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可以这么看:
首先我们以北极点为例,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设直射点纬度为a),那么北半球其他地区(在此直射点以北,设纬度为b)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b-a),而由题意,这个点时北极点,即b=90°,那么上式就成了90°-(90°-a)=a。
而如果太阳直射南半球某一地点(设直射点纬度为c),那么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b+c),当b=90°时,上式成为90°-(90°+c)=-c(代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c°)。
由此我们看“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结论成立。
南极点同理也可推出。
B. 不知道太阳直射纬度怎么得出极点的的太阳高度
是这样的,太阳直射的纬度数就是极点的太阳高度角(出现极昼现象的那个极点)。
例如,太阳直射北纬10度,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就是10度。
太阳直射的纬度数的话就要看题目了,根据条件计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有,太阳直射的纬度数跟日期有关系。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过了4天,太阳直射北纬1度,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1度需要大约4天的时间。如果知道确切日期的话,可以大致算一下,不过有一小点的误差。
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
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绝对值。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h=90°-|φ-δ|。其中,h是太阳高度角,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因此,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绝对值。
举例:
在某个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5度,某地的纬度是40度,则太阳高度角=90-(40-15)=65度。
(3)为什么极点太阳高度就是地理纬度扩展阅读
太阳高度角的一般规律:
1、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
2、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表示正经历昼夜更替;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表示白昼;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表示黑夜。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达全年最大值,而非该半球的夏至日。
4、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一次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赤道一年各两次。
5、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各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太阳高度角
D. 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极点太阳高度为0°就出现极夜现象。
不对吧?
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这个没错。但极点太阳高度为0°就出现极夜现象就不对了。
极点太阳高度为0°时,是两分日,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此日太阳不会落下,南北两极既没有极昼,也没有极夜现象。只要不是两分日,南北两极就会有极昼或极夜现象了。
在一年中,也只有这两天,两极点上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E. 为什么发生极昼地点0点的太阳高度角=该地地理纬度-该日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的纬度呢
首先这是正确的.
其次可以验证一下:设该日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是北纬70度,那么发生极昼的地区包括北纬70到90度之间.那么北纬70度的0点的太阳高度角是0度,北纬80读的0点的太阳高度角是10度,北纬90度的0点的太阳高度角是20度.反过去那个公式就是正确的
其实画一个图是最简便易懂的,自己在想想吧
F. 为什么“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北极星在地轴北极一端的延长线上,北极星照在地表的光线,可以看作是与地轴延长线平行的一组光线。既然是与地轴及其延长线平行,则赤道上北极星光线与赤道的地平面重合为0°,正好对应赤道的纬度。
在北极点上,北极星的光线与北极点的地平面垂直90°,正好对应北极点的纬度。则由赤道到北极点,北极星光线与地表的仰角,逐渐递增,与纬度分布对应。北极星光线的来源,就是在地表观看到的北极星的位置。
(6)为什么极点太阳高度就是地理纬度扩展阅读:
北极星的位置:
当今的北极星是一颗叫勾陈一的亮星,西名塞纳久(Cynosure)。此星位于小熊座小熊的尾巴尖处。在英文中,Cynosure又有吸引中心的意思,即表达众星围绕勾陈一转动的意思。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
但由于岁差,北极星并不是位置永远不变的某一颗星,到公元14000年将是织女星。每隔25800年,极星要循环一次。比如在麦哲伦航海的时代,勾陈一距离北天极有约8度的角度差,而进入21世纪,勾陈一更靠近北天极了,角度差只有40′,天文学家根据地轴摇摆和恒星引力计算,到公元2100年,勾陈一将到达离北极点正上方最近的位置,它距离北天极将只有28′,然后,勾陈一就将逐渐远离北天极。
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恒星,也就是小熊座α星。它是一颗光谱型为F型的黄巨星,距离地球约434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倍,是离地球较远的一颗亮星,在星座图形上,它正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勾陈一也是一颗三合星。在北斗七星前端的天璇和天枢两星之间连一条直线,再向天枢方向延长5倍的距离,便遇到颗明亮的2等星,它就是勾陈一。这是寻找勾陈一的最简便的方法。
北极星(勾陈一)也是一个三合星系统,较远的伴星(Polaris B)使用小型望远镜就可以清楚观测到,而较近的那颗伴星(Polaris)因距离北极星太近(视距离只有0.2",实际距18.5 )而且太暗而无法得见。直到2005年8月初才由哈勃望远镜拍到其影像。北极星在很靠近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因此,看起来它总在北方天空。正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重要,才大名鼎鼎。
由于北极星的特殊名字,很多人认为勾陈一很亮,但实际上勾陈一的亮度已经基本到了城市中普通天气夜晚人眼分辨极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小时候看过科普书籍,知道了北极星,但在北方天空怎么也找不到的原因。除非夜晚天气很晴朗,否则勾陈一很难被直接找出。
G. 为什么发生极昼地点0点的太阳高度角=该地地理纬度
不对吧。极昼区的地点子夜太阳高度=该地地理纬度-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
例如某日70°N出现极昼,该日75°N的子夜太阳高度=75°-70°=5°
H. 太阳高度等于地理纬度吗
太阳高度角所说的是太阳的光线和地面成的角度,比如说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候咱们说这时的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直射的时候我们说太阳高度角为90°,
太阳高度与地理纬度的关系正如上面给出的公式可以算出。
那么上面的公式也可以这么理解,当我们设当地的太阳高度为H,太阳直射的纬度为δ,而当地地理纬度为φ时,对于北半球而言,H=90°-(φ-δ);
例子:A地地理纬度为45N,当太阳直射20°N时,求A地太阳高度角。代入公式H=90°-(45°-20°)=65°。就是说当地太阳高度为65°而地理纬度为45°。
还有就是巾帼所说的“我们看北极星的仰角才是地理纬度”这句话应该这么说,在北半球我们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就是说A地地理纬度为45°那么A地北极星仰角就是45°。
I. 为什么极点太阳高度无日变化
可以用公式来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对于北半球而言,H=90°-(φ-δ); 对于南半球而方,H=90°-(δ-φ)。
这个公式中δ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φ表示某地地理纬度,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角。
极点的纬度为90度,带入公式就会知道了。在出现极昼的地区,从出现极昼地区到极点的范围,其太阳高度一样遵循东升西落的规律(西落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而已),只是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在极点,一天的太阳高度是一个定值,角度不变,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一个角度,只是在一天中方位会变,角度不变。在出现极昼期间,极点的太阳高度会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
J. 请问 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 这一结论为什么对直射南回归线时的
这句话正确的说法是:出现极昼的半球,其极点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点太阳高度等于南回归线的纬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