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雾霾和沙尘暴天气符号
图中①表示雾,②表示雾霾,③表示霜冻,④表示沙尘暴,⑤表示冰雹,故选:B。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气候因素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❷ 从地理角度介绍什么是雾霾,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危害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因: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工作、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措施:
1、尽量减少室外暴露的时间,减少开窗,长时间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
2、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3、做好个人卫生,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4、饮食清淡多喝水,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多种绿植,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可以减小对抗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❸ 天气符号里,雾霾的表示符号是什么
中文霾字,加上∞符号和颜色分类的字。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兇"。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拓展资料: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❹ 雾霾的英文最正规的英文是什么
haze。
haze在很久很久以前,它的意思只是“浓雾”,而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个词的含义。从18世界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逐渐掀起工业革命,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烟雾腾腾的城镇,也就是“雾霾”。
而smog是个拼合词,由smoke和fog就构成这个单词了。smoke是“烟”的意思,其实更加接近雾霾的本质,因为从工厂排放出的有毒有害的烟就是smoke。而fog是雾,有雾(fog)也有霾(smoke),那就是雾霾(smog)了。
另外,PM2.5就是指“可入肺颗粒物”,PM的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微粒物质、悬浮微粒),PM2.5就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4)地理中雾霾用什么表示扩展阅读:
吐槽雾霾的方式:在英语中,严重空气污染 一般用severe、serious或heavy等词修饰。
1、The smog is severe!雾霾太严重了!
2、When the pollution gets really serious, I can't even see the buildings next to me.雾霾太严重了,附近的建筑都看不清了。
3、Beijing partially bans traffic on heavy pollution days.北京部分地区在严重污染天气实行车辆限行。
❺ 雾霾在天气预报里用什么符号表示
PM2.5表示, 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51~100二级良,101~150三级轻度污染,151~200四级中度污染,201~250,重度 ,大于300严重污染。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防雾霾,出门查好天气情况做好防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❻ 雾霾是“球型”的吗PM值是什么意思
雾霾
就是由于空气中含有极小极小的类似于灰尘的
颗粒物
形成的。这些颗粒物一般不会是“球形”,
而是一些不规则形状,但科学中,一般用“
当量直径
”表示颗粒物的大小。PM是particulate
matter的缩写,意思是细微颗粒物。μm是
长度单位
,等于
百万分之一米,千分之一毫米。PM2.5表示“当量直径”是2.5μm
的颗粒物。
❼ 雾霾的标志是什么
雾霾的标志是三横杆和两个横向连接的圆。
以颜色区分雾霾的大小轻重,由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轻度、重度和极重度污染。雾霾和常见的晴雨云标示不同,含水量高达90%的雾,气象符号为三条横杠,而含水量在80%以下的霾,则标示为躺倒的“8”,样子有点像数学里的无穷符号。含水量在80%~90%之间,就是雾和霾的混合物。
(7)地理中雾霾用什么表示扩展阅读:
雾霾应付方法
1、开窗
在雾霾天,少开窗可以减少雾霾向室内的扩散,在雾霾散去或晴朗天气最好开窗。如有必要,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
2、戴上口罩
外出时最好戴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灰尘颗粒进入人体。
3、尽量别出门或戴口罩
雾霾天,风小,气流不畅,空气中有许多有害细菌和粉尘颗粒。从健康的角度看,最好少做户外活动。
4、勤洗手
出门后要勤洗脸、勤洗手。最好用温水洗脸,这样能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雾霾颗粒。
❽ 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雾霾的是( )A.B.C.D
A、表示的是大雨的天气符号;
B、表示多云的天气符号,
C、表示的是雷雨的天气符号;
D、表示的是雾霾的天气符号;
故选:D.
❾ 雾霾的符号是什么
如下图所示:
雾和霾的气象符号,含水量高达90%的雾,气象符号为三条横杠,而含水量在80%以下的霾,则标示为躺倒的“8”,样子有点像数学里的无穷符号。
含水量在 80%~90%之间,就是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一般而言,主要成分是霾。
(9)地理中雾霾用什么表示扩展阅读
雾霾主要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❿ 初二地理——雾霾天气的符号
横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