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类型,应用领域
1.遥感(rs)
(1)概念:遥远的感知
(2)原理:任何物体本身都能辐射电磁波,也能反射外界的电磁波。不同的物体或同一物理不同状态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的波段都会有所不同。那传感器所显示的图像颜色理所当然不同——原始数据图像,我们所看到的图像是经过专家用计算机处理过的。(必修3,a图为处理之前的原始图像,b图为处理之后的图像)
(3)功能、应用:依据其工作原理
可进行资源调查(如森林的分布、土壤的分布、水域的分布——利用不同物体辐射或反射的波段不同;农作物生长情况——利用同一物体不同的状态辐射或反射的波段不同)、自然灾害防御(比如洪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都会造成地表的变化,地表不同的物质辐射或反射的波段不同)、环境监测(既然能进行资源调查,资源本就属于环境的一部分,所以理所当然能进行环境监测)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1)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多颗卫星进行定位和导航构成的卫星系统。
(2)功能:定位(三维坐标:纬度、经度、高度)、导航、计时
3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处理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通俗来说就是一“活地图”)
(2)工作原理:首先把处理过的资料数据储存在电脑,用时调出到空白轮廓图中,呈现出来.
(3)功能:依据工作原理,可知是收集、处理、管理、修改、更新、查询的系统
像网络和其他网站的电子地图就是利用gis制作出来的产品,只不过只能用于查询,不能用于修改和更新。rs、gps提供数据作为信息源拱供给gis作为数据
4.数字地球:3s为主、虚拟网络、计算机等设备在全球范围组成的网络,若这些技术应用到城市范围就是“数字城市”。
㈡ 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
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但是并不局限于3S技术,还包括虚拟环境,网络GIS等其他技术。
现在是地理信息技术与IT其它技术集成的时代:
1、GIS RS GPS=3S
2、GIS 多媒体技术
3、GIS 数据库技术
4、GIS 办公自动化技术
5、GIS 移动通信技术
6、GIS Internet技术
可见,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但不限于三大技术。
㈢ 地理信息技术定义
地理信息技术定义: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GIS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
4、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说GIS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GIS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
㈣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哪些类型,阐述各自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一、遥感的优越性:①提高研究工作的传统的工作方法从,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实地观测面上的分析研究目标物收集、传输信息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技术从研究入手分析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从静态到、从过程到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优点:提供精密三维坐标(精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具有全能性(海陆空)、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三、地球信息系统的优点:①城市规划和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电力、自来水、燃气等部门的工程设计、日常维护、应急抢修等;③城市环境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监测与评价,城市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分析等。
㈤ 关于“地理信息技术”
我国的GIS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1980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J.纵观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1筹备阶段(1978~1980)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快了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此时,地理信息产业被引进中国,但是由于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发展GIS条件还不成熟,因此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舆论宣传,提出倡仪,组建队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等等。
2 起步阶段(1980~l985)
从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我国GIS开始步人正式发展阶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区域性研究,制定了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规范.截至1985年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成立.几年间,我国在GIS的理论探索、硬件配置、软件研制、规范制定、区域实验研究、局部系统建立、初步应用实验和技术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发展阶段(1985~l995)
这一时期,GIS的研究作为政府行为,正式被列入国家科技公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GIS进人了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建立了一批数据库;开发了一系列空间信息处理和制图软件;建立了一些具有分析和应用深度的地理模型和基础性的专家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批GIS的专业科研队伍,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完成了一批综合性、区域性和专题性的GIS系统.同时出版了有关GIS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着作,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性GIS的讨论和实验。
4 产业化阶段(1996年以后)
“九五”期间(1996~2000),原国家科委将GIS作为独立课题列入“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计划,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GIS基础软件技术支持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出现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版权的国产GIS软件,如北京超图公司的SuperMap、武汉吉奥公司的Geogtar、武汉奥发公司的MapGIS、北京大学的Citystar(城市之星)、北大方正的方正智绘等等,我国的GIS产业化模型已初步形成。
㈥ 重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有几个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但是并不局限于3S技术,还包括虚拟环境,网络GIS等其他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查询感兴趣企业的地理位置、周边同类型企业的分布情况、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地理分布等。
㈦ 地理信息技术有哪些
地理信息技术有:
1、遥感
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
各类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
一、GIS的特点
1、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
2、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3、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4、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二、GPS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连续不断的导航定位能力
GPS能为全球任何地点或近地空间的各类用户提供连续的、全天候的导航定位能力,用户不用发射信号,因而能满足多用户使用。
2、实时导航,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
利用GPS定位时,在1s内可以取得几次位置数据,这种近乎实时的导航能力对于高动态用户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能为用户提供连续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
目前利用C/A码的实时定位精度可达20-50m,速度精度为0.1m/s,利用特殊处理可达0.005m/s,相对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GIS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全球定位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遥感
㈧ 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
主要是应用计算机以及卫星来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建立地理模型,帮助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类综合技术
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
㈨ 地理信息技术有哪些
地理信息技术有:
1、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遥感(RS):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作用。
3、全球定位系统(GPS):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