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答案D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在自然界中,昆虫的家族非常兴旺发达,已记载的种类有100万种以上,占整个动物种数的2/3.
② 哪种动物在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
③ 我国各动物地理区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有哪些
1.东北区 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地、 松辽平原和新疆北端的阿尔泰山地。本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北部的漠 河地区素有我国北极之称,夏季短促而潮湿。植被主要由云杉、冷杉、松、 落叶松等组成针叶林带,或与桦树、山杨、蒙古栎、槭树、椴树等共同构 成针阔混交林。林冠浓密郁闭,林下阴湿,遍布苔藓和地衣,层次结构简 单。分布于本区的为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主要由耐寒性和适应林中生活 的种类组成,典型的代表动物有哺乳纲偶蹄目的麝、马鹿、驼鹿、驯鹿、、 野猪;啮齿目的灰鼠、棕背、红背、小飞鼠;食肉目的紫貂、猞猁、白鼬; 雷鸟,雀形目的、戴菊莺、交嘴雀、星鸦;爬行纲的极北蝰、棕黑锦蛇、 胎生蜥;两栖纲的极北小鲵、爪鲵、史氏蟾蜍、东方铃蟾、黑龙江林蛙等。 其中,号称林中巨人的驼鹿、森林之舟的驯鹿、百兽之王的东北虎,以及 狼貛、林旅鼠、河狸、雪兔、松鸡、榛鸡、黑啄木鸟、胎生蜥、黑龙江草 蜥、东北小鲵和爪鲵等均为本区的特有动物。 针叶林动物群的生态特点是:在林内的分布很不均衡,常聚集于长有 乔木的河岸、次生林灌和林间的沼泽地区。分布的垂直结构主要分配在树 顶层和地面层内,小型鸟类和灰鼠一般选择在枝叶繁茂的树上、树洞内营 巢,大型松鸡科鸟类则筑巢于地面或在雪窝中栖身,地栖鼠类的挖掘活动 能力不强,洞系离地表很浅,甚至就在雪下生活。林内食源单一,球果、 浆果、真菌、树叶、嫩枝等是动物的主食或基本食物,这些食源,尤其是 球果具有周期性的丰歉变化规律,常是导致有关动物数量波动的直接原因。 动物的昼夜相活动表现得不明显,典型的夜行性种类不多。冬季酷寒,地 表积雪深,枝头覆冰厚,许多动物发展了各种特殊的适应结构,例如转变 深色或带斑的鸟羽、兽毛成白色(雪兔、白鼬、伶鼬、雷鸟等),有利于 隐匿自身或接近捕猎对象;驼鹿和驯鹿的腿长,脚蹄宽大,每个趾瓣均能 张开与地面接触,可避免在冰雪上跑动时摔跤或陷入松软的雪中;榛鸡的 趾缘镶有尖长的角刺,能有效地握牢树枝,不致因覆冰溜滑而坠地。 2.华北区 北邻东北区和蒙新区,往南延伸至秦岭、淮河,东临渤海及 黄海,西止甘肃的兰州盆地,包括西部的黄土高原、北部的冀北山地及东 部的黄淮平原。本区位于暖温带,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植物落叶或枯萎, 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繁盛。区内广大地区已被开垦为农田,仅残留部 分森林零星分布于太行山、燕山、秦岭、子午岭和陇山等地,现在的植被 主要为草地和灌丛。华北区的动物种类比较贫乏,特有种类少,分布于本 区以及东北针叶林地带以南地区的是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 华北区动物区系的特点是原有的森林动物群趋于贫乏化,且其生态习 性也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以适应森林面积不断缩小和草原、草甸环境 的日益扩展。因此,东北森林中常见的马鹿、梅花鹿、黑熊、小飞鼠、棕 背、红背等在本区的山林地区已甚罕见或只分布在局部地区(如黄淮平原 的东方铃蟾、黄脊游蛇等),但出现了一些与南方共有的种类,如岩松鼠、 社鼠、复齿鼯鼠、沟牙飞鼠等。本区农业开发的历史极为悠久,具有大片 农耕景观,野生麋鹿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19世纪中叶绝灭的,然而栖息于 农田、荒山沟谷和黄土之间的小型兽类却得到很大发展,最普遍的有麝鼹、 大仓鼠、北方田鼠、长尾仓鼠、黑线仓鼠、原鼢鼠、草兔、巢鼠等。许多 鼠类不但以作物为食,并且还盗藏大量谷物越冬,对农业危害十分严重。 广泛分布的食肉目动物有狐、黄鼬、果子狸、狗獾、猪貛和貉等。四季分 明的季节变化,对动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着影响,每当春末夏初和秋季, 许多广适性鸟类在本区常形成季节性高峰,到冬季则大多迁往南方越冬, 森林鸟类中的优势种有三道眉草鹀、灰喜鹊、大山雀、红尾伯劳、黑枕黄 鹂、山斑鸠、岩鸽、绣眼鸟、黑卷尾、山噪鹛、石鸡等。农田区的常见鸟 类是金腰燕、家燕、白鹡鸰、喜鹊、麻雀以及在高层古建筑物上群居的雨 燕等。两栖爬行动物中以虎斑颈槽蛇、红点锦蛇、赤链蛇、白条锦蛇、蝮 蛇、丽斑麻蜥、山地麻蜥、无蹼壁虎、蓝尾石龙子、北草蜥、大蟾蜍、花 背蟾蜍、中国林蛙、金线蛙、北方狭口蛙等北方广布种较为常见,此外, 乌龟和鳖在本区也有广泛的分布。一般认为,黑卷尾、山噪鹛、石鸡、大 仓鼠、北方田鼠、原鼢鼠、麝鼹、无蹼壁虎、山地麻蜥、北方狭口蛙等是 本区的代表性动物,而褐马鸡及复齿鼯鼠则为华北区的特有种类。 3.蒙新区 本区的范围东起大兴安岭西麓,往西沿燕山,阴山山脉、黄 土高原北部、甘肃祁连山、新疆昆仑山一线,直至新疆西缘国境线。包括 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沙漠、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塔里 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属草原和荒漠生态环境。寒暑变化大,昼夜和季节温差剧烈,雨量少而干 旱,土质贫瘠,致使森林不能生长,缺乏高大的乔木,耐干旱的草本植物 十分繁盛。夏天和植物生长期短,动物的食源有周期性的丰歉变动;冬季 漫长,积雪深厚,地表封冻期可长达5个月,绝对温度可降至-30℃以下。 这些自然条件对本区动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生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蒙新区分为东部草原和西部荒漠两个地带,两者大致以集(宁)二(连) 铁路至鄂尔多斯西南部一线为分界线。本区东部为干草原及草甸草原,其 动物区系由典型的温带草原动物群组成,代表动物有黄羊、达乌尔黄鼠、 草原旱獭、五趾跳鼠、蒙古羽尾跳鼠、草原田鼠、狭颅田鼠、草原鼢鼠、 草原鼠兔、背纹毛足鼠、长爪沙鼠、蒙古百灵、沙百灵、云雀、沙、穗、 地鸦、毛腿沙鸡、大鸨、蓑羽鹤、灰伯劳、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等。草原 动物的生态特点是:以草本植物绿色部分为食的啮齿动物特别繁盛,在景 色开阔的草原上集群而居,并发展了地下洞穴生活、贮藏粮食或蛰眠越冬 能力,对草场的破坏严重;中小型食肉目动物较多,常见种类有黄鼬、香 鼬、艾鼬、雪鼬、伶鼬、石貂、黄喉貂、狐等,是啮齿目的主要天敌;黄 羊的奔跑能力强,数量甚多,蕴藏量约有百万头,是内蒙古的重要狩猎对 象。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可直接影响到产草量的丰歉,也是导致鼠类数 量波动大起大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地栖性的雀形目鸟类繁多,少数种类因 有利用鼠洞栖居的习性而出现“鸟鼠同穴”现象。 蒙新区的西部荒漠-半荒漠地带包括内蒙古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西 部、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甘肃北部的河西走廓及新疆地区。境内戈壁 和沙丘广布,植被稀疏,主要生长着白刺、琐琐、骆驼刺、柽柳、红砂、 沙拐枣等旱生植物,动物区系由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组成,而在种类和 数量上均占绝对优势的啮齿目、有蹄类动物、鸟类中的百灵科和蜥蜴目中 的沙生种类是构成动物群的主体。代表性动物及其优势种有各种跳鼠(五 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长耳跳鼠、小五趾跳鼠、小地兔、羽尾跳鼠 等)、沙鼠(柽柳沙鼠、红尾沙鼠、大沙鼠、短耳沙鼠等)、长尾黄鼠、 兔尾鼠、小黄鼠、赤颊黄鼠、塔里木兔、荒漠猫、虎鼬、鹅喉羚、岩羊、 原羚、悬羊、双峰野骆驼、蒙驴、蒙古野马、凤头百灵、角百灵、漠、白 尾地鸦、黑腹沙鸡、紫翅椋鸟、巨嘴沙雀、原鸽、红沙蟒、花条蛇、草原 蝰、沙虎、漠虎、长裸趾虎、沙蜥(大耳沙蜥、白条沙蜥、旱地沙蜥、南 疆沙蜥等)和麻蜥(荒漠麻蜥、敏麻蜥、快步麻蜥、网纹麻蜥)等。两栖 动物少,仅新疆北鲵、绿蟾蜍、湖蛙和中国林蛙等。 由于生活环境比草原差,因此动物的栖息地较为分散,各种环境中往 往只为少数种类所占据,只有在局部水草丰盛的“绿洲”才可能成为多种 动物的聚集处;荒漠动物为适应极端干旱的自然条件,它们的穴居生活、 蛰眠、贮藏冬粮或擅于奔驰的习性,较之草原动物有进一步的发展。小型 动物的耐旱力强,能从植物中直接摄取水分和依靠特殊的代谢方式,获得 所需的水分,并在节缩水分的消耗方面具有一系列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4.青藏区 本区包括青海(柴达木盆地除外)、西藏和四川西北部,是 东由横断山脉、南由喜马拉雅山脉、北由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等所 围绕的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500m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气候是冬 季长而无夏天的高寒类型,原有的森林植被逐渐消失而代之以高山草甸、 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动物区系主要由高地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寒漠动物 群组成,最典型的代表有:哺乳纲中的白唇鹿、野牦牛、藏羚、藏盘羊、 藏驴、喜马拉雅旱獭、白尾松田鼠、根田鼠、藏仓鼠、高原和各种鼠兔; 鸟纲中的雪鸡、雪鸽、黑颈鹤、藏马鸡、蓝马鸡、西藏沙鸡、雪鹑、虹雉、 雉鹑、高原山鹑、岭雀,以及经常出入于旱獭和鼠兔洞并形成高原上鸟鼠 同穴现象的棕颈雪雀、棕背雪雀、褐翅雪雀、褐背地鸦、藏雀等;两栖爬 行动物中的温泉蛇、高原蝮、西藏竹叶青、喜山鬣蜥、红尾沙蜥、高山蛙、 倭蛙和西藏蟾蜍等。 青藏高原的抬升和形成,从地质时间上来看是短促的,尽管现今的自 然条件与蒙新区的差别相当明显,但是从动物区系的组成上分析,仍不难 看出两者存在着密切而深远的渊源关系,两区亲缘关系相近的动物其分化 程度只达到种或亚种上的差异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本区多鼠兔种类,且大多为仅见于青藏高原的特有种, 可认为是鼠兔种、属的分布中心。 5.西南区 包括四川西部、贵州西缘和昌都地区东部,北起青海和甘肃 的南缘,南抵云南北部,即横断山脉部分,往西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针叶 林以下的山地。境内多高山峡谷,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形起伏很大, 海拔高度在1600m~4000m之间,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显着。与此相适应的 是,动物的分布也以具有垂直变化为特征。组成动物区系的动物群有两大 类:一类是分布于横断山脉等高山带的高地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寒漠动物 群、代表动物有鼠兔、林跳鼠、喜马拉雅旱獭、斑尾榛鸡、戴菊莺、旋木 雀和青海沙蜥等古北界种类;另一类是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坡中、低山带 的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这个动物群的种类几乎全是东洋界的成 分,如灵猫、竹鼠、猕猴、黑麂、鹦鹉、太阳鸟和啄花鸟等,而最具代表 性的动物则为塔尔羊、长尾叶猴、红胸角雉、棕尾虹雉、血雉、南亚鬣蜥、 喜山小头蛇、喜山蟾蜍、齿突蟾,以及世界珍奇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牛 羚和小熊猫等。大熊猫和牛羚是哺乳动物中的残存种,在地质历史时期曾 有过广泛的分布区;金丝猴是猴类中的稀有种,主要产于我国的西南区; 小熊猫是浣熊科中唯一分布在东半球的种类,无疑是由于地理隔离所保存 至今的孑遗种,也是动物地理中动物不连续分布的一个例证。 横断山脉在更新世时,未曾发生过广泛的冰盖,自然景观的变迁相对 地比较稳定,大致与现代类似。高山垂直带为各类动物提供了不同的栖息 环境,纵向平行的峡谷既有利于古北界动物的南伸和东洋界热带动物北上, 也为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相对隔离环境,这些对大熊猫、牛羚、分类上属于 单型种的鼹鼠类等古老动物种的保存,以及绒鼠属、雉科、画眉亚科、湍 蛙属动物在此地形成分化中心都是极其有利的。 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横断山脉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位于北纬30°,由若 尔盖经黑水、马尔康、康定、理塘至巴塘一线,但仍普遍地存在着两界动 物过渡交错现象。 6.华中区 本区相当于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流域地区。西半部北起秦 岭,南至西江上游,除四川盆地外,主要是山地和高原,海拔大多在1000m 以上,气候较干寒,森林、灌丛常与农田交错。东半部为长江中、下游流 域,并包括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北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大别山、黄山、 武夷山和武功山等散布其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丘陵低缓,平原广阔, 河道和湖泊密布,农业发达,素称“鱼米之乡”。分布在本区的动物群与 西南区的中、低山带同属于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 总的说来,华中区的主体动物是东洋界的成分,但有部分古北界的种 类参与组成动物区系。东洋界的代表动物有红面猴、大灵猫、食蟹獴、豪 猪、穿山甲(鲮鲤)、毛冠鹿、鬣羚、华南兔、黄嘴白鹭、牛背鹭、白颈 长尾雉、火赤链、眼镜蛇、尖吻蝮、竹叶青、王锦蛇、玉斑锦蛇、细痣疣 螈、多疣壁虎、斑腿树蛙等,渗入本区的古北界动物大多是广布于我国东 部的种类,如狗獾、黄喉貂、日本雨蛙等。本区的特有动物是大伏翼、獐、 黑麂、白鳍豚、灰胸竹鸡、白颈长尾雉、扬子鳄、大头平胸龟、隆肛蛙、 东方蝾螈、中国雨蛙等。森林面积小,林栖动物仅赤腹松鼠、长吻松鼠、 小麂、毛冠鹿、林麝和野猪等。居民点及广大农耕地区以黑线姬鼠、黄胸 鼠、褐家鼠、鼷鼠、金腰燕、白鹡鸰、棕头鸦雀、珠颈斑鸠、画眉、大山 雀、腊嘴雀、白头鹎、泽蛙、饰纹姬蛙、日本林蛙、红点锦蛇、乌梢蛇、、 乌龟等较为普通。 7.华南区 本区地处我国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包括云南及两广的 南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台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自然环境复 杂,气候炎热多雨,年均雨量一般在1500以上。植物生长繁茂而多层次, 属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但目前原始森林已所剩不多,大多形成次生林灌、 芒草坡和农田,动物种类繁多,然而单位面积内每个种的绝对数量较少, 组成动物区系的是热带森林-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华南区是我国动物 区系中热带-亚热带动物最集中的区域,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西部的滇南山 地,不仅具有鹦鹉、蟆口鸱、犀鸟、阔嘴鸟、懒猴、长臂猿、印度象、鼷 鹿、原鸡、绿孔雀、绿鸠、飞蜥、蛤蚧、蟒蛇、鱼螈、滇螈、黑蹼树蛙等 典型的热带动物,而且还是全国动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有“动物王国”之 称。此外,特有动物有:闽广沿海地区的黑叶猴、笔尾树鼠、果蝠、白额 山鹧鸪、花头鹦鹉、鹊色黄鹂、鳄蜥、崇安地蜥、无颞鳞游蛇、红吸盘小 树蛙、瑶山树蛙;海南岛有黑长臂猴、白臀叶猴、海南坡鹿、孔雀雉、原 鸡、海南兔、低泡飞鼠、海南闭壳龟、粉链蛇、海南湍蛙、海南树蛙等; 台湾有台湾梅花鹿、台湾鬣羚、台湾猕猴、蓝鹇、黑长尾雉、高雄盲蛇、 台湾小鲵等,但也有黄鼬、黑线姬鼠、、鹪鹩、蝮蛇等古北界的成分,可 以推测台湾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大陆的北方动物区系有过一定联系;南海 诸岛有红脚鲣鸟、乌燕鸥、白顶海鸥及可能由人类携带迁至西沙群岛的缅 鼠和黄胸鼠等。野猪、猕猴和麂类是常见的大型兽类,主要农田害鼠为黄 毛鼠、黄胸鼠、板齿鼠、青毛鼠、白腹鼠、褐家鼠,麻雀、白腰文鸟、八 哥、各种画眉、鸦类和太阳鸟则是常见鸟类。
④ 世界上什么动物分布最广谢谢了,
答案是----蚂蚁 参考资料: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据说,把全世界的蚂蚁加在一起,其重量将超过脊椎动物的总重量.
⑤ 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是什么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动物不是蚂蚁,它也许是陆地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吧,但在这个世界上,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 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
⑥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脊椎动物 D.原生动物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⑦ 老虎是猫类吗
是
老虎也是猫科动物!!所以在以前都是这么说的!
现在都很少这么说了!
看过这句话你应该都明白了吧!
老虎是世界上地理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之一,它的分布区覆盖从赤道南边10度,一直到赤道北边60度那么一个广大的范围。
老虎呢,第一部分我们讲概述,老虎它是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和豹属的动物。这个听起来比较枯燥,就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动物学家在描述一个物种之前,他要首先给它进行分类,把同类的集中在一块。比如像我们,就像一个组织结构一样。我们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下面分了有很多很多的研究所,研究所下面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室,研究室下面有很多很多的研究组。而动物学家对每个物种进行分类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他就把这个物种分为:我们常常说的界、门、纲、目、属、种,所谓这个界呢?那就是动物界了。所谓的动物界它都是能运动的这个物种。门,它是属于哪个门的?就是脊椎动物门,就是它后面长得有脊椎骨的,这些所有的这些动物把它放在一个门里边,就叫做脊椎动物门。它是哪个纲呢?就是哺乳纲,就是吃奶的,它这个幼仔生下来必须要通过吃奶才能长大的。所以说这一类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然后这个老虎它是属于食肉目。食肉目就是它主要是捕食其他动物来生存的,吃肉的,它不是吃植物的,这种动物所以叫食肉动物。它是属于哪个科呢?就是猫科动物,它跟我们家里面养的猫非常相像,所以它属于猫科动物那一类的。它跟豹子,我们看到的豹子是很相近的,狮子、老虎、豹子它们是同一属的,所以这是它一个大致的一个分类阶元。
⑧ 具体介绍一下虎
今天我们讲讲老虎,这老虎,一说到老虎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老虎是可怕?还是可敬?还是可爱?到底我们对老虎了解有多少?这老虎是怎么来的?就是它这个是怎么演化的?现在老虎分了多少个亚种?我们到动物园里边看到的有白老虎,对不对?它是怎么回事?所以说,就这个机会,我跟大家全面地介绍一下老虎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大家来保护我们国家的这种濒危物种,今天我分八个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老虎的情况。
第一个部分是概述、第二个部分是起源、第三部分是辐射演化、第四是亚种分化、第五是生态与它的一些习性、第六是它的历史变迁、然后再谈谈老虎的有些有趣的事,最后一个重点的部分,就是老虎的保护。
大家知道,曾几何时,馥郁苍翠的森林中有最凶猛的食肉动物——老虎。穿越密密树林,磊磊涧石,在森林的深远处,有老虎的活动的身影。让人恐惧,也让人充满神秘的向往。但现在老虎已经成为濒危物种,森林中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在十九世纪初,全世界大概有野生老虎10万只,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全世界的野生老虎数量已经锐减到6000只左右。老虎的八个亚种现在已经只剩了五个,里海虎、巴厘虎和爪哇虎已经在上个世纪灭绝。剩下的五个亚种,中国的华南虎在野外可能只剩下二十几只。保护曾经和我们相处了千百年的老虎,保护在地球上存在了几百万年的老虎,现在已经刻不容缓。拯救老虎,拯救人类心中一个的梦想吧,因为我们要诗意地栖息在这个蓝色的星球,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我们和平共处。
《地球上的猫科动物——老虎》 (全文)
今天我们讲讲老虎,这老虎,一说到老虎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老虎是可怕?还是可敬?还是可爱?到底我们对老虎了解有多少?这老虎是怎么来的?就是它这个是怎么演化的?现在老虎分了多少个亚种?我们到动物园里边看到的有白老虎,对不对?它是怎么回事?所以说,就这个机会,我跟大家全面地介绍一下老虎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大家来保护我们国家的这种濒危物种,今天我分八个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老虎的情况。
第一个部分是概述、第二个部分是起源、第三部分是辐射演化、第四是亚种分化、第五是生态与它的一些习性、第六是它的历史变迁、然后再谈谈老虎的有些有趣的事,最后一个重点的部分,就是老虎的保护。
老虎呢,第一部分我们讲概述,老虎它是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和豹属的动物。这个听起来比较枯燥,就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动物学家在描述一个物种之前,他要首先给它进行分类,把同类的集中在一块。比如像我们,就像一个组织结构一样。我们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下面分了有很多很多的研究所,研究所下面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室,研究室下面有很多很多的研究组。而动物学家对每个物种进行分类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他就把这个物种分为:我们常常说的界、门、纲、目、属、种,所谓这个界呢?那就是动物界了。所谓的动物界它都是能运动的这个物种。门,它是属于哪个门的?就是脊椎动物门,就是它后面长得有脊椎骨的,这些所有的这些动物把它放在一个门里边,就叫做脊椎动物门。它是哪个纲呢?就是哺乳纲,就是吃奶的,它这个幼仔生下来必须要通过吃奶才能长大的。所以说这一类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然后这个老虎它是属于食肉目。食肉目就是它主要是捕食其他动物来生存的,吃肉的,它不是吃植物的,这种动物所以叫食肉动物。它是属于哪个科呢?就是猫科动物,它跟我们家里面养的猫非常相像,所以它属于猫科动物那一类的。它跟豹子,我们看到的豹子是很相近的,狮子、老虎、豹子它们是同一属的,所以这是它一个大致的一个分类阶元。
老虎被称为万兽之王,就是我们平常看见,老虎头上有横纹。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看老虎头上有三条横线,像个“王”字,为什么说它是万兽之王?一它的体型是比较大的,它是靠捕食其他动物为食的。它在这个食物链里面,它是处在一个顶级的阶段。就是它是靠吃其他动物生存的,所以它在维持生态平衡里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是属于万兽之王,老虎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我们讲的十二生肖里面老虎是排第几呀?是排第三,对吧!关于老虎的一些成语那就更多了,我们大家都知道,“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谈虎色变”,还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都是我们老百姓在长期的跟老虎接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跟老虎的一些习性非常相近的那些成语,它能够充分体现老虎的一些生活习性。老虎到底它是怎么起源的呢?我们刚才讲了豹属这一属的动物,大概是在五百万年左右以前出现的。它从哪个地方起源?是从亚洲起源的,然后从亚洲起源以后向外辐射。一般认为老虎是起源于亚洲的东部,尤其是我们国家,我们境内。在我们国家境内,它早于豹属的其他成员,如狮子或豹子,首先大约在两百万年左右以前分化出来。我们国家的华南虎是我们国家特有的,被认为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是一个原始的类群。老虎现在分了有八个亚种,其中不幸的是有三个亚种绝灭了。我们下面就对每个亚种分布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孟加拉虎,这是它分布在印度缅甸尼泊尔和我们国家的西藏的东部,及云南的南部。它的体色变化比较大,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类型。我们后面要讲的白虎,就是这个孟加拉虎的一个体型变化。它不是这个像我们人类看见的这个白化个体,它不是白化个体,而是它体色的一个变化。它的体长大致在2.9米左右,体重是220公斤。雌体要稍微小一些,大概在2.5米长,重140公斤。老虎的它的体型雌雄差异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讲是雄体比雌体大一些,在动物界里边就是雄性要比雌性要好看一些,个体要强壮一些。可能鸟类是比较明显的,雄鸟都是比雌鸟好看,你看孔雀都能看出,这个情形科学上我们叫性二型差异。
第二个是印支虎,印支虎分布在泰国、缅甸、越南还有马来西亚,我们国家的广西的西部或云南西双版纳原来是有分布的,现在可能也很难见到。它的雄性的体长大概在2.7米,重180公斤。雌性呢在2.4米左右,重115公斤,这是印支虎的一个大致情况。
第三个就是东北虎,东北虎是所有的老虎里面最重的。它分布在哪儿呢?分布在俄罗斯及远东地区,还有在我国的东北边、还有朝鲜的北部有一部分。它的雄性有多长呢?多大呢?它的体长达到了3.3米,体重可以达300公斤。那是最大的,雌性稍微小一些,体长也到2.6米,体重可以达到167公斤左右。
第四个就是华南虎,我刚才已经说了,华南虎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个亚种,仅存于华南、华中或西南的山区。体型是所有老虎里面最小的,它的体重呢大概是在150公斤,雌体在110公斤左右。
第五个亚种就是苏门答腊虎,苏门答腊虎只分布在苏门搭拉这个地方。它的体型也是比较小的,雄性大概在2.4米,体重120公斤,雌性在2.2米,体重在90公斤左右。
第六个亚种就是里海虎,里海虎曾经分布在伊朗阿富汗俄罗斯和我国的新疆,这个虎不幸的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全部绝灭了。我们国家绝灭的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绝灭得更早一些。
这是里海虎,还有个虎呢就是巴厘虎,巴厘虎只分布在巴厘岛。这个老虎呢,大致是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绝灭的,据说最后一只老虎是在1937年在野外被杀的。这是最后一只老虎被杀掉了,最后一个亚种是爪哇虎,爪哇虎不幸的是也已经绝灭了,它只分布在爪哇。它的绝灭时间大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据说在1972年是最后一次见到,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爪哇虎。
下面我们讲一讲老虎的生态与习性方面的东西,老虎它的栖息环境是什么样的?老虎是一种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要有山,要有森林才有老虎的存在。它的分布是从南方的热带雨林一直到北方的亚寒带针叶林等这种差异非常大的环境之中,老百姓平常总结出来:“老虎是森林之王”。对不对?为什么我们的成语里边有“虎落平阳被犬欺” ?那就是说老虎是一种森林动物,它到平原以后,它的能力就比较差了。所以我们老百姓总结出来的成语就叫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对不对?它的食性是什么样的呢?老虎主要以各种大中型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为食,比如我们熟悉的野猪,鹿子、野牛、狍子,还有一些麝、麂子等。它偶尔也采食一些大型的昆虫,秋天也尝尝鲜,也吃吃果实之类的,这都是非常非常少了。它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大中型的食草动物为食,在不同的地区老虎它的食物的食谱组成是不一样的。也就跟我们人一样,我们南方和北方吃的都可能有差异。那就根据老虎不同地区老虎的食物的丰富度有关,到底一只老虎它每天要吃多少东西?大家知道我们人每天吃多少?可能一斤米对不对?还吃不了呢,现在有菜了。原来有一斤米供应的话,是一斤米。但老虎要吃多少东西呢?据统计老虎每天吃五到六公斤的肉,才能维持它的生存。五到六公斤,那全年它能吃多少呢?那就很多了,接近两吨。一千八百二十五公斤到两千一百九十公斤这么重,这是精肉。而老虎在野外捕食的时候它带的有骨头,它是不能消化的。如果排除30%不能消化的这种食物的话,统计出来的数量大概在二千三百七十三公斤到二千八百四十七公斤之间。这个数字很抽象了对吧,我们把它折算一下,折算成我们知道的麂子。二十公斤重的这种麂子,大致它全年需要多少呢?捕食一百四十三只麂子才能维持它的生存。如果这个老虎是繁殖期的话,那它的食量就更大了,要增加到50%左右它的食量,现在我们动物园饲养了那么多老虎,还有一些机构饲养的老虎是很多了,所以说我们饲养一只老虎,一年光是它的食物,它的花费,大概我算一下估计在一万块钱左右。在这个熊虎山庄,在广西的熊虎山庄他们大致喂了接近一百头老虎,这样就是说他们的压力就很大了。因为老虎现在是不能利用的,虎骨是禁止贸易的。那怎么办呢?老虎到底它的出路怎么样呢,这亟待咱们以后呼吁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虎它是怎么来捕食的呢?它的捕食策略是怎么样呢?我们讲它一般是采取的是偷袭的方法,首先是隐蔽,借助一些地形,一些森林、林荫,先躲到那个地方。然后一种方法是等着猎物接近,等猎物来的时候,突然冲进去,突然袭击。还有一种办法呢,就是慢慢地这样向猎物靠近,然后等到在它有效范围的话发起攻击。这样就能够偷袭到它所需要的食物,那它把这个猎物捕着了,它怎么把它弄死呢?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什么呢?对于这种小型的或中型的这种食草动物它就咬喉咙,把喉咙给它咬住,这样使它窒息而死。而对于很大的那种个体,大型的猎物,野牛怎么办呢?它爬在野牛的背上咬背部,就把野牛脊椎咬断,然后让它慢慢死亡。这是它两种捕食策略,一般它捕食到一只比如说一只鹿子,一百公斤,那可以吃很久了。它可以把鹿子移动到其他地方藏起来慢慢享用,这就是它的一种捕食或猎杀方式。
下面谈谈老虎繁殖的一些情况。老虎的雌性大约是在三岁左右它的性成熟,可以参加繁殖。雄性呢要稍微晚一些,雌雄是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它发情、交配,它每年只能一次发情。它的孕期是多长时间呢?雌虎大概在3.5个月,我们人类的孕期是10月怀胎,老虎只有3.5月就生下来了。它每胎生多少呢?一般在一到五个幼仔,通常是生二到三只。我们去动物园看虎宝宝,老虎妈妈抱着三四个崽子,它一般来讲是二到三个崽子。幼崽和母虎一般要生活二到三年这段时间,然后才离开母亲。在这个时间,因为虎妈妈为了照看幼崽再不发情,再不参加繁殖了。出生的宝宝大致有多重呢?熊猫大家知道,很大的个体,一百多公斤。生下的小子就那么大,八十克到一百克。老虎它也那么大,它生下来的小仔有多大?大概在一公斤左右,只有一公斤,虎妈妈一般要给老虎哺乳大概两个多月,小老虎才跟着虎妈妈学习怎么来捕食,大约在1.5岁以后小老虎才开始自己单独地捕食,这是幼仔的一些情况。
它的社会行为,就是老虎它是单独活动的,它不像狮子是集群的,很多处在一块。它是单独活动的,除非在繁殖季节,它们才聚集在一起。雌雄才在一块儿,才能形成一个小小的社群,还有这些幼仔在二到三岁以前,我们刚才讲了,它要跟随它的母亲活动。所以说幼仔在二至三岁以前,和母体形成一种社群,小小的社群。老虎我们知道老虎它都是有领地,要保护它自己的领地,它用什么方式表示它的领地呢?就是说哪一块地盘是我的?我们人类也有一个活动范围,那老虎它怎么知道哪一块地盘是我的呢?它一般采用的尿液,把尿液标记在走的路上。它边走,有些地方就撒尿。撒尿就是它有气味,通过化学通讯,其他老虎闻到这个气味,表示不是自己的领地。不同的老虎它能识别不同的那种气味,所以它要离开这个地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它那个肛周腺可以蹲擦,蹲擦在树干上。目的是留下一些气味,然后通过化学通讯来标志它的领地。它是通过这种方式标志它所活动的区域,那么它这个活动的范围标志范围到底有多大呢?标志有多大?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这个老虎东北虎它的活动范围可以到一千平方公里,它的活动范围有八百到一千平方公里。而孟加拉虎稍微小一些,三十到一百零五平方公里左右。这是雄性的,雌性的我们说了,比较小一些,雌性的东北虎大概在一百到四百平方公里之间。而孟加拉虎,只有十平方公里到三十九平方公里之间。
老虎它全年能够跑多远呢?我们通过地图量它的平均距离,它能跑多远呢?雄性它能够移动三十三公里远,最远的可以达到六十五公里。雌老虎稍微近一点,它大约在十公里左右。就是移动的距离最远的可以达到三十公里。这就是因为它活动的距离跟它巢域是有很大的关系,那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就是我们在野外看都看不见老虎,你还知道它怎么跑得那么远?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一些新的技术的应用。就是下面我跟大家介绍一种方法,一种就是无线电遥测的方法。就是给一个动物,现在我们可能看《动物世界》,或者看其他的片子都知道。有一个是项圈,就是给它脖子上套一个无线电发报器。这个无线电发报器,它通过发射的频率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接收器,来接收它的信号。然后每天可以监测到底这个老虎在哪些地方活动,这种传统的这种无线电发报器,对这个老虎是会有影响的。因为项圈是一直戴在颈上,一直取不下来的。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这个颈圈它是可以扩张的。随着老虎的增长,它可以扩张。所以对老虎它不会产生窒息,第二种现在还有一种,这种颈圈它可以自动脱落。你按一个键,它就自己脱下来了。 对老虎的影响不是非常大,然后你可以再回收回来。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无线电接收器,还不是原来我们通过接收机来接收了。现在可以直接通过卫星来接收,这样省时省力。它这种信号直接跟卫星是接通的,我们可以坐在屋里面就知道老虎在哪个地方活动,它的经纬度我们都知道了。所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老虎它到底有多大的活动范围。
首先这个老虎原来是分布很广的了,现在到底它的分布情况怎么样?它的分布缩小了多少?下面我们讲一讲它的历史变迁,首先说说它的分布变迁。老虎是世界上地理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之一,它的分布区覆盖从赤道的南边的10度,一直到赤道北边的60度那么一个广大的范围。原来它的分布区是很广的,现在它是缩小到很小很小的一块领地。已经就是说,它的各个栖息地之间完全是隔离的了,分布区一小块一小块的。我们国家老虎的情况也是一样,原来的分布区也是很广的,现在的分布也是分布成很多的小块。有的像华南虎的话,现在到底有还是没有,刚才我讲了,现在还不知道。可能还有,可能没有。但是在动物园的数量是越来越少了,只有两家,一家是重庆动物园,一家是苏州动物园。只有这两家还有华南虎的存在,在野外我们但愿它还有。我们通过科学家的研究,也许能够再找到它的痕迹。
到底现在野外全世界老虎的数量有多少呢?经过科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的数量大致在5183到7277只那么多。到底原来有多少?原来我们也说不清楚,现在也没统计,肯定老虎的数量是大大下降了。因为它栖息地没有了,所以说现在的数量统计出来,大致是这个样子。我们中国到底有多少只老虎呢?现在野生虎的数量估计在110只到140只,比大熊猫还珍贵,数量还少。大熊猫在野外的数量大概一千多只,所以我们国家老虎面临的趋势是非常严峻的。我们国家统计孟加拉虎大概是在30只到35只、印支虎是在30只到40只之间、东北虎只有30只到35只左右、华南虎据外国人统计是20到30只这也是一个估计,但我们现在没见到任何这方面的,就是野生有华南虎的报道。有报道但是没有证实,即使有报道也没有证实野外有没有。其他几个亚种我们刚才说了,巴厘虎、爪哇虎。里海虎不幸地由于人类的破坏,栖息地消失,分别在不同时代绝灭了。这是我们人类的一个遗憾,是悲哀。它濒危的原因是怎么样呢?首先是个栖息地的丧失,所以老虎它的活动范围我们知道它的活动范围很大,它的栖息地都没有了,没有地方去了,这是它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老虎没有了,栖息地消失了,减少了,很多地方被我们人类占领了。原来本来属于它们的领地然后被我们人类占领了,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是直接的猎杀,老虎的虎骨在中国传统的医药中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可能很多老年人都知道,虎骨能够治风湿。在传统的中药中都用老虎来入药,在野外猎杀了大量的老虎。虎皮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上,也被视为地位的象征。我家有只老虎皮,好像我的地位就很高了。可能年轻的同志没看过《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里面有一个座山雕,我记得好像我当时看的座山雕坐的那个椅子上就是一张虎皮,象征他的地位,这是一个地位的象征。
还有就是我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有消除害兽的那么一个活动,这样对我们国家的虎资源是一次浩劫。据统计在1955年到1966年在江西省就猎杀了老虎171只,有的学者估计在七十年代末到我们国家禁虎令以前,这三十年里大约有三千只老虎被猎杀。这是一个估计数字,所以说猎杀是导致它濒危的另外一个原因。
第三个可能是食物减少了,栖息地破坏,和滥捕滥猎。也是导致其他众多的大中型食草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资源减少,这样就加剧了老虎食物的匮乏。引起了老虎的衰退,对吧?老虎吃的都没有了,它肯定就不能生存了。曾经我有一个朋友在西藏考察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问他,他们说我们这里老虎,为什么吃我们的羊和我们的牛?我这个朋友回答他,我觉得非常巧妙。他怎么说呢?他说因为你们把他的羊和牛吃了,它只好吃你们的羊和牛了。为什么是这样呢?就是说当地有猎杀其他动物的习惯,比如说老虎的一些食物,岩羊,被当地狩猎的猎人给打了。所以说老虎的食物就减少了,它没吃的了。它只好来吃你老百姓的牛和羊了,这是一个。第四个方面可能就是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了,因为老虎的数量越来越少,栖息地越来越小。它们都限制在一块了,这样就必然老虎必然增加了它们之间的这种近亲繁殖的程度,所以说导致它的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导致它的种群衰退,这是其中原因之一。
前面我讲到了白虎,白虎是不是老虎的白化个体。它不是,它是孟加拉虎颜色的变化。这个白老虎在野外是很难见到的,据说在1907年到1933年这个期间大约在野外见到了17次。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再没发现过白老虎在野外。在1951年有一个印度人叫Maharaja,在野外碰到了第一只白老虎,他把它送到了动物园,取名叫做“OHAN”,现在所有我们看到的白老虎都是这一只老虎的后代。现在白老虎的数量可能在一百只以上吧,具体的数字现在也没统计,那么这是怎么通过一只老虎后面产生那么多白老虎的呢,我们大致谈谈,就是说遗传上的一些问题。
还有老虎和狮子现在有杂交个体,老虎和狮子分布的地方都不一样,狮子分布在非洲,老虎主要是在亚洲,它们之间在野生状况下不可能存在杂交的。而在动物园有杂交个体存在,这是在人工的繁殖情况下,偶尔产生后代。成功率是非常低的,我们知道骡子是吧!它是马和驴的杂交个体,它是马和驴杂交以后产生的骡子。这个骡子它的耐力非常好,能驮东西,也很厉害。在动物园科技人员通过老虎和狮子它们之间杂交以后,产生了一个叫做虎狮兽,或者就做狮虎兽。现在这个虎狮兽,和狮虎兽在全世界大致只有十只左右。
最后我们谈谈老虎的保护,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濒危,逐渐被我国政府所认识,并且引起了高度重视。我们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就颁发了捕虎禁令,禁止捕老虎。在1980年颁发了“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将虎列为我们国家的一类重点保护动物,严禁猎杀。1993年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禁止虎骨及其制品的贸易。现在我们在街上再也见不到老虎的一些制品了,比如说麝香虎骨膏,这是禁止的。我们国家在1998年,国家林业局国家还制定了野生东北虎的保护计划。
在全国还建立了一些人工繁育基地,比如说苏州我们建立了中国华南虎苏州培育基地;在东北也建立了东北虎的繁育基地。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还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2001年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关虎的自然保护区二十多个。全国建立所有保护区大概在两千多个吧,现在就是把这些保护区,首先我们建立起来。随着我们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先把它保护起来再说。以后有更多的钱,再投入到保护事业里面去。一些国际组织也致力于保护老虎等其他珍稀动物,比如说有名的国际组织,有一个叫做“拯救虎国际基金会”,还有WWF,就是国际自然基金会等等这些组织,还有CI等等。这些组织来到中国,协助中国保护我们国家的一些特有的一些濒危珍稀动物。还有在网上也有一些传播虎信息的以及提高虎的,提高公众保护老虎意识的网站也相继建立了,总之人们是越来越认识到保护老虎的重要性,保护老虎已经成为现在科学家们的一个共识。
⑨ 为什么节肢动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动物
节肢动物:动物界中最大的类别,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的动物统称,包括一百多万种无脊椎动物,几乎占全部动物种数的84%.成员多样.甲壳纲(如虾、蟹)、三叶虫纲(如三叶虫)、肢口纲(如鲎)、蛛形纲(如蜘蛛、蝎、蜱、螨)、原气管纲(如栉蚕)、多足纲(如马陆、蜈蚣)和昆虫纲(如蝗、蝶、蚊、蝇)等.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因此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