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

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

发布时间:2022-05-23 23:33:15

❶ 地理学有哪些专业

地理科学类专业包括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地理科学类 70500
地理科学 7050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705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70503
地理信息科学 70504

地理科学类专业介绍

一、地理科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l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城市规划、管理科学

主干课程:测量学、地图学、自然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普通生态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管理学原理、城镇工程绿化技术、建筑工程制图、土地评价与管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镇总体规划、城镇控制性规划、村镇规划、城镇园林绿地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❷ 地理科学有哪些课程

蛮多的,就我大学里了解的而言,下面给你一一例举,涵盖面很广,但万字不离“地”
《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水文与地貌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导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测量与地图学》,《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环境监测》,还有地理摄影,城市规划,地理教学等等~

❸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哪些模块

必修模块有三个,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模块有七个,大致是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海洋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宇宙与地球。目前大部分省选考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三个模块,有一些沿海的省选考海洋地理,还有一些省选考城乡规划,最好两个模块好像没有那个省选考。

❹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性质包括哪些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开篇有一段没有标题的导入语 ,阐述了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地理课程的价值功能。 修订时进行了改写,增强了它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导入语,共分为两个自然段——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第一个自然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即当今社会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期望达到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现代社会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第二个自然段阐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是课程理应发挥的功能、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意义。修订以后,有一定的新意。
第一次提出了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以往一般侧重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提出要求。而这次课程标准用了两个“有助于”的阐述来概括地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这也从宏观层面为我们地理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识社会、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并养成爱护环境、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

❺ 高中地理主要学习什么知识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地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就有: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读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南极大陆一块特殊的大陆,这里的地理环境特征与众不同,烈风、暴雪、严寒是南极大陆最显着的气候特征,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冰川,动植物种类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还有美丽的极光……等等。而形成这些地域特征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以南的高纬度地区,其他诸多的地理特征都与这一要素紧密相联。

3.学会梳理知识
①教材对于同类知识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气温又包括着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和气温的分布等内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时空分布所组成。
除了这一点外,我们还可以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
②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国、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例: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诸多的差异便一目了然。

粮食
作物 油料
作物 糖料
作物 主要
水果 主要
能源 主要金属矿产 人们
主食 传统
交通
工具 运动
项目
北方地区 小麦 花生 甜菜 苹果
梨 煤、石油 铁 面食 马车 滑冰
滑雪
南方地区 水稻 油菜 甘蔗 柑橘
香蕉 水力 有色金属 大米 船 游泳
赛龙舟
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着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三、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来说,影响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区位因素),这一点从教材内容先后顺序中就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对每个区域的论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该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哪个半球?什么纬度?海陆位置如何?有哪些邻国?等等。所以思考问题时应抓住该地的地理位置,以此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
关于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最具有代表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西北地区具有许多独特的地理特征。如沙漠广泛分布,人烟稀少,地表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和内陆湖,动植物具有明显的耐旱特征,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发达……等,这些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这里的大陆性气候显着,降水稀少,而造成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根本原因又是这里“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当然,“地形闭塞”也对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❻ 地理高中课程分为那几块

不能。
一般包括: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如果细分,还可能包括灾害、海洋环境、旅游地理什么的……
区域地理是在你学会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并熟练掌握之后,在某个区域上进行实践和综合运用。

❼ 初中地理教学课型都有什么

重要的地理位置
国家首都
各种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带 及其分布特点
各种气候的特点
各种地形以及分布特点
还有一些气候地形的常规利用

❽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哪些内容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和深度。
按照地理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将其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而言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应当占据主要地位。但从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来说校外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校内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拓展,对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地理观、环境观和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地理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化。它一方面大大拓展了地理科学的视野,扩大了对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活动和太地关系的认识深度;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地理学习和创造性的地理活动。

❾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是怎样设置的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
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演变
我国古代学校中没有专门设置的地理课程,地理知识的传授多分散在《四书》《五经》《尚书·禹贡》等书籍的学习之中。19世纪我国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学校中开始有了地理课程,但中小学各年级正式设置地理课程是始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之后。90多年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一)清末阶段(1904~1912年)
1904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校,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最早制订的、在全国范围中小学普遍施行的含有地理学科的课程方案。当时中学学制5年,一、二年级安排地理概论、亚洲总论、中国地理等内容,三、四年级开设外国地理,五年级开设地文学。教学时数,除了二年级每周3学时外,其余年级都是每周 2学时,总时数为每周 11学时。1909年后中学分文、实(理)两科,文科在一、二年级开设中国地理,每周3学时,三、四、五年级开设外国地理,每周2学时,总时数为每周12学时;实科一、二、三年级开设中国地理,四、五年级开设外国地理,每周均为1学时,总时数为每周5学时。
在这一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叙述中外各国的疆域、山川、城市、交通、物产等,课本的编写具有地理志、地方志的特点。
(二)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建立前阶段(1912~1949年)
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地理课程变动较多,开设的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也曾在高年级开设过自然及人文地理概论;总时数也有变动,每周有8学时、6学时、9学时不等,并且也不是所有年级都开设地理课程。后期(1932年以后)则是历史上开设地理课学时较多的时期之一,总时数达12学时,在初中和高中总共6个学年中,全部开设地理课程,每周均为2学时。课程内容,无论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基本上都是循环重复,从本国地理到外国地理,区别仅是内容的繁简。
这一阶段地理课本的编写质量有了提高,打破了过去地方志式的框框,并吸收了当时地理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但课本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如地理环境决定论、优秀种族论等等。
(三)新中国建立以后至“文化大革命”阶段(1949~1976年)
这一阶段地理课程变动较大,整个学校地理教育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由兴旺趋于萎缩的过程。解放初期,地理课程的体系基本上按照解放前的旧体系,但在内容上,删除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点,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1953年至1957年期间,主要参照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由自然地理到经济地理、由世界地理到中国地理,地理课时数总共达每周12学时,也是历史上开设地理课学时较多的时期之一,在内容上相对比较系统、完整,但结合我国实际尚不够。从1958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地理课程基本上属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削减的时期。这一时期地理课学时数削减幅度很大,从1957年每周的12学时,削减到1958年的8学时、1959~1962年的5学时,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时间全国大多数中学都停开地理课,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普遍下降。
(四)“文化大革命”以后阶段(1976年~现在)
“文化大革命”以后,地理教育处于振兴阶段,地理课程逐步得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学地理课程设置概况一览表(括号内为学时数)到恢复,学时也由少到多,逐步得到增加。不仅在小学,而且在高中一年级(或高中二年级),以及高中三年级的文科班也开设了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初中阶段开设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高中阶段基本上讲授系统地理。在指导思想上,逐步明确了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论题。在地理课本的编写上,由以往“偏重提供事实材料”向“事实与原理相结合”方向转变,区域地理内容的组织由条述法向特征法转变,课本的表述方法也由以往的文字表述为主向图文并茂方向转变。
在这一阶段,我国各地虽曾编写过一些不同版本的地理课本(包括各地的乡土地理课本),但在大部分时期主要还是采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国通用的统编教材。从1993年秋季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多种不同版本的地理课本,这标志着我国的地理教材已由“一纲一本”(全国一个大纲,一种课本)走向“一纲多本”(一个大纲,多种课本)和“多纲多本”(不同的大纲,多种课本)的改革时期。
二、我国现行中学地理课程的设置
根据原国家教委(今教育部)1990年颁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1993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现行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如下:
初一开设世界地理,每周3课时,课程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和地图初步知识,作为学习中、外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世界概况,是对全球的总认识;第三部分是各大区地理特征和一些国家地理知识;第四部分主要讲时区、日界线和世界环境保护。
初二开设中国地理,每周2课时。四年制初中比三年制初中每周多一课时。教材按照中国地理总论→中国区域地理→中国在世界中,即总论→分论→总论的编排方式安排顺序,最后学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理和乡土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每周3课时。高中地理共计十一章,前五章属自然地理,主要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人类的自然环境。后六章属于人文地理,讲述当前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三地理(选修)每周4~6课时,属文科选修,教材内容以中外区域地理为主。
1994年开始,原国家教委又组织有关方面人员编制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按照新高中地理课程方案的设计:高中一年级开设的地理为必修课,每周3课时,学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关的知识;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开设的地理为限定性选修课,高二每周1课时,高三每周2课时,主要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目前,新高中地理课程正在天津、山西、江西等省、直辖市试点,2000年起在全国推广。
此外,上海市经国家教委(教育部)批准,在1988年也设计了一套初、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方案,试点后已于1993年起在上海地区施行。此方案规定,6年级(9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开设自然地理基础(每周1课时),7年级开设世界地理(每周2课时),8年级开设中国地理(每周2课时),高中二年级开设必修地理课程(每周2课时),高中三年级开设文科班选修的地理课程(每周3课时)。
浙江省也经国家教委(教育部)批准,试行综合课程方案,将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分设在自然和社会两门课程之中。
三、台湾、香港中学地理课程的设置
(一)台湾地理课程设置
台湾中小学修业年限为12年:其中国民教育(即义务教育)为9年,前6年为国民小学,后3年为国民中学(即初级中学),合称国民学校;3年普通高中,另称高级中学。
近年来国民中学单独设置地理课程。初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周课时总量为5课时。第一、二学年每周2课时,第三学年每周1课时。在三年六个学期中,前四个学期主要讲中国地理,后两个学期主要讲授外国地理。
高中三个年级也都开设地理课。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高一、二年级地理为必修课程,每周2课时,第一学年为地理通论,第二学年为外国地理和本国地理。高中地理选修课设在高三年级,分设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地球科学三门。高三实行文理分科,理科可选地球科学,文科选人文地理或经济地理。
(二)香港中学地理课程设置
目前香港的学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称中四、中五),大学预科一年或二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私立中学较多,后因经济迅速发展,公立学校大大增加,到1985年已有70%的中学生在公立中学就读。地理课程在香港普通教育中是受到重视的。一般中学从初一到高二年级都开设地理课。这一方面是由于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以前的一百多年里为英国占领,深受英国的影响,继承了英国重视地理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也与香港的环境条件有关。
香港地理课程的设置是:初一为香港本土地理,初二、初三为世界地理。不修读地理的学生改念社会科。社会科是一门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和公共事务的科目。地理和社会这两门学科都是初中阶段持续三年的必修课。
高中地理课程开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香港中学习惯把高中分为文、理、商三组,其中修读地理的学生较多。

阅读全文

与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