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汛期我国七大江河主汛期分别是什么时间
江河定期的涨水现象称为汛。汛期是指江河连续涨水的时期。通常有二种涵义:一是指河水自起涨至回落的时期;另一是指河水上涨和回落到某一水位(或流量),须进行防守的时段,即防汛期。
七大江河主汛期分别为:
(1)珠江:5-7月;
(2)长江:6-9月;
(3)淮河:6-8月;
(4)黄河:7-9月;
(5)海河:7-8月;
(6)辽河:7-8月;
(7)松花江:7-8月。
汛期的一般类型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
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B. 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着上涨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着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C. 地理 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像长江汛期在夏天,主要是夏季,降雨量多。像我国东北,河流汛期在春天,多为冰雪融水。
D. 地理中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采纳哦
E. 地理中的汛期和水位季节变化指的是什么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F. 地理的汛期是什么
一年中因季节性降水 融冰 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着上涨时期。望采纳
G. 什么叫汛期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
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
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着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因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故亦称桃汛(或桃花汛)。中国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冻引起的涨水现象专称为凌汛。黄河在宁夏-内蒙段,山东河口段和松花江下游等由南向北流的河段都有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中国不同地区的河流,汛期出现的时间、次数以及它们的组合情况都不相同。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H. 地理:什么叫汛期如何判断河流有无汛期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判断河流有无汛期:
各地由于降雨时间和多少的差异,汛期并不一致。(看降雨)
I. 问个高中地理问题,请问下什么叫汛期
LZ您好
汛古文特指"水盛",所以汛期顾名思义就是河水水盛的时候,更直白那就是水位更高的时候
需注意汛期具有年际时间属性,也即还有一个期的意思,在一年中"特定的时间段"水特别多这样的感觉.所以它不同于水灾,也并非潮汐.但水灾容易发生在汛期,因为汛期本身水位高,加上因灾增水,(除开较为干旱的地方!)
汛期由2种情况下会形成,当然有的地方是两种条件兼有
是由降雨供给作为主要水源的河流,会随着源头降水变化而形成汛期,譬如我国大多数河流夏秋季降雨多,冬春季降水少,那是因为我国在季风区,夏秋季降水多,形成汛期,冬春季则降水少而枯水;又如尼罗河有2条支流,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一条发育于热带雨林,没有汛期,保证了尼罗河不断流;另一条发育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当热带草原降雨,下游尼罗河就形成汛期,当热带草原干旱,尼罗河水位就下降
是由雪山,冰川融雪补给水源的,春夏气温高,融雪增多,它们形成汛期,这个汛期又叫春汛或者凌汛,以别于降雨的汛期
当然河水还有其他补给,譬如地下水补给,湖泊沼泽补给等,这类河水汛期一般不明显.
J. “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我国河流的补给来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补给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够形成春汛,但是一般不会成灾。
各地由于降雨时间的差异,汛期并不一致。长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够形成水灾。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