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上用GPS测出的坐标点x和y都是六位数,为什么不是经纬度
六位数的应该是转换过的吧,最开始就是经纬度的
㈡ 地理坐标系表示地面点位的基本概念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一条经线是一个半(椭)圆弧。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纬线是半径不同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纬线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叫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由地球椭球体上任一点M,引一垂直于点M地平线的直线,其与赤道面相交所构成的夹角称地理纬度。以赤道为0°,向北、南两极各以90°计算,向北称北纬,向南称南纬。M点经线面与起始经线面间的夹角称为地理经度。以起始经线为0°,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地球上或地图上的点位表示为M(,λ)。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线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1∶2O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
㈢ 地理坐标是如何建立的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一条经线是一个半(椭)圆弧。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纬线是半径不同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纬线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叫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由地球椭球体上任一点M,引一垂直于点M地平线的直线,其与赤道面相交所构成的夹角称地理纬度。以赤道为0°,向北、南两极各以90°计算,向北称北纬,向南称南纬。M点经线面与起始经线面间的夹角称为地理经度。以起始经线为0°,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地球上或地图上的点位表示为M(,λ)。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线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1∶2O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
[编辑本段]纬度与纬线
地球南北极的连线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即地轴。地轴的重点叫地心。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是赤道。赤道把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由此向北挪南,纬圈半径都有规律地减小。按下列公式很容易求出不同纬度上经度1度的弧长L L=111.2 * cosφ(km)
[编辑本段]经线与经度
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括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所有经线都会在两极交会,所有经线都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由经线和危险构成的经纬网,是地理坐标的基础。
地理坐标及其确定例析
用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的球面坐标叫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内容,高考地理试题屡有涉及。因此掌握其确定方法非常必要,下面例析几种常见的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的方法。
一、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1:下图中甲、乙的地理坐标各是
A.甲(70°E、20°S),乙(110°W、40°S) B.甲(70°E、20°S),乙(110°W、40°N)
C.甲(70°W、20°N),乙(110°E、40°S) D.甲(70°W、20°S),乙(110°E、40°N)
解析:从选项看,经纬度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判断出南北纬和东西经即可。根据“南大南纬,东大东经”的规律,甲图中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乙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D。
二、利用光照图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2: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P地的地理坐标为
A.120°E,43°26’N B.80°E,40°N
C.160°E,50°N D.80°E,23°26’N
解析: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与北京时间14时40分相差2时40分,可知P地的经度为80°E;又从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N, 而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说明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根据P地和2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可计算出P地的纬度是0°或40°N,所以该题选择B。
三、物体的影子和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3: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56′N 105°E B.39°56′N 135°E
C.39°56′N 105°E D.79°56′N 135°E
解析:由于当地观测到旗杆的影子最短,应是当地正午时分,即地方时12点整。结合此时北京时间是13时,可以推算出该地的经度是105°E。而该地纬度可以通过当时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73.5°,算出当地的纬度是39°56′N。
四、利用北极星的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下图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6°34′N,90°E B.60°N,150°E
C.30°N, 90°E D.53°26′N,150°E
解析:先根据北极星的地平高度,求得当地纬度是北纬30°(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见到北极星,且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再根据当太阳位于M地正南方时(当地地方时12点),北京时间为14点,计算出该地经度为90°E。
五、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5:某校地学小组外出考察,如右图所示。在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用量角器测当地的地理纬度,此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a地的地理坐标为
A.21°E、36°34′S B.25°E、53°26′N
C.21°E、53°26′S D.25°E、36°34′N
解析:根据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可知a地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18时20分,计算出该地经度为25°E。再根据此时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可计算出a地的纬度是6°34′S 或53°26′N,选项里没有6°34′S,所以选择B。
六、利用地理界线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6: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5°S,180° B.66.5°N,160°E
C.23.5°N,160°E D.66.5°S,20°W
解析: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66.5°N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所以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6.5°N,160°E。
㈣ 地理坐标和经韦度是六个什么区别的概念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
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又称为地理坐标系统,它是一种利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㈤ 通过微信获取地理位置接口获得的经度值是小数点后4位,而其他接口(如高德)返回的都是小数点后6位
相对来说,6位精度更高。但对于个人使用或者小程序来说4位已经足够了。在经线上看的话,纬度每差1度,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所以腾讯和高德尾数相差两位的话, 0.000001*111000=0.111 也就是十厘米左右距离。
㈥ 关于地理坐标的疑问
绝对坐标就是你作图的整个界限的原点,相对坐标是指相对于当前的点的坐标。
一、绝对坐标
①笛卡尔坐标 (x,y,z)
x坐标表示水平方向的位置,y坐标表示垂直方向的位置。二维图中任意点的坐标均可用(x,y)形式定位。
②极坐标:距离<角度
可以输入某点离原点的距离及它在xy平面中的角度来确定该点。例如10<45 表示离原点距离为10,相对于x轴的角度为45度的某点。
二、相对坐标
①相对笛卡尔坐标: @dx,dy
相对前一点的坐标增量
②相对极坐标: @距离<角度
记住相对坐标是对用户坐标系而言的,是相对前一点的;绝对坐标是相对世界坐标系原点的
㈦ 地理坐标值的来历
地理坐标值,即现在广泛使用的经纬度。在GPS等导航设备上,或许还有海拔,做到三维测定。但一般主要使用的还是经纬度坐标。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如何产生的呢?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公元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第凯而库斯沿途搜集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了一条纬度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着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公里,画了一张有七条经度线和六条纬度线的世界地图。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经验,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给制经纬线网的概念。
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着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着名的“托勒密地”。十五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正确的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十八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
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其后,经纬度也随之应用到陆地上,于是,全球性的经纬度网络随之形成。
㈧ 地理坐标怎么看
选A。(因为M点正好落在横坐标0度与纵坐标20度两条坐标线的交叉处)
㈨ 地理坐标中X为8位,Y为6位是什么坐标如X33294458.159 ,Y531828.448是什么坐标
高斯-克吕格投影,即G-K坐标系。横向坐标最多为6位,纵坐标最多为7位。若横坐标为8位,则前两位为带号,使用时记着要去掉前边的带号
㈩ 如何判断高一地理中的6点是哪儿
是赤道和晨线的交点。也可以由昼半球的中间经线12:00或夜半球的中间经线24:00推断6:00的位置