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中五带位置指的是什么
五带是指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北温带,在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
南北寒带,在南北极圈以南、以北。
(1)日本地理五带中的什么带扩展阅读: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因此学者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贰’ 日本绝大部分位于什么带,小部分位于什么带
日本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小部分位于亚热带和亚寒带。
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日本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叁’ 日本在地球五带中以什么带为主,气候类型有什么
日本位于北温带,气候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
‘肆’ 地理的五带划分是什么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1)地球五带
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
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
‘伍’ 查阅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回答日本在地球上的五带中属于哪个温度带
北温带
‘陆’ 读“日本经纬线地图”可知.(1)日本领土大致在______重要的纬线和北纬a5度之间,属于五带中的______.
(得)读图,日本领土大致在2多.人°N和a6°N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2)日本是太平洋边t的岛国,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带t,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多)日本的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部分组成,领土形状特点是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
故答案为:(得)2多.人°N;北温带;(2)太平洋;亚欧;太平洋;火山地震;(多)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南北狭长;曲折.
‘柒’ 地理五带指那些
地理上的“五带”是指: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的五个温度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移动。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7)日本地理五带中的什么带扩展阅读: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
南温带和北温带各跨纬度43°8′,南、北温带的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2%。本带内太阳高度变化很大,在回归线上的变幅为90°—43°8′之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到极圈的变幅在46°52′—0°之间。
太阳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出现一高一低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很大,到极圈增加到24小时。可见,在温带太阳高度比热带小,获得热量少于热带,温度低于热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常显着,所以四季分明是温带的特点。
我国的热带地区为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云南和台湾南部。
‘捌’ 急需日本属于五带中的那个带
北温带!
‘玖’ 日本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日本国土狭长,纵贯热带、温带和寒带3个气候带
‘拾’ 归纳日本 澳大利亚 巴西 美国 俄罗斯 印度的地理知识点
1、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首都是东京。 2、多山的地形:
�7�6、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7�7、日本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P20图7.5
A、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从板块构造学说来说,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也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火山能带给人们灾难,但是在非活动期间,可以为人类造福吗?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
�7�8、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温湿的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发达的经济:
�7�6、加工贸易型经济:原料燃料依靠进口,产品依靠出口。 �7�7、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的地带。
原因: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P23图7.13及表格。 �7�8、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需要从国外进口,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世界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7�6、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7�7、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典型。
�7�8、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1、概况:(P35图7.34)位置――亚洲南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地区地处 热带和亚热带。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超过十亿,居世界第二位。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
2、 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自然资源总量
较多,但由于人口较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钢产量和粮食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差距。所以说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
3、印度的地形特点:(P35图7.34)自南向北明显的分为三部分:北部山 地: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3、 印度的气候特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 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月份 风向
对降水的影
响
一月 东北风(陆地→海洋)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风(海洋→陆地) 多,雨季
5、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受季风影响,,尤其受到西南风变化的影响:(P37图7.38\7.39\7.40)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
不足
6、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归功于印度的“绿色革命”。
7、印度小麦、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分布的关系:(P38-39图7.41-42)
农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平原 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高原、山地
较少
8、印度的工业特点:
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孟买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工业分布与原料的关系 钢铁工业 加尔各达 煤、铁、锰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这样的
工业布局,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厂要建在原料产地或者靠近消费市场。 棉纺织业 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
棉花
麻纺织业
加尔各达 黄麻
9、印度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软件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什么落后的。
第四节、俄罗斯
1、面积最大的国家:
�7�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1700余万平方千米),世界唯一地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属于欧洲。
�7�7、地理位置:亚洲北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西南部里海,南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相邻。 2、地形:(P41图7.45)
�7�6、地形特点: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附:主要的地形区
5
西 俄罗斯 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
拿河 东西伯利 亚山地
�7�7、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欧洲最长河。
�7�8、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1600多米)。
4、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 季短促而温暖)。P43图7.46
5、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P44图7.48
�7�6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矿产资源(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7�6、俄罗斯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大国,但轻工业薄弱。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
�7�7、四大工业区:P44图7.48①、圣彼得堡工业区;②、莫斯科工业区; ③、乌拉尔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亚洲). �7�9、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有着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②、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临波罗的海;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临太平洋;④、摩尔曼斯克:临北冰洋(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⑤、目前,俄罗斯的航空航天技术、核工业技术、深海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7、发达的交通P46图7.50
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尤其是管道和铁路运输。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①、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②、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又被成为是亚欧大陆桥。
1、位置、范围、面积:
�7�6、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7�7、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7�8、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P75图8.38
�7�6、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7�7、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P76图8.39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7�8、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7�9、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7�0、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1、位置、范围、面积:
�7�6、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7�7、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7�8、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P75图8.38
�7�6、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7�7、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P76图8.39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7�8、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7�9、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7�0、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