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气候类型的特点描述中,月均温超过多少度可以用“炎热”或“高温”来形容
月均温低于0°用寒冷描述,大于0°低于5°用低温描述,大于5°小于15°用温暖,大于15°用高温,一般和降水结合是这样描述的,寒冷干燥、低温少雨、温暖湿润、高温少雨或高温多雨,炎热干燥,最冷月月均温小于0°的一般为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的为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大于15°的为热带气候类型,最热月小于0°的为寒带气候类型。
B. 地理上的高温和温和的区别 还有有时候还说炎热
1.温和一词通常在描述气候特点时使用,表示“月平均气温介于0-15摄氏度之间”,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季特点就是“温和”少雨,即该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
2.气候类型由气温和降水来决定,高温是指具体温度比较高。比如当时的气温大于35摄氏度时,即可发布高温警报。炎热指的是由于温度和湿度引起的干燥,可使人产生烦躁情绪。
3.使用上不同,在地理的学习中,描述气候类型时,炎热多与干燥一起使用,如热带沙漠性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而高温多与降水一起,如热带雨林性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4.在表述上不同,高温是指气温高。炎热是指人的感觉,感到炎热。
C. 初中地理气温划分标准
最冷月均温低于0度是冬季寒冷,0~15度是冬季温和,最冷月均温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温了。
夏季一般说25度以上是炎热,20度上下(温带海洋性气候)用夏季凉爽,如果全年都低于0度就可以说终年寒冷了。
热带是指全年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的地区,通常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亚热带是估计我国的说法,按照我国的划分,是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通常年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南北温带是从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
温度影响
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接收热量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太阳落山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渐渐降低,地表的温度也随之开始下降。可见,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
D. 在地理学中,气温在多少度以下算寒冷,多少度以上算高温
月均温0度以下是寒冷,月均温15度是高温
E. 地理气温标准
最冷月均温低于0度是冬季寒冷,0~15度是冬季温和,最冷月均温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温了
夏季一般说25度以上是炎热,20度上下(温带海洋性气候)用夏季凉爽,如果全年都低于0度就可以说终年寒冷了
F. 地理学科中炎热是最高月的多少度,凉爽是呢,温暖呢,寒冷和严寒呢
最高月是七月中旬,一般温度会在36--42度之间,每个地区不一样。最凉爽的是十月中旬,最温暖的是四月中旬,最寒冷的是一月中旬,严寒是一月底。
G. 多少温度到多少温度属于凉爽。多少到多少属于温和,多少到多少是炎热。多少到多少是寒冷。 高中地理
亚热带气候(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均在0℃~15℃之间,但最高气温月温度都很高,所以都用“炎热”来形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感觉上,“炎热”比“高温”温度略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但由于深入内陆,气温较差大,夏季很热,冬季很冷,故描述成“冬冷夏热”,这里的“冷”即“寒冷”、“热”即“炎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均在0℃~15℃之间,但由于终年受西风(大西洋方向的海风)影响,所以,冬不冷、夏不热,即“冬暖夏凉”,这里的“暖”即“温暖”、“凉”即“凉爽”。
而极地气候终年寒冷,所以用“终年低温”或“全年寒冷”来形容。
故“高温、炎热、温和、凉爽、寒冷”五词的区分主要在于人的一种感受,没有严格上的气温度数界线。掌握一些描述气候特征的习惯用词,可以使我们的答题更加规范和科学。
(7)地理学中多少摄氏度为炎热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
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H. 气温严寒、寒冷、凉爽、温暖、闷热、炎热、酷热的标准是什么
综述:内陆上酷热标准是气温等于或超过38度,炎热时气温在35-37度,闷热是气温在28-35度严寒是气温等于或低于-10度,寒冷是气温在-9到-1度,凉爽是气温在0-9度,温暖是气温在10-27度。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
最佳温度
经过科学家的验证,最佳生活温度如下:
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
洗澡水的温度为37-44℃;
洗脚水的温度为38-43℃;
冷水浴的温度为18-20℃;
I. 几度到几度算温和、炎热
在这里先给你惯例上春夏秋冬划分的平均温度
连续五天均温低于5摄氏度为冬季,高于15摄氏度为夏季,在5至15之间为春秋两季
我们说的温和、炎热也是一般以均温为衡量标准:一般认为5至15摄氏度均温为温和,15以上为炎热
有问题再联系
J. 地理学上的 气温、降水标准
低温一般指0度到零下15度之间,高温指30到35度,寒冷指零下15度以下,炎热指35度以上,温和指零10到20度
年降水量200mm以下为干燥
400mm以为为少雨
400~~~~800MM为湿润
800MM以上为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