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介绍中国的地图有哪类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这句话很有渊源,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地理书上介绍中国地理时用的就是这句话。当时我就很迷惑:山地和高原、盆地和平原,这两组中的两个地貌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山地好理解,就是连绵不断的山嘛。那高原呢?高原上面有没有山?如果是山,那和山地有什么区别?如果是平地,那和平原又有什么区别? (有人质疑我地理没学好,连“山地”的定义都不知道,并指出:“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这种绝对化的定义,反驳很简单,只需要提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河套平原海拔1000多米,然而却叫平原。我所质疑的,正是山地和高原,甚至平原之间这种含义有重叠的概念。) 还有盆地和平原,放在一起真是奇怪:塔里木盆地差不多都是沙漠,并且海拔高度跟内蒙古高原差不多,为什么把它和平原放在一起?柴达木盆地,海拔接近3000米,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数高原都要高,它跟平原又有什么可比性?我一度很不解。
② 中国地图(要有山脉,高原,盆地,地形,国界,省界)
中国地图如下: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地势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2)如何根据地理和文化介绍中国的地图扩展阅读
中国省份的划分
1、大致划分
中国省份划分线最初就是根据山川河流进行大致划分的,唐朝根据山川河流把天下划分十道。
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划分线就是黄河,因为古代车船州马不便,所以古代老百姓也很少走动到远方,人口流动性特别低。人口流动性低,那么就会产生地方文化。
为了避免这种矛盾,所以就根据山川河流大致划分了一下。
2、精细划分
陕西的划分就是精细划分的缩影。陕西分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陕北、关中、汉中。关中是四塞之地,易守难攻而且还能自供自给,一度被称为封建王朝首都。
但关中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为了解决河套地区的威胁,陕北被划入陕西,这样就有了缓冲带,而且可以西出河套,山西等地也可以通过这里策应关中。
③ 怎么看地理地图啊,从哪些方面看,怎么记忆
先明白地图的方向,经纬线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常用图例,比例尺。记忆的话,主要是经纬线。
④ 怎样学习看中国地理地图
一,把中国地图分解,可依据东北地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分解,把各个地区的经纬范围记住,最后自己一块一块的画出来,就会整出中国来。然后再把零碎的填进去。只要多看几遍一定会熟的。
⑤ 如何根据地理和文化介绍中国的地图
对地理学家来说,江南是平原和丘陵,对气象学家来说,江南是梅雨和暖春,对文学家来说,江南是易逝的繁华和永恒的诗文。各人给各人的江南画圈,圈圈圆圆中边界飘忽不定,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西藏并非只有苦寒之地。从拉萨出发往东去林芝和雅鲁藏布方向,地势上垂直变化大,喜玛拉雅山脉逐渐无法阻挡印度洋上的暖流,热带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随处可见。 北上青海回到第二阶梯,中国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深处,气候干旱少雨,多呈现荒漠状,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逶迤于此地的山脉,纠结了历史上中原王朝和塞外游牧民族的兵戈恩怨,而显得异常苍凉。
⑥ 中国地理地图的内容简介
《中国地理地图》是一本集学习、商务、旅游而且防水、耐折撕不烂的一本地图册,内容精湛。详细介绍了中国及其邻国的特点,同时是中国第一套以地图为特色的国家地理类图书。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旅游民俗、着名城市等最全面的地理网络知识,每个版块的内容都经过反复斟选,所有挑选出的地理事物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书内还附带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精准的地图,融资料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全面,资料性和可读性俱佳,是图书馆、资料室、研究机构、地理爱好者必备的大型地理网络全书,也可用作教科书。
⑦ 中国文化中最理想的版图应该是怎么样的
所谓的“理想版图”也就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地图。现在,网上有许多关于中国理想版图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都不现实,但是却能够反映许多中国网民对中国地缘环境的考虑。关于理想地图,在世界各国都出现过,例如法国在17世纪出现了“天然疆界”,认为法国的边界应该到达莱茵河,这成为了黎塞留大主教和路易十四奋斗的目标。
俄罗斯提出过黄俄罗斯计划,也就是试图占据所有的亚欧大陆游牧地区,成为游牧民族的集大成者。日本提出过“大陆计划”,企图称霸亚洲;美国也曾经提出过“美洲计划”,企图一统美洲。除此,之外,还有“泛蒙古主义”,”泛突厥主义“,”泛阿拉伯主义“等。
根据,网上出现的一些地图,小编对一些理想版图做一些介绍。以下这幅地图,是以唐朝地图为基础制作的,其范围东包括库页岛、北海道一部分;南包括越南和纳土纳群岛,西到达咸海、伊朗西北。面积大约有1400万平方公里。这副地图实际上是把唐朝、西突厥、东突厥或者回鹘、吐蕃、渤海国、室韦、南诏的版图全部组合起来,算是一种简单的拼凑吧。在行政区方面,又是各种混杂,主要以元朝和明朝的行省制为基础。
⑧ 根据中国地图描述并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
解:(1)我国的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使我国东部降水充沛,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沿海港湾众多,便于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海陆交通便利.②半球位置:中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③纬度位置:我国南部被北回归线(重要纬线)穿过,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我国南北跨纬度50度,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生产.(2)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3)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故答案为:(1)亚;太平;降水;丰富;众多;海洋运输;便利;北;东;北回归线;北温;热;寒;50度;大;农业;(2)3;(4)12.
⑨ 如何高效的看懂中国地图
1、先看地理位置和轮廓。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所以打开地图后,先看该区域的经纬度是多少,是位于沿海还是地处内陆,该区域大致是什么形状。这样就有了空间感和方位感,以后一提到这里,在头脑中就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印象。进一步还可根据其位置推测其气候特点(而不是死记了)。
2、看颜色。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过仔细观察不同的颜色的范围大小、地区分布,即可掌握该地的地形地势特点。
3、按“面、线、点”的顺序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
“面”是指像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它们所占的空间范围大,在地图中最为显眼,所以先从认识它们入手较好,要看清这些事物的名称、位置、范围等特点。
“线”是指像山脉、河流、交通线等地理要素,要注意其走向、名称等;
“点”是指城市、村庄、工矿区等点状分布的地理要素。然后,还要学会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⑩ 利用地图能确定一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王芳走来世界地图来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1
海陆位置,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陆上疆界长达22800多公里,与15个国家为邻。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同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界;东北毗邻俄罗斯;西北邻塔吉克斯坦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北接蒙古。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交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交界的北伦河口,长约18000公里。内海和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470万平方公里。海上邻国,东有日本,东南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东部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海上分布6500多个岛屿。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浅海鱼类资源也极为丰富。大陆沿岸形成许多天然良港,等。这些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海洋经济以及巩固海防均有重要战略意义,现在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目前经济最繁荣的地带。我国西北内陆伸入亚洲腹地,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陆上和中亚、西亚、欧洲连接的桥梁。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过巨大作用。
经纬度位置。我国纬度,南起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北至北纬53°31′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北跨纬度约50,直线距离约5500公里。自南而北分布有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温度带,气候资源极为丰富,在世界各国中无与伦比。当我国北部黑龙江省还是冰雪覆盖的时候,而南部的海南地区则已是一片葱绿的盛夏景象。经度,东起东经135°5′,即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西至东经73°40′,即新疆境内乌恰县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西相差61°多,直线距离约5200公里。时差4个多小时。当东方朝阳已升临大地的时侯,西部仍是星斗满天。这广大的幅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