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学不好地理的原因是什么意思

学不好地理的原因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5-22 22:31:32

Ⅰ 为什么地理老学不好

我高中时候地理是学年第一,说说我的经验吧。
首先,基础知识就是要求背的东西一定要背下来,比如地图上的一些海峡,重要地区的经纬度,当地的地理环境(比如 是高原或者是平原)河流走向,等等吧,这些一定要背下来,虽然背下来也不一定能得分,但是背不下来一定得不了分。
其次 在分析区域优势时候其实有小技巧,有很多的套话,多看看答案你自己能总结出来一些,比如大部分地区就都可以写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等等。你多总结一下比如适合高原的总结一个,平原总结一个等等,到考试时候往里填就行了,起码会先得到一半的分数。
难点在于计算题上。大多是算地方时间,这个很难计算,要考虑的挺多的,我也没有太好的方法给你,只能自己学了,而且类型也挺多的,总结起来也不是很容易,平时多做题吧。你要是要求不高的话这些计算题先放一下,高考占的分数不大。
学地理一定不要拖,最好当堂课吸收,一旦拖几天你会发现上课老师讲什么根本听不懂了,这个学科连贯性很强,上课时候尽量不要分心,认真记笔记,你记得时候不用老师说什么你计什么,你听他说完,然后用你理解的语言来计,这样效果更好,我高中时候很多女生很认真记笔记,但是分数也一般,因为大部分时间她们用来写字了,没进行思考。
总之一切先从最基础的“背”开始,开始会很枯燥,尽量培养兴趣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Ⅱ 我地理总是学不好怎么办

Ⅲ 为什么学不好地理

在高中的学习当中,很多人都抱怨地理很难,也的确是这样的所以在高三地理的学习当中,掌握方法相当重要,可以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高三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也应有不同的方法。
第一是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是相对最难的部分,有很多计算,对于文科生来说绝对是个难点。 对于自然地理,首先掌握书上的相关概念是前提,平时要养成多看书的习惯。但也不是说要花很多时间去看,而是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比如说课间、睡觉前、起床后。看过后也要经常温习,经常回顾。然后,就是要做题目,做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做的题量不用太多,但也不能不做,要培养做题目的感觉。做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抓住每个信息点来解题。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就要认真听老师的分析,要理解老师讲的东西。我不喜欢用错题集,因为错题实在是太多了,收集起来有点烦的,而且每道题目中总不会一点都不懂的,把你每道题目中不懂的地方所谓的盲点,或者是新的知识点集中起来,复习时可以多看这本的,
第二是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的关键是看地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经纬线一定要背得出来。平时要多看地图,基本上要在脑中形成地图的大致轮廓。同学之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拿着地图册互相问问题,大家一起看地图比较有味道。此外,要善于联想,比方说看到赤道,就会联想到赤道穿过哪些国家,赤道附近的气候等,再联想到穿过赤道的国家的有什么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综合国力,等等。看到某样事物就会树枝状般联想开去,那这样掌握的知识点就多了,面也广了。
第三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相对比较简单,没啥技巧可言的,关键是背诵。但是背诵也有技 巧,要善于把要背诵的知识点与自己已经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背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而且最大的好处是这样背不太容易忘记。此外,背诵过的内容要经常回味,可以在吃饭时或走路时或躺在床上时在心里默背;也可以在背过之后把每章的内容都列个框架,再罗列出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能到这种程度也是超有成就感的。

Ⅳ 为什么总学不好生物和地理

要坚信没有学不好这一说,只有自己努不努力、敢不敢兴趣。

分享一些方法供学习:

地理

1.自编顺口溜记忆:

地理知识内容繁多,有缺少连贯性,如果编个顺口溜识记,则会记得快,忘得慢。如南亚地理中,讲到印度的物产有:棉花、黄麻、甘蔗、花生、茶叶,可编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

2.学会概括:

有的章节内容繁多,但重点内容少,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南亚地型复杂,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北三省的气候可用四个字概括,即长冬短夏。我国季风气候的优点可概括为:预热同期。

3.对地理的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抓住重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公式、定理那样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和要点,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4.地图和理论的结合,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

5.要善于把不同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生物

1.“ 先记忆,后理解 ” ,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 “ 先记忆,后理解 ”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3.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Ⅳ 为啥我地理学不好呀

你们初一不考地理和生物吗?我们怎么要考。
其实你可以跟着老师学一课,复习一课,保证知识能学透,另外考前一周可以开始系统复习。最重要的是,上课认真听讲,不懂的问老师。
就像我一样,刚开学不是太重视,快考试时很着急,不过复习和理解一遍以后,还好应付过了考试都上了90分,不过还是要靠平时的努力呀!

Ⅵ 地理学不好怎么办

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地理是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这其实才是学不好地理的真正原因,没有兴趣的事情,往往做不好。
要学好地理,以下二个方法,建议试试看,地理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与历史有关的,结合历史书一起看,有意思的事情比较容易记住。另一类是比较知识性的,例如柯斯特地貌,可能的话去桂林、宜兴旅游旅游,你会被这种地貌所震撼,也就会对地理感兴趣,这样的话也就愿意去学了。
如果一定要死记硬背的话,教你一招,回忆法,你先背一遍,5分钟后回忆一遍,再背一次,30分钟时再回忆一遍,背一次,这件事情你基本上应该就记住了。还有更多增强记忆力的方法,可以到加拿大营养优品上去看一下。

Ⅶ 为什么地理学不好

其实地理很简单。
首先,你要先扎实基础,真的很重要,包括经纬线,时区线,以及他们所延伸涉及的知识,譬如特殊的经纬线,特殊的时区线。
其次,灵活运用概念,气温每升高100米下降0.8摄氏度,在做题时,可能就是个隐含条件,体重不会告诉你。
最后做综合题的时候,要把所有的知识点信手拈来。

秘诀就是,多做题,做完了对答案,看自己跟答案到底差在哪。差在基础上的话,赶快巩固基础,差在技巧上的话,熟练技巧。
多练练就孰能生巧了。没那么难。

Ⅷ 地理为什么这么难学

2010-7-21 18:49回答

初中和高中的地理差距很大,高中地理,一定要把原理弄懂,联系实际推理判断,别死记硬背,脑子里有图,有模型。

主要是自然地理难。

***************************

以下是第二次回答:

至于考试的技巧,建议阅读:

选择题高分“秘笈"
http://hi..com/zjsdl/blog/item/2fafd264843c732eab184ced.html

地理答题要善于运用地理术语
http://hi..com/zjsdl/blog/item/958511211fd2754ead34de0b.html

另外那里面还有很多的好文章,希望可以启发到你。

Ⅸ 为什么就是学不好地理

怎样才能把地理学好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这类“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Ⅹ 为什么我的地理学不好

地理学是一门各学科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不知道您是哪个阶段的学生,
如果是中学生,首先要培养空间思维,多看地图;
其次,是识记基础地理知识,比如各大洲大洋的分界线,各个国家的大致位置和形状,主要海峡的位置和名称,三圈环流等等,当然这些知识的记忆要结合地图;
再次,就是时差计算和日期分界的问题,这个要多练习;
最后,区域分析题,一般从自然要素和人为因子来分析,自然要素:经纬度位置,气候带,地形,植被,资源状况等;人为因子:政治文化因子,经济因子,交通通达性,区域位置等。
如果是本科生,要把握地学的基本关系,即人地关系,这是我们地学和其他学科的差别,能够做到“见地见人,微入宏出”。

阅读全文

与学不好地理的原因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