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强盛时候,才达到当今的埃及领土。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
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 。
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虽然之后古埃及文化还有少量延续,但到公元以后的时代,古埃及已经彻底被异族文明所取代,在连象形文字也被人们遗忘后,古代史前社会留给后人的是宏伟的建筑与无数谜团,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才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直到今日都还不断被挖掘出来。
(1)古代埃及地理位置位于什么东北角扩展阅读:
社会
古埃及人称他们的君主为法老,这个词语解作宫殿。古埃及人相信他们的君主拥有如神一样的权力,因此他们不会直称君主的名字,只称他为法老。君主之下有贵族、祭司和官员,他们是古埃及的特权阶级,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及拥有田地和奴隶,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
而农民、工匠和商人则属于古埃及的平民阶级,生活平稳,却不艰苦。奴隶(即战俘或罪犯)属于古埃及的最底层阶级,没有任何权利,生活极之困苦。
国家和政府
古埃及一直是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切的权力都归属于法老,包括司法、行政、立法、宗教等,法老的王权还被神化,称为神王。法老之下有一套政府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全国各地进行各方面的管理。中央政府最高官员是维西尔,相当于宰相,其权力仅位的,对各个政府部门都进行监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筑、国防、国家资源调查和分配、征兵、祭祀等等。
维西尔职位重要,古王国时期一般由王子担任,老国王去世后则可以由王子继位。古王国衰败后,维西尔职务开始被非王族控制,并开始威胁法老的王位。在中王国时期,首个维西尔政变的情况发生,阿蒙涅姆赫特取代第十一王朝末代法老曼图霍特普四世登基,开创埃及第十二王朝。后来一些法老曾试图削弱和分散维西尔的权力,如设置两个维西尔等,但维西尔成为法老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经济
大部分古埃及人是农民。埃及位处沙漠地带,而尼罗河每年7月都会泛滥,但古埃及人懂得修筑水库储起泛滥的河水,并在曾受河水泛滥的土地上耕种,让水患变成为水利。他们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水灌溉农作物,并发明用牛拉动的犁耙,翻松泥土来种植农作物。此外,他们还发明抽河水灌溉农田的汲水器(shaf)。
部分古埃及人是商人。虽然埃及大部分的地区都是沙漠,但尼罗河沿岸却盛产一种称为芦苇的植物。芦苇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及人就以芦苇作材料造船,并乘坐这些芦苇船在尼罗河、地中海及红海一带航行,与当地居民进行以物换物的贸易。通过这些贸易往来,古埃及人把他们的文明及生活方式传播至其他地方。
古埃及地理位置是亚洲和非洲的枢纽,另外其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对其他手工业产品有很大需求,因此古埃及是古代重要的贸易中转和加工国家。古王国时期,古埃及经济发达,出现很多剩余的产品,以物易物的商业模式产生。当时埃及对外的贸易对象主要有努比亚、黎巴嫩、蓬特等地,也不时伴随有军事掠夺,不完全是平等交易。
‘贰’ 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穿过其领土南部,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是个北、东两面临海的国家;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接壤,东与巴勒斯坦相邻,并与沙特阿拉伯隔海相望.
‘叁’ 古代埃及位于()东北部,()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肆’ 埃及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地跨非、亚两洲,埃及是个沙漠国家,纵贯于东部的尼罗河把它分为不对称的两部分,东部为阿拉伯沙漠,西部为利比亚沙漠。
在利比亚沙漠中,有许多绿洲分布在有地下水流出的地方。除北部沿海属地中海气候外,绝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沙漠中白天可达50℃,夜间则可降到0℃,日温差很大。降水少,空气干燥,开罗年降水量只有34毫米,阿斯旺更少,只有3毫米,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它由苏丹入境,向北一直流向地中海。开罗以北河流分叉入海,形成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境内的苏伊士运河贯穿于非、亚两洲之间,长173公里,开凿于1859~1869年,建成后曾多次扩建,目前已能通行25万吨级巨轮,在世界航运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埃及经济发展中也起着巨大作用。
埃及的发展概况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埃及的农业区,劳动人民利用尼罗河水进行灌溉,发展农业生产。这里不仅是非洲最大的水稻和小麦产区,也是世界着名的棉花产区。埃及长绒棉以绒长质优而着称,其产量占世界长绒棉产量的1/2左右,是埃及的重要出口物资。
工矿业有一定基础,工业规模和水平仅次于南非,居非洲第2位。纺织和食品是埃及工业的传统部门,其产值约占制造业的一半。60年代以来,机械、化工、冶金、军工、建材、电力等重工业部门有了较快发展。采矿业以开采石油为主,石油出口约占出口额的2/3。
‘伍’ 古代埃及位于哪里
埃及位于地中海和红海中间,非洲东北部,领土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国家地跨亚、非两洲。面积为100.2万平方公里,其中96%为沙漠,埃及海岸线长2700公里。尼罗河南北纵贯全境。
埃及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必游景点有:
吉萨金字塔群,位于首都开罗西南约100公里,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是现存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此外还有狮身人面像、太阳船、河谷神庙等世界着名遗迹。
卢克索神庙,这座神庙是专门为底比斯的三神-太阳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们的儿子月亮神孔斯所修,在新王国时期它是每年奥皮特节的中心。晚上有声光表演,用五彩的灯光变幻映照着遗址,配有解说词和音乐,向游客叙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卡尔纳克神庙,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庙内还有闻名遐迩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们的塑像。
红海,被誉为世界三大潜水圣地之一,独特的气候使得这里生长着多种色彩缤纷的珊瑚和鱼类,海底总动员中被大家熟知的小丑鱼“尼莫”就是这片水域的常驻代表,还有红海毕加索和魔鬼鱼。红海的独特之处在于海水与沙漠的结合,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整个红海之滨都是度假天堂,来到这里,不妨潜入水中与鱼儿尽情的舞蹈,或是乘坐越野四驱车在沙丘上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碰撞,还可以于酒店内尽情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
‘陆’ 古代埃及处于什么地理位置
古代埃及位于尼罗河的下游,既属于非洲东北部,又和亚洲西南角的西奈半岛相跨,同时隔着地中海和南欧相望。贯穿埃及全境的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希罗多德说,埃及人获得的土地乃是“尼罗河的赠赐”。古代埃及分为上、下埃及,孟菲斯以南尼罗河谷地叫做上埃及,孟菲斯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带叫做下埃及。
‘柒’ 古代埃及,位于什么东北部什么沿岸
位于非洲东北部,地中海、红海沿岸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着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千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前343年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历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捌’ 埃及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埃及的地理位置: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角,是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穿过其领土南部,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是个北、东两面临海的国家;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接壤,东与巴勒斯坦相邻,并与沙特阿拉伯隔红海相望。
埃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它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西面和南面大部分都是难以穿越的大沙漠。从防御角度来说,古埃及人只要阻止南方顺尼罗河向下游的进攻以及狭窄的死海走廊和苏伊士地峡向三角洲地区的渗透就够了。
这种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使得古埃及免受不少异族侵略,这也是古埃及文明能延续时间较长的原因。不过有了险要的地势还不能高枕无忧,如果防守松懈麻痹大意,一次失误就是以使他们致命。
‘玖’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强盛时候,才达到当今的埃及领土。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
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埃及的地理位置使得埃及虽有降水但不多。从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征是:高身材,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阔肩膀,古铜色皮肤,体魄健壮。他们的体形、外貌与古代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不同,与古代的亚细亚人也不同,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9)古代埃及地理位置位于什么东北角扩展阅读: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君主专制的实力。希罗多德和狄奥多拉都记载说,人民对修建金字塔满怀愤怒,甚至可能爆发过人民起义。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无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赖神权势力来维护其统治。
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末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王权更加依赖神权势力和地方贵族。国王们把越来越多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财富给予神庙和地方贵族,豁免神庙的赋税,使神庙和地方贵族的势力更加膨胀,而王权更加速了衰落。
第6王朝国王培比二世的长期统治(据说他六岁登基为王,活了一百多岁)后,古王国的统一局面终于不能维持,君主专制也不复存在。第7王朝时,埃及陷入分裂混乱局面。据曼涅托残篇23所记,第7王朝的70个王只统治了70天(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是同时并立,而非互相承袭的);而据其残篇24,则为5个国王统治了75天。残篇记载的混乱和分歧反映了当时实际局面的混乱。
从第7王朝起,埃及实已小国林立,几乎一个诺姆就成了一个小国家。每个诺马尔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于人的独立王国的国王,是自己独立城市的统治者。他们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称号之中。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地盘,他们彼此争战不已,使局势更为混乱。
‘拾’ 埃及的地理位置在哪
非洲东北部。
埃及位于地中海和红海中间,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领土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国家地跨亚、非两洲。
埃及北面是地中海,东面是红海,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苏伊士运河对岸即为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埃及东部经西奈半岛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
简况:
【国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面积】100.1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亿。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占总人口的84%。科普特基督徒和其他信徒约占16%。另有约600万海外侨民。
【语言】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首都】开罗(Cairo),面积约3085平方公里,人口约2280万(2017年)。夏季平均气温最高34.2℃,最低20.8℃;冬季最高19.9℃,最低9.7℃。
【国家元首】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l Fatah Al-Sisi),2014年6月就职,2018年6月连任。
以上内容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埃及国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