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谈谈怎样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的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位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最紧密的学科之一。
一 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了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无关的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有机结合。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二 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因如此,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2.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途径是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一,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第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来构建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佐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迁移过程,解释构成地震的成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自主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学习和应用知识,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些做法比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学生主动学习富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第四,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知识。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需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才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三 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意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将向经验要效率改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将向题海战术要质量改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四 课后及时总结
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调整、改进,以期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的方面。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㈡ 如何激发农村学校学困生地理学习兴趣
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总称,是指思想品德素质、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对于学困生,让家长头痛,教师伤神,学生本人也难过,音乐课中的学困生也不例外。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教育,培养人的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音乐家。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困惑: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学生一遍又一遍唱谱、打节奏、做律动又叹息孩子的悟性怎么这么差,教了好几遍,总还是似懂非懂。我们是否想过其他的原因呢?孩子是无辜的,他们需要的是音乐的源泉,而非枯燥的乐理、技术;他们需要音乐给予的欢乐,而非畏惧;他们需要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而非怯懦、紧张。如何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几年来,我对这个问题不断地进行思索、分析、总结,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一、呵护学生、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与学困生交朋友。实践证明,小学生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音乐教师要从情感入手,以激发学习困难生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他们上课时怕教师提问,伯教师看他,课后担心教师找他。为了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对待他们,使学困生感到教师可敬可亲;才能使他们在课堂上重拾自信。十几年的教学中,我总是努力营造一种热情洋溢的教学环境,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关切温暖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组织教学。因为我知道,音乐教师要怀着对学生的爱和对知识的爱进行教学,教师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学生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热情。所以,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教少数天赋好的孩子。差的学生每班都有几个,作为老师应该给这些孩子多增加营养,多关心、多帮助,多给予他们特殊的爱,让这些小草也得到阳光。二年级有一位女生年龄较小,功课也极差,音乐也不例外。有一次,我请她起来唱首歌,她就是不开口,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她什么也不会,她是我们班最差的!我用理解的目光看着她,亲切的对她说:我就不信你是最差的,来,老师和你一起唱,用你的歌声告诉大家,你是最棒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我对她的点滴进步都给予真诚的肯定、赞扬。在我的带动下,经常看到同学主动邀请她参加组合,她总是十分激动的和同学们边唱边跳。记得第一次奖励她小红旗的时候,她含着泪笑了这些孩子也许不是音乐人才,但是,要通过我们学科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做人的信心。二.热爱学生,激励进步热爱学生,激励进步是尊重学生情感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我总能用教师的爱心和学生美妙的童心搭起一座师生情感的桥梁。因此,爱学生,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就要针对每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满激情地鼓励他们,用一颗宽容心来接纳学生,面带微笑,走到学生中间去,走进学生的心灵。如四年级有一名叫崔强的学生、他在上课时经常把头低下去,不敢正视教师.生怕教师提问他。我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以前的音乐教师提问时,他答错了,同学指责说:这么容易你都不会做,真笨。后来我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肯定不笨,一定能学会的。从此,我总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崔强,为他提供的适合他表现的机会,这位学生上课能大胆积极发言,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如:在学《我是少年阿凡提》时,由于这首歌特别适合跳舞,所以我让学生自愿结伴编舞,根据他们班的学生人数,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正好有一个组一个人,正象我猜的,那个人就是催强,我赶紧走过去说,真巧,就咱们俩没有组,你愿意跟老师一组吗,催强的小脸红着说,我我愿意,于是,我拉起他的小手,在动人的舞蹈中我看到了催强幸福的笑脸,在舞蹈展示中,我们组表现最棒,同学们争着为催强发奖,我注意到催强下课时,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音乐室。从那以后,催强再也不低着头上课了,居然从一名学困生变成了音乐课上的佼佼者。而且现在已经成为学校舞蹈队的队员了。三.寻找闪光点,激发自信首先,作为教师应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具备冷静地认识现实、客观公正地分析对待事实的能力。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灰心,不能将学生看扁了,而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去发现他们的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将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视为劣等生,嫌他们素质太差,思想上轻视他们,教学上忽视他们,使他们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和践踏,希望一次次破灭,原本自卑之心更自卑,冷漠的环境使他们变得更加抑郁。我们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这样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记得在学习《同唱一首歌》时,同学们都在投入地唱着、跳着,表现很好,只有李帅一个人趴在桌子玩,我看到这种情况,就笑着温柔地说:李帅,你是不是特爱玩喜欢玩具呀,于老师送你一样玩具好不好?于是,我就顺手拿了一个小串铃(一件打击乐器)给她,告诉她怎么敲,并示范了一下。李帅拿到小串铃后开心地不得了,两眼发光,马上敲了起来。一开始,她是乱敲的,可当我弹起《同唱一首歌》时,她居然能和着音乐敲起了节奏,而且敲的很不错,能准确地打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我和同学们都感到很意外的,我带头鼓起了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纷纷夸李帅聪明。只见李帅也露出了笑脸,兴奋及了,因为像她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得到称赞的。老师和同学真诚的笑脸给她带来了快乐,同样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快乐,这堂课上得格外开心。四.提供机会,体验成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所以,音乐课堂上学生需要老师的微笑,教师的眼神,应真实自然,要有一种特有的神韵美,而教师眼神中所传送出的笑波应是教师内心预约情感的真实流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三年级的郑悦同学胆子较小,他愿意当旁观与聆听者,而不愿意当表演者,他总把掌声给了别人,长期下去,自己非但得不到掌声,也失去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于是,总能用微笑让她靠近我,亲近我,让胆子小的他,自信心不足的他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集体对他们的关心和友爱,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让他感觉音乐不是一座很高的雪山,走一步都要那么艰难,而是一片宽广的海洋,里面的一切都是鲜活可感的,他们可以在海边嬉戏,也可以坐船去贴近她的脉搏,甚至可以到音乐的海洋中遨游。每节课他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会得到我的肯定和赞赏。郑悦有了一次次的经历后,他会在我赞许的目光中感受音乐,在课堂上,她会和别的同学一样找到快乐,她会唱,她会奏,她会表现,她还会评价谁好谁不好。看着他的进步,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学困生都该是美丽的雏鹰,只是现在他们饥渴瘦弱,双翅力弱,飞程较短,所以教师应该为他提供水源、食物,将他们精心喂养;学困生也是一面明镜,我应该永远无愧地面对明镜,让它照出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以便树立与时俱进的美好人格形象。每一个学生犹如一株树,只要我们施之以爱的甘霖,精心培育,无论他是多么的枯萎,都会变成一棵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参天大树!
㈢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认真钻研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课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课标是备好课的基础。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三维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了解哪些内容要学生做一般了解,哪些内容要让学生理解,哪些内容要做详细掌握;这节课要让学生达到怎样的能力,要形成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了这些准备之后,上课才能有的放矢、分清主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要符合知识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千篇一律选择某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更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搬别人的教学方式。提倡那些依照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应用,建议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要图文结合并运用教具(地球运行仪、挂图等),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完成。第三,要认真设计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所提的问题,既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又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既能引发学生对知识冲突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要做好以上三点,教师备课的立足点,应从传统的“我想怎么教”,转变成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的“我该怎么学”的立场上,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才能从一点一滴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同学认为:“地理课尽学位置、地形、气候,多没趣,上课就想睡觉。”可见,想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稳定的持久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样,一次充满激情导入、一个耐人寻味的提问、一串形象生动的比喻,甚至老师幽默风趣课堂语言等等,老师应尽可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例如:在讲授“随州的乡土地理”时,我要学生为可爱得家乡制作一张随州的名片,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与众不同。再如:学到中国的政区时,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要学生记住,难度是非常大的,我就妙用中国政区图进行如下联想和想象:把中国的轮廓看成一只雄鸡,东北三省是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鸡的尾,台湾、海南是鸡的脚,巍巍群山是鸡的骨骼,滔滔江河是鸡的血液。北京像心脏,是祖国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天津像樱桃镶嵌在渤海之滨,河北像火炬,北京正好位于火炬的火芯,湖南像男子的头,江西像女子的头,他们比邻而居,创造美好的家园。福建像相思鸟,祈盼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台湾像纺锤,纺不完的思亲线。…….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都想象成不同的形状,趣味十足且容易记忆。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只有在兴趣的动因之下,学生才会认真地去思考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挖掘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学习当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情感,还陶冶了情操。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一节课45分钟,教师必须精心筹划、合理安排。首先做好课前五分钟的展示秀:九年级地理课一星期只有一节课,学生要学第二课时的时候可能把第一课时的内容给忘了,因此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取名叫“课前五分钟,秀出你自己”。或要求学生结合将要学习话题,展示与话题相关的课外搜集。如:地理图片、趣味故事、旅游见闻等等,只要不游离话题之外均可。通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或要求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巩固方法有多种:小测验、提问、老师归纳总结、填图拼图比赛、知识接龙等等。老师要制定相应的的评价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应预留课内的作业时间:讲授新课的时候,有的教师讲得过多、过细,以为这样才能讲得透彻,让学生明白,其实这种作法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好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而事实上这样的作业既加重有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不低效呢。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精讲、少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完成作业。老师要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梯度地制定相应的练习,练习要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当场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当场进行辅导。第三应做好课后的总结记忆:学习完一节课的内容之后,教师适时进行归纳总结记忆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要记住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在书上进行标记,有的在书上画出,有的记下笔记。有些需要背记的知识内容,要尽可能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当场记住。记忆的方法有多种,有趣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字头记忆法、谜语记忆法等,老师要不断变换记忆方法,让学生轻松、有趣地记下该识记的内容。比如:学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要让学生记住地球大小的数据,难度较大,我就根据地球大小的数据特点,把它编成绕口令:地球是个圆球体,赤道周长四万公里,平均半径六三七一,面积大约五点一,真理来得不容易,大家一定要牢记。学习地球的自转方向,经线、纬线的方向时,我这样编:地球长得真正好,自西向东绕轴跑,竖经横纬球面靠,指引方向立功牢。学到世界各大洲的界线时,我把各大洲界线编成绕口令:我拉山(乌拉尔山),我拉河(乌拉尔河),高架索(高加索山脉),横亘亚欧的中央;爸拉马(巴拿马运河),妈坐车,悠逛美洲各城乡;苏伊土兵(苏伊土运河)握钢枪,守卫亚非的边疆;各国人民齐努力,世界定能现安祥。利用这种方法来记住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学生觉得有趣容易接受,而且能很快记住教学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师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课会越上越好。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在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回顾总结,通过不断地调整改进提高。那么课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主要有: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中存在的问题?本节课的精彩之处在哪里?是课堂引导巧妙、应变灵活;还是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还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融洽,智慧和思维火花的碰撞;还是学生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及质疑等。教师都必须及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使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特别是疏漏、失误之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更应进行冷静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深刻的反思,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因此,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以反思促教学,这样就能不断提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本领,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㈣ 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更多精品源自 3 e d u 教育网 兴趣是成功之母,一个人一旦有了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就会形成一种求知、学习、研究的动力。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导言有新意,学习有兴趣
一堂课的导言,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探究事物的冲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的欲望状态,如在讲高中地理第五单元“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如果直接地提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肯定会看着课本回答问题,并没有产生求知的欲望,但是我换了一个情境提出:“现在计划在我省建一个天然气化肥厂,请你参与规划,这个厂应该建在哪里”?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各抒己见,不少同学提出应建在东方市,我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建在东方市?同学们开始讨论,把这里建厂的有利条件一一列出,这样就很自然引入了新课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巧设疑问,借疑增趣
设疑恰当,能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 要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例如:在讲解世界洋流模式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一定会索然寡味,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国台湾省的小朋友,把一个装有信件的密封小玻璃瓶放入海中,那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小朋 友有可能收到这个小瓶子吗?同学们根据洋流的方向和洋流系统,运用已有的地图知识,反复地思考、验证,很快就得出了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
三、引古论今,妙趣横生
教师是地理兴趣培养的主导因素,教师生动幽默富于启发,和谐动听,充满激情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的紧张寓于活泼之中,使学生易于学懂、学会和记牢。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在课堂中讲解,大有使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课之最佳境界,如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天气特点时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干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望地曰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干河”,讲地形地势时用“名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讲区域地理时引用国内国际时事,开阔学生视野,这些引用使教师的授课妙趣横生、气氛活跃。
四、转变方式、活跃课堂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主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在课桌上晕晕欲睡,这样极大地刺伤了学生的学生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如在讲“锋面与天气”时,我引导学生根据锋面的性质、位置和移动方向,计算锋面过境的时间,然后模仿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的形式,说明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在讲“荒漠化及其防治”时,让学生阅读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图,以及西北地表植被的分布图,通过图形叠加,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沙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并掌握了地理的学习方法,变枯燥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有时我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演示,使学生感受声光中多媒体的神奇魅力,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
五、联系实际、开阔视野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强调知识的活学活用,是近年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以思想上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意义,才能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如在讲“光照对植物的影响”时,让学生了解森林的分层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发展主体农业的理论依据。此外,我还经常把广播、电视、报纸上的内容有选择地纳入到教学中去,正确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更 多精品源自 3 e d u 教育网
㈤ 如何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认真砖研和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着眼于诱导,抓“兴趣点”能使学生“爱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着眼于疏导,抓“知识点”能使学生“学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着眼于指导,抓“能力点”能使学生“会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通过精心导入、优化教材、讲究教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落实“三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地理 课堂 教学 兴趣 知识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通过教师有效地“教”实现学生有效地“学”。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尝试。 一、钻研课程标准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 ”,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反激情,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领导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
㈥ 如何加强地理课堂教学
一、创设融洽师生关系是构建有效地理课堂的前提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宽松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这将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以前不良习惯的纠正。当然,这也需要学校、班主任、课任教师的共同配合,共同管理。那么怎样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古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教师应该理解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信任、亲情与爱护,这样才能便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交流,从而把学习氛围营造起来,”
二、课前准备是建构有效地理课堂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精通本学科,精心备课。教材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的内容熟练掌握,而且要对教材的图表、案例等进行提炼,并梳理知识间的条理关系,使知识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据课程标准,做到总体把握教材,注意学生知识学习的阶段性,总体把握章节之间的关系,知道所讲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融会贯通,既将现学知识原有的知识相联系,也能够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专研教材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教师就要用心研究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另外每位教师还应备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特色
三、高效的课堂设计是建构有效地理课堂的关键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地理有效课堂的最重要途径。下面我就从上课的几个主要环节来说一说我的做法。
1、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设计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更是这样,如果想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那么首先要让学生对你的课堂充满兴趣,所以说,上课前的情景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有效地理课堂的情景设计怎么做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
教师在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时,既要抱着务实的态度,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地理韵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地理知识的建构,从而真正发挥情境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创设悬念情境,其能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所学内容反思,促进独立思考。例如,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引用2003年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的案例来导入。,讲新加坡时,可以设问:赤道附近的典型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答: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全年高温多雨)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其气候特点呢?学生答:(全年高温多雨)那么新加坡的水资源会紧缺吗?学生往往回答是“充足的”,答案刚好相反,在学生的一片“嘘……”声中,教师引出新加坡的“地狭人稠”。
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地理的心脏”。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探索去学习,就必须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想象,要有挑战性。只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原有认知结构无法解决,即过去的手段和方式已不够用的情景中才需要思维。
再有,教师可用优美的语言来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教材中的不少章节,或描述了美妙的景色,或叙述了古老的景观。教师可以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为学生营造一个或优美或动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手段以其新颖的设计,赏心悦目的动画,奇妙的影响效果,能够制造一种与文章情境相应的氛围,先声夺人地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2、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课堂的精髓所在,一节好课,应该有好的学习过程。如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对话互动,气氛活跃。
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得有好的课堂提问。而好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疏通学生的思考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所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思考能得到答案的问题。也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力。提问可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起一个主导作用,但不是一言堂。这样老师必得先明白这节课“该讲什么、怎样讲”。“该讲什么”就是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问题必讲;“怎样讲”学生能讲的学生讲,学生能想的学生想,学生能做的学生做。也就是说就是讲的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不能过多,节奏不能过快,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课堂上“讲”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确、精炼和精彩。再次,课堂上的“讨论”。地理有效课堂是建立在课堂上的有效讨论学习基础上的,老师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广度,给学生足够的谈论时间,而不是急于走形式,简单化、随意化。
3、查补缺漏提高能力的练习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是地理教学法的重要原则之一。首先要精选练习的内容。精选的原则是:①从学生实际程度出发,面向多数兼顾两头;②以复习进度为依据,以认识规律为准绳,由浅入深,从易到难;③重点和难点部分要反复练,不选偏题怪题,否则要使学生迷失方向,丧失信心;④紧密结合教材。其次多练 "多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而且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再次,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最后要设置可拓展迁移性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要“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
4、课堂小结
凡是都要善始善终,地理课堂也不例外,也应该有课堂总结。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强化,而且也能引导学生在课下主动收集资料解决疑难问题。
四.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媒体资源,是建构有效地理课堂的手段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形象的认识地理现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口授”,让学生通过调动多方面的感官,科学形象生动的掌握好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进而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趣,更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变得更“活”。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尽量把最多最好最生动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但是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节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 地理教学地图、板画是一种图解式板书,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间的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多媒体可以设计出更加精美的板书、板图和板画,但是,边讲边画的效果却无法替代。如如:在讲洋流的时候,可以让教师在黑板上划出各大洲的轮廓,然后让学生填写各个洋流;在讲锋面与天气的时候,可在黑板上绘制冷锋、暖锋的示意图等。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更有利于学生识图、读图和画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学难点也将随之攻破。
总之,我们要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使之与教材完美的结合,这样我们才能建构更有效的地理课堂。
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建构有效的地理课堂的途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他某个知识点更重要,因为他学会了方法,就能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有用的知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或为学生作出学习方法的示范;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专门的学法讲授和学法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对图表的判读,提高对信息的提取、分析与运用能力及将地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中注意地理语言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醒学生易写错的字词,让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平时上课做练习或讲试卷的时候加强解题方法的点拨和解题技巧的总结,并做成专题,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解题思路,让学生看到类似题目就会想起答题思路和套路。
六、注重教学评价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桥梁
教学评价可以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评价,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不断提高,我们才能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我们也能客观地判定教学的效果,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也正是教学评价追求的基本目的。这样,我们的地理课堂才能更有效。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不仅是地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问题,同时也牵涉到教育整体,还包括一些外部环境的研究等等,但只要我们在广泛地吸取传统的地理教育营养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勇于探索,我们的地理教学效率就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的。
㈦ 如何让地理课堂激情四溢
一、更新观念,变教师为导师
1. 转变教学观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作为地理教师,要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表、重积累轻运用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只能起到30%的作用。学生由教师讲解到模仿再到形成学科能力,关键是靠学生本身,而不是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真正由“教而获知”转变为“学而获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积极地参与课堂,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2. 改变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的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学生兴味盎然,师生融洽和谐,秩序井然,课堂效率高;有的老师上课吃力费劲,学生组织松散,课堂效率低,效果差。教学应该让学生在适合的方式下有兴趣的去探索,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中体现高效。选择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的情绪。教学方法要灵活,让学生有认同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注重时效性和审美值。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并注意寓教于乐。
3. 建立和谐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要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学生对平等的渴望远远甚于其它群体或组织,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做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选择多向性的活动方式,使师生关系密切、融洽,使学习气氛活跃、浓厚。师生和谐事半功倍。师生和谐,才能使课堂激情四溢,才能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绽放。
二、人人参与,变课堂为乐园
1. 创设情境,让课堂多姿多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生
能否进行自主探究,高效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氛围、一种愉悦情境。创设愉悦的情境,课堂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命的涌动,学习就会变得容易快乐。比如在讲《西双版纳》一课时,教室中张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和动物以及傣族风情图片,播放傣族孔雀舞和泼水节的视频,激起学生对西双版纳的向往,让学生在空灵美妙的音乐中,伴随美丽动人的傣族孔雀舞走进迷一样的西双版纳。
2. 激发兴趣,让学生奋发向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课的预习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展示阶段,可用任务分配、讨论交流、亲身示范、比较对照、举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反馈阶段,可用向他挑战、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系统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
3. 幽默教学,让学生留连忘返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在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教学中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比如讲北京沙尘暴肆虐时,用一句歌词“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北京”,学生听到这儿,不禁哈哈大笑,课堂气氛活跃。
4. 鼓励参与,让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预习时,学生或阅读,或沉思,或讨论,或请教,找重点,析难点;展示时,学生或陈述,或补充,或归纳,或表演,既分工,又合作。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也变得异常地快乐和轻松,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㈧ 如何保持学生学习激情
一、认清学习能力状态
1 、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在初中特定环境下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这就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备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办法。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2 、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 )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 )学习的条理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 )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3 、知识的衔接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问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1 、 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 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2 、加强4 5 分钟课堂效益。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
(1 ) 抓教材处理。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2 ) 抓知识形成。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 ) 抓学习节奏。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 ) 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 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开销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现开销的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5 )抓课堂练习、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1 / 4 - 1 / 3 ,有时超过1 / 3 ,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应有针对性。
(6 )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7 )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3、体验成功,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㈨ 如何开展以活动为主的地理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认真砖研和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着眼于诱导,抓“兴趣点”能使学生“爱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着眼于疏导,抓“知识点”能使学生“学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着眼于指导,抓“能力点”能使学生“会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通过精心导入、优化教材、讲究教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落实“三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地理 课堂 教学 兴趣 知识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通过教师有效地“教”实现学生有效地“学”。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尝试。 一、钻研课程标准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 ”,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反激情,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领导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
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装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拼板、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语言激趣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可巧借古诗教学: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还可采用成语和谜语进行教学。 5、插叙激趣
教材中常用一些比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用一些教材有密切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讨论激趣
分小组讨论地理知识,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无拘无束,兴趣高。讨论式教学给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讨论中,学生能抒发自己的见解,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节,讨论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的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在解答其它同学的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㈩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通过对西安市临潼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实施进行了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有关的有效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确地理科目的社会价值
地理科目在中学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被称为“副科”,在大学里被称为“小科”,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普遍对地理科目不重视,导致地理科目地位不高,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阻碍了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所以,笔者认为,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对策就是要明确地理科目的社会价值。
1、向学生介绍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成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从而使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具备迎接21世纪挑战的素质。
2、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宣传地理
向社会宣传地理是依靠地理研究专业部门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群按照社会分工的不同,通过各种媒体广泛介绍地理,让人们亲身体验地理。[1]地理研究专业部门可以通过各类地理刊物向社会各界宣传地理,例如,美国的《大众科学》、《国家地理杂志》、《地球》;日本的《牛顿》;澳大利亚的《国家地理》;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我国的《中国国家地理》、《人与自然》等地理杂志都是很好的宣传地理的工具资料,只是有的杂志价格太高,目前只是被少数的高收入人群所接受。此外,我国的地理杂志,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地理科学》等指导地理教育教学的刊物比较多,学术性太强,很难让社会其他非地理教育工作者接受。所以,建议地理研究专业部门多办一些有关地理趣味性比较强的,又价格比较合适的地理杂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地理知识的需求。
3、尝试现有考试制度的改革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都知道,中考不考地理,地理在初中只学习了两年,初三没有开设地理课,导致学生初中地理知识欠缺;高一没有文理分科,所有的高中学生都学习地理,高二第一学期文理分科,只为理科学生开设一节地理课,到了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以后,只有文科学生学习地理,文科学生经过三年的地理学习,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却不能报地理专业,地理专业在大学分属于理科,只有理科学生才可以填报地理专业,这显然可以看出我们现有的考试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这次新课改提出了地理是唯一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地位,但在课程安排、课时分配中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和语文、数学、英语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地理学科无论是对文科学生还是对理科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尝试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有效提升地理学科在高中学科中的地位。
4、加大对地理教学的财政投入
在临潼区的初高中学校中,地理教具普遍很少,而且是老化严重,很多教具是破烂不堪,不能再用,有的教具只是学校为了应付有关部们的检查,临时添设的,有的根本就不能用。有的有责任心的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搞好地理教学,自己花钱去买地图、地球仪等教学用具,由此可见,学校对高中地理的投资很少,不能满足地理教学的需求。所以,笔者建议,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要加大对地理学科的财政投入,比如,建设地理教室、建设地理园地、建设地理实验室、配备地理实验仪器、购买新的地理教学用具等,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求,为更好的实施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做好硬件上的保证。
二、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
1、有效研读课标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我们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如何研读课程标准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前言”,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了地理新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
(2) 注意“课程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首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课程目标直接指导着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确保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行,必须熟读熟记,向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学习,经常翻看课程标准。
(3) 注意“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从教学、评价、教科书的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我们高中地理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是金玉良言,是我们教学行动的航标、教学的指南。
2、有效熟悉教材
教材是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最基础的资料,是最根本的课程资源,是一个课程核心的教学材料,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4]关于如何有效地熟悉教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有效地把握好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西安市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3个模块,每个模块36课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模块7选3,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必修3个模块分别使用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地理2(必修)》、《地理3(必修)》三本教材;选修选择的是“旅游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这三个模块,教材也采用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
三个必修模块之间是递进的关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三个选修模块之间是相互并列的,而且各模块自成体系,彼此之间没有先后顺序。三个选修模块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和三个必修模块一样共同承担着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在课时的设置上,给出了相同的教学课时,每个模块都是36课时,2学分,体现了共同的教学价值。
(2)有效合理重组、优化地理教材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地理教师要遵循这一理念就要对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模块内容”重新进行组合,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地理问题、选择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模块内的重新组合。另外,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应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适时重组课时内容,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切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的改组教材、拓展教材、为有效备课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3)有效呈现教材内容
教科书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地理教科书具有所有教科书的普遍属性——可读性、直观性、实用性。只有符合高中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才是有效地,才能达到有效教学。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提倡高中地理教师使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要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提倡多使用地图;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地理教师只有有效地呈现地理教材内容,才能使有效的熟悉教材落到实处。
3、有效地备学生
备课时要备学生,就像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所说的,“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4]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如何有效地了解、分析学生呢?
(1)有效地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生对学科的认识特点
地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生对学科的认识特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尊重学生的特点,才能做到有效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对提高备课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备课时,教师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见图2)
问题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有关新的知识结构
哪些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点点拨
哪些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图2 教师思考的问题[4]
对于上面几个问题,教师在上课前就应该及时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组织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才能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使有效的备课落到实处。
(2)有效地把握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具有不同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学生对社会不同的认识观点,都对学生的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地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并不为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观念。
(3)有效地把握学生的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多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例如,可以考虑教材中什么内容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标的,对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理解、分析、归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少讲或者是不讲,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而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不会分析的问题可以进行点拨并细细的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有效地为学困生提供特殊的服务
地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考虑到少部分的学困生,要为学困生的发展提供服务。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的问题:[4](见图3)
教师都要在备课的时候进行思考、设计。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逐渐地增强学习的信心,不断地取得进步。
① 对于相同的一篇课文,学困生应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内容、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问题
② 对于同样的练习,教师应该给予学困生怎样的指导;
③ 课堂提问,哪些是针对学困生而提的问题;
④ 课堂教学,哪些时间是为学困生安排的。
图3 备课时思考的问题
四、灵活实施课堂教学
1、有效地进行提问
曾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提问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提问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问有很多的目的,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5](见图4):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提问的目的
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新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
图4 提问的目的
(2)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问题设计的难易要适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问题如果设计得太容易,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而不用去认真的思考,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如果设计得太难,学生就会不知道怎样去解答,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造成对地理科目恐惧害怕的心理,制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进行。
(3)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问题的设计不宜过于简单,要给学生留有可以思考的空间,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要能使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避免单纯判断性的提问,多用疑问性的提问,注意运用开拓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思考,自己去探究。
(4)设计提问角度要新颖,要具有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问题,如果教师这样问,就会出现“一石激起千重浪”,如果那样问,则会是“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设计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设计问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出发,切记问题设计的太过于平淡,老调重弹。高中地理教师要想方设法使自己设计的问题精巧、新颖,可以不妨试着采用一些曲问、逆问等方式,使学生顿时有了一种新鲜感,继而会对本节课的地理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5)提问要注意适当的停顿
如果教师在提问之前作适当的停顿,并配以适当的引导语,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请注意,下面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停顿)……”,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做好回答问题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在提问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引导,也没有任何的停顿,就有可能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听清楚教师所提得问题,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2、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导入
课堂导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一个经过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导入是地理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那么,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教学导入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导入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巧用歌曲进行导入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将歌曲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地理科学的情感。
例如,在讲《大气环境》一节中“大气的水平运动”这个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师生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来导入“大气的水平运动”这个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巧用诗词进行导入
我国文学宝库中拥有很多丰富的、优秀的诗词,其中有很多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上恰当地引用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讲到《地球的运动》这节课的时候,可以恰当地引用毛主席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导入
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导入,就是要求地理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地理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设计课堂教学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大气的温室效应”时,可这样导入:“冬季,我们西安地区气温低,热量不足,满足不了花卉、蔬菜等作物生长对热量的需求,当地很多农民采用了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种植花卉、蔬菜,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4)巧用地理新闻进行导入
现代社会,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高度发达,能很快将国内、国际的各种新闻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人们生活的每个地方。新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对地理教学有用的新闻资料或新闻视频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仅能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对学生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有利,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巧用地理新闻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导入,这不仅是地理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讲必修一《大气环境》中“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个内容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采用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导入新课的学习。
(5)巧用谜语进行导入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知识的兴趣”。谜语是中国古代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巧借谜语来导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 在讲必修一《大气环境》第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个谜语:“看不见来摸不到,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全靠它,人没有它就活不了”,打一自然物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大气。很自然就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巧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所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具有色彩鲜明、动态视觉效果很强的特点。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把教学材料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能够使高中地理教学能在学生愉快的视觉享受中学习,使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成轻松愉快的试听过程,使学生快乐的学习。
3、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效率的源泉。在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施中,作为地理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试着从下面几点去做:
(1)有效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课堂导入就像一个故事的开端,如果一开始就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对这节课产生很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新课的导入上,地理教师可以采用歌曲、诗词、生活实例、地理新闻、谜语、多媒体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有效利用地理图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要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将地理教材中抽象的地理原理用通俗易懂的地理图画表示出来,尽量使抽象难懂的地理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地理图画教学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地理教师利用地理图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3)有效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地理教师可以有效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例如,可以采用谈话法、辩论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实践活动法、直观演示法、比较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学习动机。
(4)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变得形象、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为动、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化慢为快[7],这样全方位、多感官调动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既加强了教师的讲授效果,强化了课本知识,又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作用。
4、有效地布置作业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封闭的作业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的课程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地理作业的布置也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地理需求。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作业布置:地理探究性作业、地理绘图作业、分层次的地理作业(见表2)、适量的地理作业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作业不仅能够起到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而且还能起到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的作用。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个过程和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活动设计的开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的经验,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地教师、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