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考试中海岸线怎么描述

地理考试中海岸线怎么描述

发布时间:2022-05-16 19:09:26

⑴ 地理考试中海岸线怎么描述

优点的话,一般都可以这样答:海岸线长,曲折,避风浪,多优良港湾。还可以加上:近海岸水深,冰封期(纬度、洋流影响)短等。

地理位置特征怎么描述

描述基本方法:

1、自然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①所处的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和热量带

②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还是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海岸线长短等。

(3)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区的某某方位等。

2、人文地理位置

(1)相邻位置:与某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某边疆),或相邻的某些特殊地点(如民族)。

(2)经济位置:所处(相邻)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

(3)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枢纽)。

(4)政治位置:为某某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处于某某地位。

⑶ 高中海洋地理人教版的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一节 海岸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作用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潮间带是海岸带的主体,每天受潮汐涨落影响,是海陆相互转换的地带。海岸带还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兼有海、陆两种不同属性的独特的环境特性。
海岸的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浪、潮汐、洋流、流水以及生物不断地塑造并改变着海岸地形。
二.不同类型的海岸
海岸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等。
(一)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称岩岸。他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分布着向海突出的海岬和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断,海岸线十分曲折。
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加之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避风浪的天然良港。基岩海岸在海浪侵蚀和岩石崩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二)砂质海岸
砂质海岸通常为堆积性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堆积物颗粒通长较粗,经海水冲刷和搬运,形成向海洋缓缓倾斜的沙滩。海滩多宽阔平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
(三)淤泥质海岸
淤泥海岸主要分布在河口或平原地区。由于平原和流流速较缓,只能携带颗粒较细的物质,故海岸物质的组成以淤泥为主。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大多数淤泥质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但是缺乏建造海港与浴场的条件。
(四)生物海岸
生物海岸主要包括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红树林海岸是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因此,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珊瑚礁海岸是生物堆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珊瑚虫生长在温暖、清洁、光线充足的热带浅海环境中,多依托岩石生长,因此,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常发育珊瑚礁海岸。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起到良好作用。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一.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一)大陆架和大陆坡
大陆架组成物质与陆地相同,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坡度较缓,水深在200米以内。其宽度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在坡度显着增大的地方为止。大陆架接受来自大陆的河流沉积物和营养盐,阳光可透射至海底,海洋生物繁盛。世界大陆架总面积约为270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宽度约为75千米,占海地总面积的8%。
(二)岛弧和海沟
岛弧和海沟分布在大陆边缘于洋盆的过渡地带。岛弧是指在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也称“岛链”或“弧形列岛”。岛弧分布在大陆坡的前缘,以太平洋西部海域最为典型。
岛弧的外缘常常伴生着狭长而深凹的海沟。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在西太平洋岛弧的东侧外缘,分布着海沟,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最深处超过11000米。
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三)洋盆和洋中脊
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构成了大样地的主体,面积占整个海洋底部面积的一半。洋盆水深在4000~6000米,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但其内部还分布着一些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
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常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洋中脊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都有分布,并且相互连通,全长超过80000千米。太平洋中脊位于大洋偏东位置。大西洋中脊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分布。印度洋中脊犹如“入”字分布在大洋中部 。洋中脊中轴为裂谷,裂谷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蔚为壮观。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一.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二.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比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熔为岩浆。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低洼的地方——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板块构造学说对于海沟、岛弧等海底地形成因的解释,是目前最令人信服的。

⑷ 地理答题模板海岸线曲折,岛屿密布,港湾的主要原因

海岸线曲折,岛屿密布,港湾的主要原因,港口建设需要考虑是筑港条件,停泊条件,例如港区水要比较深,水域比较宽,要有比较多的泊位,避风条件要比较好, 适宜抛锚等。海岸线曲折的地方有比较多的建港地点。

高中地理知识 如何描述地貌特征

思路:地形类型+分布位置+面积比例+地势。如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西高东低。

⑹ 描述一个地区地形特征,为何要加上一句"海岸线平直"

沿海地区的话海岸线是曲折还是平直,也反映了受海浪侵蚀的情况,是地表外貌的表现。

⑺ 地图上的海岸线是哪些线啊不知道哪条线才是海岸线(高中地理)

知道海平面是“0”,那比海平面高的等高线中最低值所在的线就是海岸线啊~~~~

⑻ 海岸线形态特征描述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线。一般分为岛屿海岸线和大陆海岸线。它是发展优良港口的先天条件。曲折的海岸线极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运输。
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两个基本单元,海岸线即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一般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海岸线分为岛屿岸线和大陆岸线两种,但海岸线不是一条线。这句话听起来明显地不合逻辑,但的确是海洋学家的一句口头禅。海洋与陆地的不断变化十分复杂。我们暂且假定陆地是固定不变的,海洋只有潮汐变化。海水昼夜不停地反复地涨落,海平面与陆地交接线也在不停地升降改变。假定每时每刻海水与陆地的交接线都能留下鲜明的颜色,那么一昼夜间的海岸线痕迹是具有一定宽度且沿海岸延伸的条带。为测绘、统计实用上的方便,地图上的海岸线是人为规定的。一般地图上的海岸线是现代平均高潮线。麦克特航海用图上的海岸线是理论最低低潮线,比实际上的最低低潮线还略微要低一些。这样规定,完全是为了航海安全上的需要。因为海图上的水深以这样的理论最低低潮为基准,可以保证任何时间,实际上的水深都比图上标示的水深更深。舰船按此海图航行绝对不会搁浅。

⑼ 地理 描述题 答题方法

等高线 疏 坡度缓 高→低值弯曲 山脊 中低周高 盆地、洼地
地形、地势
密 坡度陡 低→高值弯曲 山谷 中高周低 山峰、山岭
等温线 疏 温差小 高→低值弯曲 气温高 中低周高 低温区
纬度、地形
密 温差大 低→高值弯曲 气温低 中高周低 高温区
等降水量线 疏 地区差异小 高→低值弯曲 降水较
同纬多
中低周高
少雨区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山腰较山麓、
山顶多
密 地区差异大 低→高值弯曲 降水较
同纬少
中高周低
多雨区
等压线 疏 气压梯度力小 高→低值弯曲 高压脊 中低周高 低压中心区 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气旋、反气旋
密 气压梯度力大 低→高值弯曲 低压槽 中高周低 高压中心区
等盐度线 疏 盐度差值小 高→低值弯曲 盐度高 中低周高 低盐度区 ① 气候--蒸发与降水
② 径流-- 稀释
③ 洋流--寒低暖高
密 盐度差值大 低→高值弯曲 盐度低 中高周低 高盐度区
等太阳辐射线 疏 太阳辐射差值小
高→低值弯曲
太阳辐射强
中低周高
弱太阳辐射区 ① 纬度--太阳高度角
② 日照时间长短(云
量、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
密 太阳辐射差值大
低→高值弯曲
太阳辐射弱
中高周低
强太阳辐射区

等震线 疏 烈度相差小 高→低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大 中低周高 破坏较小区 ① 震中距
② 地质构造
③ 地面建筑
密 烈度相差大 低→高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小 中高周低 破坏较严重区

5. 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判读等值线图要做到“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如下表(以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为例):
数值范围与极值 延伸方向 疏密程度 弯曲状况 局部小范围闭合
等高线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②海拔最大、最小值 地形走向 ①坡度陡缓
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
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①山脊:凸向低处
②山谷:凸向高处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 ①山顶、山峰:中高周低
②盆地、洼地:周高中低
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等温线 ①区域所在半球:
向北递减—北半球
向南递减—南半球
②区域气温差别幅度大小 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
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
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 ①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
②冬季密,夏季疏
③温带密,热带疏
④陆地密,海洋疏 ①向高纬凸: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暖流经过和地势低的地方
②向低纬凸: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高的地方
③分布规律:“点北陆北,点南陆南”;“高高低低” ①盆地闭合曲线:夏炎热中心,冬温暖中心
②山地、高原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
③表示温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等压线 ①区域气压差别幅度大小
②判读高、低气压中心位置 ①判读近地面风向: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分析天气变化 判断风速大小:
密集风速大
稀疏风速小 ①高压脊:
高气压中向数值
低处凸出的区域
②低压槽:
低气压中向数值
高处凸出的区域
③垂直方向:“高凸低凹”
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①判读气压场类型:
高气压:中高周低
低气压:周高中低
②表示气压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这主要是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因为,等高线的数值表示的是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有时又叫降坡线。
(2)判断坡度大小: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是指山坡的倾斜角度。通常用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来表示。如右图中α角。α角大小的衡量可采用数学三角函数的正切函数进行表示:tanα= = =
H表示坡高(即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坡度α的大小就可以用等高距与比例尺的关系进行表示。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坡度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凸形坡;等高线高疏低密,为凹形坡。
等高线越密集 → 坡度越大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越稀疏 → 坡度越小

比例尺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 等高距越大 → 坡度越大
等高距不同 等高距越小 → 坡度越小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 比例尺越大 → 坡度越大
比例尺不同 比例尺越小 → 坡度越小
例1: 下图中各图的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d B. a>c>d>b C. b>d>c>a D. c>b>a>d
【解析】 四幅图图幅面积相等,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图上距离,比例尺越大,则H/L比值越大,坡度越陡。所以四点坡度由大到小顺序为:a>c>d>b。
(3)根据等高线分布形状,判别地形类型
①、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②、判断陆地五大基本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高原:海拔高度大(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阅读全文

与地理考试中海岸线怎么描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