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差异指什么

地理差异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3 19:48:32

‘壹’ 说出地理差异包含那些因素

我以前二专业学过一门叫《语言学概论》的学科,里面有提到一些,同时,我也是地理爱好者,想了想,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吧。
首先,我国地域面积宽广,各个人口聚集地起源之初,都有着自己内部经过一定时间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语言。相比之下,而窄小的半岛国家韩国、狭长的岛国日本,因其自身地域的狭窄,其语言就没中国这么丰富多样。
其次,可以具体到一些地理因子,我国地形三级阶梯分布,大致西高东低,且气候南北差异显着。这些都长久的影响着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我国有西南高寒地区的藏语系,西北干旱内陆地区的阿尔泰语系,东南湿热丘陵地区的闽南语,以及粤语、四川话等等方言。
楼主,其实我觉得人文因素更重要,自然因素是前期的一个基础性的因素,后期估计更多的要考虑人文方面的因素吧。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说。

‘贰’ 什么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请用你的话解释

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差异性。差异性是指全球陆地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的不同地区,表现出极为显着的地域性。
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形成基础:热量,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影响因素:降水,形成基础:水分,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垂直
地域分异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叁’ 地理差异的三要素有哪

(一)整体性
自然地理整体性是各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同一区域不同自然地理要素共同影响自然环境。自然地理要素为地气水土生,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地理问题即从地形(地貌)地势地理位置、气候(气温、降水)、水(地表径流、洋流)、土壤、生物多角度分析。
例如东北多湿地的原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多条地表径流汇入,地下多冻土,水分不易下渗,植被覆盖率较高,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考查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思考对五要素的影响,例如分析某条河流径流量下降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水量减少,入海水量下降,河流水位下降,补给地下水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水量减小,搬运能力下降,河口三角洲形成速度减慢(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空气变干燥,温差增大(气);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沙化,海水侵蚀加强,海岸线倒退(地貌)。
(二)差异性
差异性是不同区域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涉及区域与区域的比较,在分析各地时需要因地制宜。差异性体现在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带性是自然带分布符合理想状况,不符合理想状况为非地带性。
1、地带性
地带性包括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
自然带分布随纬度有规律地变化,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带,主导因素是热量的纬度分异。不同自然带的判别应关注植物类型,例如树木与灌木(2017全国卷,城市常绿绿化带灌木丛),不同植物对热量和水分要求不同。
(2)经度地带性
植被由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变化,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向西:森林—草原—荒漠。主导因素是水分,中纬度分异明显。
(3)垂直地带性
植被由山麓向山顶有规律的变化,主要由水热组合条件差异导致、
垂直地带性可考查带谱问题,先看基带(基带反映纬度地带性的气候,可以辅助判断山的位置),再看雪线(高山永久积雪的下线高度),关注阴坡阳坡的带谱倾斜,结合直射点判断半球和纬度位置。

‘肆’ 1.地理差异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的差异,它们分别又包括 上哪些方面

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有两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同在一个大陆,有的地区是无垠的沙漠,有的则是一望无边的森林;北方下着鹅毛大雪时,南方还气候宜人。不仅自然景观如此,各地的房屋建筑衣着服饰,饮食,习俗,都不一样。

‘伍’ 什么叫自然地理差异

自然地理差异性即为分异性~水平方向主要为纬度分异、干湿度分异,垂直方向有垂直分异规律。所以回答这个的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分上述三部分,然后每一部分都应包括地理环境六大要素内容,即:气候和气象、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

‘陆’ 中国的地理差异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别有什么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分为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南北差异主要表现气候的冷热差异。东西差异主要表现为气候的干湿差异和晨昏差异。

‘柒’ 地理差异有哪些差异

地理差异可从两方面来讲: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
前者又分成: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等差异;
后者又分成:居民、语言、宗教、文化、经济等等差异。

【如果何老师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采纳或者好评——点击右上角采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不要追问,请另外开帖子提问。谢谢!】

‘捌’ 地理位置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差异

南北差异是指我国南方北方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南北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着差异。
气候差异
南涝北旱。中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人文差异
南经北政。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产业发达。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南方自南宋起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农业发达,同时也是贸易港口的主要集散地,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中国东南沿海传入,更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在政治、经济上的心态。
交通差异
南船北马。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建筑差异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中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同时,东北地区由于降雪量较大,且积雪春天才能融化,为减轻积雪对屋顶的压力,房屋顶高而尖的现象也很普遍。另外,中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中国着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语言差异
南繁北齐。中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昆明虽地处南方,但语言分区为西南官话区,西南官话即北方方言的分支)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中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饮食差异
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南方人爱吃米饭和米粉,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是凡事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水稻生长,当地主食更侧重米饭;同时东北人大多是山东河北移民后裔故对面食也不排斥。华北的京津地区由于明清时期由南方漕运的粮食为稻米的缘故,饮食习惯上对米饭接受度大于华北其他地区。一般以米饭为主食的东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将米饭简称为“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一般会把米饭简称为“米”,“炒饭”即称“炒米”,而在南方,炒米是另外一种小吃。
体质差异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中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一些。

‘玖’ 甚么是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是指:各种地方有更重不同的地质结构、风采、民俗等等!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地理差异吧!

‘拾’ 中国的地理差异是什么

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里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地理差异的影响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阅读全文

与地理差异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