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秘鲁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沙漠气候的原因
1、秘鲁寒流的影响 2、科迪勒拉山系挡住了湿热的东南信风 导致干旱少雨 3、纬度低,蒸发旺盛
⑵ 秘鲁有沙漠吗
秘鲁有沙漠,分别是纳斯卡荒漠和阿塔卡马沙漠。
1、纳斯卡荒漠
纳斯卡和朱马纳大草原在利马以南约四百公里,位于秘鲁海岸的干旱的草原上,占地约四百五十平方公里。斯卡线条图约出现于公元1世纪,这些线条图大约刻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就其数量、自然状态、大小以及连续性来说,它们是考古学中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有些线条图描述了活着的动物、植物,想象的形象,还有数公里长的几何图形。
2、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Desert),西班牙语作DesiertodeAtacama。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南北绵延约1000千米,总面积约为18.13万平方千米,主体位于智利境内,也有部分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南北长约1100千米,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千米。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且在大陆西岸热带干旱气候类型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形成了沿海、纵向狭长的沙漠带。
⑶ 简述秘鲁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沙漠气候的原因是什么
1、秘鲁寒流的影响
2、科迪勒拉山系挡住了湿热的东南信风
导致干旱少雨
3、纬度低,蒸发旺盛
⑷ 秘鲁西侧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主要是:1、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大陆岸外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形成雾,难以向上输送成云致雨。
2、安第斯山脉对东部暖湿气流的阻挡
3、大部分地段处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缘,气流下沉作用显着,秉性干燥
4、盛行风向(东南信风)基本与海平面平行,不易使水汽抬升
所以,秘鲁在安第斯山以西的狭长沿岸地带,温和干燥,成为热带沙漠气候
⑸ 为什么回归线经过的地方会有沙漠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地球上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所以气候干旱。世界上的沙漠多分布在这里,故称为“回归沙漠带”。但是,这一带并非到处都少雨。例如我国华南地区,虽然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但因位于大陆东岸,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每年夏季风和台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造成丰沛的降水。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植被繁茂。特别是广东省的鼎湖山,森林茂密,万木葱茏,恰似镶嵌在华南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赢得了“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美誉。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现已参加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附:1.濒临海洋的荒漠地区
海洋是水汽的源地,云雨的故乡。大陆沿海地区一般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比较丰富,多属于气候湿润地区。但是,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却形成了荒漠环境。因为这里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干燥;同时,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很少,云雨难以形成。此外,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干旱程度,使荒漠区一直延伸到海岸边。其中最典型的是南美洲的智利北部和秘鲁沿海地区,这里不仅是世界上降水最少、气候最干旱的地区,而且荒漠区随强大的秘鲁寒流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成为一大自然奇观。
2.纬度较“高”的炎热中心
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一般是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但是,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这里7月份平均气温多在30℃以上,其中利比亚的阿济济亚曾出现过58℃的绝对最高气温,是有名的世界“热极”。这是因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特别是赤道附近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加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撒哈拉沙漠地区终日晴空万里,烈日当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加上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地表裸露,空气干燥,增温强烈,所以就形成了全球的炎热中心。
3 赤道雪山与极圈花园
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在赤道南侧的赤道带内,有几座海拔超过5000m的高山,例如非洲坦桑尼亚境内的乞力马扎罗山、印度尼西亚伊里安岛上的查亚峰等。它们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成为赤道地区的奇观。
北欧的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附近,但并不是一个终年冰天雪地、气候奇寒的国度,实际上全国仅有10%左右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冰岛气候相对比较温和湿润,夏季凉爽宜人,冬季则比较暖和,所以人称“冰岛不冰”。此外,冰岛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和热泉很多。当地居民充分利用温泉热水发展温室生产。在温室里生长着西红柿、黄瓜、辣椒等新鲜蔬菜,以及热带、亚热带出产的香蕉、葡萄等水果,还培育了多种艳丽芬芳的鲜花。由此可见,在冰雪茫茫的北极地区,得天独厚的冰岛就成了一块罕见的“热洲”。
⑹ 秘鲁智利沿海有沙漠是非地带性现象吗
既有地带性特点又有非地带性。
地带性主要表现为该地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非地带性表现为受山地和寒流影响,该地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
⑺ 为什么秘鲁首都利马坐落在沙漠中但人口多
跟地形与气候有关。受秘鲁寒流影响,气流多作下沉运动,降水少,形成荒漠植被。秘鲁的西部干燥而温和,更适合人口居住。而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多蚊虫。而中部的南段多火山,地震频繁,更不适合人口居住。所以,相比之下,就只有在沙漠中,更适合他们的居住与生活。
⑻ 秘鲁首都为什么选择在沙漠中
为什么秘鲁首都利马建在热带沙漠中
智利和秘鲁的大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几乎这个的国土都笼罩在阿塔卡马沙漠之中,这个沙漠是“世界干极”,百年以上没有下一滴雨,而利马恰恰处于沙漠边缘,这里海岸线又曲折,十分便于航空,航海以及航运,而秘鲁的其他地区笼罩在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热带雨林之下,与其选择这些地方,还不如选在利马.
⑼ 简述秘鲁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沙漠气候的原因是什么
秘鲁东水西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秘鲁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沙漠气候的原因。
(2) 简述秘鲁东部地区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
(3 )如果在P处修建一引水工程,将①河流的水调往②河流,试评价其利弊。
回答:
(1)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吹离岸风),晴朗干燥天气多,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又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2) 秘鲁东部为安第斯山脉,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丰富,补给河流水量多,山前地带冲积扇中地下水丰富。
(3)利:引水线路短,自流引水,成本低(2分);有利于缓解②河流域用水紧张问题(或生产生活用水不足问题)
弊:过量引水会导致①河下游水量减少,使河流下游绿洲退化,影响当地生产生活;引发海水倒灌,使河口水质变坏,加剧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⑽ 秘鲁沙漠狭长的原因
如下: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地形影响”。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使得南美洲的气候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太平洋沿岸地区各气候类型东西十分狭窄,呈带状分布。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洋流影响”。这些低纬度地区降水也十分稀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受到西部太平洋沿岸强大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产生了“降温减湿”作用。此外,东侧安第斯山脉也阻挡了东南信风,使之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更加减少了这一地区的降水。
介绍
秘鲁共和国,简称秘鲁(Peru),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爾尔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
10世纪前后,秘鲁为古代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国所在地。1533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统治了近300年。1821年7月28日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