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球磁场南北极与地球南北极是有夹角的
是的,
地球磁场
南北极与地球南北极是有夹角,而且不断地变化。
㈡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的夹角叫什么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N,S极并不重合,所以水平放置的小磁针指向跟地理的正南北方向之间有一个很小的偏角.被称为磁偏角.地磁夹角在-10°~+2°之间
㈢ 指南针指的不是正南吧 我记得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有个夹角,并不平行。是这样吗如果是这个夹角
地磁北极和地理北极是有夹角的,好像地理北极还在每年移动什么的。夹角应该是2-10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㈣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两极连线所夹的角度叫
(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地磁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2)在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夹角称为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事实的人.
故答案为:南;磁偏角;宋;沈括.
㈤ 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有什么区别
地磁南北级与地理南北级基本相反,但不在同一条线上
也就是说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地理南北极的连线和地磁南北级的连线构成磁偏角,为23.5度.
最早可是宋代的沈括发现的哦,骄傲啊.
不过这些都不太专业,只是帮你大概了解
㈥ 地球地轴南北和磁场南北相差多少度 麻烦你
地球地轴和磁场平均相差11.5度。如图:
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正好相反,且一端的两种极之间存在一个偏角,称为磁偏角。磁偏角不断地发生缓慢变化。
磁偏角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变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如果磁场强度矢量的指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西偏。
磁偏角可以用磁偏测量仪测出来。磁偏角的度数是测量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正常情况下,我国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
东经25度地区,磁偏角在1-2度之间;北纬25度以上地区,磁偏角大于2度;若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是5-20度;西经45度以上,磁偏角为25-50度。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
㈦ 磁偏角是多少度
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 的北方与真正北方的夹角。它的大小是随所在地区的经纬度而有大有小的。
东经25度地区,磁偏角在1~2度之间;北纬25度以上地区,磁偏角大于2度;若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是5~20度;西经45度以上,磁偏角高达25~50度;在经度与磁轴平行的地区,磁偏角为零,磁针的南北极正指地球的南北方向。
(7)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夹角是多少度扩展阅读:
关于用经纬度计算距离:在地球赤道上环绕地球一周走一圈共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1°为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长度计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而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1855.3m/60=30.92m
任意两点距离计算公式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cosΦAcosΦBcos(λB—λA)]}
其中A点经度,纬度分别为λA和ΦA,B点的经度、纬度分别为λB和ΦB,d为距离。
至于比例尺计算简单地说,也就是
1.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也不同!
2.正常情况下,我国磁偏角最大可达11度,一般情况为2-3度
3.东经25度地区,磁偏角在1-2度之间;北纬25度以上地区,磁偏角大于2度;若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是5-20度;西经45度以上,磁偏角为25-50度,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
地球磁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有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地球磁场的短期变化部分,即上述的地球变化磁场;除去短期变化部分,便是地球基本磁场,即上述的偶极磁场。地磁要素的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它首先表现为地磁场的向西漂移。
例如,0°磁偏线与赤道的交点,近400年来已西移95°。其次,磁场强度有稳定的衰减,近百年来,基本磁场强度衰减了5%。如果照此速度继续衰减下去,那么,基本磁场将会在2千年后消失。另外,磁极也在移动,如地磁北极的纬度逐年递增0.004°;其经度每年向西增加0.007°。
作为专门的磁偏角测量仪器,地磁经纬仪的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
(1)光学经纬仪:采用无磁材料制造的光学经纬仪,用于基线方向瞄准和磁方位角的读取;
(2)磁通门磁力仪探头:加装光学望远镜上,要求其轴向与光学望眼镜轴向严格平行,用于确定磁子午面的位置;
(3)检零器:与磁通门探头连接,用于检测磁通门探头的输出电压,当检零器上的输出电压值为零时,标志磁通门探头轴线垂直于地磁场方向,据此确定地磁场方向的位置。
㈧ 关于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请懂的人解释一下(请看问题补充)
这个偏差角度是很小的,一般忽略不计,而且你按一个方向走的偏差与你走的距离是有关的,短距离加上小角度,偏差非常小了
小磁针肯定在地球磁场内部。不然怎么会有指向作用呢
㈨ 地磁的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有一个夹角 这个夹角叫做
这是地磁偏角.主要是由于地磁南极和地理北极并不重合.只是大致在极点附近. 具体参考的数据是通过纬线和磁极的夹角来测得的.
㈩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的夹角称为什么我国哪位学者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
沈括.他对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也是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这方面的见解和成果,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他对磁学的研究成就卓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在光学方面,沈括通过亲自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象、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等作了通俗生动的论述。他对我国古代传下来的所谓“透光镜”(一种在背面能看到正面图案花纹的铜镜)的透光原因也做了一些比较科学的解释,推动了后来对“透光镜”的研究。此外,沈括还剪纸人在琴上做过实验,研究声学上的共振现象。沈括还是最早发现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N,S极并不重合,所以水平放置的小磁针指向跟地理的正南北方向之间有一个很小的偏角。被称为磁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