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环境风险因素有哪些

地理环境风险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3 03:12:26

1. 对车辆有影响的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哪些

自然因素(地形)
人文因素(经济发展 政策 品牌)

2. 不良的自然环境因素有那些

(一)不良的地理条件

1、地壳化学元素分布异常 由于地理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剩可以引起地方病,所以地方病又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其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祖国医学对山区多瘿瘤,岭南多瘴气等地方病的发生早有认识,《素问·异法方宜论》对此作过专门论述。

一般说来,随地形的变化,地球的化学性环境也发生变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其分布亦不同。通常山区易发生活泼元素的缺乏症,如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缺氟引起龋齿,低硒与克山病的发生有关。平原、低洼地区易导致活泼元素的过多症,如氟过剩引起氟骨症。另外,据研究认为,大骨节病区的岩石土壤和水中锶多钙少。钙锶比例失调引起骨质代谢障碍,影响长骨生长,破坏骨**软骨的正常机能而致病。我国公布最广的三种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氟中毒)都与不良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2、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有些地区蕴成的矿物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如铀矿、磷矿等,若有强烈的放射级,可造成当地人患贫血、白血病以及癌症发病率增高。

科学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但过度城市化也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锐减,森林覆盖渐小,草原退化严重,水土流失,气候恶化,使包括地理条件在内的整个环境质量下降。

(二)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由于向大气排放非固有的气体及微粒,超过了大气成份的正常组成,当大气自净能力不能消除这些污染物时,造成大气质量下降,即可说这个地区的大气受到了污染。

1、污染来源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的利用。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大量排放出五大污染物——硫氧化物(SOx)、氮氧化合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及颗粒物,这种污染包括生产性污染、交通运输性污染和生活性污染。

2、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两类。

急性中毒主要见于意外事故,如液氯钢瓶爆炸造成的氯气外溢,可引起居民的急性中毒和死亡。世界上多次发生的大气污染灾害中,大半是由于空气质量的突然变坏对居民产生的急性作用,造成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突然升高。这些灾害的共同特点是:恶劣的气象条件(气温逆增、大雾),不利的地形(低洼地区、峡谷),使污染物在空气中聚集,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群发病和死亡。尤其老年、病人受害最大。

慢性损害,主要中于低浓度的大气污染,长期作用于人体,引起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如心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癌等。

(三)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又称水体污染。天然水体能接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进行自净,使水质成分保持平衡的能力,称为水环境容量。由于人类活动将污染物排入江河、湖海、水库或地下水,使水质、底泥的理化性状和生物种群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水质的优劣,最早把水质划分为上中下三等的是唐代的陆羽,他在《茶经》里写道:煮茶“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又说:“江水取人远者为上”。现代研究证明,山水含钠、镁离子较少,且很少污染,故最宜饮用。江水则较复杂,井予矿化度较高,皆非理想的饮用水。尤其是城中附近的江河水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而致水质污染。故“江河水取人远者为上”的观点是正确的。宋代欧阳修《大明水论》也明确指出:江河之水“众水杂聚,故次山水”。至于井水也有优劣之分,明初汪颖《食疗本草》指出,“凡井水有适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但井水也有被污染的。

据最近统计,我国54条主要河流中有27条被污染,44个城市中有41个地下水源受到污染;一些海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国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日约7800万吨,全年计295亿吨,其中90%未经任何处理。

水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含病原菌的人畜粪便、污水污染水源,可引起肠道传染病流行。水体遭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食物链的形式可使人群发生急慢性中毒,甚至死亡。如水(亻吴)病就是由长期摄入富集有甲基汞的鱼贝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疾患,为公害病的一种,因最早在日本熊本县水(亻吴)湾附近鱼村发现而得名。另外,有些污染物可使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妨碍水源正常利用;或使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影响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损害水源的天然自净能力,破坏水源卫生状况。

三、预防保健措施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人赖水以养生,可不慎所择乎”。水源、空气、土壤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要健康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就要慎重选择适宜自己的自然环境,还要采取有效的保健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一)生活环境的选择

尽量避开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水源、矿藏,避开高压线、强磁场和有超声波、放射线的地方营建生活区。

1、减少某种有害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的根本措施是改用低氟和低砷的饮用水源。如打深井,从低氟或低砷地层取水或收集天然降水备用。如在该地区无法找到适当水源,则进行水质处理,除去水中过量的氟或砷。

2、因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而致的地方病,可采用适当方式补充 如用碘化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近年来,有人在食管癌高发区饮水中投放姜石,进行改水防癌实验,取得显着效果。

此外,防治地方病宜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最根本的方法,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分清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选择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作生活区,并作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社会防护,综合治理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失调并日趋恶化的现实。首先,政府要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工作,寻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复辙。其次,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人口规模越大,密度越高,活动程度越大的地方,产生的污水、废气、垃圾越多,生态环境污染也越严重。因此,控制人口规模,是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对于饮水卫生,重点是治理“三废”。从合理规划,综合利用、净化处理等几方面入手解决。个人防护可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将水煮沸后饮用,农村家庭用适量漂白粉投入水缸中亦可达消毒目的。

3. 地理因素是什么

地理要素是地图的地理内容,包括表示地球表面自然形态所包含的要素,如地貌、水系、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所形成的要素,如居民地、道路网、通讯设备、工农业设施、经济文化和行政标志等社会经济要素。

地理要素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两大类。

1、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是指涵盖制图区域的地理景观和自然条件,如地质、地球物理、地势、地貌、水文、江湖、海洋、气象、气候、土质、土壤、植被、动物、自然灾害现象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稳定,变化较小,它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优劣,是衡量该区域开发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

2、社会经济要素

社会经济要素(或称人文地理要素)是指由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居民地、交通网、行政境界线、人口、历史、文化、政治、军事、企事业单位、工农业产值、商务、贸易、通信、电力、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疾病与防治、旅游设施等等。

社会经济要素的状况深刻地反映了该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3)地理环境风险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地理因素的特征:

1、空间位置特征

地理要素总是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某个位置,并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和几何分布,这些特征称为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特征,通常把地球表面抽象成一定的坐标系,在其中表达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即是其位于坐标系中的位置。

由地球表面抽象出来的坐标系可以是地理坐标的经纬度、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等。空间位置特征有时候也称为地理要素的几何图形特征,包括地理要素的位置、形状、大小和空间分布状况等。

2、属性特征

描述地理要素本身性质的、非空间的、专题内容的资料和记录数据称为地理要素的属性特征。每个地理要素都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

属性特征主要记录地理要素的数量、质量、名称、类型、特性、等级等。地理要素的属性通常分为定性属性和定量属性两种。定性属性包括名称、类型、特性等;定量属性包括数量、等级等。

3、空间关系特征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之问在地球表面存在各种关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种特征称为地理要素的空问关系特征。地理要素的空问关系主要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和度量关系等。

4、时间特征

地理要素存在于地球表面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即地理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空问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是跟时问密切相关的,这种特征称为地理要素的时间特征。

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属性可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同时变化,如道路网系的修改扩建、土地利用的变化: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也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单独变化,如建筑物的空问位置不变而用途发生变化、学校的整体搬迁而属性没有变化。

4. 影响中国地理环境的三要素是什么

中国,东半球、北半球,
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南部一小部分位于低纬热带地区,无寒带,南北跨度近50度,约5500千米,因而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加之,我国东部濒临最大的洋——太平洋,又位于最大的大陆板块亚欧板块的东部,因而,我国的经度地带性差异显着。夏季,我国受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影响,且由于在太平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引发台风,因而降水增加。我国南北跨度大,因而,会造成雨带的季节性移动。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南北温差较大。由于气候的原因,也影响了我国植被分布的不同。
我国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加之我国复杂的地形分布和季风影响,多发地震,造成滑坡等,加上降水成为泥石流。因而,我国的自然灾害较多。
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又导致河流的流向,气候又影响了河流的同行能力、含沙量、结冰期等诸多水文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渭河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我国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分布较多,加之水利丰富,冶金业发达,加上南方降水多,容易形成酸雨。北方矿场资源丰富,尤其是赏析煤矿,但要知不合理采矿也会导致地震。
我国的地理位置,有益于我国对外发展经济,且临海有大陆架,大陆架有丰富的资源,如舟山渔场、南海石油。
与多个国家接壤,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稳定,可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的发展。中俄的输油管道就是很好的印证。

5. 地理环境因素

地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从广义上讲,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后者也称为社会环境。从狭义上讲,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建的环境空间,如各种建筑,园林等。

6. 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从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地及矿产资源。
2.从人文地理环境分析:包括人口,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情况等。

7.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因素、气候因素、河流水文因素、土壤因素、植被因素。
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大气、水圈、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人文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 智慧圈, 技术圈·.人文地理环境是 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8.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什么

一.地形;二.气候
地形决定着海陆位置(水分)和纬度位置(热量)的不同。两者综合影响气候形成,导致了各地植被和土壤的差异。这些因素和各自然带之间又互相影响,从而决定了我国自然地理的环境差异。

9. 地理中总共有哪几种因素

地理因素有以下几个内容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
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
③海拔高低(大气密度)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地形地势(海拔,坡向,对气流阻隔)
③大气环流
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
⑤洋流
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状况)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隔)
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
④洋流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境(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
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
②洋流
③陆地气候
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
②洋流
③结冰、融冰
④河流径流的注入
⑤与外界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
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
①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
②气象条件(风向)
③天文条件(日、地、月位置)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
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
②径流:营养物质多少
③纬度:温带水域
④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13.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②强烈上升气流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4.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②地表状况(震中距大小)
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
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按照自然和社会来分可以分为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经济基础、通讯、人口与城市、政治等。

进行地理分析还有区位分析需要用上以上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0. 环境因素包括哪些

1.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2.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
3.科学技术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充分运用,对新技术的开发。
4.经济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国民经济结构,经济法令和经济政策。以及这会的供求状况。
5.文化教育环境:是指人民的教育水平,对知识技术的掌握程度。
6.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国家的资源状况,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和环境。

阅读全文

与地理环境风险因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