三年),升桃林场为桃源县(九三八年改为永春县)。后晋天福四年(九三九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后周显德二年(九五五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一一二一年改为安溪县);升武安场为长泰县。

五代时南安建制
唐末光启二年(八八六年)八月,王潮据泉州,南安属焉。五代后梁开平二年(九○八年),封王审知为琅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审知为闽王,泉州为闽王国地。后晋开运二年(九四五年)九月,王继勋以泉州降南唐,后汉干佑二年(九四九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后周显德二年(九五五年),清源军因有场升县增至辖有九县:南安、晋江、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

宋朝时南安建制
宋干德二年(九六四年),隶属由清源军改为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年),陈洪进占据闽南,乃复为泉州,属威武军。雍熙二年(九八五年),泉州改属福建路,南安隶焉。

元明两朝时南安建制
元朝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年),置泉州路总管府,下辖南安等七个县。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改福建行省为平海行中书省。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年)设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南安仍隶泉州。

清朝时南安建制
清初仍置泉州府,仍领有南安等七个县。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永春县升为直隶州,辖有德化、大田二县。南安仍与晋江、惠安、同安、安溪等县合为泉州。

三、如永春县古称桃林场,建场时间,史志所载共有三说:一谓隋开皇九年(五八九年),一谓唐长庆二年(八二二年),一谓唐宝历年间(八二五至八二七年)。五代后唐长兴四年(九三三年)升为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九三八年)改为永春县。以“众水会于桃溪一源”,故名桃源;“四时多燠”,故称永春。宋元明均隶属泉州,至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升为直隶州,辖德化、大田二县。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废州,复改为县,一直至今。〈永春州古为桃源县又下辖大田县又有桃源镇。不足为哉也。〉

四、泉州古称清源郡,仙游叫清源县。泉州市区叫鲤城区,仙游县城叫鲤城镇。乃天下第一难题非也,易是无足为奇之谈。依据从历朝历代环境变迁、历史沿革、人民迁移、文化传承、时空背景、语言不同〈泉州属闽南语系〉、〈仙游属莆仙语系〉,故只能说是“民族融合”之下的产物及“时代环境变迁”的一种情镜。

10. 请问一下中国古代地理区域划分 比如河南那一块是中原 江浙一带是江南 别的呢 不是要那个什么州

不怎么清楚~
中国古代是没有太明显的地理划分的,而且每个朝代的叫法都不一样的
总体来说,中原是指以河南为中心的皖北、鲁西、冀南、晋南等地,而关中地区是指今陕西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南阳则指今天的南阳、襄阳地区,青州指今天的山东地区,吴或越代指今苏南、浙北,东瓯则指今温州一带,南越指今广东一带,巴蜀指今天的重庆、四川
至于江南则变化较多,三国南北朝以前的江南是指今湖南、江西,那个时候的江东代指今江南地区,即今江浙一带;唐朝以后,江南才指今天的江南地区
不知道这说的清楚了没有

阅读全文

与古代地理怎么分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