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也跟着移动。
同时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也产生了四季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造成了四季更替、五带划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变化。
以四季的形成为例,地球公转形成四季,第一是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包括轨道、方向、地轴倾斜状态,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等.第二是不同季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显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地球所处的位置.
B. 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1.不同经度上地方时的不同
2.地球形状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3.地转偏向力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各地昼长的四季变化
3.近日点和远日点运动速度的变化
与自转和公转都有关系的是:
昼夜更替.----如果只有自转或者只有公转,那么昼夜更替的
周期都是1年.
C.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D.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
(1)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太阳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2)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365天)。
(3)地球公转特点:公转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产生。
E.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
4、五带的划分。
这些都是因为地球自转轴倾斜,使地球公转在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
F.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如果你是初中学生,答案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形成五带。
如果你是高中学生,答案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间,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形成四季更替和不同的热量带。
G.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一直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四季更替。如下图所示:
在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B点.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也就是北纬23度26分,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与此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因此气候也炎热,是北半球最热的世界,称为北半球的夏季。与此相对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此后因为地球继续在公转轨道上不停运行,太阳的直射点便会南移到了C点,太阳就会直射赤道,这一天南北半球受热相等,称之为秋分日。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热量都相等,昼夜平分。
地球继续不断运转,到D点,太阳便直射南回归线,也就是南纬23度26分,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热量为最少,且白昼时间最短,气候也相当寒冷,因此是北半球的冬季。与此相反,南半球刚好是夏季。
太阳直射点北返以后,在3月21日左右,太阳再次直接射向赤道,也就是A点,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春季,也是南半球的秋季。
地球像这样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不停运转,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H. 下列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现象B.四季变化C.昼夜交替D.全球变
由于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球体所以产生昼夜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故B符合题意.
我们每一天都经历了白天和黑夜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C符合题意.
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I.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现象是什么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的更替;4.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1自然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冬半年昼短夜长,极点周围有极夜现象。
2.极点上:出现极昼夜的天数最多:各为半年
3.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的昼逐渐加长,南半球的昼逐渐缩短;直射点南移正好相反。
5.太阳直射的纬线,白昼不一定最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最长)
四季的更替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划分的依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具体划分
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
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
南极圈到南极点是南寒带;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是北温带;
北极圈到北极是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