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沈阳建筑大学怎么样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艺术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 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辽宁省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为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校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 1500亩,建筑面积 48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的亚洲第一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多功能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篮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文娱馆等)、方便快捷的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学校设有14个学院,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1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353人,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604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446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和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余人,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8人。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2002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为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1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一级学科,涵盖14个二级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现有1个博士点,1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4个二级硕士学科点,涵盖工、管、文、法、艺术等学科门类。学校为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在建筑与土木工程等8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生。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学校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被评为辽宁省一流重点学科,材料学学科被评为辽宁省特色优势重点学科。
学校本科教育包括6个学科门类下19个专业类,共42种专业。我校于2006年9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了国家的专业教育评估。自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我校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等6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等9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工程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校招生范围覆盖31个省区,其中在14个省区进入一批次录取,在辽宁省有16个专业和方向进入一批次录取。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之一。学校2002~2010年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辽宁省高校名列前茅。
“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45200万元,累计科研立项1650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700余项。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发明奖4项。2004年以来学生申请专利数年均超过百项,列辽宁省高校前茅。学校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和省级教改立项近60项,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学校于2005年、2008年连续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图书馆馆藏图书119.62万册。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招收国内访问学者单位,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
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秉承“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建设国内行业领先、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㈡ 沈阳建筑大学的邮编和地址是什么
沈阳建筑大学的邮编是:110168,地址是: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东路9号。
阳建筑大学(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是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为1948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几经变迁,曾先后改建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辽宁省建设学院等。2004年5月正式定名为沈阳建筑大学。
学校位于沈阳浑南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
一座长达 756 米的亚洲第一文化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中国古建筑保护示范区、中德节能示范中心、多功能体育中心、网球训练中心、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㈢ 沈阳建筑大学具体位置
沈阳建筑大学在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东路9号,邮编:110168。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 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博士一级学科及学校总体排名均位列辽宁省属高校第一名。5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7个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校入选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㈣ 沈阳建筑大学综合来说怎么样
沈阳建筑大学综合来说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学校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16000人,现有本科生113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100人,外国留学生800余名。
沈阳建筑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学校设有15个学院(教学部),19个直属科研机构和直属科研平台,现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10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6人。
以上内容参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校简介
㈤ 沈阳建筑大学属于辽宁省的几流大学你会选择吗
沈阳建筑大学是一所一本大学,它属于辽宁省的一流高校。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这所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是不错的,虽然比不上“老八校”,但是从整体实力来看不容小觑。作为东三省一所不错的建筑特色类院校,除了土木工程专业之外,建筑学专业也不错,建筑学专业是沈阳建筑大学的王牌专业,虽然学习的过程很痛苦,甚至有的学生被迫转专业,但是在毕业之后它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在全国各大高校当中,排名能够排名到前15位,非常值得学生们前去报考。
学校的地理位置虽然没有太大优势,但是它的交通是非常方便的,学校和地铁距离很近,这所大学和位于沈阳同等水平的大学相比算是非常优秀。
㈥ 沈阳建筑大学地理位置
沈阳建筑大学
地址: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近万科新里程)
㈦ 沈阳建筑大学在沈阳什么位置
沈阳建筑大学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电话:(024)24690114
在沈阳的东南,浑河南岸。网络地图
㈧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地理位置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白塔街。
㈨ 沈阳建筑大学是哪个区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㈩ 沈阳建筑大学怎么样
沈阳建筑大学很不错,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
沈阳建筑大学属于本科一批院校,它是辽宁省唯一的一所以土木建筑类专业为主,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农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这所院校在建筑土木类相当优秀,学校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方面的教学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还有校园风景相当优美,文化气息特别浓厚。
沈阳建筑大学(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是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属于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是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