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降雪期与什么有关

地理降雪期与什么有关

发布时间:2022-05-25 02:58:17

1. 为什么哈尔滨冬季的温度那么冷和他的地理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啦。

1、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

2、哈尔滨是中国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3、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2. 乌克兰基辅的一场大雪让汽车遭深埋,降雪量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降雪量的大小和环境以及降水量有关。

高山地区积雪稳定,对冬季气温依赖性不强,最冷月份不集中。而低地的雪极不稳定,持续时间短,高度依赖负温度生存。雪集中在最冷的月份,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升温。其次,我国冬季降雪主要是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渗透造成的。水汽来自南方或东南的暖湿气流,该地区的空气湿度对降雪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气候变暖导致南北气流交换和水循环加强,这将增加长江流域的降雪。

全国范围内的积雪量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其年际波动与火山活动相反,多雨的冬季与二项式南移波动处于同一相位。CO2变暖将加剧积雪分布的区域差异,导致北方平原和盆地积雪日数减少,青藏高原、高山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积雪日数增加。

3. 张家口比北京降雪期长的原因

张家口比北京降雪期长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张家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张家口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大部分。境内洋河、桑干河横贯张家口市东西,汇入官厅水库。张家口市属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和中朝准地台两个Ⅰ级构造单元,加上张家口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气候特点是:

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张家口海拔也比北京高。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4. 北美今年异常暴雪的原因,从高中地理角度来讲~

主因:北极涛动负异常冬季风偏强致低温
强盛暖湿气流致美国东部和我国北方暴风雪

北极涛动负异常是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涨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当AO处于负位相时,中纬度的低气压和高纬度的高气压都加强,从而使中纬度地区西风减弱,即盛行经向环流,在对流层低层产生强的北风异常,将冷空气从较高的纬度输送到较低的纬度,导致中高纬度地面气温降低;而当AO正位相时环流相反。对流层低层与高层之间有一致的变化关系。
入冬以来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的特征与AO的负异常有密切关系。从2009年11月开始,AO出现明显的调整,特别是12月以后,500hPa高度场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明显的正异常且持续到目前。这种特征的持续,促使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中纬度扩散,分别造成了北美、西欧、东亚等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我国西北北部、东北大部和华北北部地区气温异常偏低。
乌拉尔山高压脊导致经向环流异常发展。2009年12月以来,北半球500hPa环流特征表现为:欧洲、贝加尔湖以东和北美洲500hPa高度场为较强的负异常。欧亚大陆呈"两槽一脊"型环流分布,乌拉尔山高压脊异常发展,经向环流强,使得对流层低层产生强的北风异常。
综合分析可见,AO负位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冷空气,从极地向南不断扩散影响北美、欧洲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欧亚地区乌拉尔山高压脊导致经向环流异常发展,引导冷空气从高纬度向南暴发。综合结果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偏强,东亚冬季风偏强,我国东北部气温显着偏低。
入冬以来,美国东部的暴风雪和我国东北的大雪则均是由冷气团自大陆出海后导致异常强的自东向西暖湿水汽输送造成的。
美国东部和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均处于大洋西岸。冬季气团主要从西北向东南穿越北美洲和亚洲。极地气团南下到大陆上空,当气团经过海面时,温度极低的空气与相对温暖的水面接触,气团下部温度升高,水汽进入气团。寒冷、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下沉,使暖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空气不太稳定,云层不断加厚,产生降水。由于下层空气温度很低,当冷空气逐渐向前推移,上升气流减弱,云中水汽直接在冰晶上凝结成较大的形态,由此,水汽以雪的形式降落下来。

影响:
1、越冬作物:持续的低温雨雪天气,使前期正常偏湿的农田土壤增加了过多的水分,不利于越冬作物根系生长,同时对一些早播油菜造成冻害。
2、大棚蔬菜:降雪时间过长、积雪过厚,降低了棚内温度和透光性,甚至造成大棚坍塌,大棚蔬菜受冻,用于早春栽培的幼苗冻死。
3、牲畜家畜:寒冷天气使牲畜大量失热,增重速度下降,幼畜、病弱畜、家禽往往经不起寒流降温而造成死亡。一些简易圈舍坍塌,牲畜被砸死。
4、林木:因积雪过厚造成竹、木、果树枝条被雪压裂、压断和压倒。

5. 地理中,雪线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1、 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系。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天山东段雪线达5000 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2、 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0°C)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雪线高度低。

6. 初一地理问题

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
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汉阳峰海拔达1474米,且山上树林密布,山下江湖环绕,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每年盛夏,鄱阳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间。从挥汗如雨的山下来到凉爽宜人的山上,真是两重世界两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赞:“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
庐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山下的九江市相比差异较大。人们是这样形容庐山四季的: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庐山年平均气温11.6℃,最高气温32.1℃,最低气温在—16.8℃;6—9月的气温在2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984.7毫米;年平均雾日196天;夏季相对湿度在80%—84%之间;降雪期自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年平均出现雨淞雾淞62天;年平均气压为885.4百帕;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离子1142个。
庐山独特的气候条件会产生神奇多彩,变幻无穷的气象景观如:云海、瀑布云、雾、佛光。庐山的气候不但盛夏可避暑,而且对人体生理功能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多种慢性病有辅助疗效作用,是疗养、健身的理想之地。

7. 从高中地理角度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大雪原因

1.地中海一带形成的水汽自西向东移动,影响我国新疆的北部。新疆地形上有天然的缺口,面向西方,阿勒泰山区就位于缺口处,而且地势自西向东越来越高,容易形成地形降水。再加上受冷空气影响,从去年10月份开始,阿勒泰的降水就开始增多。
2.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区的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相比,连续6个月偏低0.5摄氏度,她会使冬季变得更冷,夏天变得更热。“拉尼娜”现象已经于去年5月份基本结束,但是太平洋中东部赤道附近洋面的海表温度仍然偏低,虽然没有达到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标准,但仍造成经向(南北方向)气流交换比较频繁。从西伯利亚来的冷气流与南方来的暖湿气流交汇,就造成了阿勒泰地区大量降水。

3.全年的降水不是均匀分配的,去年12月份冷空气主要影响我国北部地区,势力较弱。今年1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南方来的暖湿气流也比较活跃,两者共同作用下,全国从南到北降水量都比较大。

8. 近期我国南方的大范围降雪与哪些天气系统有关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们今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负0.5度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第二个原因,下雪或者下雨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就是1.来自于热带地区暖湿气流。2.有来自于高寒地区的冷空气。冬季降雪区域(夏季降雨区域同理)分布于锋面附近,也就是冷暖气团交界处。这个位置是不固定的,它由两种性质气团势力的强弱决定。冷气团势力弱,锋面及降水区域偏高纬,冷气团势力强,锋面及降水区域偏低纬。冬季影响我国的陆地冷高压是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的势力范围非常大,对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天气影响极大。今年隆冬前期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相对来说明显偏弱,次数也不多,即使有暖湿气流的配合没有冷空气也不太容易下雪。然而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9. 全国大范围降雪的原因是什么

1月中旬以来,我国发生罕见大范围雨雪天气,全国及12省区降水日数突破极值。此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电力供应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1月30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分析这次大范围灾害原因,有关专家表示—— 都是冻雨惹的祸

三次降雪冰冻天气过程

造成大范围雨雪灾情

新闻通报会上,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介绍,1月中旬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出现3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和江西西北部、浙江北部出现大到暴雪;湖南、贵州、安徽南部和江西等地出现冻雨或冰冻天气。其中第三次过程目前还在继续。

第一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10日至16日,黄淮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先后出现降雨、雨夹雪转降雪天气,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湖北、湖南和江西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雪;13日~14日,湖南中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出现冻雨。16日,陕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和西部、安徽中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湖南南部和江西西北部积雪深度达3~10厘米。

第二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18日至22日,湖北东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江苏北部和湖南北部出现大到暴雪,安徽南部、湖南大部、贵州全省和广西东北部出现冻雨。22日,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西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以及湖南局部积雪深度达5~15厘米,局地20厘米。

第三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25日至28日,也是强度最大的一次,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和浙江北部出现暴雪,28日积雪深度达20~45厘米。与此同时,江西省出现大范围的冻雨天气,贵州大部和湖南部分地区仍维持冻雨天气,广西东南部、广东和福建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

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

成为此次灾害四大特点

“总体上看,此次雨雪、冰冻天气属建国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矫梅燕介绍,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广西、江苏、浙江、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山西、上海等16省(区、市)。

全国及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6省区降水量达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甘肃、青海、陕西、四川、西藏、安徽、山西、江苏和湖北9个省(区)的降水量超过20年一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降至-6℃~0℃,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接近。武汉和长沙两市已连续半个多月日平均气温接近或低于0℃;湖北、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和贵州大部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4℃;湖北、湖南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

矫梅燕表示,此次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罕见的。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江西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9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影响最严重的,贵州26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纪录,安徽省的降雪则是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

冻雨造成电力供应中断道路结冰

“造成这次灾害中电力供应中断、京广铁路湖南段中断、京珠公路湖南段中断,低温冻雨是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乔林说,身在北方的人不太了解冻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的过冷水滴,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

“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乔林说,冻雨天气造成了电网电线结冰,并一层层包裹着电线,最严重的使电线达到七八厘米的直径,远远超过电线设计的承载标准,最终造成整个电网大面积损害。电网的中断造成京广铁路湖南段电力机车的瘫痪,造成很多城市的供电中断,这次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的冻雨天气是南方大范围雨雪灾害的罪魁祸首。

湖南等地仍将有大雪

“未来3天,江南南部、西部地区有大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东北部等地有大雪,而且部分地区有暴雪,湖南等地冻雨还将持续。1月30日、31日还要移动到江南华南一带,这种雨雪天气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2月1日开始,雨区又会移到江南华南一带。”矫梅燕说,冻雨天气持续时间长的地区,贵州、湖南包括江西,未来3天还将有冻雨维持,这应该是目前非常值得关注的天气情况。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西南地区大部、江南、华南阴雨雪天气仍然比较多,气温持续偏低,主要降水过程将出现在1月31日至2月2日,2月4日到5日。未来一周内,南方地区低温维持,加上前期的影响产生的灾害,不容忽视。特别是贵州中南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冻雨仍然严重,对受灾地区影响严重。

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这次大范围降雪的主要天气原因是什么?矫梅燕表示,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造成的。自1月10日开始,大气环流系统有一个大调整,从前期的晴暖天气到现在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我国南方影响比较大。另外是整个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强盛,我国南方地区有不断的暖湿气流供应,因此造成了不断的降雨天气。

矫梅燕说,从更长远来讲,这次雨雪天气过程应该说是一次典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在大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与现在整个大气环流异常相联系,特别是目前拉尼娜现象也是非常强势阶段。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是相对的,往往会造成我国冬季低温阴雨天气。

对于极端天气事件不能掉以轻心

“2007年是一个全球的气候变化年,特别是在2007年的巴厘岛会议上,全球很多国家、国际组织的首脑共同研究气候变化问题。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里也有这样的评述,气候变化影响所造成的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日益增多。这已经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普遍认同。”矫梅燕说,2007年评选出来的全国全球十大天气事件,基本上都是极端的灾害性事件。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增多,这对于我国而言,更是不能掉以轻心。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08年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强降水,更要加强防御。

10. 撒哈拉沙漠降雪的地理原因(用高中必修一的地理知识。。。)

注:近期撒哈拉降雪中心主要位于阿尔及利亚的艾因塞夫拉。

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进入冬半年,气温偏低;
2.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影响该地;
3.艾因塞夫拉地处阿特拉斯山脉,海拔较高(1000米左右),冬半年加之高海拔利于降雪的形成;
4.受全球气候异常影响。

阅读全文

与地理降雪期与什么有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